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昌吉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 还也   哀斯墓之徒有石也而为之记

    B. 壮也,犹不如人   行李往来,共其乏困

    C. 因人之力敝之,不仁  终苟免不怀仁

    D. 置土石   不阙秦,将取之

     

  •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书信是写给特定关系之人的一种应用文,不同时代有不同格式。好的书信最重要的是真诚。

    B. 解读外国诗歌,要了解隐喻。隐喻就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如里尔克《豹》通过人与“豹”的“同一化”反映了“豹”同时也是诗人自已“被监禁”的感觉。

    C. 莎士比亚是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初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哈姆雷特》《奥塞罗》《李尔王》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被公认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D. 外国诗歌、诗体流派众多。其中重要的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各种现代主义。

  • 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鸷鸟之不 B.屈心而志兮 C.余马于兰皋兮 D.余冠之岌岌兮

  • 4、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nǎn) 按nài) 付)   汗流jiá)背

    B. 丽()   弹(xiàn)  肪(zhījìng)渭分明

    C. )   胡zōu) 市kuài)  )而不舍

    D. )妒   dàng)案  习(ān)   良yǒu)不分

  • 5、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驻军)函陵。

    既东(疆界)郑,又欲肆其西封。

    失其所(结交),不知。

    (侵损)秦以利晋。

    君尝(给予)晋君赐矣。

    秦之遇将军,可谓(刻毒)矣。

    愿足下(再)虑之。

    秦王(重金征求)之金千斤,邑万家。

    侍医夏无且以所奉药囊(掷击)轲。

    荆轲(残废)。

    (唯有)大王命之。

    于是荆轲遂(登上)车而去。

    A. ①③④⑥⑨⑿   B. ①②⑤⑥⑧⑩   C. ③④⑦⑧⑾⑿   D. ②⑤⑦⑨⑩⑾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翡冷翠山居闲话

    徐志摩

    作客山中的妙处,尤在你永不须踌躇你的服色与体态;你不妨摇曳着一头的蓬草,不妨纵容你满腮的苔藓;你爱穿什么就穿什么;扮一个牧童,扮一个渔翁,装一个农夫,装一个走江湖的吉卜赛人,装一个猎户;你再不必提心整理你的领结,你尽可以不用领结,给你的颈根与胸膛一半日的自由,你可以拿一条这边艳色的长巾包在你的头上,学一个太平军的头目,或是拜伦那埃及装的姿态;但最要紧的是穿上你最旧的旧鞋,别管他模样不佳,他们是顶可爱的好友,他们承着你的体重却不叫你记起你还有一双脚在你的底下。

    这样的玩顶好是不要约伴,因为有了伴多少总得叫你分心。平常我们从自己家里走到朋友的家里,或是我们执事的地方,那无非是在同一个大牢里从一间狱室移到另一间狱室去,拘束永远跟着我们,自由永远寻不到我们;但在这春夏间美秀的山中或乡间你要是有机会独身闲逛时,那才是你福星高照的时候,那才是你实际领受,亲口尝味,自由与自在的时候,那才是你肉体与灵魂行动一致的时候;朋友们,我们多长一岁年纪往往只是加重我们头上的枷,加紧我们脚胫上的链,我们见小孩子在草里在沙堆里在浅水里打滚作乐,或是看见小猫追他自己的尾巴,何尝没有羡慕的时候,但我们的枷,我们的链永远是制定我们行动的上司!所以只有你单身奔赴大自然的怀抱时,像一个裸体的小孩扑入他母亲的怀抱时,你才知道灵魂的愉快是怎样的,单是活着的快乐是怎样的,单就呼吸单就走道单就张眼看耸耳听的幸福是怎样的。因此你得严格的为己,极端的自私,只许你,体魄与性灵,与自然同在一个脉搏里跳动,同在一个音波里起伏,同在一个神奇的宇宙里自得。我们浑朴的天真是像含羞草似的娇柔,一经同伴的抵触,他就卷了起来,但在澄静的日光下,和风中,他的姿态是自然的,他的生活是无阻碍的。

