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横线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成以其小,劣之 ②不念居安思危 ③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④益奇之 ⑤越国以鄙远 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A.①④/②/③⑤/⑥
B.①④⑥/②⑤/③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③/⑤⑥
2、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洎牧以谗诛
B.以其无礼于晋
C.虽董之以严刑
D.赵尝五战于秦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牌名,规定了词的字数、句数、平仄等;“长沙”是题目,交代了诗歌写作的地点。
B.《百合花》是茹志鹃晚期的代表作,受到了茅盾的高度评价。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
C.茹志鹃,当代著名女作家,主要作品集有《百合花》《静静的产院》《高高的白杨树》《剪辑错了的故事》等。
D.《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4、小王老师收到一个学科研讨会的通知,因有事不能参加,发短信说明。下列措辞最得体的一项是
A. 因事不能莅临,错失良机,深感遗憾。
B. 因事不能到会,不能为会议效力,深表不安。
C. 因事不能到会,错失学习机会,十分遗憾。
D. 因事不能莅临,有负所望,特致歉意。
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故:原因
B.池鱼思故渊 故:从前的
C.一去三十年 去:离开官任
D.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去:过去的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夜
李汉荣
(1)太阳一灭,灯就陆续亮了。灯山,灯河,灯海。夜色还未来得及降临就被灯拒绝了。现代已经没有了夜晚。
(2)在村庄与村庄、城市与城市之间,还保留着一些夜的片断。蛐蛐哼着宁静的古曲,溪流唱着险些失传的民间小调,有些伤感,但情调很美很动人。庄稼和野草恭敬地接受露珠的加冕。土地像一个沉静的诗人,默默地酝酿着心中的墒情。一条小路泛着淡淡的白光,回味着白昼馈赠的灰尘和足音,像一条文静的白蛇,似在冬眠,又像在夜色里缓缓蠕动。——许多天籁藏在这夜的片断里。有几人还懂得领略呢?
(3)我就住在城市与乡村的过渡地带。夜来了,稀稀落落的灯火结成松散的联盟,阻止着夜的到来。灯似乎赢了,夜色被切成碎片。人造的白昼眨着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眼神。不真实的夜,很像一个中性的人,辨不出它的形体、性格和神韵。现代的夜晚是没有性别的。
(4)忽然停电了。夜色突破了人的脆弱的防线,终于完全地、大规模地降临。
(5)色彩撩人的电视停了,歌星们刚才还大张着的嘴唱那海枯石烂的爱恋,还有半支歌尚没有来得及倒出喉咙,就大张着嘴消失在黑漆漆的屏幕深处。磁带不转了,“梦中的婚礼”骤然收场。舞场一片混乱,许多脚踩着许多脚,许多手从别人的肩上掉下来,不约而同地摸到了同一个肩膀——夜的肩膀……
(6)踏着夜色,我走出户外。
(7)我听见狗叫的声音。我听见小孩子捉迷藏的声音。我听见大人们呼喊自己孩子的声音。我听见隔壁那个爱音乐的小伙子拉小提琴的声音。我听见那片不大的竹林里鸟儿们叽叽咕咕的声音——它们是在说梦话吧?
(8)电不吵了,机械不闹了,商业不喧嚣了。我听见了大自然的呼吸,我听见了无所不在的生命那亲切而动人的语言。我一下子回到了自然母亲的怀抱,和植物们动物们昆虫们分享着母亲的博大慈祥。我的兄弟姐妹是这样众多,这样令人怜爱:石头哥哥坐在路边冥想着远古的往事;松树弟弟在年轮里写着成长的日记,述说着对土地和阳光的感恩;小河,我爱说爱唱的姐姐,把一路的坎坷都唱成了风景和传说;我的喜鹊妹妹哪里去了?现在,你是不是在高高的白杨树上那孤独的小屋里,忧伤地望着天空出神?
(9)抬起头来,我看见了北斗,看见了那被无数代仰望的目光打磨得静穆而苍凉的北方最高的天空!我看见了李白碰过杯的月亮,我看见了在李商隐那情天爱悔里奔流不息的滔滔银河,我看见了苏东坡那夜看见宝石般忧郁而高华的星座,被屈原反复叩问的星空——伟大而迷茫的星空,我也看见了!世世代代的星空都是我头顶这个星空吗?那么此刻,我是回到了三千年前的夜晚、七千年前的夜晚,是回到更古早更古早的夜晚了!
(10)夜不再浅薄,夜很深,深得就像母亲的梦境,深得就像时间,深得就像上帝的眼睛,无限悲悯的眸子里含着天上人间的泪水。而刚才,那人造的白昼使我看不见真正的夜晚,看不见至大至高的永恒的星空。我和许多人都把那些闪着媚眼的霓虹灯当作夜晚的星座了。用它们那涂着颜料的目光判断夜的方向,是多么可笑啊。
(11)我踏着夜色在小路上走着。我看见前面的墓地闪着磷火,那是谁在冥冥中以前世的热情与我交换眼神?我于是想到了“死”这个大问题。若干年后的夜晚,谁从我的墓地前走过?会受到我的惊吓吗?对不起,我提前向你道歉,你放心赶路吧,我是个善良的人。春游的孩子们会在我的坟头采折迎春花吗?当你们挥动着金黄的花束,会不会想到:若干年前,有一个爱在夜晚散步和冥思的人,曾经深深地祝福过他们?
