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永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开(zhào)   (bì)     (lǚ)       然(jié)     (xiá)

    B.辱(wǔ)       映(yǎn)   目(zhǔ)   金(yōnɡ)   名(hùn)

    C.寒(jìn)     命(yǔn)   起(lún)   (yì)   (jì)

    D.然(fān)        (xuě)   (kē)     (pì)   (duō)

  • 2、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音及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慰(jiè)   寺(zhè)     (chuán)   帖(yù)     坍圮(tān pǐ)          窸窸窣窣(sū)

    B.执(niù)   (zā)          (dōu)     (jiāo)   谆告诫(zhūn)     残羹冷(zhì)

    C.热(zhì)   稻(xiān)        勘(jiào)   (què)     万户(hóu)     挥斥方(qiú)

    D.恨(zèng)   (zuǎn)     益(bì)       脚(bié) 于至善(zhēn)   在喉(gěng)

  • 3、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课文内容理解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他也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小狗包弟》,语言质朴,以情动人,使用衬托手法,解剖自己,呼唤人性,讴歌人性。

    B. 《诗经》中的诗歌分为三个部分。又叫国风,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也是《诗经》最有价值的部分;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诗经》以四言为主,采用赋、比、兴的手法,有重章叠句的特点。

    C. 《氓》这首诗所写的婚姻悲剧,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情与礼的矛盾与夫权对妇女的压迫。充分运用了赋比兴交替使用的手法,时时注意情与景的结合,从诗中可窥见古代的集市贸易和婚嫁礼俗。

    D. 新闻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组成。报导真实客观,及时准确,简明扼要,传达时代的精神。《别了,不列颠尼亚》,记者在现场,眼为摄像机耳为录音机,简笔勾勒,出清晰可视的一个个场景。它选取英国撤离香港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历史的背景中,使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有了一种历史的纵深感。

     

  • 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臣死不避//若属皆为所虏

    B.见将军于此//于是项伯夜去

    C.项伯乃夜驰沛公军//闻大王有意督过

    D.大王不取也//如今人方刀俎

  • 5、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树之以桑

    A.非我也,岁也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3月22日,杭州连绵了几天的阴雨终于消散,一出门就感觉到了暖意。茶馆老板庞颖在电话里的声音透着欢欣:“跟我去梅家坞!今天可以‘大采’了。”所谓“大采”是指大规模的龙井采摘。人人都想尝鲜,尤其是“贵如金”的明前龙井。于是,从春分到谷雨间的杭州,就沉浸在龙井茶的清香里了。这样的乐趣自明人高濂开始延续:“谷雨前采茶旋焙,时激虎跑泉烹享,香清味冽,凉沁诗脾。每春当高卧山中,沉酣新茗一月。”

    与诸多名茶隐逸山林不同,龙井是大隐隐于市,出自西湖周边繁盛的人间烟火之中。杭州人对龙井的品第早有排序,传统核心产区依次是“狮”——狮峰、“龙”——龙井、“云”——云栖、“虎”——虎跑、“梅”——梅家坞,五大字号都在西湖周边,最远也不过半个多小时车程。正如高濂所说:“山中仅一二家,炒法甚精。近有山僧焙者,亦妙。但出龙井者方妙,而龙井之山,不过十数亩。”离开西湖,就只能叫“杭州龙井”,甚至“浙江龙井”了。

    (摘编自《龙井茶境:山、水与禅之间》)

    材料二:西湖龙井的历史可溯至唐代,当时陆羽的《茶经》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至清代,西湖龙井已列于众名茶的前茅。浪漫的西湖素来多传说,相传狮峰山下胡公庙前被封为“御茶”的18棵茶树,乃清乾隆游西湖时赐名。“龙井问茶”是新西湖十景之一。龙井村溯溪而上,山坡遍植龙井茶树,游人可采茶学茶。除茶园之外,村内还有老龙井、胡公庙、九溪十八涧、十里琅珰、龙井寺等景点。山涧溪流,遍散茶意。

    (摘编自《何处踏青问茶》)

    材料三:茶很早就有了,而中国幅员辽阔的地理环境也为茶文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质基础。从古至今,不同地域孕育出不同种类的茶,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黑茶、白茶;主流的饮茶方式也在不断演变,从唐代的煎茶,宋代的点茶,再到明代以来的泡茶;皇家、士大夫、老百姓也各自有一套喝茶的方法,每一套都有自己的道理。尤其是最近这些年,物质逐渐丰裕的中国人开始重拾传统的茶文化,对茶道的探求也越来越强烈。

