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数量多,老龄化速度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重。
B.从根本上来说我们要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功的评价标准。
C.通过东西方文化合璧、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使香港这颗“东方之珠”璀璨夺目,成为世界级的文化融合成功范本。
D.在治理体系的革新中,人是最重要的,不仅他们要在发展理念方面作自我革命,还要在能力上不断自我革新。
2、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端章甫(古代的一种礼服) 刑于寡妻(正妻,一说为贤妻)
B.族庖月更刀(一般的厨师) 去来江口守空船(语气助词)
C.夫子之谓也(古代对男子尊称) 枉将他气杀也么哥(语气词连用,相当于“罢了”)
D.越陌度阡(南北向的田间小路)为之踌躇满志(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样子)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这个展览会规模宏大,其展品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美不胜收。
B. 很多名牌大学毕业生,除了书本知识外便身无长物,被认为缺乏一技之长而在现代职场中难以立足。
C. 网络文学走过十年之路,似乎大有成为准主流文学之势,但相对于纯文学而言,它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D. 他把相敬如宾当作与朋友交往的一条起码原则,但在生活中他却常常得不到别人的尊敬,他为之很苦恼。
4、下面各句中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
①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②而君幸于赵王 ③君何以知燕王 ④拜送书于庭 ⑤何功之有哉 ⑥使不辱于诸侯 ⑦此人力士 ⑧谁可使者 ⑨为夫婿所薄 ⑩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A. ①②④ B. ③ ④⑥ C. ②⑥ ⑨ D. ①⑤⑨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联合国新任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曾担任葡萄牙总理,他外交能力突出,四国语言信手拈来,各外媒对他的语言才能赞不绝口。
B. 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火石,让小余心头郁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次燃起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
C. 吴湖帆工山水,亦擅松、竹、芙蕖。其画风秀丽丰腴,设色深具烟云飘渺、泉石洗荡之致,达到了毫厘不爽的程度。
D. 这恶魔似的铁马,那振聋发聩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混浊了,正是它,把瓦尔登湖岸上的树木和风景吞噬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兵
梁晓声
天黑了。
暴风雪呼啸得更加狂怒,一辆客车,已经被困在公路上六七个小时。
车上二十几名乘客中,有一位抱着孩子的年轻母亲,她的孩子刚刚两岁多一点儿。还有一个兵,他入伍不久。他那张脸看去怪稚气的,让人觉得似乎还是个少年呐。
那时车厢里的温度,由白天的零下三十摄氏度左右,渐渐降至零下四十摄氏度左右了。车窗全被厚厚的雪花一层层“裱”严了。车厢里伸手不见五指,每个人都快冻僵了,那个兵自然也不例外。不知从哪一年起,中国人开始将兵叫做“大兵”。其实,普通的大兵们,实在都是些小战士。
那个兵,原本是乘客中穿得最保暖的人:棉袄、棉裤,冻不透的大头鞋,羊剪绒的帽子和里边是羊剪绒的棉手套,还有一件厚厚的羊皮军大衣。
但此刻,他肯定是最感寒冷的一个人。
他的大衣让司机穿走了,只有司机知道应该到哪儿去求援,可司机不肯去,怕离开 车后,被冻死在路上,于是兵就毫不犹豫地将大衣脱下来了……
他见一个老汉只戴一顶毡帽,冻得不停地淌清鼻涕,挂了一胡子,样子非常可怜。于是他摘下羊剪绒帽子,给老汉戴了。老汉见兵剃的是平头,不忍接受。兵憨厚地笑笑说:“大爷您戴着吧!我年轻,火力旺,没事儿。”
人们认为他是兵,他完全应该那么做,他自己当然也这么认为。
后来他又将他的棉手套送给一个少女戴,她接受时对他说:“谢谢。”
他说:“不用谢,这有什么可谢的?我是兵嘛,应该的。”
后来那年轻的母亲哭了,她发现她的孩子已经冻得嘴唇发青,尽管她一直紧紧抱着孩子。
于是有人叹气……
于是有人抱怨司机怎么还没找来救援的人们……
于是有人骂娘、骂天、骂地,骂那年轻的母亲哭得自己心烦心慌……
于是,兵又默默地脱自己的棉袄,走到那位年轻母亲身边。帮着她,用自己的棉袄,将她的孩子包起来了……
穿着大衣的几个男人和女人,都用大衣将自己裹得更紧了。仿佛兵的举动,使他们冷上加冷了……
再后来,天就完全黑了。
伸手不见五指的车厢里忽然有火苗一亮:一个男人按着了打火机。他接近到兵跟前,一松手指,打火机灭了,车厢里又伸手不见五指了。
他低声说:“真的,你这兵就是经冻。咱俩商量个事儿,把你的大头鞋卖给我吧,200元!200元啊!”兵说:“这不行,我要冻掉了双脚,就没法儿再当兵了。”
他一再地央求。说哪儿会冻掉你双脚呢!你把大衣、棉袄、帽子和手套都白送给别人穿着戴着了,怎么我买你一双鞋你倒不肯了呢?
