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1)麻城有龟山,武汉也有龟山。因一山大,一山小,故传说武汉龟山是麻城神龟之子,沿路爬行至江边镇守长江。虽流传较多,实乃 。
(2)《语文•必修三》说,《红楼梦》是一个“异数”,又是一个空前绝后的艺术高峰。我认为这个说法是 ,算是对其艺术成就的精确评价。
(3)体育周比赛,我们自己班级的老师不当教练,去请别的班级甚至其他年级的老师来当场外指导,实在是 。
A.不刊之论不情之请不经之谈B.不情之请不经之谈不刊之论
C.不经之谈不刊之论不情之请D.不经之谈不情之请不刊之论
2、指出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 )
A.选入课本的鲁迅的几篇小说发表年代的先后顺序是:《一件小事》《孔乙己》《祝福》。
B.《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它得名于宋朝的朱熹。
C.“牺牲”的古义是指祭祀用的牛、羊、猪三牲,后来也泛指祭祀用的肉类。
D.鲁迅的小说集有《彷徨》《呐喊》《故事新编》,《祝福》选自《彷徨》。
3、下列各句中,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A. 他上肢拄着拐杖,艰难地移动着下肢,三步一停,五步一歇,终子爬上了山顶。
B. 父亲分别跟母亲和我亲切握手话别。他紧紧握着母亲的手说:“我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胜利归来! ”
C. 新媳妇哭了一天一夜,头也不梳,也不洗脸,也不吃饭,躺在炕上,谁也叫不起来,父子两个没了办法。
D. 天色将黑,他睡眼朦胧的在酒店门前出现了,他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柜上一扔说,“现钱!打酒来! ”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李老师坐了一会儿就离开了,王杰同学把李老师送到家门口说:“李老师您辛苦了,请留步,慢慢走!”
B. 这次办理出国手续,多亏了你的鼎力相助。明天我将登门致谢,请你在家恭候。
C. 吴华老师执教四十载,桃李遍九州,我作为他的高足,深深感谢恩师的辛勤培养。
D. 新居落成,明日搬迁,为答谢各位亲朋的厚爱,特于明晚六点在寒舍备下酒席,敬请您光临。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现在患多动症的孩子越来越多,有的父母觉得这是“过度诊断”,医生只是在危言耸听,也许孩子只是太好动,让他们多运动就好了,菲尔普斯就是个例子。
②在办公楼施工现场,满眼望去,到处是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施工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保证顺利完工,工人们两班轮换,不停施工。
③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④老王一直热衷于收藏,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喜悦的心情总让他如坐春风,夜不成寐。
⑤陶渊明早年曾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⑥1917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起用当时只是崭露头角的鲁迅先生设计北大校徽,可谓是慧眼识珠。鲁迅虽有忐忑,但交上的设计让蔡元培连声叫好,这一基本设计也沿用至今。
A. ①④⑤ B. ①②⑥ C. ③⑤⑥ D. ②③④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沿黄九省区采取多项措施、开展综合治理,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为了母亲河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而不断努力。
2003年4月、5月,黄河兰州段连续发生两起油类污染事件,不仅造成兰州段水质恶化,而且使下游深受其害。对此,甘肃省安排专项资金,开始治理黄河污染。兰州市先后实现7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实施11个工业企业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工程,完成全市现有工业企业排污口规范化整治,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经过多年努力,截至目前,黄河兰州段干流各主要考核断面水质年均达到Ⅱ类标准。
曾几何时,捕捞、餐饮、开矿等人为活动频频挤占黄河沿岸湿地,对湿地生态形成威胁。近年来,河南持续开展黄河河道清理整顿等工作,渡船、游船、码头周边违建等不见踪影,水面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据生态环境部统计,2018年,黄河流域好于Ⅲ类水的断面提高了8.7个百分点,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劣Ⅴ类断面下降3.7个百分点。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不仅仅是治污减排的结果,也是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结果。
(摘编自付文等《大河上下绿可期》)
材料二:
最近,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河南省蒿县中金嵩原黄金冶炼厂常年向黄河支流排放尾矿渗滤液,造成地下水污染。附近村民表示,小鸟在这条河喝点水就死了。经调查,中金蒿原黄金冶炼有限责任公司新旧两个尾矿库均未取得危化品安全生产许可证,但尾矿库却一直在使用。正如很多地方被曝光的污染事件一样,发现和取证并不存在多大难度,废水不经处理直排入河,暗渠流经的地方,石头、树枝、树叶均已变色,周边土壤上形成的白色粉末肉眼可查。只要环保部门去现场看一看,闻一闻气味,听一听民众说法,都会发现问题所在。也正如很多地方的治污不力一样,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如此触目惊心的污染现状当然不是“一日之功”。网上随便一检索。都能看到历年来当地的环保拉锯战。比如2009年河南媒体曾报道《嵩县金矿污染河流,居民多次反映无果》。为何十年之后,同样的问题仍一再见诸报端,得不到有效整治?
