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澎湖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姓吴的女子上个星期因为在快车道发小卡片被警方处以20元罚款,她认为这不足为训,一个星期后在早高峰时期在同样的位置继续发小卡片。

    ②饶宗颐,这位被称为当代“最后的通儒”的国学大师,与季羡林先生并称“北季南饶”,他拥有百科全书式的深厚学养,令后辈学者难以望其项背

    ③自安倍上台以来,日本经济就一直处于悬崖的边缘,目前已是如履薄冰,尤其是今年6月23日的英国脱欧事件,更是给了日本经济当头一棒。

    ④两人的矛盾本来可以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他却铤而走险,实施打击报复行为,最终害人害己,锒铛入狱。

    ⑤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在大众创业蔚然成风的今天,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⑥法国大昆虫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汉刘向编定的《战国策》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历史,着重记录了谋臣策士的策略和言论。

    B.韩愈《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C.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完美地演绎了“三美”理论。

    D.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乐府”等。

  • 3、下列句子与“以其无礼于晋”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A.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B.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C.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D.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这次举行的“当代书法展上”,各种书体与风格的作品等量齐观 ,保证了展览的专业性与流派的代表性。

    B.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

    C.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D.听说这家晚报和当地电信部门将联合举办高校招生大型电话咨询会,请有关专家答疑解惑,考生和家长都喜出望外

  •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桥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坚持始终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保护的建设目标。

    B.高铁开进机场,铁路与港口无缝对接,充分发挥了武汉作为中部地区交通枢纽的作用。

    C.刚刚结束的武汉高校文化艺术节活动,旨在加强校际深度合作,促进校际文化交流。

    D.通过对商品、场景、消费者的数字化、智能化处理,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在实体店中应用。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空村

    农人

    屈指算来,离开生我养我的那个偏远的小山村已经有整整二十五年了。与以往不同,这几年每次返乡,总有一种情感使我无法释然,我知道这种感觉叫做“孤独”,孤独的主人不是我,而是我的小村。

    为了表示对村邻们的尊重,或是为了更多地感受一下久违了的乡音乡情,每次回老家,我总是把车停在村口,步行回到在村子尽头的家。

    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走在我从小就模爬滚打、嬉戏玩耍,熟悉到闭着眼睛都不会走错的小村的当街上,却渐渐有了一种难以言说的陌生感。这就是,已经很少看到路上匆匆行走着的或三或两的荷锄下田的农人;也很难再看到街边路口或交头接耳或手舞足蹈地扎堆拉呱的村妇;更看不到滚得浑身是土的“泥猴子”突然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针刺里冲出来,蹭着你一闪而过,眨眼间便没了踪影的孩子们。就连邻居家养的狗,也无精打采地趴在自家大门口,当你从它面前经过,只是百无聊赖、散漫地瞥你一眼而已,再没有了往日的暴躁和骄狂。

    显然,小村已全然是一副落寞的了无生机的模样。

    有时回家,也偶尔会住上一夜,过去那种吃过晚饭同老人兴致勃勃地拉上一通,然后就着浓浓的乡情倒头便睡的感觉再也找不到了,悄然而生的是夹杂着丝丝忧虑的长夜难眠。忧虑是什么呢?这村还是当年的村,这夜还是那样的夜,这夜静的还是像过去那样谁家的大人突然间打了个喷嚏,邻人们也会吓一跳的……

    昔日熙熙攘攘的水井周边空了,随之消失的不仅是村人们担着水挑子匆匆行走的声影,还有水桶碰磕井沿的叮当声和村姑们的棒槌敲打在井台边儿衣服上的空旷悠远声,最可惜的当属随着水担行走而顺着水桶的漏缝儿画在村路上那些蜿蜿蜒蜒的曲线,也早已湮没无迹了;过去塞满了欢声笑语的碾道子空了,再不见了石磙的两侧通常一大一小的两个人推着碾棍周而往复和旁边端着盛满粮食的簸箕候碾的人们,更不见了散在碾道里探头探脑啄食粮屑的鸟儿,剩下的只是碾道两侧石缝里冒出的小草,摇晃在风中,瘦弱又凄惶;过去时光里充满了苦也充满了乐的农家院落也空了,这不是过去农人们的篱笆柴库被高墙深宅朱门铜锁替代的缘故,实则是因了那些在过去,时刻飘荡着的人畜喧闹连同那些缥缥缈缈的炊烟样,都被一风吹散,再无了踪影。

    过去的——那个早晨起来每家每户都会升起袅袅炊烟的小村,那个白天充斥着农具叮当声、大人吆喝声、小孩喊叫声并伴杂着狗叫鸡咬声的小村,那个晚上在各家的母亲们或高或低的唤儿声中逐渐沉入梦乡的小村,只是我记忆甚或是梦中的故乡了。

    如今,小村真的成了老弱病幼的天下,稍微有点力气称得上劳力的人都走向了外面的世界。

    偶尔再在街上碰到一两个儿童,他们脸上呈现的不再是过去孩子脸上那种单纯的天真和活泼,取而代之的是让你感到隐隐不安的与其年齡极不相称的静默和成熟。此时我的心情竟像极了现在的小村,空落落的。

    海子是同我从小一起光屁股长大的玩伴,初中毕业后,就成了村里打工队伍中的一员。去年在这个城市里碰巧见到了急匆匆赶路的海子,刚过不惑之年的他,由于患上了严重的糖尿病,昔日满口白白的牙齿已经掉了一半。海子同我说,要到城市的另一头去跟在人家家里当保姆的媳妇见一面。海子说,现在都不知道哪里是家了,一家四口分在三个地方,只有在农忙和春节的时候才能回老家同两个孩子一起住上几天……

    有时候我常想,海子们的家究竟是在哪里呢?他们也已经成了村庄的客人了吗?或许当他们回家的时候,孩子们也会“笑问客从何处来”吗?

