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①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③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④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⑤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⑥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⑦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⑧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A. ①④⑤⑦ B. ②③④⑧ C. ②⑤⑥⑦ D. ①③⑦⑧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①偭规矩而改错②何方圜之能周兮
③忽反顾以游目兮④佩缤纷其繁饰兮
⑤自前世而固然⑥宁溘死以流亡兮
⑦伏清白以死直兮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⑦
D. ②③⑦
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处
B.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殆:危险
C.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浚:疏通水道
D.人君当神器之重 当:主持、掌握
4、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将飞流直下的瀑布,描写得奇特雄伟,气象万千。)
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此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环境的寂静凄清。)
C.要是你能够叫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世上还有什么东西比它硬呢?——那么还有什么难事不可以做到?(此句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安东尼奥对冷酷凶狠的夏洛克的愤怒。)
D.汉字,犹如一支支闪光的画笔,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在写生、在作画;标点,就像一个个七彩的音符,用赤、橙、黄、绿、蓝不同的颜色,在叙述、在抒情。(此句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汉字与标点的喜爱之情。)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命运,其实是公平的,它遵循一条鲜为人知的补偿法则,它青睐那些不断拼搏的强者, ,收获也最多。
A. 让生活中失去太多的强者
B. 强者尽管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C. 虽然生活让强者失去太多
D. 强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人画的逐渐衰微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造化与笔墨的关系。《韩非•子外储说》中关于画犬马鬼魅的难易之辩,反映了人们对形象准确度的重视,孰难孰易的高下判断以能否准确描绘对象可否“类之”而定。我们回看晋唐的绘画传统,“存形”是绘画的一个重要功能,笔墨的意义在于为造化服务,这也符合绘画的基本功能,即造型性。这个时期的画法以勾勒渲染为主,先以线条勾勒出物象的外形和结构,再以墨色层层渲染表现物象的层次、明暗和色彩等,笔墨的独立性尚未自觉。到了北宋,对于犬马鬼魅难易的认识,苏轼是另外一种看法:“难易在工拙不在所画。工拙之中,又有格焉。画虽工而格卑,不害为庸品。”他提出了评画新标准:画贵有格,虽工无益。文人画审美趣味的改变己在此显现端倪,不但文人画家开始在实践中重塑笔墨,理论家们也为笔墨的崛起铺平道路。何为画格?宋代理论家黄休复将其分为四类:逸、神、妙、能。“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这被称为逸格,而“画能性周动植,学侔天动,乃至结岳融川,潜鳞翔羽,形象生动者”,列为能格。黄休复将逸格置于众格之首,笔墨与造化的关系己悄然转变,“形象生动”先于“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墨不再服务于造化,笔墨逐渐成为绘画的主体;造化服务于笔墨,造化可以被改造从而符合笔墨的结构和韵律。
宋代以降的数百年里,中国画从再现意境走向了表现意趣,从形象创造走向了笔墨创造,从师造化走向了师古人,从注重写生走向了隔代私淑,这一系列的变化使得写意日盛而画意萎靡,写意花鸟画在晚清、近代最后几位文人画大家的笔墨演绎之后,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巨大的困局。
当下画坛中,我们可以将写意花鸟画做纵向与横向的比较。纵向上,清代以来笔墨陈陈相因,鲜有新意,笔墨图式呈现僵化的画谱气,甚至因为不事写生,疏离造化,花卉面貌千篇一律,以至于桃花、梅花不分,而牡丹、荷花等又画目雷同。横向上,当今人物、山水都有较大的发展,尤其是人物画引入西方的造型观念,洋为中用,使人物画打破了传统人物画造型不足的局面而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而无论是山水画还是人物画,在重视写生方面都比写意花鸟画来得主动和自觉,山水画有黄宾虹、李可染等,人物画有徐悲鸿、蒋兆和等身体力行,积极探索笔墨语言在写生情景中的重构。潘天寿曾有感于写意花鸟画的凋敞,尝试将山水画和花鸟画相结合,加入写生的因素,约束文人画,促进了文人画的学院派改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影响甚大。
(节选自《美术观察》2015年第5期,有删改)
【1】关于“造化与笔墨的关系”,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北宋以前人们对形象准确度比较重视,造化比笔墨重要,笔墨的独立性也尚未自觉。
B.北宋以来笔墨慢慢成为绘画主体,造化己居于次要地位,甚至可以为笔墨做出牺牲。
C.当下画坛除了继承笔墨的传统之外,还有意识地拓宽了造化的发展空间。
D.苏轼提出了画格的概念,并将逸格置于其余三格之上,从而转变了笔墨与造化的关系。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北宋之前的中国画流行勾勒渲染的画法,讲究物象的层次、明暗和色彩等等。
B.再现意境、形象创造、从师造化、注重写生曾是中国文人画的重要特点。
C.晚清及近代画家的笔墨演绎,导致写意花鸟画陷入写意日盛而画意萎靡的困局。
D.写意花鸟画在当下画坛比起人物、山水画的较大发展已现落后的局面。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尤为重要,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哂笑子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写到,“骐骥”是一种很善跑的骏马,但它一次跨越也不能达到十步之远,与之相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正反对比说明坚持的重要性。
(3)《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亲朋无一字,____________。(杜甫《登岳阳楼》)
(5)六朝旧事随流水,____________。至今商女,时时犹唱,____________。(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的《琵琶行》影响深远,明代诗人聂大年的“学得琵琶出教坊,不是商人妇”就是从反面用《琵琶行》中“ ”一句。
