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汕尾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非曰之,愿学焉。 能:胜任

    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 爱:喜爱

    ③行李之往来,其乏困 共:同“供”,供给

    ④项伯杀人,臣 活:活着

    ⑤置之地,拔剑撞破之 而:连词,表顺承关系

    ⑥若不阙秦,将取之 焉:兼词,从哪里

    以为大王不取也 窃: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辞

    ⑧越国以 鄙:边邑

    A.①②③

    B.④⑤⑧

    C.⑤⑥⑦

    D.⑥⑦⑧

  •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跻身  杀手锏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B.艺苑  入场券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C.彗星  白炽灯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D.精湛  孵化器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 3、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只要努力学习,学习成绩有可能提高。

    B. 只有我们团结协作,这个问题一定能够解决。

    C. 即使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做出一样的选择。

    D. 因为年代久远,但是画作的墨迹已有些暗淡。

  • 4、下列一组括号中意思全对的是

    ①臣之壮也,犹(尚且)不如人  ②是(这)寡人之过也

    ③郑既(既然)知亡矣 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⑤越国以鄙(边邑)远,君知其难也 ⑥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

    ⑦夫晋,何厌(厌烦)之有  ⑧唯君图(图谋)之

    ⑨微(如果没有)夫人之力不及此   ⑩且君尝为晋君赐(恩惠)矣 

    因(因为)人之力而敝之   亦去(离开)之

    A. ③④   B. ②⑤⑦   C. ①⑥⑨   D. ⑧⑩

  • 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教父

    赵冬

    我是在北方那座俄罗斯式的城市里长大的。

    那时候,教堂顶的白雪,尖楼上的钟响,紧裹黑衣的修女……无不诱惑着我对神秘殿堂产生不着边际的遐想。

    外公是天主教徒,对耶稣十分虔诚。他不仅自己信教,每周还要领儿孙们去教堂礼拜和做弥撒。他与教堂的老神父交情甚密,神父待人谦恭、和善,小孩们都喜欢围着他蹦呀跳呀,或听他讲圣经故事。

    神父是外公的挚友,也是两个舅舅的教父。闲暇时常来家里与外公聊天,对饮,一瓶酒,四碟菜,多至深夜。谈得投机便与外公同榻而眠,情同手足。两个舅舅才十八、九岁,对教父更是顶礼膜拜,言听计从。

    外公兴趣很广泛,爬山、钓鱼、打猎、打拳、下棋、舞文弄墨……没有他不好的。有一次去雪山打猎,一熬就是半个月,结果还真打死一头黑熊,一个人把熊用爬犁拉了回来。他在人前最得意炫耀的是那件火狐狸皮大衣,据说是件宝物。外公说穿上它就是在雪地里睡上三天三夜也冻不死。这件大衣是用好几百只红狐狸皮缝制的,我猜,皮大衣一定是很值钱的。

    秋去冬来,北方的大地又覆盖了一层白皑皑的冰雪。天气冷得能冻掉行人的下巴颌,松花江被冰雪封了顶。外公是个不甘寂寞的老人,他不听家人劝阻,拿着鱼具到江面上戳出一个冰窟窿,下网捞起鱼来。从清晨到黄昏,家人见这么久未归,便去寻找。江面的冰上摆着鱼具,却不见了老人。

    全家人慌慌张张地奔到江边,望着冰窟窿里蒸腾出的寒气哭号不停。人们都说,一定是老头子捞鱼不慎跌进冰窟窿里了。

    由于未捞到尸首,外公的丧事也只好草草举行。尽管这样,还是赶来了许多人,都是他各界的朋友,人们大都受过外公的恩惠,希望能为老人做点什么……忙前忙后,里外张罗得最欢的要属老神父了。分家的时候,他把我大舅拉到一旁,对他说:“告诉你,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你爹在那边呢……”他用手指了指天空:“他蹲在雪地里,一丝也不挂呀!我看见他身体直打颤,好可怜呢!”

    第二天,教父伏在二舅耳朵上,神秘地说:“孩啊,昨夜你爹又托梦给我,他说那边天冷,他快被冻死了……”

    两个舅舅像两只傻鹅,呆呆地望着教父,不知如何是好。

    翌日,教父又来到我家,告诉舅舅说外公梦中委托他把那件狐皮大衣给捎过去。

    舅舅不敢怠慢,急忙取来大衣,让教父拿走了。

    做礼拜的时候,教父满脸慈祥地拍了拍大舅的肩,眨着眼睛说:“你爹接到大衣穿上了,还夸你是个大孝子呢……”几句话说得大舅轻飘飘的。

    可是,没过几天,外公突然活着回来了。四邻震惊不小,家人欢天喜地。

    原来,那日外公在江面网鱼,几网下去,不见半个鱼星,来了脾气。旁边正好有位老渔翁经过,便赌气扔下鱼具,随老渔翁到江下游用大网捞鱼去了……

    从此,教父再也没到家里来过。外公到教堂几次,教父均以病相避。一连好几年,外公怕教父难为情,也就换了一个教堂做礼拜。

    记得外公临终前,还念念不忘这件事。他躺在床上,用微弱的声音对大家说:“……唉,真没想到,一件破大衣,竟伤了一位……老朋友。罪过呀!……”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开篇描写了北方城市里的教堂、钟楼和修女,营造了浓浓的宗教氛围,属于小说自然环境的描写。

    B. “我”生活在这座北方城市里,小说以“我”的见闻串联情节,内容更加紧凑,更具有真实感。

    C. 神父待人谦恭、和善,虽然觊觎外公的大衣,但事后又幡然悔悟,所以得到了外公的原谅。

    D. 两个舅舅一直对教父言听计从,外公“遇难”后,舅舅们不知所措,这是神父阴谋得逞的原因。

    2小说中外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3小说结尾外公突然出人意料地活着回来,这样设计有何妙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的《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行路作比,形象的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2)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下片,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在横线上填写《论语》原句。

