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 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而听细说
D.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视为止,行为迟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微信是一种更快速的即时通讯工具,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更灵活、智能,且节省资费。
B.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社会现象纷纭复杂,同学们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所触动,会就某些社会问题或现象提出看法,把这些看法写成文章,就是社会生活评论。
C. 针对“三农”问题,全国政协组织专题调研组将分赴黑龙江、湖北等地,与全国13个产粮大省政协联合调研,提出了关于稳定粮食生产、拉动农村消费、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
D. 通过阅读红色经典,能使生命达到一种自由的状态,使我们以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自我与世界,从而提升生命质量。
3、下列选项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见到阔别十载的老师,李霞激动地说:“多年未见,您送我的书我一直惠存着。”
B. 接到几个朋友来访的消息,小王高兴地回答:“明天我一定在府上恭候各位光临。”
C. 尽管可能只是绵薄之力,但他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我们还是由衷地表示感谢。
D. 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还不是很成熟,希望您不吝赐教。
4、以下关于《红楼梦》书中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门子告诉贾雨村,在金陵的护官符中“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指宁国府和荣国府贾家。
B. 秦可卿去世后,王熙凤受贾珍之托出面主持丧礼,凭借自己的权威和能力将事情办理得十分妥当。
C. 元妃省亲时,黛玉指出宝玉的“绿玉春犹卷”不符合元妃的审美,而宝钗替宝玉写了《杏帘在望》一诗。
D. 琪官和宝玉互赠礼物,琪官把北静王送的大红汗巾赠与宝玉,宝玉把袭人的松花绿汗巾送与琪官。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B.在制度开始呵护爱心、善待好人的同时,我们也呼吁更多的人抛却顾忌、敞开胸怀、勇敢行动,将向上的爱心,汇聚成无边的温暖。
C.在依靠企业来促进环保工艺水平提升效果不佳下,政府掀起环保风暴、强化环保行政执法力度,这无疑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D.经济学家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谢国忠语出惊人地表示,未来国内的房价下跌5%都很正常。很后悔买房子,说他们亏大了,价格降了一倍。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的文字
孙茂
宗白华老先生的《美学散步》和张守仁先生编选的《世界美文观止》,两本书都与“美”息息相关。《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最重要的美学论集,它出版之时恰恰是上世纪80年代“美学热”渐渐兴起的时候,与当时其他美学家体系严密的专著相比,这本集子真的如作者所说,只是散步的路上随意捡拾起的一枚燕石。但20多年过去,这枚小小燕石的兴味却没有消弭,再观这本小书,可以让我们对今天的文艺研究获得另一种视角。
在这本薄薄的小书中,宗白华凭着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良好素养,以比较的眼光,对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几个重要范畴加以阐释,渗透着自己的生命体验和审美取向,因此在他的思考中,很多被认为只能进故纸堆的美学范畴,显现出了新的阐释可能和适应度。
虽然与同时代的很多美学大家相比,宗白华的美学思想不够“新”,不够“完整”,但他却告诉我们“怎样”才美,美对于生命是多么重要,并把我们引入一种能感受到美的阅读当中,感受到作者的人格与情操。而很多关于“美”的著作在谆谆教导我们“什么是美”时,反而让我们失去了对美的感受。“美”在他们笔下支离破碎,面孔冰冷坚硬。宗白华的美学论文往往“带着情感感受的直观把握”,“带着那种对宇宙、人生、生命的自我觉醒似的探索追求”,“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
说起“美文观止”,不免让人联想到“古文观止”。《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该书所选的古文,均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先秦选得最多的是《左传》,汉代选得最多的是《史记》,唐宋时代选得最多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照文体来看,该书选韵文十三篇,如《楚辞·卜居》,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杜牧《阿房宫赋》等,这些作品都是“极声貌而穷文”,工于描绘,描绘中虽用韵语,但与诗不同,往往韵散结合,来加强声情之美。散文则记人或记事,有议论有寓言等等。
