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遵义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悯农馆”需要张贴表现古代农人农事的诗句的书法作品,下列诗句与要求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B.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C.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D.白发老翁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有相同释义的一项是(  

    A.①可使有勇,且知      六七十,如五六十         共瞻玩

    B.①闻大王有意督         ②雷霆乍惊,宫车          ③一出门,裘马世家焉

    C.①获楚、魏之师,地千里   ②吾力足以百钧              ③杀人如不能

    D.①提刀而立,为之四       ②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汝也  ③但蟋蟀笼虚,之则气断声吞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铁骑突出刀枪鸣   B.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 我从去年辞帝京   D. 蚓无爪牙之力

  • 4、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客有吹洞箫者

    A.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 故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D. 苟以天下之大

  • 5、下列词语中,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A.(chì)造       (jì)       (yè)       (fèi)反盈天

    B.蚕(shì)       (lìn)       (sǔn)头       (chī)天下

    C.(gǔ)人       (chú)       (hái)       百无聊(lài)

    D.(cǔn)度       (qiè)弱       (guàn)沐       度长(qì)大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方行动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这是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对中国抗击新冠肺炎严重疫情给予的高度评价。中国抗疫工作的成绩再一次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一是强大的制度动员能力。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恰逢中国的传统佳节——春节,是中国人回家团圆的日子。然而,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整个社会被迅速动员起来:政府层面,各地各部门各司其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社区、学校、医院等防控主体积极配合、协调联动;企业方面,防疫企业抓紧开工复产,相关企业产业迅速转产以新增产能。2月初,中国社会口罩生产就达到最大产能2000万只的60%以上,并且以每天3个多百分点的速度提升;居民方面,14亿人民过年不串门,上千万人的城市封城和全部自我隔离,这只有中国能做到!这一切,靠的是强大的制度动员能力。

    二是强大的制度协调能力。面对突发的严重疫情,医疗防护器材出现结构性短缺:一方面,通过建设国家重点医疗物资保障调度平台,科学兼顾各方利益需求,既做到抗疫一线的保障无虞,又兼顾各个方面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协调解决医疗企业在用工、原料、运输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保质保量保障供应。

    三是强大的制度组织能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湖北、武汉缺什么,各地就支援什么。令人惊叹的是雷神山医院建设,其总体规模超过两个火神山医院,而工期要求与火神山医院一样,仍然是十天完成,其速度让世界对中国又有一次新的认识,其奇迹的背后是强大的制度组织能力。

    环视宇内,没有哪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为了人民美好生活殚精竭虑,也没有哪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全国一盘棋,上下齐心、协力奋进,一次次将“不可能”变成“一定能”!有了中国共产党这个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集中力量办大事就有了主心骨和向心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摘编自何清《从新冠疫情防控看中国的制度优势》)

    材料二:

    社会风险对于国家和民族是一个考验,对于青年一代也是考验。中国青年经历“非典”和“新冠”疫情及其防控的过程,就是体验和锻炼、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在“非典”“新冠”疫情突发的前期阶段中,个人及家庭的健康安全成为青年群体考虑的首要问题,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青年的关注点就从个人、家庭不断延伸,更多考虑国家与民族、地区与群体的安危,也愿意为此做出努力,贡献力量。青年的关注焦点从个人安危延伸到家国情怀,其视野不断扩大,内涵不断丰富,增强了青年一代的国家责任感。

    纵观“非典”和“新冠”疫情及其防控过程,都可以看到青年的体验和心态变化。最初是对于疫情信息延误的愤怒,随后是对于“非典”“新冠”疫情的惶恐,担心被传染和得病。这些心态和情绪,都属于青年的正常反应。一般经过十天左右的适应,青年的恐慌心态逐渐转变为“临危不惧”“镇定应对”,并主动参与宣传推广,维持秩序。

    “非典”和“新冠”疫情,对于青年参与的冲击最大,这也促使青年创造了非常多元的新型社会参与方式。例如,青年喜欢以网络聚集和线下聚群的方式,分享和传播喜好、个性、趣味、理态。尤其是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就完全通过网络方式实施,包括6000万人围观“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1400万人围观央视直播探访湖北省红十字会仓库等。同时,青年志愿者更多在网络和传统媒体进行志愿服务的传播、社会心理的辅导等。