    ①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_____________,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③道之以政,齐之以刑,_____________;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_____________,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⑤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以“求木之长”和“欲流之远”为喻,引出全文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人奢侈靡费而不知怜惜发出了愤激的质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4)____________,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5)____________,着我扁舟一叶。(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6)其势弱于秦,____________。(苏洵《六国论》)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使用了顶针手法,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运用这种手法写琵琶乐音暂停,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行路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3)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询问弟子的治国志向,他首先从自己谈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消除弟子顾虑。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会像周公那样接待贤才,以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想要成为见识明达、行为没有过错的人,就必须时时自我检视。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曹操临江斟酒、执矛吟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沁园春·雪》完成后面题目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沁园春·雪》中的风流人物是指什么人?《沁园春。长沙》中的同学少年可算是风流人物吗?试做简要分析。

    2、这两首词在内容和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江阴三山记

    【元】朱德润

    余尝游名山,未尝不稿记其胜。江阴去吴百八十里,不闻佳山秀水之名。至正丁亥冬,十一月既望,因永嘉通守余公德汇,约为京口之行。

    余公递舟行速,仆舟迟不能追也,遂自无锡之北门数里大石桥入。过水村渔浦,野田荒墅,草木枯谢。舟行六十余里,至青阳镇,始见酒帘村市,客舟骈集。又十里至佗村岸高丈余河流弯曲若蜿蜒之势始抵江阴州治晚谒翟仲直州尹夜宿桥岸下

    明日西回,登览高丘,则东瞰长江,南连吴会,复自湾河过佗村而北,皆美田沃壤,斥堠相望,迤逦青山迎棹,樵歌牧唱,相与应答,舟人回牵,沿山前小河而行。村墟相接,岸柳交映。两山之间,浦溆萦带,北通江口,地名石堰。既而舟转岸曲,板桥为梁,即三山坞。其间民居辏集,屋瓦参差,稻秸堆委,连衢比巷,如墉如栉;风俗熙熙,翁呼儿荛,妇饷姑汲;牛羊在山,犬豕在圈,鸟噪于林,鸡登于屋,蔼然太平丰稔之象,若古朱陈村焉。其山皆不甚高峻,而松篁苍翠,石磴丹垩,或颇然如屋,或顽然如虎;洼然而湫,林然而壁;少焉,却出山坞,有横山在前,野田开豁,水港渐宽,询其地,则常之晋陵县界。于是舟人鼓棹,稚子扣舷,风帆二十里,抵官塘漆市桥而泊焉。

    嗟夫!一元之气,融融于亘古,归气于山泽,而有孕灵育秀;僻在荒陬,不经名贤游览,遂寂寥无闻,江阴诸山是矣。余不识温之雁荡,若吴之灵岩,常之惠山,殆不过是,惜不得与德汇辈同为寻幽讨胜之辞而品题之。且舟中傲仉,览之未详,姑书以识岁月。

    【注】①朱陈村:在今江苏丰县东南,传说村中仅朱陈两姓,世为婚姻,男耕女织,风俗淳朴。②傲仉:动摇不安的样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又十里至/佗村岸高/丈余河流/弯曲若蜿蜒之势/始抵江阴州治/晚谒翟仲直州尹/夜宿桥岸下

    B.又十里/至佗村/岸高丈余/河流弯曲/若蜿蜒之势/始抵江阴州治/晚谒翟仲直州尹/夜宿桥岸下

    C.又十里/至佗村/岸高丈余/河流弯曲若蜿蜒之势/始抵江阴州治晚/谒翟仲直州尹/夜宿桥岸下

    D.又十里至/佗村岸高丈余/河流弯曲/若蜿蜒之势/始抵江阴州治晚谒/翟仲直州尹夜宿桥岸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正,元惠宗的年号,“至正”意思为“最中正之道”。年号是古代纪年的一种名号,各有寓意,如贞观、庆历、武帝、太祖等。

    B.丁亥,中国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24年称“丁亥年”。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顺序相配,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

    C.既望,古代纪日法的特定名称,阴历每月十六。“望”即“望日”,一般指阴历每月十五,“既望”即“过了十五”为“十六”。

    D.一元,指宇宙开始前的混沌状态。一,万物开始;元,本义是头,引申为开始、根本、根源等,道家学派用以指万物之本——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清新明快的语言,绘制了一幅江南的山村水乡图,河渠交错,岸柳掩映;丘冈连绵,屋瓦参差。

    B.作者以闲适的目光摄取了一幅农家乐图景,翁儿妇姑各操其业,鸡犬豕牛各得其所,村庄和顺太平,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C.第3段的描写以行舟为立足点,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一一展现所见景物;而且句式上也富有特色,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D.文章起结处呼应紧密,开头说自己有游山记稿的习惯,结尾说由于未能仔细游览,只好暂时记下这次游历做个时间的记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舟人鼓棹,稚子扣舷,风帆二十里,抵官塘漆市桥而泊焉。

    (2)若吴之灵岩,常之惠山,殆不过是,惜不得与德汇辈同为寻幽讨胜之辞而品题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存一分钟,快乐60。近期,天津海河上的这一句话火遍全国。快乐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获得快乐,这些问题简单又深奥。有人说,归隐田园的陶渊明是快乐的,心系天下的范仲淹是快乐的;还有的人说,在生活与学习中找寻快乐,更有的人将快乐与家国联系在一起……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快乐,如何收获快乐?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