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恶:嫉妒,厌恶
B. 焉用亡郑以陪邻 焉用:为什么
C.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加:更加
D.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适宜
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秦军氾南
B.臣左手把其袖
C.既东封郑
D.朝济而夕设版焉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三等,比“伯”低一等。《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比秦伯低一等。
B. 《史记》中对刘邦有多种称呼:“汉王”“高帝”,作为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称刘邦为汉王源于他曾被封为汉中之王。
C. 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很多,如表授予官职的“除、授、拜”等;表罢免、降职的“罢、谪”等;表提升官职的“拔、擢”等。
D. 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叫“崩”,称诸侯或大官死叫“薨”,称大夫死叫 “卒”,“卒”后为死亡的通称。
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方正之不容也
B. 日削月割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C. 朝歌夜弦 族秦者秦也
D.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臣具以表闻
5、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B.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床”指的是古代的“井栏”。
C.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
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程开甲:此生情定核裂变
戴红
著名物理学家、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程开甲,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我国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推动了核武器设计、改进和核试验技术的发展,创立了核爆炸及其效应理论,为我军的核武器应用奠定了基础。
1931年,程开甲考入浙江嘉兴秀州中学,著名的科学家李政道就是这个学校毕业的。程开甲在这里读了六年的初中和高中。恰恰在这时,他碰上了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姚广钧。在其指导下,程开甲能将圆周率轻松自如地背诵到小数点后60位,能牢记学过的所有数学公式。这些训练对他在日后科研中处理数据起了重要的作用。
1937年,程开甲以优异成绩考取浙江大学物理系公费生。在这所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的大学里,他接受了束星北、王淦昌和苏步青等大师严格的学习和科学精神训练。他敢于挑战难题,大三时撰写的论文,得到陈建功和苏步青赏识,并推荐给英国数学家,之后文章被苏联数学刊物全文引用。
1946年,经李约瑟推荐,程开甲来到英国爱丁堡大学,成为“物理学家中的物理学家”玻恩教授的学生。他先后发表了5篇高水平超导论文,并于1948年提出超导“双带模型”。同年,获博士学位,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当听到解放军击败阻挠渡江战役的英国“紫石英”号军舰时,他婉谢导师和朋友好意,购买了建设祖国所需的书籍,整理好行装,于1950年8月回到浙江大学物理系。
为了培养亟需的原子能研究人才,八年间他两次改变专业。1960年夏,经钱三强亲自点将,程开甲调进了中国核武器研制队伍,自此,他在学术界销声匿迹二十多年。
他夜以继日地工作,拟定试验总体方案,为第一颗原子弹的试验作准备。核试验的准备,国内没有人懂,也没有仪器设备,又无可借鉴,程开甲就亲自研制爆炸所需仪器,并编写教材为科研人员讲课。他带领青年科技人员有针对性地钻研理论和技术问题,交代工作时,总是条理分明、清楚准确,有时还写下书面材料,以便他人尽快开展工作。同时为年轻人争取发挥更大作用的工作平台,实事求是地介绍、推荐吕敏、杨裕生、钱绍钧等加入研究队伍。
短短两年中,程开甲到研究所、院校、部队召开了几百次任务会,提出具体科研要求。经过辛勤努力和刻苦研究,逐步形成了一个有高度预见性、准确性和创造性、切实可行的试验方案;研制出1000多台测试仪器。
第一颗原子弹在哪里爆炸?程开甲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勇敢地否定了原先由苏联专家提出的“空爆”方案,并成功主持完成首次地下核爆炸。地下核爆炸成功后,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他和朱光亚等人决定进入地下爆心考察。谁也说不清洞里辐射会产生多大危险,但程开甲经过计算,认为采取多种防护措施后,可以进入。他们顾不上自己身体吃了多少剂量,在刚开挖的直径只有80厘米的小管洞中匍匐爬行,最后进到爆炸形成的一个巨大空间。洞里温度很高,科学家们忙得汗流浃背,仔细进行考察,取得了我国地下核试验的第一手资料。
二十多年中,作为中国核试验技术的总负责人,程开甲成功参与主持决策了包括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及首次空投和首次竖井试验等在内的三十多次核试验。他带领团队,建立发展了中国核爆炸理论,成为中国核试验总体设计、安全论证、测试诊断的重要依据。以该理论为指导,创立了核爆炸效应的研究领域,支持了中国核武器设计改进。
上世纪80年代,程开甲开创了抗辐射加固技术研究新领域,为国防科技建设发展做出新贡献。近年来提出凝聚态的新的电子理论。现在,他仍不倦地对材料科学的理论和应用展开创新性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
对于这些崇高的荣誉,程开甲有他自己的诠释。他说:“我只是代表,功劳是大家的。功勋奖章是对‘两弹一星’精神的肯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对整个核武器事业和从事核武器事业团队的肯定。我们的核试验,是所有参加者,有名的、无名的英雄们在弯弯曲曲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去完成的。”
(《光明》2014年1月15日,有删改)
老师束星北教理论物理,常常不拿课本,但讲得生动透彻,让学生牢记不忘。他和程开甲经常在教室里研讨问题,同学们戏称这种面对面的教学模式是“真心的相对论”。若干年后,程开甲与高耀珊结婚,束星北还给他们当了证婚人。
(《解放日报》2014年1月17日)
有一次,程开甲设计的测试方法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包括当时基地的一位副司令员。有人劝他:“人家是领导,你不要争了,出了问题他负责。”他却严肃地说:“我不管他是不是领导,这些数据是我在实践中计算出来的,是科学的。要保证安全,就得按数据要求办。我要对核试验的安全负责。”结果还是按程开甲的意见办了。
(《党史纵横》2005年第5期)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他于1950年8月回到浙江大学物理系,八年间他两次改变专业,介绍、推荐吕敏、杨裕生、钱绍钧等加入中国核武器研制队伍。
B.程开甲以优异成绩考取浙江大学物理系,接受了苏步青等大师严格的训练,大三时撰写的论文,曾被苏联数学刊物全文引用。
C.能将圆周率轻松自如地背诵到小数点后60位,能牢记学过的所有数学公式,对程开甲在日后科研中处理数据起了重要的作用。