    2003年,青年在“非典”期间学会遵守规定;2020年,青年在“新冠”期间学会自我隔离。这些看似简单、平凡的自觉防控措施,恰恰是现代社会治理需要遵守的规则和共识。两次疫情尤其是“新冠”疫情让青年率先认识到破坏规则、破坏秩序将会付出极大代价,造成极大损害。为此,青年率先领会和接受社会治理的基本要求,同时影响并引导中老年群体接受社会治理的基本要求。这样,从青年传导到中老年,创造社会治理发展的良好基础。

    (摘编自谭建光《中国“防疫战”: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的特殊方式》)

    材料三:

    纵观历史,无论是经济危机、社会动乱、自然灾害,还是重大瘟疫,重大冲击倘若仅仅局限于一国、两国之内,那么除非由此激发推动该国组织动员能力、经济与政治效率产生质的飞跃,否则通常只是给当事国带来净损失而导致其在国际经济政治体系中地位下降;但如果重大冲击蔓延波及众多国家,特别是波及众多主要经济政治大国,甚至全球化,那么,这样的冲击将加速推动应对高效有力的国家脱颖而出,使其在国际经济政治体系中地位上升。

    (摘编自梅新育《新冠疫情全球化冲击下的国际格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口罩生产能力短期大幅提升,这都是中国制度动员能力优势的体现。

    B.雷神山医院的总体规模是火神山医院的两倍多,但同样是十天就建成了,这充分显示了中国工人的奉献精神。

    C.在“非典”“新冠”疫情突发的前期阶段中,青年群体首要考虑个人及家庭的健康安全,这属于青年的正常反应。

    D.仅仅局限于一国之内的重大冲击,很可能只是给当事国带来净损失而导致其在国际经济政治体系中地位下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了为人民美好生活殚精竭虑的中国共产党这个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集中力量办大事便有了主心骨和向心力。

    B.青年面对处理社会风险的过程,也是体验和锻炼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因此,应让青年经历更多的社会风险以促进其成长。

    C.网络成为青年参与疫情防控的新渠道,比如在网络和媒体开展志愿服务的传播、社会心理的辅导,围观抗疫医院的建设,等等。

    D.在重大冲击变成全球化的危机后,应对重大冲击高效有力的国家,更容易脱颖而出,提升其在国际经济政治体系中的地位。

    【3】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中国青年经历“非典”和“新冠”疫情后有哪些方面的成长。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中用白描手法静态描写房屋周围树木茂盛特点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南朝宋文帝的惨败,和前面写其父刘裕如虹气势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形成鲜明对比,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的批判。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历史遗迹和英雄人物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不复存在。

    (5)李清照《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句,写黄花满地,身心憔悴。既是写花,更是写人;既是惜花,更是自伤。

    (6)杜甫在《登高》一诗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从仰视和俯视角度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巷》中重复出现又带有雨巷特点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再别康桥》中诗人由回忆回到现实,情感陡转直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名句填空

    (1)有善始者实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怨不在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宜深慎。

    (4)罚所及,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6)__________________,不指南方不肯休。

    (7)各美其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大同。

    (8)自牧归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人之贻。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用比喻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小溪逶迤而来的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则形象地描写了小溪边缘高高低低.凹凸不平的状态。

    (2)《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对“学”与“思”二者关系的辩证论述,他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者在人的进步中均不可或缺,是不能被割裂的。

    (3)《荆轲刺秦王》中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中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离开时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  

    (2)《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对沉默作出预言,召唤人民起来反抗的选择复句是  

    (3)孟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   两句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阐释了国家灭亡的原因。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淮村兵后

    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注] 淮村:南宋江淮一带中的一个村庄。戴复古:江湖诗派著名诗人。

    (1)全诗以写景为主。诗人借助哪些景物的描写突出诗的主旨?