兵沉默片刻,犹豫地说:"那……如果你愿意用你那半瓶酒和我换的话,我可以考虑……”
二人互换之际,他又灌了一大口酒,好像如若不然,这种交换,在他那一方面是很吃亏的。
兵从车厢这一端,摸索着走向那一端,依次推醒人们,让所有的人都饮口酒驱寒。包括那位年轻的母亲,包括那少女。
酒瓶回到兵的手中时,兵最后将它对着嘴举了起来——只有几滴酒缓缓淌进兵的嘴里。兵感到口中一热,似乎浑身也随之热了一下……
车是被困在一条山路上的,一侧是悬崖。狂风像一把巨大的扫帚,将下坡的雪一片片扫向悬崖底谷。
于是车开始悄悄地倒滑了,没有一个乘客感觉到这是一种不祥。
但兵敏锐地感觉到了,他下车了……
拂晓,司机引领来了铲雪车和救援的人。乘客们欢呼起来,只有一个人没有欢呼,就是兵。就是那看上去怪稚气的兵,就是那使人觉得还是个少年的兵。
人们是在车后发现他的——他用肩顶着车后轮,并将自己的一条腿垫在车后轮下。
他就那么冻僵在那儿,像一具冰雕。
也许,他没有声张,是怕人们惊慌混乱,使车厢内重量失衡,车向悬崖滑得更快。也许,他发出过警告,但沉睡的人们没有听见,呼啸的狂风完全可能将他的喊声掩盖……
事后人们才知道,他入伍才半年多。他还不满19岁,他是一个多子女的穷困乡村的农家的长子,他的未婚妻是个好姑娘,期待着在他复员后做他的贤妻……,
(选自《小小说精读》,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兵”为旧时对普通士兵的称呼,常含有贬义。小说以“大兵”为题,这种“贬词褒用”式的称谓,既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又突显了主人公的高大形象。
B.“暴风雪呼啸得更加狂怒”,写出环境的极冷,引出下文“大兵”让衣、让帽、让手套、换酒等一系列行为,与后文狂风扫雪的环境描写相照应,为结局作铺垫。
C.“有人叹气,有人抱怨,有人骂娘、骂天、骂地,骂那年轻的母亲……”这些叙述表现出车上的人们除了“大兵”都是些自私自利、缺少互助精神的人。
D.小说围绕着客车被困,“大兵”送出他所有的保暖衣物、用冻不透的大头鞋换酒给大家驱寒、顶住将要滑下悬崖的汽车这些情节,歌颂了“大兵”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
【2】小说中有多处自然环境的描写,请概括其作用。
【3】小说写了一个想用200元钱换“兵”的大头鞋的男人,有什么作用?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良马设喻,来说明学习和做事都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勤于积累。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先总括赤壁风景之美,然后由景入情,过渡到写人叙事。
(3)“丝竹”是古代弦乐器和竹制管乐器的统称,借指音乐。古诗文中有很多包含“丝竹”的句子,
如“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8、根据情境,补写出下列句子。
(1)曹操《短歌行》中引用《诗经》诗句,将女子对情人的深情相思变成了诗人对贤才的渴慕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其一)》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田园和自由的向往,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不愿意低三下四去侍奉权贵的时候,许多有志之士往往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4)杜甫在《登高》中,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诗句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商隐的诗句“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意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此意思接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词人感慨人生的短暂,情不自禁将酒洒在地上,来个自我宽慰。
9、依据所提示的情境,补齐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借鸟儿惊飞林中悲鸣来渲染蜀道荒寂凄清意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在《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借南海鲛人和蓝田美玉的遭遇写出了自己理想的最终幻灭。
(3)《劝学》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来比喻作者渴求贤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____________”一句,以金属变化来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改变和提升,而“____________”一句,则说明了君子智慧明理、行为无过的原因。
(3)李煜《虞美人》一词中,诗人感慨时光消逝,直接抒发亡国之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卫风•氓》中描写女主人公热恋时见到氓时高兴的诗句是:______,_____。
(2)《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
(3)《短歌行》中作者借用《诗经》中姑娘思念情人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干的人的诗句是: ______,____。
(4)2005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______,_____?
