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鸡西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中的“黄昏”是指十二时辰中的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人定”是指十二时辰的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鸡鸣外欲曙”中的“鸡鸣”是指十二时辰的丑时,相当于现在的1时至3时。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汉代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其中“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祭祀乐歌。

    C. “初七及下九”中的“初七”是指农历七月七日,即七夕,也称乞巧节,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下九”是指农历每月二十九,在汉代,这一天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D. “华山之阳”是指华山的南面,“汉阳”是指汉水之北,“衡阳”是指衡山之南,“江阴”是指长江之南,“洛阳”是指洛水之北。

  • 2、下列各组词语里有一个错别字的是(  

    A.暮蔼  久侯  鬓发

    B.宽慰  轩俊  疯巅

    C.粘惹  繁闷  杜馔

    D.影壁  炕桌  绯翠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成为网友的常用语,而中国游泳选手傅园慧就是始作俑者,因为是她在里约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后接受采访时首用此语的。

    ②国庆节七天假期结束,大家已上学多日,但王晓同学久假不归,座位还空着呢!

    ③公园里,许多酷爱书法的老人在平滑的水泥地上,以水代墨,笔走龙蛇,瞬间一行行大字展现出来,龙飞凤舞,遒劲有力。

    ④毕业季又到来了,怎样才能传达自己对母校的依恋和对同窗的不舍?很多同学选择了来到KTV,拿起话筒,长歌当哭

    ⑤现在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纸质媒体已经四面楚歌,如若不想法设法挖掘其核心竞争力,很有可能被时代淘汰。

    ⑥当前,全国正在努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应该说,作为寒窗苦读的大学生毅然去创业,无可非议。但要摆摊卖烤脑花,就值得商榷了。

    A. ①④⑥ B. ②④⑤ C. ①②③ D. ③⑤⑥

  • 4、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吸(shǔn)   梁 (jí)     然(sǒng)   (jiù)

    B.朱(tà)       怨(mái)     (luò)     跚(pán)

    C.发(jī)          逦(yǐ)          辱(zhān)       察(gē)

    D.地(nèn)        (zhuàn)     尬(gān)        然(zhāo)

  • 5、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夫人之力不及此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橡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作者认为牵牛花的色彩“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对此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这充分说明作者对色彩的研究颇有造诣,也反映了作者对颜色的看法。

    B. 这与文眼一致,从视觉效果上突出了北国秋的“清、静、悲凉”,怡当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

    C. 四种颜色里,确确实实是蓝、白色最好,不浓不淡,不妖不艳,恰到好处。

    D. 作者仅仅是为了表达一家之言,未必可信,实际上,淡红色的牵牛花还是蛮不错的。

    2选文中,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对这样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两种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告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的一面,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

    B. 两种声音的描写,其实没有什么可探究的,就是写实而已,这两种声音那时那地确实有。

    C. 两种声音的描写,很好地写出了北国秋天景色的多样性,不然,就显得单调而乏味。

    D. 两种声音的描写,以声写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

    3下面对三段文字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这三段文字里,作者从不同的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北国的秋景,表达了作者对北国秋天的热爱之情。

    B. 三段文字,一一对应地表现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虽然各自互有渗透,但还是各有侧重的。

    C. 在写北国之秋的时候,作者时不时地提及南方的秋天每一段都将故都之秋和南国之秋进行对比,更加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秋的喜爱。

    D. 三段文字,每一段都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使得行文活泼不呆板。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中,易水送别时,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3)《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男女主人公小时候关系很融洽,经常在一起愉快地玩耍,尽情地说笑。

  • 8、名句默写。

    (1)《劝学》中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____________。”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

    谬心态。

    (3)诗人毛泽东诗人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景色,不禁触景生情,想到国家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引发追问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4)《桃花源记》描写桃源中美好生活环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永《雨霖铃》中写留恋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将离别的男女手牵着手,眼看着眼,因悲伤而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到,刘义隆草率出兵,意图像汉朝大将霍去病那样建立“________________”的功业,最终却落得一个“____________”的后果,词人在对孙权和刘裕进行赞扬的同时也对刘义隆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忧思难忘。

    (2)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3)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

    (5)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停,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7)《念奴婚·求壁怀古》中苏轼具体描绘“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

    (8)《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赏心亭

    陆游

    蜀栈秦关岁月道,今年乘兴却东游。

    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

    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

    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

    [注释〕①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奉召从四川回临安,是年秋天路过建康。②瓜步:即瓜步山。与建康隔长江相对。③迁都:南宋初年,主战派主张建都建康,主和派主张建都临安,建都问题成为两派斗争的一个焦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由回忆引出,写了自己外放四川、陕南,备尝艰辛,度过了不平常的岁月,以及奉召东行见孝宗,为自己将有再进忠言的机会而喜。