    中国经历了几次文化断层,但茶的物质基础一直生生不息,而饮茶作为“开门七件事”之一,在民间也从未断绝,这也是茶文化复兴的土壤。在中国人眼里,日本茶道精神虽然纯粹,但也过分苛刻和程式化。中国茶之道,则是道法自然。这也是我们这次在杭州、徽州和成都踏访春茶所感,在一种多元的山水、人文和市井情境下,中国茶呈现出来的样式是自由自在的。

    (摘编自《自由自在中国茶》)

    材料四:各产区以实施茶叶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为抓手,加快集成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有机肥+配方肥”以及“茶一沼一畜“等绿色生产模式,创建高标准生态茶园,夯实绿色发展基础。有机茶等认证产品数量上升、供应充足。

    各省多措并举,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宣传推介,加快打造特色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湖南省打造“五彩湘茶”,重点推介湖南红茶;江西省整合“四绿一红”区域品牌,形成狗牯脑茶、婺源绿茶、庐山云雾茶、浮梁茶、宁红茶联动;贵州省树立“贵州绿茶”“贵州红茶”“贵州抹茶”“贵州黑茶”核心品牌,成立遵茶集团,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摘编自《2018年中国茶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

    【1】下列对“西湖龙井(茶)”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西湖龙井是龙井茶西湖产区生产的茶叶,因其富有西湖周边的人间烟火气息而闻名。

    B.西湖龙井春茶采摘时间在春分到谷雨之间,但最好要在春分和清明之间采摘。

    C.西湖龙井以明前龙井为最好,这时采摘规模虽是最大,但产量很低,造成茶叶价格上升。

    D.西湖龙井核心产区为“狮”“龙”“云”“虎”“梅”,狮峰龙井是品质最好的西井。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茶馆老板电话中透着欢欣的话体现了他在收获时的快乐,“我”能够感受到对方的情感也说明人们对西湖龙井茶的喜爱之情。

    B.陆羽《茶经》的内容可以证明西湖龙井最晚出现在唐代,高濂的“沉酣新茗一月”说明西湖龙井采摘的时间只有一个月。

    C.西湖的浪漫传说增强了西湖龙井茶的文化氛围,新西湖十景的“龙井问茶”能够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知西湖龙井茶的生产过程。

    D.材料四通过列举具体的茶叶绿色生存模式和各省打造的茶叶品牌,说明我国茶叶绿色效益初步显现,优势品牌正在形成。

    【3】材料从哪些方面论证了中国茶的自由自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说六朝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此时只剩凄凉秋色,反映词人吊古伤今情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则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8、默写填空。

    (1)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绘天姥山拔地参天、横空出世雄伟形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短歌行》仿用《管子·形势解》中的典故,表达尽可能多地招纳人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为全诗定下情感基调,表露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

    (4)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5)《赤壁赋》中,客人运用比喻,感伤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姚鼐登上泰山之巅看到一幅“雪山晚晴图”,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天空,描写这一景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虞美人》一词,通过永恒自然和沧桑人事的的强烈对比,抒发物是人非的亡国之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得空缺部分。

    (1)《涉江采芙蓉》中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观的《鹊桥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叹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胜过人间无数貌合神离的相聚。

    (3)《诗经·静女》中写姑娘故意躲起来,小伙子焦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歌台舞殿是互文的手法,台既可以舞,殿亦可以歌,意谓宫内处处皆是轻歌曼舞。歌台这边“________”,舞殿则是“________”。

    (2)《六国论》写祖辈父辈创业艰辛,而他们的子孙却“________________”,以比喻和对比手法表达对赂秦行为的谴责。

    (3)“舟”是水路交通工具,也是诗词的重要意象。杜甫的《登岳阳楼》“________”和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________”均提及“舟”,并借它抒发孤独衰老之感。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表现孔子不以年长自居,打消弟子陈述志向前的顾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哂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认为如果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加强文教和德政以吸引他们前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唐多令·雨过水明霞

    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邓剡,南宋末年爱国诗人。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时所写。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篇寓情于景,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凄凉的黄昏秋江图,渲染了令人感伤的氛围。