(5)《诗经·采薇》中既写出柳枝随风摇曳之状,又表现戍卒对家乡依依难舍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各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北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总结上片,带起下片,前句对大自然发出由衷的赞叹,后句则由“江山”引出“豪杰”。
B.《念奴娇·赤壁怀古》整首词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气势磅礴,格调清新,上片侧重写景,下片因景生情,极豪放之致。
C.“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点出了历史风云,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的感叹。
D.“铜雀春深锁二乔”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是通过间接描绘二乔将要承受的命运,把战争胜负写得含蓄蕴藉。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赤壁》中作者都借用周瑜的典故,各有何用意?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玄佐,滑州匡城人。少倜荡,不自业,为县捕盗,犯法,吏笞辱几死,乃亡命从永平军,稍为牙将。大历中,李灵耀据汴州反,玄佐乘其无备,袭取宋州,有诏以州遂隶其军,节度使李勉即表署刺史。
德宗建中初,进兼御史中丞,充宋、亳、颍节度使。时李纳叛李洧以徐州归纳急攻之诏玄佐援洧大破纳兵斩首万馀级东南饷漕乃通进围濮州徇濮阳皆下再降其守将遂通濮阳津。迁检校兵部尚书,兼曹濮观察、淄青郓招讨使、汴滑都统副使。
李希烈之反,玄佐与李勉、陈少游、哥舒曜联兵屯淮、汝,数困贼。帝在奉天,垂意关东,乃诏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希烈攻陈州,玄佐救之,希烈走,遂进取汴州。诏加汴宋节度使、陈州诸军行营都统。玄佐本名洽,至是赐名以尊宠之。入朝,复兼北庭兵马副元帅、检校司徒。
性豪纵,轻财好厚赏,故下益困。汴自李忠臣以来,士卒骄,不能自还,至玄佐弥甚。其后杀帅长,大钞劫,狃①于利而然也。玄佐贵,母尚在,贤妇人也。常月织纯一端,示不忘本。数教敕玄佐尽臣节。见县令走廷中白事,退,戒曰:“长吏恐惧卑甚,吾思而父吏于县,亦当尔。而居高当之,可安乎?”玄佐感悟,故待下益加礼。
汴有相国寺,或传佛躯汗流,玄佐自往大施金帛,于是将吏、商贾奔走输金钱,惟恐后。十日,玄佐敕止,籍所入得巨万,因以赡军,其权谲类若此。初,李纳遣使至汴,玄佐盛饰女子进之,厚馈遗,皆得其阴谋,故纳最惮之。所宠吏张士南及假子乐士朝赀皆钜万;而士朝私玄佐嬖妾,惧事觉,酰②玄佐,死,年五十八,赠太傅,谥曰壮武。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注】①狃,因袭,拘泥。②酰,同“耽”,沉溺,此处指毒酒。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李纳叛李洧/以徐州归/纳急攻之/诏玄佐援/洧大破纳兵/斩首万馀级/东南饷漕乃通/进围濮州/徇濮阳/皆下/再降其守将/遂通濮阳津/
B. 时李纳叛/李洧以徐州归纳/急攻之/诏玄佐援洧/大破纳兵/斩首万馀级/东南饷漕乃通/进围濮州/徇濮阳/皆下/再降/其守将遂通濮阳津/
C. 时李纳叛/李洧以徐州归/纳急攻之/诏玄佐援洧/大破纳兵/斩首万馀级/东南饷漕乃通/进围濮州/徇濮阳/皆下/再降其守将/遂通濮阳津/
D. 时李纳叛李洧/以徐州归纳/急攻之/诏玄佐援/洧大破纳兵/斩首万馀级/东南饷漕乃通/进围濮州/徇濮阳/皆下/再降其守将/遂通濮阳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指臣子写给皇帝的书信或奏章;作为公文,它只能陈述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用来抒发个人情感。
B. “汴州”是古地名,也称梁、汴,又称汴梁,简称汴,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为八朝古都,即 “直把杭州作汴州”中的“汴州”。
C. “端”是古代布帛的一种长度单位,二丈或六丈为“一端”;“端”在古代也指一种礼服,“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句中“端”就指礼服。
D. “商贾”是商人的统称。古代有“行商坐贾”的说法,商是流动着贩卖商品的人,贾是开店铺卖东西的人,二字连用,泛指做买卖的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玄佐倜傥不羁,性情豪纵。他少年时期行为放荡,不事产业;发达以后,轻财好赏,因此汴州士兵变得贪财而又骄横。
B. 刘玄佐平叛立功,获得尊宠。他平定李纳有功,晋升检校兵部尚书等职,打败李希烈,加官汴宋节度使等职,并被皇帝赐名。
C. 刘玄佐孝敬母亲,听从教诲。他母亲多次告诫他要恪守为臣之道,他忠于朝廷;他母亲劝告他礼待属下官员,他奉行唯谨。
D. 刘玄佐驭下不严,结局可悲。他不严格管理军队,结果他的士兵常常犯法乱纪;他对干儿子过分宠信,结果被其用酒鸩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长吏恐惧卑甚,吾思而父吏于县,亦当尔。而居高当之,可安乎?
(2)十日,玄佐敕止,籍所入得巨万,因以赡军,其权谲类若此。
14、(题文)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哈尔滨市67路公交车司机在行车途中心脏病突发。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做了三件事,把车缓缓地停在公路边;用生命的最后一点力气拉下手刹车闸;把车门打开,让乘客下车。然后熄灭了发动机。他静静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这位公交车司机很平凡,事迹也很平凡,但这临死前的一幕却震憾人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