当地整体的污染形势环保部门不会不知,被曝光的企业环保部门也较为熟悉。报道提及,从2016年到2018年,该企业受到过五次环保处罚、一次行政处罚。其中2016年氰化尾渣流失多达100吨,但对于这次严重违法行为的处理,仅是环保处罚三万元。更匪夷所思的是,氰化尾渣作为一种危险废物,流失去向并没有查明。这就意味着后果根本不管,查漏补缺也无从谈起。过去舆论常批评一些地方的环保是“以罚代管”,不去根治污染。而嵩县则等而下之,连罚都没罚到位。如果违法只要承担这点“温柔的处罚”,不仅起不到震慑作用,甚至会给人一种“鼓励”非法排放的观感。
从当地极端放任的状态看,难点不是“无法可依”——法律条文早就存在,牙齿有了,但是没有人张嘴。这当然就是站位和态度问题。环保部门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去年有一则当地的治污报道很耐人寻味。河南省环保厅到嵩县暗访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发现嵩县在污水治理、垃圾清理、交通管理、水源地保护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随后,嵩县县委、县政府制定了30天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计划,整体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这种上级一介入马上见成效,上级不推动地方就默认“带污发展”的状态很常见。这也是治污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在环境保护的长远效益和眼前的就业与税收利益之间,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容易做出错误的取舍。
对于这类现象,聚焦于个案的监督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还是要着力完善现有的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评价体系,将治污纳为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的核心指标。从纸面落到实地,形成常态化的监管监督制度,“不推不动”的治污惰性才能真正得到有效治理。
(摘编自敬一山《黄河支流治理,岂能“不推不动”》)
材料三:
目前、黄河的生态治理正在进入关键时期,但治黄仍存在四大短板。
水土流失问题仍很严重。黄河干流流经晋陕峡谷,汇集了汾河、渭河等黄河支流,以及100多条小河流。区内分布有黄土高原沟壑区、河谷平原区和土石山区,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69%,水蚀剧烈叠加风蚀,年输沙量约占黄河总输沙量的60%。
淤地坝老化失修与建设不足并存。受投资和认识水平的限制,20世纪七八十年代建设的一些淤地坝。建设标准偏低,坝体设施不配套、多数无泄洪设施,病险坝数量增多,已难以满足防洪和保水土的要求。需要新建淤地坝的支沟还不少。
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压力大。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对提高林草植被覆盖率,减轻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实施区域多为生态脆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退耕农户的生计来源有限,对来自土地收益和国家退耕补助的依赖性很强。受降水量少等自然条件影响,退耕后的林木生长缓慢,多数退耕林地到补助期满也难以获得经济收益。特别是占80%以上的生态林只具有生态价值,不具有经济价值。
黄河滩区具有拦蓄洪水、削减洪峰、沉积泥沙的功能。区间分布有大量黄河滩地,其中汾河、渭河入黄口滩地达20万亩。黄河滩地由黄河水携带泥沙淤积而成,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既是主要排沙放淤沉积区,又是水生物集聚地,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具备生产各类农产品的优良条件。当前,滩区保护与开发的矛盾突出。
(摘编自肖金成、宋建军《黄河生态治理进入重要关头、仍存四大短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沿黄九省区都在采取多项措施治理黄河,但最主要的还是加强水污染治理,甘肃省的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B.许多厂矿企业的废水不经过处理,通过暗渠直排入河,很难被监管部门发现,这是造成黄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C.材料二认为要重视对黄河支流的污染治理,关键在地方政府,要把治理污染纳为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核心指标。
D.材料三认为黄河生态治理存在的问题很严重,最突出的是存在水土流失、淤地坝老化两大问题,必须抓紧解决。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认为沿黄九省区都在为黄河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水环境的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B.近年来,河南省加大对经济发展较快但生态脆弱的沿黄以域开展治理工作的力度,宁静的水面又呈现在人们眼前。
C.材料二指出嵩县中金嵩原黄金冶炼厂造成的地下水污染,与当地环保部门充当企业非法排放的保护伞是分不开的。
D.各地政府不能只顾眼前就业和税收利益,要考虑环境保护的长效利益,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环保部门非不能也,实不为也”的观点的一项是( )
A.专项清理行动中,督促清理污染和非法占用河道1937公里,督促整改拆除违法建筑80.8万平方米,黄河流域生态面貌得到有效改善。
B.某村村民刘某彦在黄河滩区搞起了非法农药生产。后来,黄河滩区集中整治后,刘某彦义躲藏在砖垛中继续农药生产。
C.江苏居民吴某通过网上信访,反映其住宅距离沿江高速公路18米,噪声白天达70分贝、夜晚达60分贝,其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
D.治理党员领导干部不作为,思想教育是基础,制度建设是根本。要建立健全“无功就是过,庸碌就是错”的正向激励机制。
【4】材料二作为一篇时评,在阐述论点时,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5】黄河的生态治理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7、根据上下文的提示,在横线上填入相关的内容。
①《蜀道难》中说明在很久以前蜀地就建立国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秋兴八首(其一)》借捣衣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咏怀古迹》运用悲戚的想象,表现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以及人生悲剧根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全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用“______,______”两句从仰视和俯视角度写景。
