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南平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陶渊明,一名潜,号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诗人。他开创了山水诗派,代表作有《归园田居》《饮酒》《鸟鸣涧》等。

    B.《致云雀》作者是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他的代表作有诗歌《西风颂》、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

    C.宋词按照风格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姜夔等,豪放派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等。

    D.古代对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称谓。如初一为“朔”,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最后一天为“晦”。

  •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次去青海湖,湖面如无边无际的大海一样。         。青藏高原上的纳木错湖,海拔高达4500米,堪称举在天上的湖。 ,好像大地佩戴的一块翡翠坠子。青藏高原上的湖泊美在何处?我觉得:美在清澈,美在水色。

    ①像晴朗的夜空  ②走近岸边  ③远望湖水湛蓝湛蓝  ④湖水是绿色的  ⑤湖水如蒸馏水一样清澈  ⑥卵石历历可数

    A.②④⑥⑤①③ B.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⑥⑤①③② D.⑤③①④②⑥

  • 3、下列各句加点字的解释,每组两句都正确的一项是

    A.而吾与子之所共(享有)   贫贱有此女,始还家门(离开)

    B.则其好游者不能也(尽头)   樊将军以困来归丹(处境恶劣)

    C.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做)

    D.荆轲顾笑武阳,前为(道谢)   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告诉)

  • 4、填入横线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雁阵之美,在于它能给现实生活提供哲思。有研究表明,雁阵飞行的速度能比单雁提高22%,因为飞行中雁的两翼可形成一个相对的真空状态;头雁没有真空,无法讨巧,但却是不停轮换的。______________,这确实值得作为思想群体的人类深思。

    A.为了团队共同的目标勇于牺牲自我

    B.雁阵里每一个成员能配合的如此之好

    C.人类与我们的大自然应怎样和谐相处

    D.任何团队总有一个精明的领导者

     

  • 5、下列特殊句式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A.夫普,何厌之有? B.大王来何操?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是寡人之过也。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现代文阅读

    文艺要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

    回顾一年多来众多文艺作品创作,无论是影视剧、歌曲,还是小说及其它作品,都令人感到耳目一新,如《大圣归来》、《三体》等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一些影视剧如《琅琊榜》、《老炮儿》等,在社会各界也都引起热烈反响,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老百姓常常对此津津乐道,感觉这是为人民群众奉上了一道道精神文化大餐。

    这些好的文艺作品为何能受到人民群众如此喜爱?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即是这些文艺作品来源于人民群众,它接地气,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把人民群众生活中最真实、最真切、最真挚的一面充分挖掘和表达出来,祛除了作品的空洞泛化,杜绝了作品的虚构简化,让人民群众亲身从这些作品中看到了自己的真实生活影像,看到了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淳朴民风、热情态度、勤劳创造和真实情感,看到了那些有血有肉、精神高大的大众群体,寻到了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因而有一种真切的“获得感”。

    这些真切的“获得感”,首先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渴望。事实上,人民群众不是没有艺术鉴赏能力,而是喜欢真正有思想、有道德、有温度、有高度,能够号准时代脉搏、真实反映人民群众悲苦和欢乐的作品。比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曾让我们热泪盈眶,当这部作品被搬上荧屏后,我们切身感受到的是来自对再现现实生活的真切呼唤。虽然这部作品的创作年代在上个世纪,但是这部作品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让我们忘怀。我们喜欢作品中的人物,崇尚作品人物的精神品格,因为这部作品的的确确让我们感受到了普通百姓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

    这些真切的“获得感”,还让人民群众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境界。最近一个时期被陆续推出的一系列展现人间正道的文艺作品,不仅为人民群众送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而且也向社会不断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润物无声地起到了引领社会新风尚的作用。《老炮儿》之所以一炮打响,就是因为它呼唤的是对“规矩”的回归,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构建诚信社会的共同心声。而《老炮儿》的走红,无疑为构建什么样的诚信社会,树立了可亲、可敬、可学、可做的榜样,而且将人人具有的向善天性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在欣赏的同时,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去做。故而可以说,这种“获得感”的效应和作用,的确难以估量。

    由此可见,人民群众喜欢的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文艺作品,喜欢的是文艺作品对现实的真切关怀和真实再现,希望从文艺作品中得到更多的“获得感”,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让精神文明之翼也和物质文明翅膀一样硬起来,如此,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康社会。因此,作为每一位文艺创作者,都应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深入生活,扎根于人民,为人民而作。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

    (选自《中国文明网》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们从《平凡的世界》中可以切身感受到来自对再现现实生活的真切呼唤,感受到普通百姓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

