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白山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 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将目无全牛。

    B. 每到连雨天,施工现场泥泞难走,更让工人们难以忍受的还不止于此,宿舍对床夜雨,湿漉一片,无法安卧。

    C. 就是这眼前的木格镶嵌的玻璃窗内,在那些风云际会的年月 ,曾经发生过多少载入史册的事件。

    D. 如今市场千变万化,作为企业,如果只是按图索骥,创造不出符合需求的新产品,怎么能不亏损呢?

  • 2、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zhōu)生          尔(kēng)          (jué)        (yú)

    B.饥(jǐn)        (zhì)肩       (jiè)吏民       按剑而(jì)

    C.披(wéi)     (zǔ)        者五六人(guàn)        (shuì)项羽

    D.目(zì)          (zhì)酒       (kuài)            不胜杯(sháo)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国庆期间,交警部门加大了对“在高速公路上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行为的查处力度,长此以往,占用现象一定能得到有效遏制。

    ②获得本届奥运会女排最有价值球员称号的朱婷,面对铺天盖地的鲜花和掌声,安之若素,展示出了难得的冷静。

    ③鲁迅著作的很多封面设计都选择了“素封面”:除了书名和作者题签外,不着一墨。这样的留白大巧若拙,意味无穷。

    ④肥胖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而中国的肥胖现状更是严霜烈日。世卫组织的最新报告显示,在我国现有近9000万肥胖者,这一数字已超越美国居世界首位。

    ⑤越发成熟的他,不屑于浪费时间向别人证明自己,而喜欢好整以暇地在旁边观察事物的发展,等待适合出击的机会。

    A. ①②   B. ③⑤   C. ②④   D. ①③

     

  • 4、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 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B. 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受指点,但他长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各种戏路都熟悉了。

    C. 每当夜暮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D. 高县长说:“全县就你一个人当上了全国劳模,无论怎么说也是凤毛麟角了!”

     

  •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

    C. 征、辟只征召布衣出仕,与“岔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 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答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未完说法。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边少年(节选)

    裘山山

    我曾经在十二岁的时候转学到一个小城。小城依江而建,江是大江,江上船来船往,是小城通向外界的重要枢纽,我们班因此有很多船工的孩子。他们的家在江边一个山坡上,几排整齐的平砖房自下而上。据说是解放后政府为了让船工上岸而建的。之前的船工和家人都生活在船上,孩子们也不去上学。

    我去过那里,不是去玩儿,是去送成绩单。我进初中就当了班长,期末考试结束,成绩出来,考得不好的学生总是把成绩单撕了。班主任于是要我挨家去送,主要送后十名同学的。其中有几个,就住在坡上那些平房里。

    我的同桌刘大船家也在那儿。他的脸庞黑黑的,鼻头圆圆的,一点儿不帅,而且一到冬天就鼻涕不断。

    班主任让我和刘大船同桌,是希望我帮助他,那时候叫一对一,一对红。可是我连看都不想看他,更别提帮他了。谁和他一对红呀,他那么黑。他也不指望我帮他,他一上课就睡觉。不过我瞧不起他,不是因为他流鼻涕和睡觉,而是另一件糗事:一开学学校打预防针。轮到我们班时,他撒腿就跑,班主任靳老师满操场追他,把他揪回教室,他一直发出瘆人的号叫,挥胳膊蹬腿的。后来是体育老师死死按住他,才把针打了。啧啧,亏他长那么高那么壮。

    我打针的时候,不但主动卷起袖子伸出胳膊,我还敢盯着医生把针扎进胳膊里,有什么大不了的。

    有一天,我去给刘大船送成绩单,结果他妈妈狠狠地说了他一顿,我担心他妈妈会因为成绩的事情打他。第二天我看到刘大船,我小心翼翼地、又有些期待地问他,你妈打你了吗?他说,打啥子打?她敢!为什么不敢?我很好奇。他说,我比她强多了,她连加法都不会做,她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我说,那你爸呢?他说,我老汉儿在水上。

    他管爸叫老汉儿,而且永远都是这句话:我老汉儿在水上。后来我读《水浒》,读到那个水上漂张顺,就会想起他老汉儿。不过我无法想象他老汉儿是个浪里白条,应该是浪里黑条才对。期末老师在班上念还没交学费的同学的名单时,总有他。我老汉儿在水上。他总是这样解释不交学费的原因,似乎理直气壮。我不明白他老汉儿不回家吗?还有,在水上不挣钱吗?为什么连学费都不给他?

