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传统书信中,面对不同的境况有不同的表达,以下几项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祝贺对方得女:今闻尊夫妇喜得千金,弄瓦之庆,明珠入拿,遥以致贺。
B. 祝贺对方六十大寿:欣逢花甲大庆,敬奉薄礼,恭祝福寿延年,贵体安康。
C. 表示吊唁:远道闻讣,不胜悲痛,未能亲至舍间,谨此驰函吊唁,务请节哀。
D. 请教对方:附拙作一篇,恳请斧正,祈不吝赐教为盼。
2、在下列作家中,将丑作为重要表现对象的浪漫主义作家是
A.巴尔扎克
B.雨果
C.左拉
D.司汤达
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B.《史记》中世家记帝王,本纪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论语》是语录体的经典之作,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教育原则等。
D.《大卫·科波菲尔》的作者是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这是一部“半自传体”小说,不少地方取材于作者亲历的生活。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好交接俗人 交接:与……交往
B.连辟公府不就 辟:征召
C.辄积年不徒 徙:调动官职
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看、视察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对使用手机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在期待自己能收到最新信息。
B.奥斯卡金像奖设立以来,不仅对世界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反映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一直享有盛誉。
C.北京地铁公司宣布,自3月13日起,地铁1号线中午平峰时段的列车运行间隔缩短至3分钟,晚高峰列车运行间隔缩短至2分05秒。
D.行业新标准的出台将加快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真正落实,煤电行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以及工业生产都将成为减排重点监管对象。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南泥湾
侯发山
直到父亲去世,我才解开他身上所有的谜。
我刚刚懂事的时候,曾问过父亲:“大,我的爷爷奶奶呢,我怎么没见过他们?”父亲说:“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父亲说这话的时候,冷冰冰的。我曾悄悄地问过母亲,母亲说父亲是“流浪”到他们村的,只说自己是个孤儿。后来,我查了查资料,父亲是1961年来的。当时,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好多人四处流浪,父亲所说的话应该属实。我所在的村子是米脂的一个小山村,有的是土地,只要不惜力气,便饿不死人。父亲可能是奔着这个来的。他当时20岁,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姥爷家没有男孩,看他老实,便收留了他。三年后,与母亲入赘成婚。我出生后,依照入赘的习俗,姓氏随母。
后来搞运动,父亲因为是外来人口且身份不明成了批斗对象,说他是国民党特务,也有说他是苏联特务,经常被喊来叫去。他每次回来,身上少不了带着伤疤。母亲忍不住哭哭啼啼,他就瞪母亲:“哭啥哭!我还没死呢!”母亲不哭了,却还是不住地抹眼泪。有一天,那些批斗父亲的人来抄家,从家里的地窖中找到一个保存完好的箱子,打开箱子,里边有一个小包裹——他们以为“铁证如山”、没想到打开包裹,竟然是两张烈士证书,一张是爷爷的,一张是奶奶的!至此,大家才知道,我的父亲是烈士的遗孤,我的爷爷和奶奶在抗战中牺牲了。
当时,我已经上初中,不是一般的懂事,我想知道更多的真相,也想为父亲讨个公道。父亲没好气地对我说:“战场上死的人多着呢,有的连个后代都没有,他们找谁说去?”