    B. 读《平凡的世界》曾让我们热泪盈眶,当这部作品被搬上荧屏后,我们更向往回到那个年代去生活。

    C. 《老炮儿》一炮打响,是因为它呼唤的是对“规矩”的回归,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构建诚信社会的共同心声。

    D. 《老炮儿》为构建诚信社会树立了榜样,让人民群众在欣赏的同时,知道应该怎样去做,这种“获得感”的效应和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无论是影视剧、歌曲,还是小说及其它作品,它们都能为人民群众奉上一道道精神文化大餐。

    B. 来源于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生活中最真实、最真切、最真挚的一面充分挖掘和表达出来,是好的文艺作品受群众喜爱的重要原因。

    C. 文艺要让群众有“获得感”,就应该祛除作品的空洞泛化,杜绝作品的虚构简化,让人民群众从这些作品中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

    D. 真切的“获得感”,不仅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渴望,还让人民群众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境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最近一个时期被陆续推出的一系列展现人间正道的文艺作品,不仅为人民群众送来了精神食粮,而且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

    B. 要想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小康社会,就要让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之翼也和物质文明翅膀一样硬起来。

    C. 每一位文艺创作者,只有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深入生活,扎根于人民,才能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

    D. 事实上,人民群众具有和文艺创作者一样的艺术鉴赏能力,他们喜欢真实反映人民群众悲苦和欢乐的作品。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高》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

    (2) 李商隐《锦瑟》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创设出无比美妙的意境,表达作者内心的怅惘之情。

    (3)《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_______

    (4)《赤壁赋》借客人之口感慨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长流不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5)《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6)白居易《琵琶行》中描述琵琶女的弹奏到达高潮,忽而当心收拨,于是屏息凝声,四下皆静。此处以静来衬托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赤)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歌行》中用比喻手法感叹人生短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诗人借用《诗经》中姑娘思念情人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干的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心念旧恩。(曹操《短歌行》)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蹉跎,只能借酒抒怀。

    (3)荀子《劝学》中,以“劣马”为例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用鸟和鱼来比喻,表达了自己渴望自由,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自然的急迫心境。

    (3)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之。

    (4)在《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_”,但由于行事草草,最终却“____________”。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月是中国古典诗歌常见的意象,在《琵琶行》中借月这一自然物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的是“____________”。也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凉心境的是“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流夜郎赠辛判官

    李白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

    与君自谓长如此,宁知草动风尘起。

    函谷忽惊胡马来,秦宫桃李向明开。

    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注]①这首诗于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事而获罪,被流放到夜郎所作。②五侯七贵:五侯,《汉书·元后传》:“河平二年,上悉封舅谭为平阿侯,商成都侯,立红阳侯,根曲阳候,逢时高平侯,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七贵,潘岳《西征赋》:“窥七贵于汉庭”。李善注:七姓谓吕、霍、上官、赵、丁、傅、王也。③金鸡:古代颁布赦诏时所用的仪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人多以汉暗喻本朝之事,“五侯七贵”是指代当时与诗人结交的达官显贵,开篇两句即作者回忆自己醉眠花柳、开怀畅饮的豪奢生活。

    B.三四两句直抒胸臆,气势豪迈,表现诗人当年虽然春风得意、豪气干云,却能保持谦虚谨慎、甘为人后的优良作风。

    C.“文章献纳”两句表现出皇帝对诗人的宠信,诗人在精美的“麒麟殿”上呈献文章,在奢靡的“玳瑁筵"前流连忘返。

    D.“与君自谓”两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表现自己的惬意生活突然被打破,“草动风尘起”即暗指安史之乱爆发。

    【2】本诗表达了诗人被流放夜郎后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就。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寻丁父忧,归。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佑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①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天祥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遂移漳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厓山破,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溪峒蛮:宋时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泛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B.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C.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D.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指科举时代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元、明、清,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举进士,指参加进士考试。

    B.勤王,尽力于王事,后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内乱或外患的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

    C.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时君主为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会至郊外祭祀社稷,后来用社稷代指国家。

    D.除,指官职升迁。古文中还有许多表官职升迁的词语,比如:陟、出官、迁谪、转徙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天祥才华出众。他二十岁时参加进士考试,应对时不打草稿,一挥而就,考中状元,考官王应麟对他大为赞赏。

    B.文天祥堪当重任。他任湖南提刑时,与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认为他有治理国家的能力。

    C.文天祥忠君爱国。长江上游告急时,他积极应诏勤王;被捕之后,拒绝张世杰的劝降并书写《过零丁洋》,以明心志。

    D.文天祥守节不屈。厓山被攻破后,他被元将张弘范送往京师,元朝廷劝降,他坚决不屈服,视死如归,最后从容就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

    (2)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古兰经》里有个经典故事:一天,有人找到一位会移山大法的大师,央其当众表演一下。大师在一座山的对面坐了一会儿,就起身跑到山的另一面,然后就说表演完毕。众人大惑不解。大师道:“这世上根本就没有移山大法,惟一能够移动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