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了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阴沉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
① 空中还漂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
② 清晨推窗望去,雨虽停了
③ 但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
④ 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
⑤ 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阴如墨
⑥ 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
A.④②①③⑤⑥ B.②④①⑤③⑥ C.④②③①⑥⑤ D.④①②⑤③⑥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重庆公交车事件发生后,一时间,网络上各种信息铺天盖地,但是大部分是道听途说,属不经之谈,不可轻信。
B. 武夷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它的自然风光独树一帜,尤其以“丹霞地貌”著称于世。景区中处处可见巧夺天工的奇峰和峭壁。
C. 乔丹在篮球历史上是不可忽视的存在,他在得分、篮板、助攻、防守方面的造诣和成绩几乎无人能望其项背。
D. 冬春是流感高发季节,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卫生局曲突徙薪,动员市民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
3、下列文学常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既望:已经过了望日,即阴历每月十六日。既:已经。望:阴历每月十五日。
B.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C.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八大家中另七人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司马光、王安石。
D.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八星宿之一。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
4、填入下列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要使革命精神获得发展,必须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________,党的革命事业,也就可以向前推进了。
①我们破坏了洋八股和党八股之后
②这种文风,早已存在
③但尚未充实,尚未得到普遍的发展
④新的文风就可以获得充实,获得普遍的发展
A.④①②③
B.①④③②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人肉搜索是网民自发的行为, , , , , ,这样做已经涉嫌侵害隐私权。
①网友也就无需对发布的信息的真实性负责,这样很容易造成“误伤”
②从本质上讲,人肉搜索属于一种民间的调查行为,无人予以监督
③此外,网友往往先入为主,以道德而不是法律为标准衡量事情的是非,并通过互联网对事件中的当事人大加声讨,肆无忌惮地暴露他人的信息
④从整体上看,体现了人们对正义的追求
⑤然而,人肉搜索的背后也有隐忧
A. ②①④③⑤
B. ②④⑤③①
C. ④③⑤②①
D. ④⑤②①③
6、 传统的中国画历史悠久,自战国至秦汉以来,就形成了“水墨”与“丹青”两种形态。随后,从魏晋绘画自觉开始,文人画家增多,绘画由描绘外物而深入内心,不仅“外师造化”,而且“中得心源”。从中晚唐开始,水墨画日渐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发展中的水墨画,既有工细严谨的“白描”,又有潇洒奔放的“写意”,而水墨媒材与宣纸性能的发挥,使写意渐成主流,其写意精神也影响了非写意画。
写意画不追求对“象”刻画的逼真,而以抒写精神意趣为追求,以可视的“象”表达不可视的“意”,尤崇尚“意在象外”。在写意画中,画家表达的意、抒发的感情,既是个人的,又与群体连在一起;既是当下的,又与历史文化脐带相连。可以说,中国画是一种富有写意精神的文化,是一种自觉的文化,画家画的是文化,观者领略的也是文化。这种写意精神,贯穿于文人画、民间绘画和宫廷绘画等绘画形式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中国画的创作是一种精神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技能;传统中国画是一种人文关怀,而不是视觉盛宴。其实现人文关怀的方式,一是针对广大观者的“教化人伦”,表现一种有助于社会和谐的群体意识,可以叫“载道”;另一个是个人的“怡悦情性”,即表现人在超越现实局限中获得的精神自由,以及由此达到的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和谐,可以叫“畅神”。这是中国画重写意的根源所在。
从20世纪初开始,西方艺术对中国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中国画的写意传统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危机。当时的改革家大都以科学的眼光批判中国画,否定写意画,主张改造中国画。戊戌变法的领袖康有为批判文人画“专重写意,不尚肖物”,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陈独秀更强调“输入写实主义”。他们都要求艺术像科学一样求真务实,在形似的基础上进行创造。这实际是以西画改造中国画,特别是以西画的写实技巧改造中国画,其结果一方面提高了中国人物画的“应物象形”能力,丰富了中国画的面貌,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中国画的写意传统。
不过,重视艺术审美功能的画家,主张继承文人画的人文价值。齐白石即是如此。他的绘画不满足于再现客观对象的真实,也不以强烈的感官刺激为终极目标,而是在表现个人感受中,注入引人深思的“象外意”,表达对文化传统的反思,以及对美德形成过程的深切体悟。齐白石的好友陈师曾指出:“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所贵乎艺术者,即在陶冶性灵,表达个性与思想,而文人又是个性优美思想高尚者也。”实际上,懂得中国画精义的画家,从来不把逼真地再现对象作为根本追求,而是用绘画来养心,来陶冶情操,来提升精神境界,来实现自我超越。而客观物象在中国画中从来不是作为科学对象描绘的,而是作为艺术对象表现的。中国画给予观者的,不是科学的知识,而是文化的智慧。
(摘编自薛永年《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与美学体现》)
【1】下列关于中国画写意精神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传统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始自魏晋,魏晋时期的绘画作品开始深入表现作品中人物的内心,这就是所谓的“中得心源”。
B.由于水墨媒材与宣纸性能的发挥,在水墨画的发展中,写意逐渐成为主流,即使是非写意画也受到这种写意精神的影响。
C.写意画要借“象”表达不可视的“意”,就需要对“象”进行刻画,只是相对于“象”来说,它更重视“意”的表达。
D.中国画中的写意精神是一种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觉要求画家在画中画出文化,观者欣赏画作时领略的正是这种文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传统的中国画不只是视觉盛宴,更是一种人文关怀,对画家个人来说,它可以“怡悦情性”,对观者它则有“教化人伦”的功用。
B.从20世纪初开始,西方艺术的冲击导致中国画的写意精神遭遇严重危机,对传统中国画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C.齐白石重视艺术的审美功能,他的作品继承传统文人画的人文价值,在表现个人感受的同时,注重表现引人深思的“象外意”。
D.中国画把客观物象作为艺术对象来表现,而不是将其作为科学对象来描绘,它传达给观众的是文化的智慧,而非科学的知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意画中的“意”不只是个人的和当下的,还是群体的和历史的;惟其如此,它才能为别人所理解,才能作为文化被后人所传承。
B.虽说“传统中国画的创作是一种精神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技能”,但另一方面,作为精神生活方式存在的绘画,其技能并不是不重要。
C.20世纪初,康有为等所有的改革家皆以科学的眼光看待中国画,认为中国画缺少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要求以西画来改造中国画。
D.中国画是用来养心,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实现自我超越的,而不是追求逼真再现对象的,这应该就是中国画的精义所在。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沁园春长沙》中,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沁园春长沙》中,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芣苢》中,描写女子顺着茎成把采取车前草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
(6)《芣苢》中,描写女子用衣襟兜住采摘车前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7)《芣苢》中,描写女子把衣襟掖在腰带上装车前草回家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8)在《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中,通过对比天气,表现收麦季节弄人的心情起伏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的句子是: _________, ___________?
