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延边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诗句,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2、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经过半年的缜密侦查,市公安 局经侦支队侦破了一起涉嫌假公济私低价出售国有资产的滥用职权案件。

    ②由于作了充足的准备,面对考官提出的问题,他毫无怯意,侃侃而谈,赢得了五位面试官的一致好评,最终顺利成为公司的新职员。

    ③这部电影能取得如此高的票房,主要在于故事情节离奇曲折,人物形象复杂多变,影片中那位看似凶残暴戾的帮派大哥,实际上却是心地善良,胸无城府的大好人。

    ④中国海军对擅自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的美舰进行了提醒警告,但美舰依然置若罔闻,中国海军对此表示严重关切。

    ⑤他本来只想拍一部短片,后来发现题材太过庞大,于是改弦易辙 ,拍了一部长片。

    ⑥他对邻居家有几个孩子,谁几岁了,谁的性格怎样,都能洞若观火

    A. ①⑤⑥   B. ②③⑥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 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

    ①就是研读世界文学

    ②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

    ③尤其是他们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④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走到尽头

    ⑤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

    ⑥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A.②①⑥④⑤③ B.④①③⑥⑤② C.④⑤②①③⑥ D.②⑥①⑤③④

  •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感受到人生使命是那样庄重儿迫切。

    B.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就是说,伐木要择时,不能滥砍、滥伐。

    C.家园——这个饱含深情的温暖词汇,其基础全在于良好的人际关系。

    D.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等……,成为内心的永恒。

  • 5、下列语段衔接最自然的一组是(   )

    面对今天这种“信息爆炸”、形形色色“异文化”纷至沓来的时代,我们需认真思考怎么办。         。所以,对涌进来的异文化,我们既要“理解”,又要有所“选择”。

    ①要知道,不论哪种文明,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精华和糟粕 ②我们应该用一种理智的、稳健的心态去审视它  ③全盘接受、盲目排斥都不是好的办法  ④而不是用轻率的、情绪化的心态来“欣赏”它

    A. ②③④①   B. ②④①③   C. ③①②④   D. ③②④①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盛开在屋顶的莲花

    葛俊康

    听父亲说,奶奶生前喜欢种莲,并且还是种莲的高手。每年奶奶都要在家门前的河汊道里种上一大片的莲藕。奶奶种的莲,花开得最艳。每天早晨,奶奶总要站在莲花旁边,一脸慈祥地看着在河里划船的父亲。

    父亲十八岁那年,从爷爷手中接过船桨,成了村里唯一的摆渡艄公。父亲除了摆渡,没事时,就按奶奶的吩咐,帮人们运这运那,特别是洪水来的时候。

    父亲说,那年的洪水,来得特别突然,也来得特别猛。半夜里父亲听到奶奶的喊声,忙跑出门去看,洪水已经冲进了街道。

    父亲惊呆了,还没反应过来就听见奶奶喊:“赶紧叫醒大家搬到山上去。”那时,没有电话,更没有手机,奶奶就和父亲分头边喊边敲人家的门。

    洪水越来越大,奔腾着,蹿进了院里。

    父亲回来后,马上开始手忙脚乱地往山坡上搬东西。这时,奶奶忽然想起了生产队堆放在河边晒场上的稻谷还没收拾,那可是全村人的口粮啊!在那个吃不饱的年代,粮食显得特别珍贵,奶奶忙叫父亲去找他的船,然后到晒场去运粮食,还要他边跑边喊人。

    父亲赶到晒场,把船靠过去,闻讯赶来的青壮年一下就围了过来。几千斤稻谷少量已经装袋,大多还堆在地上,大家七手八脚,装袋的装袋,装船的装船,劲大的直接扛上麻袋往山坡上跑。洪水越来越大,父亲的心里挂念着奶奶,运完一船后,就直接把船划回了家里。

    这时,洪水已经淹没了柴楼。奶奶已被逼到了房顶上,看见父亲,忙问:“运完了吗?”父亲说:“还没!我想先把你送上山。”

    奶奶厉声对父亲说:“瞎胡闹,赶紧回去!运完了再来,我没事!”

    父亲望着奶奶,不敢吭声,只好又把船划了回去。

    晒场上的人们还在忙着,有人抱怨父亲咋现在才来,一袋袋稻谷装好,运到山坡前,卸下,背上山坡;返回,再装。洪水还在上涨,但平稳了些。

    马上就运完了,这是最后一船,看着那一麻袋一麻袋胀鼓鼓的稻谷,父亲开始动起了心思。那个年代,粮食是多么金贵啊!他看看左右没人,就把船停了下来,从船上找出一截绳子,把一袋稻谷拦腰捆好,绑在船舷外的挂钩上,麻袋浸在水中,只有一小节绳子露在外面,即使是白天,不仔细看也看不出,何况这闹洪水的三更半夜呢?

    船靠岸了,人们很快就把稻谷搬完了,父亲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这才想起了奶奶,赶紧划着船往家赶。但由于一边吊着稻谷,船倾斜得厉害,走得也很慢。

    父亲回到家,洪水即将浸过房顶,但奶奶还静静地坐在屋顶上,像安祥的观音。父亲赶紧跳上房顶去扶奶奶上船,这时船一下子倾斜得几乎要翻了。

    奶奶愣住了,问父亲:“船咋了?下面挂着啥东西?”