《古文观止》收自东周至明代的文章222篇,全书12卷,以收散文为主,兼取骈文。题名“观止”是指该书所选的都是名篇佳作,是人们所能读到的尽善尽美的至文了。我想,张守仁先生编选《世界美文观止》时,之所以取书名为“美文观止”,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编入《世界美文观止》的精品,主要是中外文学家的名作,但也有艺术家的华章,如达·芬奇的《笔记》和李斯特的《音乐与情感》;有政治家的佳文,如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我与绘画的缘分》和美国总统里根的《“我们向亡灵宣誓”》;有科学家的妙品,如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和詹克明的《黠月》;还有大学者胡适、冯友兰的睿智之文《致吴健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本书编入黎巴嫩作家《笑与泪》。张守仁先生在赏析中说:作者在此文中,运用对比手法,阐述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他以两种情景表明:黄金、珠宝、华屋,不能换来爱情;只要两心相悦,即使贫穷、疾病、离别,也能忍受、坚持、等待。紧跟着,张守仁先生抒发他对真正爱情的感悟:“爱情是用金钱买不到、痛苦磨不灭、眼泪抹不去的东西。美好、坚贞的爱情是灵与灵的相恋、命与命的交融,是心里的思念、梦里的牵挂,是望穿秋水的等待、撕心裂肺的苦熬……”我读到这里很受感动和启发,尤其赞同张守仁老师说的爱情观。
总之,《世界美文观止》在翻译过来后既掺入编者生活经验、心灵感受、写作体会和独特发现,也使赏析更具个性,正文更臻丰盈,美文更显华美。
两部著作堪称精美,从头到尾,从思想到艺术,从字里行间,全都透露着“美”的概念。某些好的篇章词句甚至给人以好的人生启示和享受。就像著名作家迟子建说:文字的美像天庭的阳光。文字看上去是寂静的,其实它是有色彩和韵律的。文字散发的气息和它弥漫出的姹紫嫣红的色彩,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获得最完美的体现。当文字的美像天庭泼洒到人间的阳光一样四处绽放的时候,烂漫与优雅的艺术气质也就不知不觉在我们身上生成!
读罢此二书,收获很大。它让我认知美,认知“美文”,认知中外散文创作,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自己今后的文学创作。感谢宗白华老先生的书写和张守仁老师的编选,前辈是伟大的,向你们致敬。
(摘编自孙茂的文章《美的文字》,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宗白华的美学理论带着情感的直观把握,渗透着对生命、人生、宇宙的探索追求。
B.“美”对于人的生命非常重要。中国古典美学思想渗透着本文作者的生命体验和审美取向。
C.宗白华的美学思想虽然不够“新”,不够“完整”,但能够带领读者直观的把握“美”。
D.《古文观止》所选十三篇韵文都是“极声貌而穷文”,该观点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即写宗白华的《美学散步》,为后文论述“美的文字”做好了铺垫。
B.文章引述《古文观止》文献资料和相关语言材料,增强了文章真实性和说服力。
C.文章第四段引入《古文观止》未显突兀,为后文论述“美的文字”提供了依据。
D.文章首段点明论述对象,中间紧扣中心展开论证,论述逐层深入,行文脉络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提到《古文观止》著作,《古文观止》均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先秦选得最多的是《史记》,汉代选得最多的是《左传》。
B.《古文观止》收自东周至明代的文章222篇,以收散文为主,兼取骈文。题名“观止”是指该书所选的好的篇目到这里休止了。
C.张守仁先生的爱情观是纯真、高洁、美好的融合,是趋向于“柏拉图式”的恋爱观。
D.《世界美文观止》一书中的精品,主要是外国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和科学家的佳作。如达·芬奇的《笔记》;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我与绘画的缘分》等。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漂荡在宽阔浩渺的江面上。
(2)《劝学》中以马为喻,先写“__________________”,跳不过十步,但“__________________”,却可以因为不停前进,走得很远。正反对比,很有说服力。
(3)《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描写易水送别的场景时, “ , ”两句借景抒情,很好地抒发了荆轲的悲壮之情。
(2)在鸿门宴上,樊哙说的“ , ”,确实是一种抓主要矛盾、不要顾及细枝末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沁园春 长沙》一诗中用 , 两句话巧妙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句是从反面以水为例表达了积累的重要性,而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水为例说明君王应重视接纳人才。
(3)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描画出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景象。
(4)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所展现出的气度与视野不相上下。
(5)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中,“_________________”一句塑造了一个头发稀疏、衣衫单薄的词人形象,“_________________”则刻画出词人在清冷的月色中泛舟,心志坚定,绝不动摇的形象。