    (选自《散文选刊》)

    1简要概括文章标题“空村”中“空”的内涵。

    2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文章倒数第二段为什么写海子的遭遇?

    4通读全文,说说你对最后一段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绘的社会理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齐桓晋文之事》中,强调应该将敬老护幼之心推己及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秦国联合晋国围攻郑国的理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以比喻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并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作者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诗人正在梦境里迷恋花石美景,不觉天色昏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2)《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遇十二首(其四)①

    张九龄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②。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③。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注】①本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当时李林甫接替张九龄做宰相,与牛仙客一起把持朝政,诗人被贬为荆州刺史。②三珠树,原指传说中的神树,喻位居高位。③语出西汉扬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意思是地位显贵的人,会遭到鬼神的厌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诗的第一句以大海衬托孤鸿,沧海是这样大,鸿雁是这样小,相形之下,更突出了鸿雁的孤单寥落。

    B. 诗的第二句写孤鸿经历大海的惊涛骇浪后,连护城河水也不敢看,这表明诗人经历打击之后格外胆怯。

    C. 诗的三至六句以双翠鸟营巢珍木颠、三珠树上,暗指那些窃据高位的人,终将被“金丸”射中。

    D. “美服”两句是作者对自己的警示:锋芒外露者可能成为别人的猎取对象,地位显贵者会引起别人的厌恶。

    E. 这首诗在结构上首尾照应,布局缜密,首尾写鸿雁,中间六句“侧见”领起,写“翠鸟”的招摇及对它的警告。

    2这首诗塑造孤鸿形象的用意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湜,字持正,京兆长安人。曾祖择,牟平令。祖赞,万年令。父温故,晋天福中进士,至左补阙;弟温舒,亦进士,至职方员外郎,兄弟皆有时名。湜幼警悟,早孤,与兄泌励志笃学,事母以孝闻。温舒典耀州,湜侍行,代作笺奏,词敏而丽。温舒拊背曰:此儿真国器,恨吾兄不及见也。太平兴国五年进士,释褐将作监丞、通判梓州榷盐院,就迁右赞善大夫。宋准荐其文,拜著作郎、直史馆,赐绯。雍熙三年,以右补阙知制诰,与王化基、李沆并命,仍赐白金五百两、钱五十万。加户部员外郎,与苏易筒同知贡举,俄判刑部,赐金紫。淳化二年,道安讼大理断狱不当,湜坐累,降均州团练副使。时母老,湜留其室奉养。移汝州,与王禹偁并召入,为礼部员外郎、直昭文馆。五年,以职方员外郎再知制诰、判集贤院,知银壹、通进。至道元年,为翰林学士,知审官院、三班。真宗即位,拜中书舍人。丁内艰,起复。真宗北巡将次大名以扈从军列为行阵亲御铠甲于中诸王介胄以从命湜与王显分押后阵驻跸数日,常召见便殿,方奏事,疾作仆地。内侍掖出,太医诊视,抚问相继,以疾亟闻。明年正月,真宗临视,许以先归,赐衾褥,曰:此朕尝御者,虽故暗,亦足御道途之寒。又遣内侍护送供帐,至澶州,卒,年五十一。废朝,吏部侍郎。真宗再幸河朔,追悼之,加赠刑部尚书,谥曰忠定。湜风貌秀整,有酝藉,器识冲远,好学,美文辞,善谈论饮谑,晓音律,妙于弈棋。笔法道媚,书帖之出,人多传效。喜引重后进有名者,又好趋人之急,当世士流,翕然宗仰之。有文集二十卷。

    (选自《宋史·宋湜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真宗北巡/将次大名以扈从/军列为行阵/亲御铠甲于中/诸王介胄以从命/湜与王显分押后阵/

    B.真宗北巡/将次大名/以扈从军列为行阵/亲御铠甲于中/诸王介胄以从命/湜与王显分押后阵/

    C.真宗北巡/将次大名/以扈从军列为行阵/亲御铠甲于中/诸王介胄以从/命湜与王显分押后阵/

    D.真宗北巡/将次大名以扈从/军列为行阵/亲御铠甲于中/诸王介胄以从/命湜与王显分押后阵/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释褐,指新进士在太学行释褐礼,脱去布衣换穿官服。后喻做官或进士及第授官。

    B.金紫,指金鱼袋及紫衣,是唐宋时期的官服和佩饰,因此也用金紫来指代贵官。

    C.丁内艰,也称作丁家艰,指遭逢父母亲的丧事。“丁”是遭逢、遇到的意思。

    D.赠,指朝廷给去世的官员或官员去世的父祖追封官爵,此指为宋湜追封官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湜富有才华。他幼时机敏聪慧,写文章下笔成文,辞句华美,受到叔父的赞许和宋准的推荐。

    B.宋湜深受重用。他多次受到皇帝的赏赐,仕途顺利,一路升迁,真宗皇帝因他去世而暂停朝事。

    C.宋湜人品贵重。他宽容含蓄,喜欢引荐年轻人,能急人所难,士子们都敬慕他,把他当作宗师。

    D.宋湜多才多艺。他通晓音律,擅长下棋,书法道劲且娟秀,人们喜爱他的书帖,纷纷传播效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温舒拊背曰:“此儿真国器,恨吾兄不及见也。”

    (2)内侍掖出,太医诊视,抚问相继,以疾亟闻。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肯尼迪访问美国宇航局太空中心时,看到了一个拿着扫帚的看门人。于是他走过去问这人在干什么。看门人回答:“总统先生,我正在帮助把一个人送往月球。”

    俗话:“眼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这辈子就过去了,工作凑合着干就行了。”

    根据两则材料,自选角度,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