    B.“堪恨”是全词的词眼,明确地表达了词人因辗转漂泊而产生的故国之思和对朝廷不思抗金的批评。

    C.词的下阕化用刘禹锡《乌衣巷》的典故,表现建康由盛而衰,借燕子飞入新巢,喻指许多南宋遗民安于现状。

    D.此词以感情沉郁和风格清奇取胜。通过寒叶、西风、乌衣巷、明月、芦花等意象,表达作者的主体感受。

    【2】这首词结尾“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曾受到诗评家的赞赏,请结合全词内容加以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徐陵,字孝穆,东海郏人也。八岁能属文,既长,博涉史籍,纵横有口辩。太清二年,兼通直散骑常侍。使魏,魏人授馆宴宾。是日甚热,其主客魏收嘲陵曰:“今日之热,当由徐常侍来。”陵即答曰:“昔王肃至此,为魏始制礼仪;今我来聘,使卿复知寒暑。”收大惭。及侯景寇京师陵父在围城之内陵不奉家信便蔬食布衣若居忧恤会齐受魏禅梁元帝承制于江陵复通使于齐陵累求复命,终拘留不遣。

    绍泰六年,除散骑常侍。时安成王顼为司空,以帝弟之尊,势倾朝野。直兵鲍僧叡假王威权,抑塞辞讼,大臣莫敢言者。陵闻之,乃为奏弹,导从南台官属,引奏案而入。世祖见陵服章严肃,若不可犯,为敛容正坐。陵进读奏版时,安成王殿上侍立,仰视世祖,流汗失色。陵遣殿中御史引王下殿,遂勒免侍中、中书监。自此朝廷肃然。高宗慕历,封建昌县侯,邑五百户。及朝议北伐,高宗曰:“朕意已决,卿可举元帅。”众议咸以中权将军淳于量位重,共署推之。陵独曰:“不然。吴明彻家在淮左,悉彼风俗,将略人才,当今亦无过者。”于是争论累日不能决。都官尚书裴忌曰:“臣同徐仆射。”陵应声日:“非但明彻良将,裴忌即良副也。”是日,诏明彻为大都督,令忌监军事,逐克淮南数十州之地。高宗因置酒,举杯属陵曰“赏卿知人。”至德元年卒,时年七十七岁谨日章。陵性清简,无所营树,禄体与亲族共之。太建中,食建昌邑,邑户送米至于水次,陵亲戚有贫量者,皆今取之,数日便尽,陵家寻致乏绝。其周给如此。世祖、高宗之世,国家有大手笔,皆陵草之。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传写成诵,逐被之华夷,家藏其本。

    (选自《陈书·徐陵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保量寇京师/陵父在围城之内/陵不奉家信/便蔬食布衣/若居忧恤/会齐受魏禅梁元帝/承制于江陵/复通使于齐/

    B.及候景寇京师/陵父在围城之内/陵不奉家信/便蔬食/布衣若居忧恤/会齐受魏禅梁元帝/承制于江陵/复通使于齐/

    C.及侯景寇京师/陵父在围城之内/陵不奉家信/便蔬食/布衣若居忧恤/会齐受魏禅/梁元帝承制于江陵/复通使于齐/

    D.及侯景寇京师/陵父在围城之内/陵不奉家信/便蔬食布衣/若居忧恤/会齐受魏禅/梁元帝承制于江陵/复通使于齐/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兼,文中表示兼任官职,与其用法类似的词语还有“领”;“除”“拜“也可以表示授予官职。

    B.纂历,文中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C.朕,秦以前人们不论尊卑,都可自称“朕”,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D.食建昌邑,指依靠建昌封邑租税生活,食邑是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陵博学多才,能言善辩。徐陵广涉史籍,颇有口才;他奉命出使北魏时,宴席上受到魏收的嘲讽,结果徐陵反过来嘲弄了魏收,让魏收羞愧难当。

    B.徐陵不畏强权,积极谏言。安城王依仗皇帝弟弟的身份,阻塞诉讼,大臣不敢言说,徐陵带领御史台官员对其进行弹劾,罢免了他的侍中、中书监等职。

    C.徐陵力排众议,坚持己见。高宗决定北伐,让大臣推荐元帅,朝臣共同签名推举中权将军淳于量,徐陵力排众议,坚持推荐吴明彻。

    D.徐陵举荐有功,受到称赞。徐陵举荐吴明彻与裴忌后,皇帝诏令吴明彻为大都督,裴忌监军事,攻取了数十州。后来高宗摆设酒宴时,举杯称赞徐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陵亲戚有贫匮者,皆令取之,数日便尽,陵家寻致乏绝。

    (2)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传写成诵,遂被之华夷,家藏其本。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节。150—2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