    你一个人漫游的时候,你就会在青草里坐地仰卧,甚至有时打滚,因为草的和暖的颜色自然的唤起你童稚的活泼;在静僻的道上你就会不自主的狂舞,看着你自己的身影幻出种种诡异的变相,因为道旁树木的阴影在他们纡徐的婆娑里暗示你舞蹈的快乐;你也会得信口的歌唱,偶尔记起断片的音调,与你自己随口的小曲,因为树林中的莺燕告诉你春光是应得赞美的;更不必说你的胸襟自然会跟着曼长的山径开拓,你的心地会看着澄蓝的天空静定,你的思想和着山壑间的水声,山罅里的泉响,有时一澄到底的清澈,有时激起成章的波动,流,流,流入凉爽的橄榄林中,流入妩媚的阿诺河去……

    并且你不但不须约伴,每逢这样的游行,你也不必带书。书是理想的伴侣,但你应得带书,是在火车上,在你住处的客室里,不是在你独身漫步的时候。什么伟大的深沉的鼓舞的清明的优美的思想的根源不是可以在风籁中,云彩里,山势与地形的地伏里,花草的颜色与香息里寻得?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歌德说,在他每一页的字句里我们读得最深奥的消息。并且这书上的文字是人人懂得的;阿尔帕斯与五老峰,雪西里与普陀山,莱茵河与扬子江,梨梦湖与西子湖,建兰与琼花,杭州西溪的芦雪与威尼斯夕照的红潮,百灵与夜莺,更不提一般黄的黄麦,一般紫的紫藤,一般青的青草同在大地上生长,同在和风中波动——他们应用的符号是永远一致的,他们的意义是永远明显的,只要你自己性灵上不长疮瘢,眼不盲,耳不塞,这无行迹的最高等教育便永远是你的名分,这不取费的最珍贵的补剂便永远供你的受用,只要你认识了这一部书,你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穷困时不穷困,苦恼时有安慰,挫折时有鼓励,软弱时有督责,迷失时有南针。

    (节选自《巴黎的鳞爪》,略有改动)

    [注]①欧洲河名。下文提到的阿尔帕斯等也是欧洲的山、河、湖等的名。

    1本文作者属______派诗人,代表诗篇____________(填诗篇名)中有“作别西天的云彩”一句,如换成“作别东方的朝阳”,是否妥当?请简述理由。_______

    2作者认为,要领略作客山中的妙处,你__________,不必带书。

    3“扮一个牧童,扮一个渔翁,装一个农夫,装一个走江湖的吉卜赛人,装一个猎户”,世界上的人还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偏偏提到这几种人?

    4在畅叙如何领略作客山中的妙处之后,作者在最后一段做了怎样的拓展与深化?

    5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胡适曾经说过,徐志摩的人生观只有“爱”、“自由”、“美”。对爱、对自由、对美的讴歌正是本文的感情基调。

    B.一个“你”字频频出现在文章中,不仅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心理距离,而且使人如临其境,得到美的享受。

    C.作者以空间为序,写澄蓝的天空、山罅里的泉响……在对美好自然的描摹之中,含蓄地歌颂生命、礼赞青春。

    D.文章第三段写山泉,一连用了几个“流”字,既写出了山泉的悠长,又写出了它恢弘的气势,营造了物我一体的意境。

    E.这篇文章联想丰富、组合自由、气韵生动,尽管不无“西化”的色彩,但汉语的优美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感叹人生的短暂与自身的渺小。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有感于秦的奢侈浪费,发出质问指责秦将搜刮的珍宝随意浪费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在《劝学》中说点明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检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韩愈在《师说》中阐明教师职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中国古代文人一直都有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追求,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将之表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的身份地位不应成为择师的标准,韩愈在《师说》中将择师的标准定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风”是中国古人常使用的艺术形象,四季风的名称各不相同,请你写出两句带有“风”形象的诗句,且两句的“风”为不同季节的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离骚》中,屈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抒胸臆,表明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纵死不悔。

    (3)《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在曾皙的追问下,孔子说出了哂笑子路的原因,即“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4)杜牧在文中告诫后人光是感叹是没有用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如果不能够吸取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2)她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    /  

    3)但我不能放歌,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4)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5)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     复为慷慨羽声,   ,发尽上指冠。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

