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雅安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与下面例句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A.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B.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C.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 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 往而不反者 / 令将军与臣有郤   B. 夜缒而出 / 距关,毋纳诸侯

    C. 失其所与,不知 /共其乏困   D. 无能为也已 / 卒不起意,尽失其度

  • 3、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

    例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自言本是京城女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何以解忧

  • 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不一致的是( )

    例:助寡人谋而退

    A. 夫差与之成而   B. 季布将军之厄

    C. (越)吴于囿   D. 今太子之,请辞决矣

  • 5、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常在沛公也 意:意图

    B. 卫士地 仆:倒下

    C. 帷西向立 披:拨开

    D. 哙拜,起,立而饮之 谢:道歉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先秦美学中,荀子美学不但和老庄美学很为不同,而且和孔孟美学也不同。与孔孟老庄美学相比,荀子美学有它的优越之处,但也有它的弱点。

    荀子美学的最大优越之处,在于它不像孔孟老庄那样讳言人的功利欲望的满足,它直截了当地宣称美的要求是人的各种欲望当中的一种,把人的审美要求放到了完全现实感性的自然生命基础之上。虽然荀子不认为自然欲望的满足就是美,但荀子所说的美决不排斥在符合礼义的前提之下的各种欲望的满足。如荀子所讲的诉之于耳目的种种美,就同统治阶级的“养目”、“养耳”、“养口”、“养体”等等的生活享受分不开。此外,荀子所说的美同后期奴隶主企图“富有天下”的种种积极的努力和实际活动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一部《荀子》用大量的篇幅具体地讲了富国强兵之道,讲了统治者如何才能“富有天下”的种种办法和措施,无异于为后期奴隶主提供了一个富国强兵、王天下的百科指南。而荀子所说的美,离不开这些富国强兵、王天下的实际活动。在中国美学史上,荀子第一次强调了美同人的努力,同人征服外部世界的活动的密切关系;强调了美的产生和占有与人的活动分不开。如果说孔孟所说的美主要是个体人格在道德上的完善状态,老庄所说的美主要是超功利的精神自由境界,两者都基本上是内向的而非外向的,那么荀子却可以说是把美的追求引向了外部世界。虽然荀子也照样在讲个体人格在道德上的完善,并且也同样以此为美,但这并非荀子美学的主要特征。而且荀子讲人格修养处处重视实际的磨练,重视“行”、重视“积”,同孟子所倡导的“养吾浩然之气”是大异其趣的。对荀子来说,美主要存在于建功立业、富贵尊荣的外向的活动中,而不是存在于个体人格内存精神的崇高之中。即令是儒家最强调的“乐”,在荀子这里,也主要不是同个体人格的完善相联系,而更着重于它的广泛的“移风易俗”的社会功能。完全可以说,荀子把美空前地世俗化了。连荀子所写的《成相》和《赋》也都显示了这种特点。这应该说是荀子美学的又一贡献。因为美本来不应脱离人在外部世界的多样的活动,不应脱离人同外部世界多方面的关系,不应脱离世俗的各种各样的生活。

    但是,正是在荀子美学表现其优越性的地方,又恰好存在着荀子美学不及孔孟老庄美学的特点。这弱点在于荀子美学忽视了美同个体人格精神的自由的关系,忽视了美的超功利的特征。在孔孟那里,个体人格的道德的完善,人的不可屈服的尊严,完全压倒了功利欲望的满足;在老庄那里,对精神的自由的追求更是把功利欲望的追求和得失的考虑看作是人的精神枷锁,而必须加以抛弃。虽然孔孟讳言利,老庄主张超功利,都有消极作用,但由于具有肯定个体人格精神不为功利压倒的崇高价值这一方面,便刚好开启了通向审美的大门。荀子则不然,他考虑的全部问题是如何把“欲”同“礼”统一起来,使欲望的满足不违背“礼”。所以,荀子所追求的美的境界同孔孟老庄相对要低一些,他对审美和艺术的特征的把握也比孔孟老庄要差一些。  

    (节选自李泽厚《荀子美学与孔孟老庄美学的比较》)