    B.颔联中的一个“稳”,一个“醉”,呈现出诗人经险如夷、平安归来的心境。诗人因安然乘舟渡过黄牛峡,而深感幸运,故饮至半醉半醒。

    C.颈联写诗人眼前所见为一派肃杀凄凉的秋景,面对的又是“瓜步”和“石城”这两处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此景此地,使诗人忧从中来。

    D.本诗前四句由“兴”字点出,后四句为“忧”字包孕。“兴”为诗人赴阙召对,或宿愿得偿;“忧”则是诗人面对现实,希望渺茫的表现。

    【2】本诗与杜甫的《登岳阳楼》都是登楼抒怀之作,还写了“涕流”的情状。试比较这两首诗中“涕流”原因的异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十一月,癸卯,随何至九江,九江太宰主之,三日不得见。随何说太宰曰:“王之不见何,必以楚为强,汉为弱也。此臣之所以为使。使何得见,言之而是,大王所欲闻也;言之而非,使何等二十人伏斧质九江市,足以明王倍汉而与楚也。”太宰乃言之王。王见之。随何曰:“汉王使臣敬进书大王御者,窃怪大王与楚何亲也?”九江王曰:“寡人北乡而臣事之。”随何曰:“大王与项王俱列为诸侯,北乡而臣事之者,必以楚为强,可以托国也。项王伐齐身负版筑为士卒先大王宜悉九江之众身自将之为楚前锋今乃发四千人以助楚。夫北面而臣事人者,固若是乎?汉王入彭城,项王未出齐也。大王宜悉九江之兵渡淮,日夜会战彭城下;大王乃抚万人之众,无一人渡淮者,垂拱而观其孰胜。夫托国于人者,固若是乎?大王提空名以乡楚而欲厚自托,臣窃为大王不取也!然而大王不背楚者,以汉为弱也。夫楚兵虽强,天下负之以不义之名,以其背盟约而杀义帝也。汉王收诸侯,还守成皋、荥阳,下蜀、汉之粟,深沟壁垒,分卒守徽乘塞。楚人深入敌国八九百里,老弱转粮千里之外。汉坚守而不动,楚进则不得攻,退则不能解,故曰楚兵不足恃也。使楚胜汉,则诸侯自危惧而相救;夫楚之强,适足以致天下之兵耳。故楚不如汉,其势易见也。今大王不与万全之汉而自托于危亡之楚,臣窃为大王惑之!臣非以九江之兵足以亡楚也;大王发兵而倍楚,项王必留;留数月,汉之取天下可以万全。臣请与大王提剑而归汉,汉王必裂地而封大王;又况九江必大王有也。”九江王曰:“请奉命。”阴许畔楚与汉,未敢泄也。楚使者在九江,舍传舍,方急责布发兵。随何直入,坐楚使者上,曰:“九江王已归汉,楚何以得发兵?”布愕然。楚使者起。何因说布曰:“事已构,可遂杀楚使者,无使归,而疾走汉并力。”布曰:“如使者教。”于是杀楚使者,因起兵而攻楚。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二》)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伐齐/身负版筑/为士卒先/大王宜悉九江之众/身自将之/为楚前锋/今乃发四千人以助楚/

    B.项王伐齐/身负版筑/为士卒/先大王宜悉九江之众身/自将之/为楚前锋/今乃发四千人以助楚/

    C.项王伐齐/身负版筑/为士卒先/大王宜悉九江之众身/自将之/为楚前锋/今乃发四千人以助楚/

    D.项王伐齐/身负版筑/为士卒/先大王宜悉九江之众/身自将之/为楚前锋/今乃发四千人以助楚/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癸卯,有时用来指时间。古人把天干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以纪年、月、日、时,文中即为纪日。

    B.斧质,古代的刑具。“质”通“锧”,与《鸿门宴》中“如今人方为刀俎”中的“俎”都指砧板。

    C.寡人,古代多用作王侯的谦称,《烛之武退秦师》中“是寡人之过也”中的“寡人”即是此意。

    D.北乡,亦作“北向”,即在北面,因古人往往以面北背南为卑,故指臣服于人,文中即是此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何以具体事件为依据指出九江王并非甘愿臣服于楚,而是借依附楚国之名行独立自主之实,之所以不背弃楚国,是认为汉国弱小。

    B.随何把楚汉双方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楚国军队表面强大却不得人心,且已陷入进不能攻取,退又无法脱身的僵局,是不足依赖的。

    C.随何提出九江王既然已起兵反叛,不需要灭掉楚国,只要能拖住项王几个月,汉王保证会划分土地给他,九江国也必定仍归他所有。

    D.随何径直闯入楚国使者的客舍,向楚国使者宣布九江王已经归附汉王,后又劝说九江王杀掉楚国使者,投奔汉王,与汉军协力作战。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5】《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的游说艺术历来为人称道,本文中随何对太宰说的话又使用了怎样的游说技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材料,自选角度,为文不少于800字,小说、诗歌除外。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有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品味上面一首小诗,以“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以记叙为主,叙议结合。2.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