    岑参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注:①大历四年(769),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由于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只好折回成都,此诗即作于成都客舍,此时离诗人去世仅四五个月的时间。②其那:那,奈何。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三度为郎”“一从出守”两句自叙平生,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这里说“三”是言其为多数,且与下文“五”字不重复。

    B.颔联承首联诉平生感慨,“长不用”指平生不是“为郎”,便是“出守”,流露出作者虽不被重用却仍然不忘天下苍生的深沉感慨。

    C.颈联“客舍秋风今又起”,点出题目“客舍悲秋”,写出了诗人寄居成都客舍的情景,融凄凉的情感于萧瑟的秋景之中。

    D.尾联“江上蝉鸣空满耳”,以景结情,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空满耳”与杜甫《蜀相》“隔叶黄鹂空好音”的“空”都是“白白的,徒然”之意。

    【2】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孙洙字巨源,广陵人。羁卯能文,未冠摧进士。包拯、欧阳修、吴奎举应制科,进策五十篇,指陈政体,明白剀切。韩琦读之,太息曰:“恸哭流涕,极论天下事,今之贾谊也。”再迁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治平中求言,以沫应诏疏时弊要务十七事后多施行,兼史馆检讨、同知谏院,乞增谏员以广言路。凡有章奏,辄焚其稿,虽亲子弟不得闻。王安石主新法,多逐谏官御史洙知不可,而郁郁不能有所言,但力求补外,得知海州。免役法行,常平使者欲加敛缗钱,以取赢为功,沫力争之。方春旱,发运使调民浚漕渠以通盐舸,洙持之不下,三上奏乞止其役。旱蝗为害,致祷于朐山,撤莫,大雨蝗赴海死。寻干当三班院。三班员过万数,功罪籍不明,前后牴牾,支左右出入,公为欺奸。洙革其甚者八事,定为令。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先是,百官迁叙,用一定之词,沫建言:“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诏自今封赠荫补,每大礼一易,他皆随等撰定。元丰初,兼直学士院。澶州河平,作灵津庙,诏洙为之碑,神宗奖其文。擢翰林学士,才逾月,得疾。时参知政事阙,帝将用之,数遣中使、尚医劳问。入朝期日,洙小愈,在家习肄拜,偾不能兴,于是竟卒,年四十九。帝临朝嗟惜,常赙外赐钱五十万。洙博闻强识,明练典故,道古今事甚有条理。出语皆成章,虽对亲狎者,未尝发一鄙语。文词典丽,有西汉之风。士大夫共以丞辅期之,不幸早世,一时悯伤焉。   (节选自《宋史·孙沫传》)

    (注)①:儿童束发成两角的样子。②三班院:北宋前期的人事管理机构,负责统计、考核、差造三班使臣。站人((汉票有0)

    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

    B.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

    C.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

    D.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冠”指男子未满二十岁岁。古代男子年满二十岁岁要举行加冠之礼,以示成年。

    B.“制科”指皇帝临时设置科目选拔特殊人才的制度,因皇帝的命令称“制”,故名。

    C.元丰是宋神宗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位皇帝可有一个或几个。

    D.跽,古人坐时臀部贴脚后跟,臀部离开脚后跟呈跪姿,上身挺直,就是“忌”,表示表示恭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沫年少登第,深受时人器重。他未冠考中进士,后被包拯等人举荐参加制科考试,进献五十篇策论,陈述政市切中事理,被韩琦誉为“今之贾谊”。

    B.孙洙直言进谏,为官革除弊端,担任同知谏院时,他应诏上疏列举时弊和要务,并请求增加谏官数量;主管三班院时,明察官吏欺奸的弊端,革除其甚者。

    C.孙洙请求外任,为民阻止苛政。他不满王安石驱逐谏官御史,主动请求补任地方官职;在海州知州任上,常平使者欲多征缗钱以求政绩,他极力争辩。

    D.孙洙学博言雅,文风典雅华丽。他熟悉典章旧制,谈论古今之事很有条理,且出口成章,对人不说粗鄙之语;他的文章典雅华丽,有西汉之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发运使调民浚漕渠以通盐舸,洙持之不下,三上奏乞止其役。

    (2)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其余心之可惩?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而来自他人的一句普普通通的喝彩,也将给我们的生活注入鲜活的美丽,有时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请以“喝彩”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立意自定;②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