    其实那个时候的学费,一个学期就三元七角五,我记得很清楚。因为我母亲总会提前把父亲寄来的生活费,拿出七块五放在一个信封里,等开学的时候就拿出来给我们姐妹俩。

    后来,我们多上了门课,叫做农基,大概是希望我们以后去农村当知青时,可以顶点儿用。可我们这些熊孩子,哪里会有那种自觉性,根本不想学。这门课又不考试,所以基本上是睡觉课,尤其是放在下午。

    有一次,我也脑袋发沉,想搁到书桌上闭会儿眼。可是我必须撑着,我是班长。几乎每个老师上课,都会盯着我讲。奇怪的是,刘大船没睡。往常这个时候,他早就进入深睡状态了,亮晶晶的哈喇子从嘴角缓缓淌下来。今天却精神十足,头还转来转去的,好像很着急似的。

    我低声问,你干吗老动?有急事?

    他克制不住喜悦地说,我老汉儿回来了,我放了学要去接他。

    我不信!我脱口而出,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说。接着我又加了句,你骗人。也许这么长时间,总听他说老汉儿在水上,跟鱼一样,鱼怎么能上岸呢?

    他说,向毛主席保证。

    第二天一上学,刘大船就拿出了证据:他先是去靳老师那儿交了上学期和这学期的学费,然后又找学习委员交了作业。

    前一件事他颇有些高调,大声地说,我们老汉儿喊我把两个学期的学费都交了!后一件事就有点儿偷偷摸摸了。他只是把本子往学习委员的桌子上一摆。哪知学习委员完全不理解他的心情,很大声地说:耶,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你也交作业了嗦。

    刘大船瞪了他一眼,无奈地解释说:莫法,我们老汉儿昨天黑夜一直守着我做,做到半夜才让我睡瞌睡。

    如此,我确信水上漂真的回家了。

    看刘大船神采飞扬的样子,我也有点儿想我的老汉儿了。听妈妈说爸爸可能会在七八月份休假,那正是我们放暑假的时候。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出现的“一对一”“一对红”“知青”“向毛主席保证”等词语,体现了文章的时代背景。

    B.“有什么大不了的”生动地写出了一个鄙视自己的同桌,为自己的勇敢而骄傲的小女孩形象。

    C.刘大船上课经常睡觉,对学习不感兴趣以及成绩落后的原因是他父母丝毫不关心他的学习。

    D.只因父亲要回来,平时喜欢睡觉的刘大船精神十足,这反映出家庭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介绍了江边小城和山坡平房的情形,为刘大船的出场以及他父亲最终回家做了铺垫。

    B.刘大船又高又壮,却害怕打针,文章用这样的对比体现出刘大船的性格存在缺陷,非常懦弱。

    C.小说语言质朴,多用方言,具有口语化色彩,这在我与刘大船的对话描写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D.小说用回忆叙事,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情节,让文章具有散文化风格,这一点与《百合花》类似。

    【3】文章说:“我不信!我脱口而出,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说。”这句话体现出“我”怎样的微妙心理?

    【4】文章以“我”的视角行文,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步余马于兰皋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骚》)

    (2)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岁食贫。(《诗经·氓》)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再别康桥》)

  • 8、名言名句默写: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美人烘托英雄人物,表现周瑜年轻英俊、奋发有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正面描写了琵琶女在诗人再三邀请下出场时那种羞怯的表情。

    (6)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问志,曾皙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暮春时节人们沐浴祈雨的情景,表达了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

    (2)《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在说明“养民”措施时,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教育民众的具体方法。

    (3)“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后演变为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流域, 被视为天下中心。 “中原”一词也常被陆游写进很多古诗文中,如“__________________ ”。

  • 10、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1)《沁园春·长沙》中,写故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3)曹操《短歌行》中,把贤者比喻为高空的明月并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曹操以周公自比,表达求贤建业的雄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的《劝学》中以“千里”为目标,从反面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说》中韩愈在总结了择师无须分贵贱少长之后,提出了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择师标准。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可谓形神兼备。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孟子·尽心上》中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富有深刻的含义,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该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游桃源记

    袁中道

    己酉春孟,客鼎州,山雨日来,至是霁。予曰:“此天所以赉游人也。”遂从上石柜买舟游桃源。

    过槐花堤,风飒飒上帆。两岸时有老梅,繁英晃耀。初欲游桃源,好事者谓桃花未开,景物不。予曰:“今梅花正开,以一梅抵十桃,不亦可乎!”