(6)《游园(皂罗袍)》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园中景色,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情波澜,蕴含着无限的感叹和惋惜。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概述学生时代不平凡岁月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许多失意和深沉感慨,此时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在诗人看来,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天姥山上野兽的叫声,让人毛骨悚然。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问志,子路对千乘之国治理的理想局面是:“_______,________。”
(2)《烛之武退秦师》晋文公说打击恩人:“________,”是不仁的。而“_________”表明晋惠公不守信。
(3)做大事不必求全细节,正如《鸿门宴》中樊哙所言:“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杜北山①
王镃②
倦客萧萧两鬓秋,柳丝无力绊归舟。
晓风落叶辞高树,夜月行人在别洲。
千里关河乡国梦,一江烟浪古今愁。
雁声过尽青天阔,却忆同登望海楼。
(注)①杜北山,宋代诗人。②王镃(zī),南宋诗人,宋亡后隐居不仕。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颔联,写途中所见,晨风里树叶萧萧而下,夜月中漂泊的游子寄居他乡异地。“晓”“夜”写出了时间的推移。
B.颈联,“一江烟浪古今愁”化无形之愁思为有形之烟波,极言愁思之浓之广,与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C.“对写法”是指抒情主人公有意撇开自己,从对方着笔,虚写对方思念自己的情形,委婉含蓄表达自己的思念怀想,本诗尾联就采用了这种写法。
D.全诗既暗示了诗人时光易逝、人生迟暮之感,又传达了诗人国破家亡、思亲念友之愁。
【2】请赏析诗歌首联。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愈传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①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②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③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④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
【注】①从:堂房亲属。②辟(bì):征召。③宫市:原意指宫廷内所设的市肆。唐德宗贞元末年,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口称“宫市”,实为掠夺。④比部:刑部所属四司之一,设有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四人。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道德一项是
A. 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B. 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C. 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D. 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2】对文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两代八个散文代表作家的称号,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B. 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而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扬之意。
C. 节度使初置时,作为军事2统帅,主要掌管军事、防御外敌,而没有管理州县民政的职责,后来渐渐总揽一区的军、民、财、政。
D. 孟郊和贾岛并称郊寒岛瘦,二人以苦吟著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韩愈从小失去父亲,由同族兄长抚养长大,自幼刻苦读书,后来考中进士,文章得到别人的赏识,终成一代名士。
B. 韩愈说话率直,无所回避,操行正直,不擅长应付世务。对宫市弊端,韩愈曾递上数千字的奏章极力劝谏,皇帝没有听从,使得韩愈气的发怒。
C. 元和十二年,韩愈担任裴度的行军司马,因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有功,被朝廷任命为刑部侍郎。韩愈借撰写《平淮西碑》替裴度歌功颂德。
D. 韩愈和张籍关系好。但豪门权贵对待张籍就像对待奴仆一样,瞪着眼睛不予理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
(2)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个年轻人在生活中经常感觉自己怀才不遇。于是,他去拜访一位智者:“我怎么才能找到成功大门的钥匙?”智者看看他,说:“爱、努力、拼搏、真诚、谦虚、自信、奉献……”年轻人恍然大悟,拜别智者,走向自己的成功之路了。
对于“成功的钥匙”你是怎样理解的?请以“成功的钥匙”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