(12)电还没有来。电线杆像一群无所事事的闲人,扯着长长的线丈量夜晚。
(13)我在小路上走着。我猜想,今夜,有许多人会变成诗人、智者和哲学家。
(14)此刻,宇宙是一位穿着黑袍的神秘父亲,我们是他多梦的孩子……
(选自《名家散文》,有删节)
【1】请简要概括“忽然停电了”之后“夜”给人的影响。
【2】请简要赏析第二段的表达特色。
【3】“今夜,有许多人会变成诗人、智者和哲学家。”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结合全文,探究 “现代文明”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决地表示:“ , 。”
(2)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 , ”两句来批评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
(3)《归园田居》中“ , ”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以行路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师说》中,韩愈指出教师职能的一句是“师者,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侧面表现客人的洞箫声富有感染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静女》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移情于物的手法表明并不是荑草本身美,而是因为爱人赠送的才美。
(5)《鹊桥仙》中昭示爱情可以具有精神性和超越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荀子用“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来说明不能用心浮躁
(2)《蜀道难》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以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屮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用方枘和圆凿不相合来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2)曹操在《短歌行》中“_____ ,_____”两句化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点明了 “愁”的一个原因,即对人才的渴求。
(3)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古人之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的原因是“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上阕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往日不寻常的日子繁多;而“____________”一句则写出了作者对大军阀、大官僚的鄙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比喻贤士不知何去何从。作者以设问的方式,曲折地为贤才指明方向。(曹操《短歌行》)
(4)在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以动写静,以鸡犬之声相闻,表现了村居生活淳朴宁静,充满情趣。
(5)杜甫在《登高》中以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今人也常以此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古诗两首,回答问题。
(一)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2】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C.第六句中“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第七、八句的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楚怀王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作诗以讽之,王震怒,赐以流放。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怀王不知忠臣之分,故内见惑于郑袖,外见欺于张仪。疏屈平而 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陛下无臣,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令尹子兰闻屈原之诗篇,大怒。少顷,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既迁,之江滨,知不反,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作《怀沙》,于是怀石遂自沉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于世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既死/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以其好辞而以赋见称/于世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B.屈原既死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以其好辞而以赋见称/于世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C.屈原既死/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以其好辞而以赋见称于世/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D.屈原既死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以其好辞而以赋见称于世/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令尹,在楚国是执政官名,相当于宰相,主要由贵族人士担当,如文中令尹子兰为襄王的弟弟。
B.郡,周朝时制定的制度,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秦初置三十六郡,以监其县。
C.陛下,对帝王的尊称,本义是台阶,古时帝王的卫士在陛下戒备;后演变为臣子对帝王的尊称。
D.迁,在用来表示官职变化时,既可表示降职放逐,也可表示升职,本文屈原被迁就属于后一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遭受嫉妒被楚怀王流放之后,仍然不愿意离开楚国,寄希望于君主醒悟,说明他对君主还抱有期望,对国家十分关心。
B.对怀王疏远屈原而轻信奸臣,打败仗割地,失去六郡,客死异乡,被天下人耻笑的结局,司马迁十分惋惜,对怀王持有同情的态度。
C.令尹子兰知道屈原怨恨他劝怀王入秦,写作了诗篇,于是派上官大夫设计陷害屈原,使得顷襄王大怒,把屈原放逐了。
D.屈原因为品性高洁,不愿同流合污,最后抱着石头投江而死。他死后,楚国一天天地被削弱,数十年后被秦国灭掉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屈原既迁,之江滨,知不反,被发行吟泽畔。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ofo萌起校园,直至2016年10月,已来到全国22座城市、200多所高校,累计提供超过4000万次共享单车出行服务,目前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校园交通代步解决方案,为广大高校师生提供便捷经济、绿色低碳、更高效率的校园共享单车服务。
在城市,低效率的出行状况已经无法满足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两点一线的生活半径和不断加速的城市改造,让外来人融不进来,因此,ofo共享单车怀揣“随时随地有车骑”的朴素愿景,试图满足人们短途代步的需求。
在未来,ofo以开放平台和共享精神,以互联网创新模式提高自行车使用效率,为城市节约更多空间;让人们在每一个角落都可以随时随地有车骑,满足短途代步的需求。
然而,现实中我们却看到了许多与这种美好愿景背道而驰的行径:有人无缘无故把好好的小黄车扔到河里,有人残忍地把小黄车剖腹斩首(扒掉车胎、拆掉车座、拧断车把),至于有人把小黄车随意丢弃或隐藏在本不该存放的地方……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3)可以联想想象;或说明,或叙述描写,或议论抒情。(4)写出事理的真是和自己的真情。(5)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