    十余里过邹溪,渐近桃源县。山欲起而复伏,如马受衔而未即驶,如帆将挂而未即张,如鸾翔凤翥欲往而尚有待也。又十余里江渐狭山坡间时有人家竹树骈罗至白马江雪涛掀舞震荡峰峦湔浣草木所谓“白马浪光天”也

    由渡口入花源,行乱山中,几迷路。久之,见一门,有斜径可陟,乃花源后户。其上即瞿童瀹鼎池也,梅花五六株,如积雪照耀空谷。时渴极,饮清冷酒数盏,并以花。残碑不可读,遂由宫右小径以达于宫,万山围绕,了无出路。日已斜,急从驰道上行。

    至一处,桃夹道,可半里许。两山中裂若永巷,内有亭可憩。前有池,流泉铿然,如玉雪鸣。

    时山行七八里,倦极,五内皆热。忽闻泉泻澄潭,心脾顿开,烦火遂降,乃知泉石之能疗病也。循水脉行,渐涉渐高,凡八九级。其级去下远者,则水若瀑布,忽落地,有声甚怒。石为水所驳蚀,崚崚深碧,若灵壁英石。又上数百步,左壁有小碑一,为苔蚀,盖古洞也。洞门为乱草封闭,莫能入。陟级又百步,两山愈狭,上有石池,流泉汹涌,下注欲崩。崖亭十笏许,据石小饮,欲再穷泉脉,而磴甚危,不可复升。遂寻旧路下,至前夹道夭桃处。山僧曰:“过半月,则数里红酣,烁人目晴矣。”予不能待也。出山口,时有红梅。至水溪已暮,入舟中,与游侣夜饮投琼,相与大笑。

    大约水上看山,惟三峡与花源耳。三峡雄奇,花源秀邃。三峡,马《史》也;花源,班《汉》也。三峡,子美诗也;花源,摩诘诗也。第瞿唐、滟滪之胜,常以险夺;而此地一舟泛泛,无风涛之怖。若以一小楼船载书画,携酒核,邀二三胜友,终日盘桓其中,友山客而侣渔仙,快可知矣。归即于澧浦治看山舟,岁岁来作花源游客,山灵实闻予言!

    是行也,以春孟廿二日丙午发舟,至廿六日辛亥返棹。游侣为龙君超、王吉人、郝公琰也。

    (选自袁中道《珂雪斋集》,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又十余里/江渐狭/山坡间/时有人家竹树/骈罗至白马江/雪涛掀舞/震荡峰峦/湔浣草木/所谓“白马浪光天”也/

    B.又十余里/江渐狭山/坡间时有人家竹树/骈罗至白马江/雪涛掀舞震荡/峰峦湔浣草木/所谓“白马浪光天”也/

    C.又十余里/江渐狭山/坡间时有人家/竹树骈罗/至白马江/雪涛掀舞震荡/峰峦湔浣草木/所谓“白马浪光天”也/

    D.又十余里/江渐狭/山坡间时有人家/竹树骈罗/至白马江/雪涛掀舞/震荡峰峦/湔浣草木/所谓“白马浪光天”也/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景物不(美丽)       万顷之茫然(越过)

    苍山负雪,明天南(像蜡烛一样)       君子博学而日省乎己(检验)

    B.并以花(以酒洒地,以示凭吊)       其能行古道(赞许)

    六艺经传皆习之(通晓)       绛皓色,而皆若偻(杂)

    C.桃夹道(茂盛的样子)       酾酒临江,横赋诗(长矛)

    浩浩乎如虚御风(乘)       非能水也,而江河(横渡)

    D.予不能待也(怨恨)       飞舟(阻止)

    弦弦掩抑声声(思念)       我欲之梦吴越(依据)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中道从上石柜雇船,经过槐花堤,再过十余里的邹溪到达桃源县,由桃花渡上岸,从后门进入桃花源。

    B.桃花源山势崎岖,山道曲折,袁中道等人差点迷路,可见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记述是有现实基础的。

    C.袁中道没找到桃花源的源头,没能进入被乱草封闭的桃花洞,也没有能看到漫山的桃花,所以心里非常失落。

    D.袁中道认为水上看山的佳处只有桃花源和三峡,三峡像《史记》和杜甫的诗,桃花源像《汉书》和王维的诗。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己酉春孟,客鼎州,山雨日来,至是霁。

    (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5】苏轼在《赤壁赋》中说“于是饮酒乐甚。”袁中道在《游桃源记》中说“快可知矣。”两人在游览中获得的快乐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根据以下材料,任选其一进行写作,不少于700字。

    (1)根据要求作文。

    普希金曾有一首小诗《一朵小花》:

    “我看见一朵被遗忘在书本里的小花,它早已干枯,失去芳香;顿时我的心底充满了一个奇异的幻想;......是纪念一次柔情的相逢,还是为了伤心的离别,或者只是孤独中漫步随意采摘。”

    这些诗句让你想到了什么?展开联想,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记叙文。

    (2)根据要求作文。

    近年来,马东、柴静、张灵泉等央视名嘴纷纷辞职转战新媒体,然而,主持过《东方时空》等节目的白岩松,从1993年开始进入央视,时至今日依然在坚守岗位,他说:“守土有责,在央视可能会比去互联网更好。”他还在自己的新书《白说》中直言要“做好你一个新闻人该做的事情”

    对于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要求:理解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论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