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成都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为这诗一般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B.《雨巷》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作者戴望舒也因此成名,被人们称之为“雨巷诗人”。

    C.鲁迅的思想与情感渗入其中,他用他所能感受到的形诸笔墨,让人看到一个真正思想者的心灵的苦痛与挣扎的具体情状。

    D.1926年,梁启超明知自己被西医误诊误医之后,他怕因此影响西医在中国的声誉,带病撰文,禁止国人不要因为个别事故而全面否定西医的科学性。

  • 2、下列各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夫晋,何厌之有? 沛公安在?

    B.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C.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若属皆且为所虏

    D.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见燕使者咸阳宫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C.古之学者必有师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卡耐基和柯立芝崇尚肥皂水哲学,懂得以退为进,他要得到自己的利益,却处处为你着想,让你在一种温情脉脉的情绪中接受他的见解。以退为进必须知己知彼,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在许多时候是相互抵触的,我们要让别人和自己合作,一个基本的前提是找到彼此利益的共同点.换句话说就是:    

    只有知彼,我们才知道自己应该退让到什么程度

    必要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妥协 

    处理好了这两点,我们就可以所向无敌 

    只有知己,我们才能弄清楚自己应该坚守住什么样的底线

    正因为如此,我们对自己和对方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

    A.②⑤④①③   B ④①②⑤③ C.⑤④①②③   D.②⑤①④③

  • 5、经营二手图书的张伯要为自己的书店选副对联,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上联:锦绣成文,原非我有

    下联:琳琅满架,惟待人求

    B.上联:远求海外珍本

    下联:精印人间好书

    C.上联:夏鼎商彝流传千古

    下联:泰砖汉瓦罗列一堂

    D.上联:不是本店铺,扁鹊难医微恙

    下联:若非此效药,华伦无奈小虫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请阅读以下短文,并回答下列小题:

    多么奇特的关系啊!如果我们是好友,我们会彼此探问,打电话、发简讯、写电邮、相约见面,表达关怀。如果我们是情人,我们会朝思暮想,会嘘寒问暖,会百般牵挂,因为,情人之间是一种如胶似漆的黏合。如果我们是夫妻,只要不是怨偶,我们会朝夕相处,会耳提面命,会如影随形,会争吵,会和好,会把彼此的命运紧紧缠绕。

    但我们不是。我们不会跟好友一样殷勤探问,不会跟情人一样常相厮磨,不会跟夫妇一样同船共渡。所谓兄弟,就是家常日子平淡过,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各自做各自的抉择和承受。我们聚首,通常不是为了彼此,而是为了父亲或母亲。聚首时即使促膝而坐,也不必然会谈心。即使谈心,也不必然有所企求――自己的抉择,只有自己能承受,在我们这个年龄,已经了然在心。有时候,我们问:母亲也走了以后,你我还会这样相聚吗?我们会不会,像风中转蓬一样,各自滚向渺茫,相忘于人生的荒漠?

    然而,又不那么简单,因为,和这个世界上所有其他的人都不一样,我们从彼此的容颜里看得见当初。我们清楚地记得彼此的儿时――老榕树上的刻字、日本房子的纸窗、雨打在铁皮上咚咚的声音、夏夜里的萤火虫、父亲念古书的声音、母亲快乐的笑、成长过程里一点一滴的羞辱、挫折、荣耀和幸福。有一段初始的生命,全世界只有这几个人知道,譬如你的小名,或者,你在哪棵树上折断了手。

    南美洲有一种树,雨树,树冠巨大圆满如罩钟,从树冠一端到另一端可以有三十公尺之遥。阴天或夜间,细叶合拢,雨,直直自叶隙落下,所以树冠虽巨大且密,树底的小草,却茵茵然葱绿。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铁轨,倒像同一株雨树上的枝叶,虽然隔开三十公尺,但是同树同根,日开夜阖,看同一场雨直直落地,与树雨共老,挺好的。

    ――改写自龙应台〈共老〉

    1下列针对手足关系的描述,何者最符合本文的观点?

    A. 兄弟姊妹是世上少数可以共享儿时记忆的人

    B. 因共同的成长背景,手足间的命运紧紧缠绕

    C. 照顾年迈双亲的责任,必须由兄弟共同承担

    D. 手足不宜分家独立,以免相忘于人生的荒漠

    2关于本文的写作手法,下列叙述何者错误?

    A. 首段由朋友、情人、夫妻的关系起笔,带出手足间的情谊

    B. 第二段连用两个反诘句,强调兄弟间深厚的情谊不可磨灭

    C. 前两段多处使用重复的字词与类似的句型,可以强化语气

    D. 末段以雨树为喻,描写手足间看似疏离却同根相连的关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自己不受公务缠身而倍感轻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表现戍边将士既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3)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如《论语·为政》所说“ 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康桥已经在诗人的心中扎下了根,《再别康桥》中诗人借用对柳影的描写,表达了这种感情,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通过众宾客的穿戴来表现为荆轲送行的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_______________”。

    (2)《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1)《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另有绝句《夜筝》,其中“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与《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意相近。

    (3)《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侧面表现吹洞箫者的技艺高超,音乐感人。

    (5) 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不持之以恒,即使容易做到的事情也不会成功,正如《劝学》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师说》中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 “ 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描写客人吹箫为自己伴奏,其中表现箫声作用和力量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咏愁

    石象之

    来何容易去何迟,半在心头半在眉。

    门掩落花春去后,窗涵残月酒醒时。

    柔如万顷连天草,乱似千寻匝地丝①。

    除却五侯歌舞地,人间何处不相随?

