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阜阳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人居未来②则秦未可也③若郑有益于君④顷之未发,太子之 ⑤素留侯张良⑥拔剑撞而之⑦此其志不在⑧群臣

    ⑦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⑧皆白衣冠以送之

    A. ①②/③⑥/④⑤/⑦⑧   B. ①⑦/②④/③⑥/③⑤

    C. ①②/③⑦/④⑧/⑤⑥   D. ①⑦/②⑤/③⑥/④⑧

     

  •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史记》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

    B. 戴望舒,现代诗人,因代表作《雨巷》而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艾青,原名蒋海澄,《大堰河—一我的保姆》是作者第一次用“艾青”作笔名发表的一首具有自传性质的抒情长诗。

    C. 报告文学是一种记叙性的文学体裁,它以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为题材,经过艺术加工,鲜明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新闻和文学的双重特征,既具有真实性又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D. 《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的代表作,小说通篇用第一人称叙事,作品的主人公就是大卫,是个遗腹子。母亲死后,大卫找到唯一的亲人姨婆,在姨婆的培养下成为一位有成就的画家。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社会和谐,国强民富,大学生就业前景看好,沧海横流,必将展现青年人的迷人风采。

    ②鲁迅先生说话时态度镇静,亲切而又从容,使听的人心情舒畅,真个给人如坐春风的感觉。

    ③中医可以坚持自己的理论,但不能搞欺骗,不能夸大疗效,甚至杜撰出子虚乌有的东西。

    ④山东省高院二审认定“辱母杀人案”于欢构成故意伤害罪,因其行为具有防卫性质,罪不容诛,将无期徒刑改为有期徒刑5年。

    ⑤天津红桥区的“老顽童”体操队员们虽然平均年龄65岁,在舞台上却能将“卧鱼”“蝎子倒立”等高难度动作挥洒自如,引得观众阵阵叫好。

    ⑥针对韩国总统文在寅有意进一步扩增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新华社批评文在寅政府在 “萨德”问题上反复无常,首鼠两端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词的活用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

    ①乌鹊飞②顺流而也③学子师④幽堅之潜蛟

    鱼虾而友麇鹿⑥是故益圣,愚益愚⑦崖当道者⑧春风又绿江南岸

    A.①/②③⑤/④⑧/⑥⑦ B.①②⑦/③⑤⑥/④⑧

    C.①②/③⑤/④⑧/⑥/⑦ D.①⑦/②/③⑤/④⑧/⑥

  • 5、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学问广博   则耻师焉,矣   糊涂

    B. 师焉,或不焉 或者   外与天,四望如一   交会

    C. 望西山始指之 奇怪   托遗响于悲风   洞箫的余音

    D. 渺渺兮予怀 心中的情思   可以群,可以怨    讽谏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拿来主义

    鲁迅

    ①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②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③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④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⑤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⑥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⑦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⑧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⑨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可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⑩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1】下列对《拿来主义》第⑧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先用大宅子这一比喻,强调了“拿来”的态度,要果敢,要坚决;然后反面设喻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B.对待文化遗产,作者用“孱头”“昏蛋”“废物”来批判三种错误观点;用“鱼翅”“鸦片”“烟灯和烟枪”来比喻三个组成部分;用“占有”“挑选”、创新来说明批判继承的三个步骤。

    C.鲁迅既批判了在旧的遗产面前畏首畏尾的“孱头”,也批判了那种为了表示自己的“革命性”而故意毁灭遗产的“昏蛋”,但对前者的批判明显强于后者。

    D.运用比喻说理,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风趣,变陌生为熟悉,从而增强杂文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是这几段文字的突出特点。

    【2】“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3】请指出第⑧段和第⑨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并说说“大宅子”“鱼翅”“鸦片”“姨太太”在文中的含义。

    论证方法:____________       “大宅子”:____________

    “鱼翅”:____________       “鸦 片”:____________

    “姨太太”: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周瑜的指挥若定和运筹帷幄。

    (2)《劝学》中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正面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漂荡在宽阔浩渺的江面上。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句是从反面以水为例表达了积累的重要性,而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水与舟的关系为喻说明君王应以民为本。