D.他带领团队,建立了中国核爆炸理论,参与主持决策了包括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等在内的三十多次核试验,支持了中国核武器设计改进。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当听到解放军在渡江战役中传来捷报时,程开甲婉谢导师和朋友好意,在购买了建设祖国所需的资料后,整理行装,立即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B.程开甲的测试方法虽然遭到很多人包括副司令员的反对,但他坚决主张按照自己的方法进行处理,体现了他对核试验研究事业敢于负责的精神。
C.为了成功完成地下核爆炸,掌握第一手材料,程开甲和其他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进入地下空间进行考察,取得了我国地下核试验的第一手资料。
D.在核试验中,程开甲不仅得到了很多物理学大师的帮助,自身得到了成长;同时他本人也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3】程开甲院士在核研究和其它科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为中国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请结合材料,探究程开甲院士取得卓越成就的原因。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
(2)《荆轲刺秦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环境描写来渲染凄凉悲怆氛围。
(3)《沁园春·长沙》中描写江水满溢和千帆竞发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词人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表现送别人受荆轲“慷慨羽声”感染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4)《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为鼓励臣民谏言,设立了上、中、下三等赏赐,其中“______,________”受下赏。
(5)《左传·曹刿论战》中,曹刿判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6)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9、名句名篇默写
①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恰同学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②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荆轲刺秦王》
③日星隐曜,_____________;商旅不行,________________; 《岳阳楼记》
④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人们经受艰苦磨难的益处。
⑤《曹刿论战》中,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解释自己判断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念刘和珍君》
⑦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望》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在评价几位弟子的志向时,感慨的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他对公西华才能的高度肯定。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诗句,感叹统治者不以历史为鉴,覆灭相继。
(3)《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敲击船沿、仰天长啸,抒发出自己的满腔豪情,似乎忘却时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三首关于项羽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乌江亭(注)
杜 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浦,相传是项羽自刎之处。
【1】下列对三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胜败兵家事不期”,“事不期”是说胜败之事不能预料。“卷土重来未可知”,是说如若重整旗鼓是大有可为的。
B.杜牧诗不落传统察白。认为项羽不该自杀,本该卷土重来。而王安石则对项羽的自刎持肯定态度,认为军民离心,败势难回。
C.李清照对项羽进行了高度评价:“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说人要有骨气,不管是活着还是死去,都要顶天立地。
D.这三首诗对项羽评价的角度都不一样,杜牧是从兵家用兵角度、王安石是从民心向背角度,李清照是从节操(气节)角度进行评价的。
【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苦斋记
刘基
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①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
于是鲜支、黄蘗、苦楝、侧柏之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钩夭之草,地黄、游冬、葴、芑之菜,槠、栎、草斗之实,楛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其槚荼亦苦于常荼。其洩水皆啮石出,其源沸沸汩汩,瀄滵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②而室焉。携童儿数人,启陨箨③以蓺④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先生之言曰:“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
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注】①处:处州府。②窊:低洼的地方。③陨箨:脱落的笋壳。④蓺:种植。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其中A多斑文B小鱼C状D如吹沙E味苦F而微辛G食之H可以清酒。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野蜂巢其间”与“间则蹑屐登崖”两句中“间”的含义相同。
B.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阐述某些观点,抒发情怀抱负。
C.“吾闻井以甘竭”与“余始循以入”(《登泰山记》)两句中“以”的含义不同。
D.“必先苦其心志”中“苦”的用法和“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中“侣”的用法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匡山的下面只见白云,山顶上常刮北风,植物受北风吹刮,它们的味道都是苦的。
B.用茅草盖成的苦斋有十二间房屋,坐落在匡山的顶上,是章溢先生隐居乡野的房舍。
C.章溢先生认为富贵子弟安闲地坐在华丽的厅堂上,进食精美的食品,也是一种乐。
D.匡山的瀑布从石缝间冲刷而出,源流腾涌激荡,水势湍急,弯弯曲曲,流入巨大的山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
(2)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5】作者最后说“闻而悟之”,作者悟到了什么?请简要概括。
14、写作。
美是什么?美是一种外在的形貌,更是一场内在的修行;美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更是人与人之间浓浓的温情……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