    注释:①帀(zā)地丝:遍地的丝绳。帀,“匝”的异体字,遍地、满地的意思。

    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追寻“愁”的踪迹,说它有时会不请自来,来了又赶不走,与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有异曲同工之妙。

    B. 诗人认为“愁”最容易潜入的机会只有一个,即风雨摧花春归去,落英遍地孤者见,最能使人愁肠寸断,思虑万千。

    C. 颈联运用夸张和拟人的手法,将“愁”比作“万顷连天草”、“千寻帀地丝”,突出了愁的绵长、纷乱、令人难以摆脱的特点。

    D. 五候指公、候、伯、子、男五等诸侯,本诗泛指达官贵人。“愁”无处不在,时刻相随,可达官贵人们却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不知愁为何物。

    E.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篇咏愁,鲜明生动,但与大多数写愁的诗篇不同,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旷达超脱的情怀。

    2这首诗通篇不着一“愁”字,却句句写愁。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胡舜陟,字汝明,徽州绩溪人。登大观三年进士第,历州县官,为监察御史。以内艰去。服阕,再为监察御史,奏:“河北金兵已遁,备御尤不可不讲。”钦宗即位,又言:“今结成边患,几倾国家,自归明官赵良嗣始,请戮之以快天下。”遂诛良嗣。

    侍御中。奏:“夫孔子之后深知圣人之道者,孟子而已。愿诏东宫官遵旧制,先读《论语》,次读《孟子》。”

    高宗即位,舜陟论宰相李纲之罪,帝不听。言者论其尝事伪廷除集英殿修撰知庐州时淮西盗贼充斥庐人震恐日具舟楫为南渡计舜陟至修城治战具人心始安。

    张遇自濠州奄至梁县,舜陟使毁竹里桥,伏兵河西,伺其半渡击败之。又请以身守江北,以护行宫。帝壮其言,擢徽猷阁待制,充淮西制置使。范琼自寿春渡淮,贻书赡军钱帛,舜陟谕以逆顺,琼乃去。

    自军兴后,淮西八郡,群盗攻蹂无全城,舜陟守庐二年,按堵如故,以徽猷阁待制知建康府,充沿江都制置使。寻罢,迁庐、寿镇抚使,改淮西安抚使。至庐州,溃兵王全与其徒来降,舜陟散财发粟,流民渐归。改知静江府,诏措置战马。御史中丞常同奏舜陟凶暴倾险,罢之。

    后十八年,复为广西经略。以知邕州俞儋贪赃,为运副吕源所按,事连舜陟,提举太平观 先是,舜陟与源有隙,舜陟因讨郴贼,劾源沮军事,源以抵秦桧,讼舜陟受金盗马,非讪朝政。桧素恶舜陟,入其说,奏遣大理寺官袁柟、燕仰之往推劾,居两旬,辞不服,死狱中。

    舜陟有惠爱,邦人闻其死,为之哭。妻江氏诉于朝,诏通判德庆府洪元英究实。元英言:“舜陟受金盗马,事涉暧昧,其得人心,虽古循吏无以过。“帝谓桧曰:“舜陟从官,又罪不至死,勘官不可不惩。”遂送柟、仰之吏部。   (节选自《宋史·列传一百三十七》)

    【注】①古代称遭母丧为内艰。②归明是谓归服圣明之主。③按堵:安定,安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侍御中   迁:晋升   B. 贻书赡军钱帛   责:责备

    C. 诏措置战马   市:购买   D. 源以抵秦桧   书:书信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言者论其尝事伪廷/除集英殿/修撰知庐州时/淮西盗贼充斥庐人/震恐日具/舟楫为南渡/计舜陟至/修城治战具/人心始安

    B. 言者论其尝事伪廷/除集英殿修撰/知庐州时/淮西盗贼充斥/庐人震恐日具/舟楫为南渡/计舜陟至修城/治战/具人心始安。

    C. 言者论其尝事伪廷/除集英殿/修撰知庐州时/淮西盗贼充斥/庐人震恐日具/舟楫为南渡计/舜陟至/修城治战/具人心始安。

    D. 言者论其尝事伪廷/除集英殿修撰/知庐州/时淮西盗贼充斥/庐人震恐/日具舟楫为南渡计/舜陟至/修城治战具/人心始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胡舜陟敢于谏言,见解独到。他在担任监察御史时,对边患和防御两次谏言献策,指出边患的危害,请求诛杀赵良嗣。

    B. 胡舜陟重视读书,维护纲常。他升迁为侍御史后,上书皇帝言明读圣贤之书的顺序,希望皇帝诏令东宫职官遵循纲常制度。

    C. 胡舜陟精于战术,善于指挥。他任庐州知州时,修城置办作战的器具,打败了淮西众多盗贼,人心才安定下来。

    D. 胡舜陟忠于皇帝,深受百姓爱戴。他请求镇守江北以保护皇帝,皇帝被感动;他死后,乡里百姓也为他痛哭以谢他的恩德。

    4把文章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是,舜陟与源有隙,舜陟因讨郴贼,劾源沮军事。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听说过、亲历到很多“错过”。错过一场精彩的比赛或演出,错过一次与家人或同学难得的团聚;一时犹豫,错过了展示自己的绝好机会;一场误会,错过了一段真挚的友谊;一次退缩,错过了不会再来的机遇......有些错过可以轻轻放下,有些错过却刻骨铭心,永难忘却。

    根据上面这段话,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