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资阳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在监狱里度过了三年的峥嵘岁月 ,但出狱后仍恶习不改,继续为非作歹。

    B.登山小组在清晨到达泰山极顶后,迎着新年的第一缕曙光,他们异常兴奋,指点江山,赞不绝口。

    C.现在的各种商品推销活动总是搞得红红火火,推销人员在推销自己的商品时总是说得天花乱坠,令人叹为观止

    D.纵观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许多科学家的重要发现和发明,都是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敏捷的青年时期,这是一条带有普遍性的规律。

  •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又称诗余、长短句等。一般而言,一首词的词牌反映了“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的创作原则。

    B.人物、情节和环境被称为小说的三要素,以《百合花》为例,就是以作者本人的视角,记录战争背景下军民感人故事。

    C.人物的核心是思想性格,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等。

    D.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多数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融合,声调和谐。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B. 来这儿欣赏树洞画的市民不绝如缕,看着这些美丽的树洞画,大家无不啧啧赞叹,击掌叫绝。

    C. 香港蕞尔小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对大陆都表示出息息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

    D.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句名言的创作者是楚霸王项羽,但他自己功败垂成,并没有做到。

     

  •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国何茫然  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B. 无边落木萧萧下   落木:秋天飘落的树叶

    C. 因为长句    长句:长诗

    D. 空闻虎旅传宵柝   宵柝:此处指夜间巡逻时的梆声

     

  • 5、下列各句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登而招            ②济水

    缁衣而反        ④孔子郯子

    ⑤顺流而        益圣,愚益愚

    ⑦乃援琴而     鱼虾而友麋鹿

    幽壑之潜蛟     子疑邻

    A.①⑥/②⑤/③④⑦/⑧⑩/⑨

    B.①⑥/②/③⑤⑦/④⑧⑩/⑨

    C.①⑥⑩/②⑤/③④⑦⑧/⑨

    D.①⑥⑩/②/③④⑦⑧/⑤/⑨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花桥荣记

    白先勇

    提起我们花桥荣记,那块招牌是响当当的。当然,我是指从前桂林水东门外花桥头,我们爷爷开的那家米粉店。桂林城里,谁人不知?哪个不晓?

    我自己开的这家花桥荣记可没有那些风光了。我是做梦也没想到,跑到台北又开起饭馆来。我先生是行伍出身的,我还做过几年营长太太呢。哪晓得苏北那一仗后,我先生便下落不明,慌慌张张地我们眷属便到了台湾。头几年,我还四处打听,后来夜里常常梦见我先生,总是一身血淋淋的,我就知道,他已经先走了。

    顾客里,许多却是我们广西同乡,为着要吃点家乡味,才常年来我们这里光顾。客人里头,只有卢先生一个人是我们桂林小同乡。人家知礼识数,是个很规矩的读书人,在一间小学已经当了多年的国文先生了。他刚到我们店来搭饭,我记得也不过是三十五六的光景,一径斯斯文文的,眼也不抬,口也不开,坐下去便闷头扒饭,只有我替他端菜添饭的当儿,他才欠身笑着说一句:不该你,老板娘。卢先生原该是副很体面的长相;可是不知怎的,却把一头头发先花白了。

    我这么巴结他,其实也是为了秀华。

    秀华是我先生的侄女儿,男人也是军人,当排长的,在大陆上一样地也没了消息。秀华总也不肯死心,左等右等,在间麻包工厂里替人织麻线,一双手都织出了老茧来。“乖女,”我说,“你和阿卫有感情,为他守一辈子,你这份心,是好的。可是你看着你婶娘,就是你一个好榜样。难道我和你叔叔还没有感情吗?等到今天,你婶娘等成了这副样子----不是我说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十几年前我就另打主意了。就算阿卫还在,你未必见得着他,要是他已经走了呢?你这番苦心,乖女,也只怕白费了。”

    秀华终于动了心,掩面痛哭起来

    于是一个大年夜,我便把卢先生和秀华都拘了来,做了一桌子的桂林菜,烫了一壶热热的绍兴酒。我把他们两个合在一起。秀华倒有点意思,尽管抿着嘴巴笑,可是卢先生这么个大男人,反而害起臊来,我纵着他去跟秀华喝双杯,他竟脸红了。

    “卢先生,你看我们秀华这个人怎么样?”第二天我拦住他问道。他忸怩了半天也答不上话来。

    “我们秀华直赞你呢!”我瞅着他笑。

    “不要开玩笑了——-”他结结巴巴地说。

    “什么开玩笑?”我截断他的话,“你快请请我,我替你做媒去,这杯喜酒我是吃定了——”

    “老板娘,”卢先生突然放下脸来,“请你不要胡闹,我在桂林老家,早订过婚了的。”说完便走了。气得我半天说不出话来,天下也有这种没造化的男人!

    一个九月中,秋老虎的大热天,我在店里流了一天的汗,到了下午五六点,实在熬不住了,我把店交给我们大师傅,拿把蒲扇,便走到巷口那个小公园里,去透口气。进入公园,我一眼瞥见,卢先生一个人坐在那里,低着头,聚精会神地在拉弦子。一听,他竟在拉我们桂林戏呢,我不由地便心痒了起来。从前在桂林,我是个大戏迷,小金凤、七岁红他们唱戏,我天天都去看的。

    “卢先生,你也会桂林戏呀!”

    他赶忙立起来招呼我,一面答道:“并不会什么,自己乱拉乱唱的。”

    我在他身旁坐下来,叹了一口气。“几时再能听小金凤唱出戏就好了。”

    “我也最爱听她的戏了。”卢先生笑着答道。“就是呀,她那出《回窑》把人的心都给唱了出来!”

