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伊犁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怎么样才能不惧?有了不惑不忧的功夫,惧当然会减少许多了。但这属于意志方面的事。 。然则意志怎么才会坚强呢?头一件须要心地光明。孟子说:“浩然正气,至大则刚。”一个人要保持勇气,须要从一切行为可以公开做起,这是第一。

    ①即便有了丰富的知识   ②一个人若是意志力薄弱

    ③临时也会用不着   ④临时也会变了卦

    ⑤即便有了优美的情操

    A. ②①④⑤③   B. ②⑤④①③   C. ②①③⑤④   D. ②①⑤③④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感同身受”这个成语原用来代替别人表示感谢,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多用来指感受就同亲身经历一样。词典改版时,编辑者随波逐流,给它增添了新的语意。

    B.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了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

    C.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倍受感动和鼓舞。

    D.不到一年的时间,来自自民党的“一老一少”两位首相都无奈地选择了“突然”辞 职,日本政坛可谓陷入多事之秋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建设文化强国的今天,制造者在传播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失信”,许多消费者不以为然,欣然接受盗版出版物并且陶醉其中。

    B.张老师针对学生数学成绩差强人意的状况,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

    C.整改不能只是在口头上说,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

    D.在电脑、手机的冲击下,汉字书写面临着日渐式微的窘境,不少人动笔写字的兴趣不再浓厚,他们的汉字书写能力正在下降,“提笔忘字”成了他们真实的书写状态。

  • 4、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一项是

    A.心无旁鹜 人声鼎沸 卧薪尝胆 名列前茅

    B.不屑一顾 一如即往 惊天动地 贻笑大方

    C.悬梁刺股 黄花委地 戊马一生 兴高采烈

    D.大音希声 老态龙钟 委曲求全 流连忘返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电子商务是指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具有节省交易时间和空间提高交易效率的特点,深受工作忙碌的上班族所欢迎。

    B.鉴于巴黎遭受恐怖袭击和目前外国恐怖分子对美国本土安全造成的威胁,美国政府计划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恐怖袭击事件的不再发生。

    C.针对几乎每年春运都会出现的“一票难求’,百度360.携程等APP抢票神器可谓“各显神通”,一键式刷票抢票,让用户即使处于离线状态,依旧可以在云端抢票。

    D.贵州盲人女教师刘芳无时无刻不心系学生,凭借着超人的毅力,教书育人、救助贫困儿童,被人称作“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文学作品,回答后面问题。

    超山的梅花

    郁达夫

    ①凡到杭州来游的人,因为交通的便利和时间的经济的关系,总只在西湖一带,登山望水,漫游两三日,便买些土产,如竹篮纸伞之类,匆匆回去;以为雅兴已尽,尘土已经涤去,杭州的山水佳处,都曾享受过了。所以古往今来,一般人只知道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或西湖十景,苏小岳王;而离杭城三五十里稍东偏北的一带山水,现在简直是很少有人去玩,并且也不大有人提起的样子。

    ②在古代可不同。去今百余年前,杭州人的好游的,总没有一个不留恋西溪,也没有一个不披蓑戴笠去看半山的桃花,超山的香雪的。原因是因为那时候杭州的外埠的交通,所取的路径都是水道。舟入塘栖,两岸就看得到山影;到这里,自去他处的人,渐有离乡去国之感,因而塘栖镇和超山、独山等处,便成了一般旅游之人对杭州的记忆的中心。

    ③超山是在塘栖镇南,据说高有五十余丈,周二十里,因其山超然出于皋亭、黄鹤之外,故名。所以超山一带的梅林,成千成万;由我们过路的外乡看来,只以为是乡民趣味的高尚,个个都在学林和靖的终身不娶,殊不知实际上他们却是正靠此而养活妻孥的哩!