    (2)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3)简要概括诗人 在诗中所表达的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皇甫规,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也。祖父棱,度辽将军。父旗,扶风都尉。永和六年,西羌大三辅,围安定,征西将军马贤将诸郡兵击之,不能克。规虽在布衣,见贤不恤军事,审其必败,乃上书言状而贤果为羌所没。郡将知规有兵略,乃命为功曹,使率甲士八百,与羌交战,斩首数级,贼遂退却。举规上计掾。

    其后羌众大合,攻烧陇西,朝廷患之,规乃上疏求乞自效,时帝不能用。冲、质之间,梁太后临朝,规举贤良方正。对策曰:今大将军梁冀、河南尹不疑,处周、邵之任,为社稷之镇,加与王室世为姻族,今日立号虽尊可也,实宜增修谦节,辅以儒术,省去游娱不急之务,割减庐第无益之饰。梁冀忿其刺己,以规为下第,拜郎中。托疾免归,州郡承冀旨,几陷死者再三。遂以《诗》、《易》教授,门徒三百余人,积十四年。后梁冀被诛,旬月之间,礼命五至,皆不就。

    太山贼叔孙无忌侵乱郡县,中郎将宗资讨之未服。公车特征规,拜太山太守。规到官,广设方略,寇贼悉平。规出身数年,持节为将,拥众立功,还督乡里,既无他私惠,而多所举奏,又恶绝宦官,不与交通,于是中外并怨,遂共诬规货赂群羌,令其文降。天子玺书诮让相属。规惧不免,上疏自讼。

    后征拜度辽将军,至营数月,上书荐中郎将张奂以自代。曰:“臣闻人无常俗,而政有治乱;兵无强弱,而将有能否。伏见中郎将张奂,才略兼优,宜正元帅,以从众望。若犹谓愚臣宜充军事者,愿乞冗官,以为奂副。”朝廷从之,以奂代为度辽将军,规为使匈奴中郎将。在事数岁,北边威服。

    永康元年,征为尚书。后迁弘农太守,封寿成亭侯,邑二百户,让封不受。再转为护羌校尉。熹平三年,以疾召还,未至,卒于穀城,年七十一。论曰:孔子称“其言之不怍,则其为之也难”。察皇甫规之言其心不怍哉夫其审己则干禄见贤则委位故干禄不为贪而委位不求让称己不疑伐而让人无惧情故能功成于戎狄身全于邦家也

    (节选自《后汉书皇甫张段列传》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西羌大三辅 寇:侵犯

    B. 而贤果为羌所没 寻:不久

    C. 不与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

    D. 于是中外并怨 中外:朝廷内外(的人)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察皇甫规之言其/心不怍哉/夫其审己则干禄/见贤则委位/故干禄不为/贪而委位不求让/称己不疑伐/而让人无惧情/故能功成于戎狄/身全于邦家也

    B. 察皇甫规之言/其心不怍哉/夫其审己则干禄/见贤则委位/故干禄不为贪/而委位不求让/称己不疑/伐而让人无惧/情故能功成/于戎狄身全于邦家也

    C. 察皇甫规之言其/心不怍哉/夫其审己则干禄/见贤则委位/故干禄不为/贪而委位不求让/称己不疑伐/而让人无惧情/故能功成/于戎狄身全于邦家也

    D. 察皇甫规之言/其心不怍哉/夫其审己则干禄/见贤则委位/故干禄不为贪/而委位不求让/称己不疑伐/而让人无惧情/故能功成于戎狄/身全于邦家也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皇甫规颇有谋略,骁勇善战。中郎将宗资讨伐叔孙无忌未果,皇甫规任太山太守,多用计谋,平定贼人。

    B. 皇甫规敢于直言,不畏权贵。他建言大将军梁冀、河南尹不疑应谦虚节俭,讲求儒家治术,因此得罪梁冀。

    C. 皇甫规为人磊落,推举贤能。他任度辽将军数月后,认为张奂才气与谋略兼而有之,向朝廷举荐张奂做自己的副手。

    D. 皇甫规刚者易折,饱受陷害。他在外为将多年,军功赫赫,但其为人刚直,检举揭发了很多人,受到众人的诬陷打压。

    4翻译下列句子。

    (1)规虽在布衣,见贤不恤军事,审其必败,乃上书言状。

    (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3)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4)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岁月流转,掠过满天星斗。从董存瑞、雷锋,到钱学森、陈景润,再到“四大天王”和周杰伦。到2020年中国武汉成功战胜疫情后,无数青年又以挽救生命的医生、护士为心中的榜样,崇拜他们的专业、勇气和担当。

    不同的时代,人们存在着不同的精神偶像与价值追求。你的偶像是谁?他/她(们)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偶像?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