(2)苏轼的《赤壁赋》中“ , ”两句形象地写出了曹操攻下荆州,迫降刘琮,率领大军浩浩荡荡沿江东下时的得意忘形。
(3)杜甫的《登高》中“ , ”两句生动形象,精炼传神地写出了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
9、背诵默写。
(1)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_。《氓》
(2)《离骚》中写世俗的人投机取巧,违背规矩,任意改变,随波逐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绕树三匝,_______________。《短歌行》
(4)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__。《归园田居》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6)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7)苟非吾之所有,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8)“有志与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10、根据提示填空。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_____________。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______________。
(3)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
(7)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作者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侧面描写客人的箫声极具感染力来表达自己此时内心的感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作者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提醒他们不要重蹈秦朝灭亡的历史覆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且代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释:①此诗写于杜牧被贬任池州(在今安徽南部,北临长江)刺史期间。②牛山:《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游牛山时,面对美景,因感叹人生短暂而流泪。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与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A. 杜甫的《登高》与本诗都反映出古人重阳节登高的风俗,但诗人心境不完全相同,本诗中没有《登高》中包含的国难家愁等。
B. 首联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影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用“翠微”来代指碧绿的江水,流露出对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C. 颔联写诗人理想中尽兴地过重阳的方式意义——应该将菊花插个满头再归去,旨在表现他对菊花的独特喜爱和对隐逸的向往。
D. 颈联用了对比,将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相对比。“但将酩酊酬佳节”—一斟起酒来唱吧,诗人像是劝客,又像是劝自己。
E. 尾联用典,诗人由眼前登临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他与齐景公有同感,却宽慰自己不必独自伤感流泪。
【2】通过记叙重阳登高,诗人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简析。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林冲见差拨
只说公人将林冲送到沧州牢城营内来,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却有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七死八活。”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众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
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剌剌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文,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的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林冲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林冲笑道:“总赖照顾。”差拨道:“你只管放心。”又取出柴大官人的书礼,说道:“相烦老哥将这两封书下一下。”差拨道:“既有柴大官人的书,烦恼做甚?这一封书值一锭金子。我一面与你下书,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有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要瞒生人的眼目。”林冲道:“多谢指教。”差拨拿了银子并书,离了单身房,自去了。林冲叹口气道:“‘有钱可以通神’,此语不差。端的有这般的苦处。”
原来差拨落了五两银子,只将五两银子并书来见管营,备说林冲是个好汉,柴大官人有书相荐,在此呈上。本是高太尉陷害,配他到此,又无十分大事。管营道:“况是柴大官人有书,必须要看顾他。”便教唤林冲来见。
且说林冲正在单身房里闷坐,只见牌头叫道:“管营在厅上叫唤新到罪人林冲来点名。”林冲听得叫唤,来到厅前。管营道:“你是新到犯人,太祖武德皇帝留下旧制:新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棒。左右与我马犬 起来。”林冲道:“小人于路感冒风寒,未曾痊可,告寄打。”牌头道:“这人见今有病,乞赐怜恕。”管营道:“果是这人症候在身,权且寄下,待病痊可却打。”差拨道:“见今天王堂看守的,多时满了,可教林冲去替换他。”就厅上押了帖文,差拨领了林冲,单身房里取了行李,来到天王堂交替。差拨道:“林教头,我十分周全你。”林冲道:“谢得照顾。”
(选自《水浒传会评本》第八回,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小说写了林冲发配沧州、初入牢营的一段情节,作者将笔墨集中在对林冲见差拨的细节描写上。
B. 由于被高太尉陷害,林冲一进牢营就得到了“一般的罪人”的同情和关照,却遭到差拨的辱骂和恐吓。
C. 差拨一见林冲就破口大骂,是因为林冲只是唱喏,没有及早把柴大官人给管营等的书礼拿出来。
D. 小说通过对管营、差拨、牌头等人相互勾结欺压犯人的具体描写,形象地反映了牢营的黑暗现实。
E. 小说借“有钱可以通神”这句话,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也表达了林冲的感慨和无奈。
【2】对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摇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陶行知
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 ——爱因斯坦
有个绘画老师说,画牵羊的画面时,画一条绳子就行了,因为羊是盲目从众的,只要牵走一只羊,其他的羊都会跟着走,即便走向屠场,也没有一只羊肯离开。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