说实话,我不只是想为父亲要个待遇,也想为母亲、为我讨点好处,看到父亲如此固执,我便死了心。
得知父亲的身份后,村里人才对他另跟相看,不再找他的茬儿。父亲难得“清闲”,一心一意地开垦荒地,除了下雨、落雪,他都在山上的旮旯角落忙活,这里扒扒,那里垒垒,捡出石头,拔掉杂草,都给弄出大小不等、规则不一的地来。那时还是大集体,土地还没有分包到人,他把那些开垦出来的土地交给公家。有的地块小,其实根本算不上地,仅能站下一头牛,生产队不要,他便自己撒下种子,或菜,或庄稼。我记得有块“地”,年年收四五棵玉米,因为地块太小了,实在不能多种。
到了1982年,我已经上高中了。榆林市来了几个人,找到父亲,要落实政策,为他恢复工作。这时候,我才明白,父亲原在榆林市某厂矿工作,六十年代初,国家遭遇三年自然灾害,生活物资异常匮乏,父亲响应国家返乡务农的号召,主动报了名。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父亲拒绝了。来人不忍放弃,再三恳请,父亲说:“这里有吃有喝,我已经习惯了。”父亲又说:“我已经四十来岁了,还去干哈?把岗位留给年轻人吧。”
不止榆林来的人失望,我和母亲也很失望。父亲不满我和母亲的表现,说:“当农民咋拉?种地吃粮,问心无愧。”
父亲的老家是河南,他为什么没有回老家却来到了米脂?我说出了心中的疑惑。“老家没亲人了,那地方也难……再说,米脂的婆娘,绥德的汉。”父亲说到这里,不自然地挠了挠头。当时母亲也在旁边,撇了撇嘴:“还老实呢。”父亲赧然一笑,算是回应母亲的嗔怪。
我没考上大学,回到了农村,曾有过外出打工的想法,都让父亲给堵了回去。这时候,土地已经承包到户,父亲的干劲更足了。天不亮就带着我下地,晚上星星出来了,还在地里忙活。在我们那个村,年年就属我家打的粮食多。吃不完,便积攒起来,遇到哪里有了难,捐,可劲儿地捐。为此,家人没少跟他闹别扭。
2021年夏的一天,父亲忽然感觉身体不适。我要送他去医院,他说:“我知道自个儿的病,上医院白花钱。八十个春夏秋冬了,就是一台机器也该歇歇了。”尽管父亲这样说,我还是请了村医。村医诊断后,开了点药走了,临走他留下话:“赶紧准备后事吧。”
没过两天,父亲便溘然长逝。老人家临咽气的时候,用微弱的声音告诉我:“我是在南泥湾出生的,刚满一岁,你奶奶和你爷爷一道南下上了前线……是南泥湾的南瓜汤、小米粥把我养活大的。我来到米脂,总想着离南泥湾近一些,有机会回去看一看。”
我依照父亲的遗愿,背着他的骨灰来到了南泥湾。看到南泥湾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后悔真相知道的太晚了,没早点带他老人家来。
我一直羞于说出父亲的名字,现在可以骄傲地告诉大家:他老人家的大号叫南泥湾。这是他在南泥湾时那些叔叔婶婶给起的昵称,他一直没改过。父亲去世后,我征求母亲的意见,把姓改成了“南”。
(选自《小说选刊》2022年第二期)
【注】①南泥湾: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在旅长王震率领下在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南泥湾就是中国农垦事业的发源地。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运用“我”回忆追述的方法来塑造父亲的形象,让人物形象显得真实、厚重。
B.“我不是一般的懂事”一句意指“我”认识到父亲作为烈士遗孤,理应得到更好的对待,而“我”和母亲也应该得到一些好处。
C.小说第四、九段均写到“我”,虽然着墨不多,但能在衬托中突出父亲高大的形象。
D.小说运用生动简练而富有地域特色的语言来叙述父亲的人生经历,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父子深情,凸显了小说的主旨。
【2】文本在具体的情节发展中展示了父亲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分析。
【3】高超的叙事技巧,可以使小说故事精彩纷呈,引人入胜。本篇小说在叙事方面很有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陋室铭》虽然简短流畅,却并不排斥用典,如“______,_____”一句,对仗工整,富有文化内涵。
(2)《琵琶行》中多次写到月亮而作用各不相同:描写月色,从侧面烘托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的句子是“_______”;而“______”一句则浓缩了琵琶女的卖唱人生,感慨时光白白消磨。
(3)在古诗词中,诗人们常常借助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情感,如“____,_____”。
8、在下面横线处填写古诗词原句。
①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________________ 。 《诗经·伐檀》
②诚既勇兮又以武,___________________。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③_____________,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⑤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____________,俯身散马蹄。 曹植《白马篇》
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⑦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⑧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⑨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_________,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⑩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_______,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兰亭集序》中,针对魏晋名士大多意志消沉,不求进取,崇尚虚无的现状,王羲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人生虚幻的批判和抗拒。
(2)中央领导人多次谈到,党员干部要不仁之情不为,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染,不清之事不干。当今人们经常引用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不取不义之财的意识,倡导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清官作风。