    1下面对荀子美学思想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符合义的前提下追求各种欲望的满足,就是美。

    B. 统治阶级的“养目”、“养耳”、“养口”、“养体”等等的生活享受,与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C. 美是在富国强兵、王天下这些实际活动中产生的,一旦不能建功立业,不能获得富贵尊荣,就无法获得美。

    D. 美不存在于个体人格内在精神的崇高之中,而是存在于建功立业、富贵尊荣的外向的活动中。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荀子》用大量的篇幅讲了富国强兵之道,讲了统治者“富有天下”的办法和措施,为后期的奴隶主提供了一个富国强兵、王天下的百科指南,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

    B. 荀子认为人格修养要重视实际的磨练,重视“行”,重视“积”,这同孟子所倡导的“养吾浩然之气”的思想可以说是异曲同工。

    C. 孔孟主张超功利,老庄讳言利,虽然都有消极作用,却都肯定了个体人格精神不为功利所压倒的崇高价值这一方面,这恰好打开了通向审美的大门。

    D. 荀子所追求的美的境界比孔孟老庄要低一些,他对审美和艺术的特征把握也要比他们差一些,因此,他考虑的全部问题是如何把“欲”同“礼”统一起来,使欲望的满足不违背“礼”。

    3概括相比于孔孟老庄美学,荀子美学的优越之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根据提示,填写名句。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明月出天山,_______________。(李白《关山月》)

    (3)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4)长桥卧波,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5)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6)人间如梦,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斜阳草树,__________,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回答之后孔子微笑不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岳阳楼》中表现诗人漂泊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身世孤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诗人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只知慨叹朝代兴亡,不能吸取历史教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李清照《声声慢》中女主人公一开始反复寻觅,却发现到处冷清,于是她的心情变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面对壮美的河山,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由衷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赞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诗人写到刘义隆草率出兵,企图像汉朝大将霍去病那样建立“_________”的功业,最终却落得“____________”的结局。《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说他之所以对廉颇退让,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在《氓》中,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离骚》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沁园春·长沙》中,词人用“____________”一句,高度概括了大自然万事万物在美好秋景中的生存状态。

    ④在《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感叹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是很多古代诗人的偶像。《归园田居》(其一)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送别,常在渡口码头。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 “闲居”中的“少邻并”的意思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 “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 “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E. 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2找出这首诗歌里的诗眼,并作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或以子其女。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

    善以少击众。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曰:“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耗敝极矣。”荆湖平,募民营田,又为屯田,岁省漕运之半。帝手书曹操、诸葛亮、羊祜三事赐之。飞跋其后,独指操为奸贼而鄙之,尤桧所恶也。

    张所死,飞感旧恩,其子宗本,奏以官。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襄阳之役,诏光世为援,六郡既复,光世始至,飞奏先赏光世军。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书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吴玠服飞,愿与交欢 素:一向

    B.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 徇:示众

    C. 或以子其女 婚:娶

    D. 飞感旧恩,其子宗本 鞠:审问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

    B. 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

    C. 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

    D. 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岳飞十分孝顺。母亲留在黄河以北地区,他派人前去寻找,并且把母亲接回来,母亲患有痼疾,他一定亲自给母亲喂药。

    B. 岳飞不仅治军从严,严格训练,严肃军纪,而且有情有义,非常关心爱护自己的部属,朝廷颁发下的犒劳,也都平均分给部下将士。

    C. 岳飞具有很高的军事才能。他善于以少击众,善于发挥众人的智慧,有勇有谋。就连他的敌人也赞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D. 虽然岳飞具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但是他性格过于正直刚烈,争论时不给别人留余地,最终因此蒙受灾祸。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

    (2)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这是一个不再羞于谈论梦想的时代。它支撑起无数大国工匠向星辰大海出发的信念,也让这片土地上无数平凡人的梦想落地开花。迈入新时代的我们,拥有更多实现梦想的可能,拥有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拥有对美好明天的渴盼和信心。用力活着,才有分量;向前奔跑,才能抵达。为了更美好的中国,为了更美好的自己,新时代,我们一起出发!

    请以“新时代再出发”或“新时代,我们一起出发”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