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福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室内的座次,面东背西是最尊之位,其次是面南朝北之位,再次是面北朝南之位,最卑之位是面西背东的座位。

    B.“参乘”又叫“车右”,指陪乘并护主的人,樊哙作为一名武士,当时身份为沛公的保镖。

    C.冠者,嘉礼的一种,古代男子二十岁时由氏族长辈依据传统为其举行加冠礼,以表示成年。童子,少年,均指不到20岁的人。

    D.“晋侯”“秦伯”中的“侯”和“伯”都是爵位,按照周代制度,爵位分为王、公、侯、伯、子五等。

  • 2、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的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以四言为主,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

    B.《插秧歌》作者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北宋“中兴四大诗人”。

    C.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决定着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词以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58字及以下)、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及以上)。

    D.在“粪土当年万户侯”一句中,万户侯,本指食邑万户的封侯者,这里借指大军阀、大官僚。

  • 3、(题文)选择没有通假字的一组

    终老不复取 伏惟启阿母  箱帘六七十 摧藏马悲哀  幸复得此妇

    泪落便如泻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⑤⑥   D. ②⑤⑥

  • 4、下面所列文学常识相关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鸿门宴》 司马迁     西汉 编年体 樊哙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雷雨》   曹禺       现代 小说   蘩漪     封建大家庭的罪恶

    C.《窦娥冤》 关汉卿     元代 元杂剧 蔡婆婆   血溅白练,六月飞霜

    D.《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  法国 戏剧   奥菲利娅 生存还是毁灭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这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地传承。

    B.有人发现,经常进行有氧运动可以有效防止细胞衰变,促进大脑关键部位血管的生长,增加到达这些区域的营养物的供给量。

    C.窗口服务行业,要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以促进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敬业奉献的精神。

    D.近年来,收视率造假现象屡次频现,其背后业已形成一条多方合谋的灰色产业链,成为业内“老生常谈”的敏感问题。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构思中的小说,已经写完了三章。保尔把它寄到敖德萨,给科托夫斯基师的老战友们看,征求他们的意见。没多久,他收到了战友们的回信,大家都称赞他的小说写得好。不料,原稿在寄回来的途中被邮局弄丢了。六个月的心血白费了。这对保尔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非常懊悔,怎么没有复制一份,就把唯一的一份手稿寄出去了。他把邮件丢失的事告诉了列杰尼奥夫。

    “你怎么这么粗心大意呢?别生气了,现在骂人也没用了。重新开始吧。”

    “哪能不气愤呢,列杰尼奥夫!六个月心血的结晶一下子给偷去了。这是我每天紧张地劳动八个小时的成果!这帮偷窃书稿的寄生虫!这些人真是罪该万死!”

    列杰尼奥夫极力安慰他。

    一切不得不重新开始。列杰尼奥夫给他弄到一些纸,帮助他把写好的稿子用打字机打出来。一个半月之后,第一章又重新写成了。

    跟保尔住一套房间的是一家姓阿列克谢耶夫的。他家的大儿子亚历山大有一个十八岁的妹妹,叫加莉亚,刚从技工学校毕业。加莉亚是个朝气蓬勃的姑娘。保尔让母亲跟她商量,看她是不是愿意帮助他,做他的“秘书”。加莉亚非常高兴地答应了,她走进来,满脸笑容,和蔼可亲。她听说保尔正在写一部小说,就说:“柯察金同志,我非常愿意帮助您。这跟给我爸爸写枯燥的住宅卫生条例完全不一样。”

    从这天起,写作就以加倍的速度向前推进了。一个月的工夫写了那么多,连保尔也感到惊讶。加莉亚深切地同情保尔,积极主动地帮助他工作。她的铅笔在纸上沙沙地响着,遇到特别喜爱的地方,她总要反复念上几遍,并且感到由衷的高兴。在这所房子里,几乎只有她一个人相信保尔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其余的人都认为保尔是白费劲,认为这只是他在无奈的空虚无聊中,想找一个消磨日子的方法罢了。

    加莉亚经常来,随着她的铅笔在纸上的沙沙响声,那些追述难忘往事的字句一行一行地增多了。每当保尔凝神深思,沉浸在回忆中的时候,加莉亚就看到他的睫毛在颤动,他的眼神随着思路的转换不断地变化,简直令人难以相信他的双目已经失明:你瞧,他那对瞳孔清澈明亮,毫无斑痕,充满了生气。

    忧伤,以及常人的各种热烈或者温柔的普通感情,几乎人人都可以自由抒发,唯独保尔没有这个权利,它们被永不松懈的意志禁锢着。但是工作越接近尾声,这些感情就越经常地冲击他,力图摆脱意志的控制。要是他屈服于这些感情中的任何一种,听任它发作,事情必将以悲剧告终。

    最后一章写成了。加莉亚花了几天时间把小说给保尔通读了一遍。

    明天,就要把书稿寄到列宁格勒,寄给州委文化宣传部审阅,如果他们给书稿开“问世的许可证”,他们就会把书稿送交出版社,那样的话……

    想到这里,他的心不安地跳动起来。这么一来……新的生活就要开始,这是多年紧张而顽强的劳动换来的啊。

    书的命运决定着保尔的命运。如果书稿被彻底否定,那么他的一生就完了。如果失败是局部的,通过进一步加工还可以挽救,他一定会发起新的进攻。

    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了邮局。紧张的等待开始了。保尔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待过来信。保尔心里明白,书稿如果被断然拒绝,那就意味着他的毁灭。那样他就不能活下去了,活着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滨海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他每次的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竭尽全力了。”

    好多天过去了,正当期待已经变得无法忍受的时候,同儿子一样焦虑的母亲一面往屋里跑,一面激动地喊道:“列宁格勒来信了!”