    我说好说歹求了卢先生半天,他才调起弦子,唱了段《薛平贵回窑》。我没料到,他还会唱旦角呢,挺清润的嗓子,很有几分小金凤的味道:十八年老了王宝钏——听得我不禁有点刺心起来。

    “人家王宝钏等了十八年,到底把薛平贵等着了——”卢先生歇了弦子,我吁了一口气对他说,卢先生笑了一笑,没有做声。

    “卢先生,你的未婚妻是谁家的小姐呀?”我问他。

    “是罗锦善罗家的。”

    “哦,原来是他们家的姑娘——”

    半晌,他才若有所思地低声说道:“我和她从小一起长大的,是同学。”卢先生笑了一下,眼角子浮起两撮皱纹来,说着他低下头去,又调起弦子,随便地拉了起来。太阳偏下去了,天色暗得昏红,起了一阵风,吹在身上,温湿温湿的,吹得卢先生那一头花白的头发也颤动起来。我倚在石凳靠背上,闭起眼睛,听着卢先生那咿咿呀呀带着点悲酸的弦音,朦朦胧胧,竟睡了过去。忽儿我看见小金凤和七岁红在台上扮着《回窑》,忽儿那薛平贵又变成了我先生,骑着马跑了过来。

    “老板娘——”

    我睁开眼,却看见卢先生已经收了弦子立起身来,原来早已满天星斗了。

    我曾在卢先生那里看到过一张照片,背景就是我们的花桥,桥底下是漓江。一男一女,男孩子是卢先生,女孩子一定是那位罗家姑娘了。卢先生还穿着一身学生装,清清秀秀,干干净净的,戴着一顶学生帽。我再一看那位罗家姑娘,就不由地暗暗喝起彩来。果然是我们桂林小姐!那一身的水秀,一双灵透灵透的凤眼,看着实在叫人疼怜。两个人,肩靠肩,紧紧地依着,笑眯眯的,两个人都还是十八九岁的模样。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北那一仗”“慌慌张张地我们眷属便到了台湾”“在大陆上一样地也没了消息”等表述,暗示了小说的时代背景。

    B.替卢先生端菜添饭,他“欠身笑着说一句”和在公园里,卢先生看到“我”赶忙立起来招呼,都体现了他的“知礼识数”。

    C.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以“我”作为叙述者,真切地讲述了漂泊人的心声,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感,引起读者的共鸣。

    D.小说中运用倒叙,或是借助回忆,或是借助人物的对话揭示人物的过去,灵活多变,一步步揭示卢先生的过去与现在。

    【2】下列对小说末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善用叠词,如“清清秀秀,干干净净”,叠词的使用,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有音乐美。

    B.语言风格上,多用口语,如“我再一看”“果然是我们桂林小姐”,符合人物身份,表达质朴,引发共鸣。

    C.语段采用衬托的手法,用罗家姑娘反衬卢先生,展示出了学生时代的卢先生的精神面貌,与现代形成对比。

    D.句式上,语段多用短句,如“两个人,肩靠肩,紧紧地依着,笑眯眯的”,短句的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

    【3】画横线句子表现了秀华怎样的心理?请简要概括。

    【4】白先勇常在小说中穿插戏曲描写,试结合本文戏曲描写,探究小说主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从师态度的明显差距,“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多,“_________”;“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__________”。

    (2)《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国风》“_________”,《小雅》“_________”。

    (3)古代文士常借用“水”的意象表情达意。比如: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秦观《鹊桥仙》中“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笑子路是因为认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性的表达,与《红楼梦》中“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所表达的生活智慧相通。

    (3)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一直伴随着音乐的发展,古诗词中提到乐器的诗句数不胜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1)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

    (2)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__________的雨巷。《雨巷》

    (3)________________,是夕阳中的新娘。《再别康桥》

  • 10、(1)_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诗经·蒹葭》)

    (4)以彼径寸茎,_______________。(左思《咏史》)

    (5)_______________,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6)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7)知人者智,_______________。(《老子》)

    (8)_______________,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

    (2)《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小题。

    送友人 薛 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1诗歌一、二句写景,请具体描绘这幅图景,并概括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2结合诗歌内容,对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贞恋,机鉴敏悟。自幼好学,善属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日:“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日:“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日:“《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体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衰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幼好学,善属文   属文:撰写文章。

    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   践祚:帝王即位。

    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   励精:专心致志。

    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   荡覆:动荡倾覆。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已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他自幼好学,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离京到地方任职。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

    B.休烈审察形势,做好本职事务。当时历经战乱,典章史籍散佚,他提出购求当朝大典以备查检使用,最终得到前修史官韦述家藏《国史》一百余卷。

    C.休烈淡泊名利,终生好学不倦。他虽遭贬职,却恬然处之,毫不在意,在朝三十余年,历任要职,并无多少积蓄;喜好典籍,终日捧读,直至去世。

    D.休烈夫妇去世,尽享身后哀荣。他夫人去世,皇上特诏追赠她国夫人;他本人去世,皇上追念许久,追赠他尚书左仆射,并派专人到他家表示慰问。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过去我们熟悉的是信封信纸,现在熟悉的是微信微博;过去熟悉的是笔墨纸砚,现在熟悉的是鼠标键盘;过去熟悉的是书香墨宝,现在熟悉的是手机电脑。关于“过去”和“现在”,我们有很多话可说,我们也有许多联想和感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