(10)《短歌行》中运用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短歌行》中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了忧愁不断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短歌行》中想象贤才归己时的欢快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短歌行》中以乌鹊南飞、无枝可依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作者以设问的方式,曲折地为贤才指明方向。(写明月升起 ,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归园田居》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15)《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归园田居》中,与这画面相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18)《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__________”;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_________________”,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是故“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抒发对当时的军阀官僚等反动派的鄙视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指明教师的重要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文人常以酒入诗:曹操《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美酒的喜爱;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洒酒祭奠,表达人生无常的感慨;而杜甫在《登高》中以“___________”一句写晚年因病不得不戒酒的落魄、无奈。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述自己早年出身平民,亲自劳作,只想“______,_____”。
(2)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两句,分别用了两个典故表现其人生的惶惑和思念的哀怨。
(3)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表达不怕粉身碎骨、坚守自己志向的决心。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烟笼寒水月笼沙, 。商女不知亡国恨, 。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胸襟和至死不悔决心的句子是 , 。
(3)《雁门太守行》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的句子是: ,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五丁开山”的传说来渲染蜀道之艰险。
(2)《琵琶行》中,琵琶女应邀进行了精彩的弹奏,使得听众都沉浸在美妙的音乐声中,以至于“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诫我们要广博地学习并且加强自我反省。
(4)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进行直接描述的两句是“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临江仙·夜归临皋①
苏轼
夜饮东坡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③平。小舟从此进,江海寄余生。
【注】①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②东坡,在湖北黄州古城东,苏轼在此筑雪堂五间。③縠(hú)纹,比喻水波细纹。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在东坡饮酒,醉而复醒,醒了又饮,他回家时仿佛已是三更时分。
B.家童早已睡熟,鼾声如雷,苏轼反复敲门而无回应,他只好独自倾听江声。
C.苏轼感慨身在宦途,身不由己,但他依然想要忘却烦恼,专心于建功立业。
D.苏轼静夜沉思,豁然有悟,他要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大自然中。
【2】这首词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在表达的思想情感上有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徒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
B.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
C.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
D.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庚星即金星,古时也称太白星、启明星。 传说李白母亲梦见太白金星落入怀中而生,因此取名李白,后字太白。
B.纵横术,战国至秦汉之际的善于外交辩解的纵横家,所使用的谋术都统称为纵横术。
C.天宝,唐玄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与当代日本国用来纪年的一种方式。
D.翰林,隋朝创立的官名,专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的文件,如任免宰相等。
【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天资聪颖,爱好广泛。他十岁时通晓诗书,喜欢纵横术,击剑,喜好喝酒,想当游侠之士,轻视财产而乐于施舍。
B.李白才思敏捷,富有才华。他醉酒稍醒时,为玄宗撰制乐章,挥笔成文,词章婉转华丽而意精旨切,毫不停留思索。
C.李白为人傲慢,放荡不羁。玄宗喜爱他的才华,多次宴请他。他侍奉玄宗,多次喝醉酒,甚至让高力士为他脱靴子。
D.李白仕途坎坷,人生不顺。他虽受玄宗赏识,但未得重用。李璘起兵失败后,他被贬夜郎,大赦后又受到牵连入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
(2)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5】李白虽然受到玄宗赏识,但一直不被重用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挥一挥手,依依作别2018;回一回首,深情感受2018,感受2018年的灿烂和荣耀,成就与辉煌:
这一年,脱贫攻坚的承诺掷地有声;
这一年,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生态常新;
这一年,中国在浩瀚宇宙扩大了话语权;
这一年,港珠澳大桥贯通了粤港澳三地;
这一年,…………
梦想点燃希望,奋斗成就未来。2018是我们已经挥别的过往,2019是我们未曾经历的希望。站在新的起点,让我们每个人都怀着更大的热情拥抱2019,走进2019。
假如你是校刊的编辑,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新年致辞”,准备在校刊上作为“卷首语”刊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能出现个人相关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