    那不是信,是由州委打来的电报,电报上只有简单几个字:小说备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

    他的心欢腾地跳动起来。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铁环已经被砸碎,他拿起新的武器,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选自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保尔义无反顾投身写作的动人故事,再现了主人公作为战士的光辉形象。

    B.除了动作描写,小说另外只描写了保尔的心理活动,展现了其复杂的内心世界,使得这一人物形象鲜明而丰满。

    C.加莉亚姑娘是个朝气蓬勃的人,她既是保尔的助手,也是难得的能够理解保尔写作意义的人,她始终相信保尔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D.小说写人手法灵活多样,既从加莉亚的视角描写保尔的眼睛,又用其他人物的言谈作陪衬,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

    【2】请简要分析小说在刻画保尔这一人物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特征。

    【3】结合小说的相关情节,说说保尔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有能坚持到最后的,

    (2)《答司马谏议书》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论证的立足点,对保守派的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3)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最终决定详细解释自己所作所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房宫赋》中,作者运用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占地之广,建筑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

    (6)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齐国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燕国灭亡的原因则是“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用一系列比喻论述了学习重在积累,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借“风雨”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2)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师”的职能。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由琵琶女生活的不幸联想到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感慨两人同病相怜,于是唱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声。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当曾皙回答说自己和他们三人为政的才能不一样时,孔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示出孔子善于点拨诱导。

    (2)古人登高临水常常诗兴大发,留下众多佳句,如《归去来兮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诗词中常用叠词,或摹写声音或描绘形状,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通过侧面描写潜龙和嫠妇来突出客人箫声非常凄美动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中用白描手法静态描写房屋周围树木茂盛特点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惨败而逃,和前面写其父刘裕如虹气势的诗句“__________”形成鲜明对比,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的批判。

    (4)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清照《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几句,写黄花满地,身心憔悴。既是写花,更是写人;既是惜花,更是自伤。

    (6)杜甫在《登高》一诗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哀景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听了琵琶女的曲声和经历后,写出了感同身受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①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2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注】①东坡:地名,在湖北黄纲,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冈时所写。②毂纹:水中细小的波纹。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上片一、二两句除点明夜饮地点、回寓所时间,还通过“醒复醉”和“仿佛”把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B. “倚杖听江声”句,融情于景,写词人夜饮归来,无法入眠,只好置身宁静、旷阔大自然静听江涛之声的无奈之情。

    C. 上片以声衬静,通过家童鼻息声和汹涌江涛声,衬出夜静人寂的意境,烘托内心孤寂,为下片的人生反思作铺垫。

    D. 下片前两句直抒胸臆,感叹自己无法掌握命运,表达词人欲求解脱而不能的人生困惑和感伤,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E. 下片后三句写词人在夜阑风静之时,乘一叶小舟在江面上飘逝,希望能将自己的后半生寄托在这广阔的江海。

    2有人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与《定风波》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分析其情感的异同点。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选自韩愈《师说》)

    (二)

    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收,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注】这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给韦中立的一封回信。韦中立曾写信要求拜柳宗元为师,并不辞道远,从长安到永州去拜访求教。辱,谦辞,感到自愧的意思。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B.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C.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D.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句”,一句话后面的停为“读”。古书没有标点,所以要学习“句读”。

    B.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主要以祝祷、占卜等为业,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乐师,指以演奏音乐为职业的人。

    C.蛮夷,古代泛指华夏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

    D.谦辞,指谦虚的言辞,一般对己;敬辞,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一般对人,文中“仆”,是柳宗元的自称,属于谦辞。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写了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B.《师说》选段运用“嗟乎”“呜呼”感叹词,并以“其可怪也欤”作结,直接而鲜明地强化作者批判之意,发人深思。

    C.柳宗元述说自身条件差,并以孟子的“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为理由,谈及“今之世,不闻有师”,因此“不敢为人师”。

    D.柳宗元认为,韩愈作《师说》抗颜为师,不顾世俗风气,收招后学青年,勇气可嘉,但也因此招来众人嘲笑与辱骂。

    【4】将文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5】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两则选段的说理方法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画家拜访门采尔,向他诉苦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消一天工夫,可是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

       “请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门采尔认真地说,“要是您花一年工夫去画它,那么只用一天,你准能卖掉它。”后来的事实果真如此。

     要求: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