    (3)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画出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景象。

    (4)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所展现出的气度与视野不相上下。

    (5)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中,“_________________”一句塑造了一个头发稀疏、衣衫单薄的词人形象,“_________________”则刻画出词人在清冷的月色中泛舟,心志坚定,绝不动摇的形象。

    (6)《游园(皂罗袍)》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园中景色,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情波澜,蕴含着无限的感叹和惋惜。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宋代罗大经曾在《鹤林玉露》里推崇杜甫《登高》中的一联有八层意思,这一联写出了诗人八个层面的境遇,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秦观在《鹊桥仙》里以议论入词,“ 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只要情谊长久便无需朝夕相守,既故作旷达又语含无奈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

    (3)古人常把时间比喻成具体事物来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如曹操《短歌行》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在《短歌行》中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直接使用了《诗经·郑风》中的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笑傲江湖》第七回描写合奏琴箫:“突然间,铮的一声急响,琴声立止,箫声也即住了。霎时间四下里一片寂静,明月当空,树影在地。”《琵琶行》中与之运用相同手法表现演奏技巧高超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工笔手法,从形、声、色、态等不同角度具体描写夔州的特定环境。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用比兴手法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写客再回到眼前所见的长江、月亮,推广开去,把人生与宇宙加以对照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3)《涉江采芙蓉》中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婉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4)徐志摩《再别康桥》中康河的流水和水草呈现出的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向往的境界, “______________”便直接抒发了这种情感。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赤壁怀古

    [宋]戴复古①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② ,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①戴复古:南宋词人。其时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苟且求存,抗金少有胜利。②曹瞒:曹操小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与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一样,都对赤壁大战的场面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绘,把战争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B.“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一句,刻画出波澜壮阔的中流水战,气势磅礴,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有异曲同工之妙。

    C.“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由三国至今,改朝换代的事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了,历史的往事已经随江潮而逝去。

    D.下片的结尾处,词人向道旁杨柳发问,言下之意是,由于自己感时伤世,面对“春风杨柳万千条”的美景,再也无心观赏了。

    【2】此词与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都写到了周郎的故事,该故事在两词中的作用有何异同?请简要回答。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思国之理,虽臣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保无疆之        休:喜庆,福禄

    B.人君神器之重      当:充当

    C.先王之政          举:施行、推行

    D.重念蒙君实视遇    视遇:看待,对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德不厚思国之理        天下之理得矣

    B.虽董之严刑            欲出力助上抗之

    C.简能而任              所操术多异故也

    D.乐盘游思三驱以为度    固前知其如此也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驳斥错误言论,责难奸佞小人,这不是拒听意见。

    B.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所以今天我详细地说明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谅解我。

    C.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虽然用严刑来督责人们,用声威来震慑他们,(人们)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慈,表面上恭敬而内心却不服气。

    D.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为什么一定要使自己神思劳苦,代替百官管理职事,役使自己的聪耳明目,毁坏无为而治的方针呢!

    【4】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谏太宗十思疏》多用骈偶句,铿锵成韵,一气呵成,气势雄健而有力,辞工文畅,振聋发聩。

    B.魏征从生活到政治、从个人欲望到品德修养劝谏太宗“十思”,其核心为正己安人。

    C.《答司马谏议书》首先交代写信的原因,言语委婉有致;接着进行合情合理的辩驳,有理有据,层层深入;最后表明态度,不失赠答之礼。

    D.王安石从历史的角度说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因此“天下怨谤”不足为奇。

    【5】为下面文段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选自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A.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B.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C.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D.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6】王安石引用“盘庚之迁”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周国平先生对当代人的精神状况作过这样的描述:“精神生活的平庸化是我们时代的一个明显事实。在精神领域,不管幸运还是不幸,每个人独自承担拯救自己灵魂的责任,这将是许多代人的命运。热情的理想家所能做到的,至多是鼓舞人们自救,而不是充当救世主。”

    精神自救是精神健康的标志,即使没有哲学和哲学家,我们也有不满和自救的需要。

    请以“精神的自救”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自己或别人的经历,也可以表达感悟和思考。

    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