(2)杜甫在《登高》中以“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前,也蕴含着与衰弱的生命顽强抗争的精神。
(3)李煜在《虞美人》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达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惆怅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归园田居(其一)》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诗人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
(5)许多有志之士往往借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名句“______,______”表达自己不愿去侍奉权贵的态度。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醉花阴》下片暗写菊花的句子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者,______________。
(3)《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说明蔺相如躲避廉颇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两句分别从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角度,把周瑜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的淋漓尽致。
(2)曹操在《短歌行》中说一旦四方贤才光临,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的诗句是“____,___”。
(3)《赤壁赋》中,写出苏轼乘船时如脱离世俗,长出翅膀,飘飘欲仙感受的两句是“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古诗词有许多,其中柳永的《望海潮》中仅用“____,____”八个字,就把西湖的美概括出来了。
(2)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用“ _____,_______”代之。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汉上逢同年崔八
李频
去岁曾游帝里春,杏花开过各离秦。
偶先托质①逢知己,独未还家作旅人。
世上路歧多缭绕,空中光景自逡巡。
一回相见一回别,能得几时年少身。
【注】①托质:寄身。
【1】以下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汉上”指汉水边,点明相逢地点。“同年”指同榜考中者,点明崔八与诗人的关系。
B.首联写去年春天曾和崔八同游京城,杏花落后匆匆离别,相聚时间很短。
C.颔联中的“偶”与“独”形成反差,说明崔八一直漂泊在外。
D.第五六句写沿途风景,以乐景衬哀情,抒发了与崔八的依依惜别之情。
E.第七句以“见”和“别”形成对比,连用两个“一回”,强化了感情。
【2】本诗除了表达与友人的惜别之情,还表达了哪些感情?
13、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尝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注】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史记·管晏列传》)
【注】:召忽曾与管仲一起事公子纠。
【1】下列加点字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游:旅游 B. 鲍叔遂进管仲 进:举荐
C. 一匡天下 匡:扶救 D.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贤,有才能
【2】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知我不羞小节”的“羞”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谨庠序之教 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 侣鱼虾而友麋鹿 D. 却匈奴七百余里
【3】下列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B.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C. 鲍叔不以我为无耻 D. 蚓无爪牙之利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人们称为“管鲍之交”。后人们常用以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B. 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先秦五霸之一,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名“小白”。
C. “封邑”,是指古时帝王赐给诸侯、功臣以领地或食邑,也指领地、食邑。
D. 《史记》,司马迁撰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5】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鲍叔牙的子孙在齐国享受世禄,十几代有封邑,多数是著名的大夫。
B. 管仲早年和鲍叔经商,老是赔本,做了齐国的相之后,才慢慢展露了他的才华。
C. 齐桓公即位后能重用对手公子纠的亲信管仲,可见其心胸开阔,难怪他最后能成就一代霸业。
D. 作者非常赞赏管鲍的友谊,他以细腻的笔触颂赞鲍叔牙宽容,不计小节,举荐人才的高风亮节。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2)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1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与世隔绝是不切实际的做法,与人交往是在所难免的。 ——(美国)爱默生
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周国平
与人交谈一次,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思想必定是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在孤独中进行加工和表达。——(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对于以上的说法,你有怎样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