    ④超山的梅花,向来是开在立春前后的;梅干极粗极大,枝叉离披四散,五步一丛,十步一坂,每个梅林,总有千株内外,一株的花朵,又有万颗左右;故而开的时候,香气远传十里之外的临平山麓,登高而远望下来,自然自成一个雪海;近年来虽说梅株减少了一点,但我想比到罗浮的仙境,总也只有过之,不会不及。

    ⑤从杭州到超山去的汽车路上,过临平山后,两旁已经有一处一处的梅林在迎送了,而汇聚得最多,游人所必到的看梅胜地,大抵总在汽车站西面,超山东北麓,报慈寺大明堂(亦称大明寺)前头,梅花丛里有一个周梦坡筑的宋梅亭在那里的周围五六里地的一圈地方。

    ⑥大明寺前的所谓宋梅,是一棵曲屈苍老,根脚边只剩了两条树皮围拱,中间空心,上面枝干四叉的梅树。因为怕有人折,树外面全部是用一铁线网罩住的。树当然是一株老树,起码也要比我的年纪大一两倍,但究竟是不是宋梅,我却不敢断定。去年秋天,曾在天台山国清寺的伽蓝殿前,看见过一株所谓隋梅;前年冬天,也曾在临平山下安隐寺里看见过一枝所谓唐梅。但所谓隋,所谓唐,所谓宋等等,我想也不过“所谓”而已,究竟如何,还得去问问植物考古的专家才行。

    ⑦出大明堂,从梅花林里穿过,西面从吴昌硕的坟旁一条石砌路上攀登上去,是上超山顶去的大路了。一路上有许多同梦也似的疏林,一株两株如被遗忘了似的红白梅花,不少的坟园,在招你上山,到了半山的竹林边的真武殿(俗称中圣殿)外,超山之所以为超,就有点感觉得到了;从这里向东西北的三面望去,是汪洋的湖水,曲折的河身,无数的果树,不断的低岗,还有塘的两面的点点的人家;这便算是塘栖一带的水乡全景的鸟瞰。

    ⑧从中圣殿再沿石级上去,走过黑龙潭,更走二里,就可以到山顶,第一要使你骇一跳的,是没有到上圣殿之先的那一座天然石筑的天门。到了这里,你才晓得超山的奇特,才晓得志上所说的“山有石鱼石笋等,他石多异形, 如人兽状。”诸记载的不虚。实实在在,超山的好处,是在山头一堆石,山下万梅花,至若东瞻大海,南眺钱江,田畴如井,河道如肠,桑麻遍地,云树连天等形容词,则凡在杭州东面的高处,如临平山黄鹤峰上都用得着的,并非是超山独一无二的绝景。

    ⑨你若到了超山之后,则北去超山七里地外的塘栖镇上,不可不去一到。塘栖镇跨在一条水的两岸,水南属杭州,水北属德清;商市的繁盛,酒家的众多,虽说只是一个小小的镇集,但比起有些县城来,怕还要闹热几分。所以游过超山,不愿在山上吃冷豆腐黄米饭的人,尽可以上塘栖镇上去痛饮大嚼;从山脚下走回汽车路去坐汽车上塘栖,原也很便,但这一段路,总以走走路坐坐船更为合适。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文章以游踪为线索,把超山的梅花、超山的地理位置和超山的风土人情一一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

    B. 塘栖地处水乡,耕地不多,因而乡民多种果木以谋生,故而才会有如此多的梅林,并非乡民趣味高尚,学林和靖梅妻鹤子的缘故。

    C. 文章字里行间处处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以及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D. 文章先叙述后议论,或虚或实,唤起了你的遐想,引起了你的共鸣,使你也想去超山作一次探梅访古的游览。

    E. 文章笔触清丽而又饱含深情,语调悠闲而能叙事状物,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然后令人掩卷难忘。

    2文章①、②段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指出文章第四段所用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4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要写塘栖镇。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名句填空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2)_______,白露未晞。(《诗经》)

    (3)寂寂东坡一病翁,______。(《纵笔三首(其一)》)

    (4)________,满川风雨看潮生。(《淮中晚泊渎头》)

    (5)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 8、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以警醒、提示的口吻,劝告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声明“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宁可立即死去或者流放他乡,也绝不愿意与丑恶者同流合污的心态。

    (3)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描写房屋前后种满树木的两句是“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海潮》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3)《雨霖铃》中以细节刻画离别时依依不舍情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佳节又重阳,________________ ,半夜凉初透。

    (5)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

    (6)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____

    (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_

    (8)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早春莺歌燕舞所带来的勃勃生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水调歌头》下片以“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偶句式来宽慰,表现了他达观的处世态度,同时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

    (3)《烛之武退秦师》中晋文公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不仁义的。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势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田园和自由的向往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