    洪水还在上涨,父亲没时间跟奶奶解释,催促她赶紧上船,但奶奶似乎猜出了七八分,盯着父亲不放。父亲只好说出了实情。

    奶奶立刻急了:“你咋能这么干?我刚才还寻思,经了这场大水,后季的庄稼眼看没了指望,全村人就指着这点粮食活命呢,这要是谁动了歪心眼,偷偷地王自己家里背,那咱村非有饿死的不可。没想到我儿子就这么干!”

    父亲惭愧得低头不语,只是一个劲地催奶奶上船。

    奶奶用严厉的口气说:“今天你不送回去,我就不走了!”

    说完,奶奶挣脱父亲的手,盘腿端端正正地坐在了屋顶上。

    父亲答应奶奶一定把粮食送回,要奶奶先上船,但生气的奶奶执意不肯:“你不送回粮食,我哪有脸见人?”父亲无奈,只好调转船头去送粮食。这时天已放亮,父亲回头看时,洪水顺着房檐流过,端坐的奶奶像一朵盛开在屋顶的圣洁的莲花。

    突然,轰隆一声,房架垮了,屋顶上的奶奶掉进了洪水里。父亲大喊一声,手忙脚乱地把船又划了回去。船边的稻谷浸了水,坠得船怎么也划不动。父亲赶到时,奶奶已不见了踪影。

    父亲哭喊着,不停地划,不停地寻找。

    洪水无情地涌动着,往下游狂奔而去……

    从此,奶奶那莲花般圣洁的形象,就一直开在了父亲的心里。

    (有删改)

    【1】下列有关小说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一段写奶奶喜欢莲花,每年在门前河汊里种满莲花,还写到奶奶种的莲花开得最艳,意在强调奶奶勤劳,心灵手巧。

    B.父亲划着船到达晒场时,许多人已经到了,大家“七手八脚”忙着搬运粮食,这反映出那个时代的人们都有着高尚的情操。

    C.父亲在运生产队粮食时,放心不下奶奶,这显示出父亲对奶奶的孝敬,这种情感令父亲不敢违抗奶奶让他送回粮食的命令。

    D.父亲将一袋稻谷吊在船侧,致使船走起来很慢,不仅不能及时赶回家,也不能及时将粮食送回集体,这是奶奶遇难的根本原因。

    【2】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奶奶”这一形象的特点。

    【3】小说以“开在屋顶的莲花”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易水诀别”一幕中,通过写众宾客的神态,表现出送行悲壮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写女子没什么过错,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加强修养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

    (3)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______。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____

    (4)《诗经·氓》用比兴手法写流年带走了青春,女子容颜憔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面的句子。

    (1)在《论语》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2)《赤壁赋》中,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情表》中,以乌鸦作比,表明作者尽孝之心得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在《短歌行》中运用典故,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声音的停息不是情感的静止,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从外部聆听转入内心体悟,描绘了“声暂歇”后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4)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5)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诗经·氓》中写女主人公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辛苦操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作者用比喻手法说自己因才能出众而招致小人嫉妒诽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屈原直接表达自己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心情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歌行》中曹操引用《诗经》中的句子后,并表示自己一定会对嘉宾以礼相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陶潜在《归园田居》中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准确的描绘出了农村生活的和平,毫无喧嚣和烦躁之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兰亭集序》中表达作者生死观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梦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①本诗是作者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时酬答丁宝臣的诗。丁宝臣,字元珍,时为峡州判官。②天涯:极边远的地方。诗人贬官夷陵,距京城己远。③冻雷:初春的雷声。④物华:泛指万物。⑤洛阳花下客:作者进士及第后曾任洛阳留守推官。北宋时洛阳的花园最盛,牡丹尤其著名。

    1本诗的体裁是_____。“冻雷惊笋欲抽芽”的修辞手法是___。

    2尾联“不须嗟”三字,有人认为表达了困境中的豁达之情,也有人认为这是反语,抒发了无奈和凄凉的政治感慨。你更同意哪一种理解?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桓公曰:“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见。立有,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于天下乎?”管仲不对。桓公曰:“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曰:“敢问何谓其本?”

    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人不惧死。”桓公曰:“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使税者百一钟,孤幼不刑,泽梁时纵,关讥而不征,市书而不赋,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小匡》)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打“√”。

    乡A建B贤C士D使E教F于G国H则I民J有K礼L矣M此N爱O民P之Q道R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与“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间”字含义不同。

    B.“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与“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两句中的“意”字含义不同。

    C.“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济”字含义相同。

    D.“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与“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两句中的“则”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认为,“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政,严肃法纪,提倡礼仪。

    B.桓公想修明政事以求合于时世,于是向管仲请教。管仲认为要从爱护百姓做起,他提出的爱民措施于今仍有借鉴意义。

    C.管仲担任国相,桓公尊他为仲父。桓公流露出称霸天下的想法后,管仲先是委婉表示反对,然后再阐明自己的主张。

    D.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牧民者,必知其疾。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2)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5】请结合文本内容,概括管仲“以民为本”的政治措施有哪些?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天萌发、夏天繁荣、秋天收获、冬天孕育,生命律动,需要发现:亲情醇厚、友情真挚,爱情甜蜜,弥足珍贵,需要发现:生命灵性、世事真相、人性恶、人情冷暖,万象纷呈,需要发现……

    请以“发现”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