(3)毛泽东说“无限风光在险峰”,《游褒禅山记》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苏轼的《赤壁赋》中刻画“一世之雄”曹操的伟岸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荷塘月色》中_____________运用通感手法表现出荷香若有若无、时断时续的特征。
②《氓》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采用比兴手法,形象地展示出女子爱情凋零,容貌枯槁的凄楚。
③《离骚》一文中表现作者即使遭受肢解,其志向绝不改变的语句是____,___。
④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借鸟儿思归山林的比喻表达诗人渴望回归田园的愿望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苏轼《赤壁赋》中“客”感叹自己生命短暂、羡慕江水长流不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荆轲刺秦王》中表现了荆轲刺杀秦王出发之前的悲壮情怀和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的坚定意志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⑦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希望后主不要自我轻视的句子:______________。
⑧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采薇》)
⑨采之欲遗谁?____________________。(《涉江采芙蓉》)
⑩____________________,精妙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并序》)
⑪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_____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革命者劈波斩浪的气魄。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繁草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英雄荆轲于易水河畔的歌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然成为那个时代的绝唱。
12、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后面各题。
唐多令·惜别
吴文英①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②长是、系行舟。
(注)①吴文英,号梦窗,唐代诗人。一生未第,游幕终身,晚年困踬以死。②漫:空,徒劳。
【1】阅读这首词,请在四个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个选项( )
A. 词的开篇两句,一问一答,横空而出,看似突兀,实则独具匠心,因为作者接着以“纵芭蕉不雨也飕飕”来写明“愁”正是由此处雨打芭蕉而惹起。
B. 过片叹息年光过尽,往事如梦。“花空烟水流”既是比喻青春岁月的流逝,又在描写秋景,兼抒情、写景之妙。
C. “燕辞归、客尚淹留”,运用对比的手法,以秋深燕归与自身仍在外飘泊作对比,表达了客居他乡不得归的无奈、伤感之情。
D. 末三句写客中孤寂的感叹。“裙带”二字暗示对方的身份和彼此之间的关系。羁身异乡,又成孤零,本就有双重悲愁,何况离自己而去者又是一位情侣呢。
13、阅读司马迁《鸿门宴》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沛公霸军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出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怎,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素善留侯张良 善:友善、交好
B.距关,毋内诸侯 内:接纳
C.秋毫不敢有所近 近:接触、沾染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感谢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至丹以荆卿为计
B.贪于财货/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私见张良,具告以事/申之以孝悌之义
D.今人有大功而击之/择善而从之
【3】下列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得到刘邦部将曹无伤的密报“沛公欲王关中”不禁勃然大怒,立即决定“飨士卒”“击破沛公军”。可见项羽深谋远虑,运筹帷幄。
B.张良得知项羽要攻打沛公,认为刘邦有难时自己“亡去不义”,于是把这紧急情况告诉了刘邦。可以看出张良忠心为主。
C.刘邦在危急时刻,采纳张良的建议,热情款待项伯,“约为婚姻”,借项伯的嘴向项羽称自己“日夜望将军至”。可以看出刘邦善于应变。
D.项伯私见张良,密告军情,还把刘邦的话转述给项羽,竭力为刘邦说情。可以看出项伯徇私情泄露机密,保护刘邦。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项伯杀人,臣活之。
(2)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李子柒,一个分享“中国式”田园生活的网红,她曾经创下了全网视频播放量超30亿,YouTube粉丝735万的佳绩,其影响力与美国最大媒体CNN不相上下。
她的视频主要取材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时令节气、传统节日、民风民俗等,既分享了中国传统美食,也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李子柒身上体现了多重热点话题或时代精神:诗意家国、田园情怀、文化传承、匠人精神、智慧创业、奋斗青春、知识变现、美丽乡村……,得到了无数粉丝的青睐。
——微博
材料二: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鲁迅
请综合以上两则材料的内容,结合你对传统文化的感悟与思考,以“传承与创新”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