    元好问

    八月芦沟风路清。短衣孤剑此飘零。苍龙双关平生恨,只有西山满意青。

    尘扰扰,雁冥冥。因君南望涌金亭。还家胜买宜城酒,醉尽梅花不要(醒)

    【注】①元好问:金末元初文学家,金亡后,被囚数年,后隐居不仕,金朝先建都北京,后建都河南开封。②河南新乡辉县的景点。③有些版本加一“醒”字。

    【1】下列对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八月”句以“风路”之清,描绘了秋天风清气朗的景象,景中寓情,为全词奠定了忧伤的感情基调。

    B.“苍龙”两句写作者见到苍龙山两道雄关兴起憾恨之感,但西山依旧葱葱郁郁,写尽人生苦短的慨叹。

    C.“雁冥冥”句运用叠词,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大雁自高空掠过的特点,以其寓意引出下句“因君”二字。

    D.结尾两句描述作者意欲回家买尽宜城美酒,想要借酒浇愁,一醉方休,连梅花这样的美景都弃之不顾。

    【2】分析这首词表现了元好问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分析作答。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家世衣冠,早,年十三,王莽败,天下乱,与外氏家属入宛城。道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 贼见其小,壮其志,笑曰:“童子内刀。”遂舍之而去。初,光武与晖父岑俱学长安,有旧故。及即位,求问岑,时已卒,乃召晖拜为郎。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

    永平初,显宗舅新阳侯阴就慕晖贤,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门不受。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后为郡吏,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及况卒,晖乃厚赠送其家。人或讥焉,晖曰:“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诚恐污君令名。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正月朔旦,苍当入贺,故事,少府①给璧。是时阴就为少府卿,贵骄,吏慠不奉法,苍坐朝堂,漏且尽,求璧不可得,顾谓掾属曰:“若之何?”晖望见少府主簿持璧,即往绐之曰:“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主簿大惊,遽以白就。就曰:“朱掾义士,勿复求。”苍既罢,召晖谓曰:“属者掾自视孰与蔺相如?”帝闻壮之,以晖为卫士令。再迁临淮太守。数年,坐法免。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自去临淮,屏居野泽,不与邑里通,乡党讥其介。南阳大饥,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者。后迁为尚书令,以老病乞身。

    (选自《后汉书·朱晖传》,有删改)

    [注] ①少府:东汉时期,掌皇太后宫私府库藏出纳,地位与九卿相当。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道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

    B.道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

    C.道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

    D.道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衣冠,古代士以上戴冠,衣冠指士人服装,亦用来专指礼服,还可代称缙绅、士大夫、世族,文中即取此意。

    B.孤,幼年失去父母或母亲。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鳏,年老无妻;寡,年老无夫;独,老而无子。

    C.朔旦,旧历每月初一,亦专指正月初一。如《后汉书·顺帝纪》:“三朝之会,朔旦立春。”

    D.掾属,辅佐治理的官吏,人员由主官自选,不由朝廷任命,官职一般较低,魏晋后改由吏部任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晖自小颇有胆识。路遇群盗,挺身而出,义勇之气受到了盗贼的欣赏,最后放过了他和同行的亲属。

    B.朱晖是有气节的志士。他闭门不受新阳侯阴就的礼物,后受到骠骑将军东平王刘苍的征召,连皇帝都赞赏他的义气。

    C.朱晖智勇双全。从恃贵而骄的少府卿阴就的主簿那里拿到璧玉,刘苍认为他有蔺相如之风。

    D.朱晖为官刚直且乐善好施。南阳饥荒时,他扶助乡里,所到之处,受到当地百姓和上下官员的一致好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或讥焉,晖曰:“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诚恐污君令名。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

    (2)自去临淮,屏居野泽,不与邑里通,乡党讥其介。南阳大饥,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者。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书,就是一场场美丽的遇见。在高一语文教材的学习中,我们曾遇见站在橘子洲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少年毛泽东,遇见月下荷塘散步的朱自清,我们还穿越千年与屈原、曹操、陶渊明、王安石、苏轼相逢。这一次次的相遇,必会激起情感的浪花,或崇敬他们的精神,或同情他们的遭遇,或羡慕他们的生活……

    请以“假如我与______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从材料中自选一位人物,写在标题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在一起的故事,写出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③中心突出,叙述详略得当,细节具体。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