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而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起初称为曲子词,别称有长短句、诗余等。词牌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概括词的主要内容;词题决定一首词的平仄、声韵等。
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又称《左氏春秋传》《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C. “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D. 对联讲究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一般是平声。
2、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家风是支撑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世代前行的精神内核,也影响着整个民族的价值观和道德取向,今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传递丰富、质朴、真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①从“家风”入手做文章
②正是媒体不容回避的责任
③通过广大群众的参与
④应对社会转型期的阵痛与挑战
⑤千方百计引导全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⑥恰能将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与当代国人的价值追求巧妙结合
A. ⑤④⑥①②③
B. ①⑥④⑤②③
C. ①⑤②③⑥④
D. ⑤④②①⑥③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她本科毕业时被保送为硕博连读研究生,并成为学校第一批联合培养生,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深造,师从我国著名光学专家姜文汉院士。
B.美韩两国防务部门当日发表联合声明,正式宣布决定在驻韩美军部署“萨德”系统,将影响东北亚安全形势,导致地区安全格局发生重大调整。
C.外国专家表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为经济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全球绿色发展和治理树立了典范。
D.峰会期间新闻中心共接待大约来自近70个国家中外媒体记者共1.8万人次,并成功举办12场新闻发布会,群众反响很热烈。
4、下面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焉:于之 B.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橹:盾牌
C.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检查 D.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铆(mǒu)钉 憎(zènɡ)恨 冠冕堂皇(ɡuān)
B.间(jiān)歇 胳膊(bó) 牵强(qiánɡ)附会
C.签(qiān)署 劣(lüè)质 曲(qū)曲折折
D.脑髓(suǐ) 卓(zhuó)越 跌宕(dànɡ)起伏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定 局 楼
明太祖火烧了庆功楼,该死的都叫他们死了,却还剩个刘伯温。
都说刘伯温是当今棋圣。太祖说:不信我赢不了他!
太祖在奎星楼上摆了棋局。刘伯温奉诏上了楼。伯温要向太祖施大礼。太祖阻拦:你是功臣,大礼就免了罢。叫他平身,又赐了座。
俩人面对面坐了。太祖的脸布作八卦阵。刘伯温的脸是无源无流的潭水。
太祖说,这楼,从此刻起就改叫定局楼了。
刘伯温佯作不解。
太祖说:今日请你来,想与你下盘棋。赌注是大明江山。这盘棋你赢了,江山就归你。
那潭水未现波纹。
太祖执黑,先落一子。伯温执白,随便落下。
黑白子如两路兵马,拼斗厮杀,伤亡互见,难分难解。太祖不时向伯温望上一眼。刘伯温却专注棋盘。
太祖投下关键一子,自觉成局已定,心就有些清爽,眼也发了亮。太祖抬起头,直了腰,浑身轻松,端茶啜饮。
伯温是直挺挺地坐着,凝视着棋局。
太祖等得不耐烦,就撂了茶,扫了一眼伯温,又扫了一眼棋局。霎时,太祖额头沁了细汗。刚才投下的最得意的一子,竟然落了刘伯温的埋伏。黑棋貌似咄咄逼人,其实是四面受敌。那口气原来是假眼,只要白子往中间一点,黑子便断了气。
太祖希望刘伯温看不出那步棋,又觉得他不会看不出那步棋,不免心有些发紧。
刘伯温那具僵直的身躯终于活动了,伸手从罐里取出一枚白子。太祖觉得刘伯温的手捏着他的肉。
刘伯温捏着棋子的手悬着不动。
日影在悄悄地移。那只悬着的手依然是悬着。
太祖的脸似铜铸铁浇,有口长长的气在胸中憋着,一直未吐。
太祖忽然想起件事,他取过玉玺往案上一礅。说,刘爱卿,棋,你该怎么下就怎么下。这玉玺我早就给你预备下了。
刘伯温脸上现出一丝笑纹,他手一松,白子便落入了瓷罐,然后缓缓立起,从容地下了楼。
明太祖立在定局楼上,眼见刘伯温的身影消失在山野里,他便望着江山长啸。
他以为自己这一招奠定了万古基业。未料想,如今上谷城只剩了个明孝陵,荒草萋萋。
【1】下面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这篇小说的详略安排十分得当,前半盘棋的斗智斗勇写得十分简略,“关键一子”如何下,写得浓墨重彩,情景毕现。
B. 小说善于描写人物的表情,如“太祖的脸布作八卦阵。刘伯温的脸是无源无流的潭水”,形象地写出了两个人一个紧张、一个平静的不同心态。
C. 小说的篇幅虽短,但情节却起伏跌宕。下“关键一子”时,仅太祖的神情举止就经历了松弛--紧张--松弛三个阶段。
D. “日影在悄悄地移。那只悬着的手依然是悬着。”这里有两种可能,一是刘伯温还没有最后想好这步棋该如何下,二是他不知道这步已经想好的决胜的一子该不该下。
E. 小说通过一盘未下完的棋,表现了古代封建帝王与臣子之间勾心斗角的权力斗争。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刘伯温的性格特点,并简要分析。
【3】“太祖的脸布作八卦阵。刘伯温的脸是无源无流的潭水。”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从两人的神态,可窥见他们此时的内心怎样?
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登高》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琵琶行》文中直接点出“我”的悲惨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无比沉痛的感到人们对失败的历史和分裂的局面渐渐的不以为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小乔”的婚事是为了突出周瑜青春得意、气度雄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批评,表达了自己的生死观。
(2)《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侧面渲染了箫声的悲凉。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2)她飘过,像梦一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巷》)
(3)寻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再别康桥》)
(4)易水诀别中,高渐离演奏的曲调由变徵之声变为慷慨羽声之后,士兵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荆轲刺秦王》)
(5)沉默呵,沉默呵!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在沉默中灭亡。(《记念刘和珍君》)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故垒西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念奴娇 赤壁怀古》
(2)雕栏玉砌应犹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虞美人》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通过蛟龙和寡妇听到箫声后的行为来侧面表现箫声悲凉与幽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劝学》中,作者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反面例子来与蚯蚓形成对比,证明了应当用心专一、不可浮躁的道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点面结合的手法描写滕王阁水天相接的宁静旷远之景,历来被奉为写景的精妙之句,广为传唱。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定风波•暮春漫兴
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①香篆③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注】①茶瓯:一种茶具。②香篆:指焚香时所起的烟缕。
【1】【1】词人在“少日”与“老去”的不同生命阶段,面对同样的春天却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和内心感受,请对此分别加以说明。
【2】【2】下片的“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一句历来为人称妙。试分析其妙处。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吴时,字伸道,邛州人。初以明经举进士,知华州郑县,转运使檄华州运米五万输长安,郑独当三万。时贻书使者曰:“会三万斛之费,以车则千五百乘,以卒则五万夫,县民可役者才二百五十八户耳。古者用师则赢粮以养兵,无事则移兵以就食,诚能移兵于华,则前费可免。华、雍相去百六十里,一旦欲用,朝发而夕至矣。”使者从其言。
陆师闵干秦、蜀茶马,辟为属。章楶欲以御史荐力辞之徽宗求言远臣上章封识多不能如式有司悉却之时建言乃得达提举永兴军路学事,华州诸生有触忌讳者,教授欲上劾之,曰:“其言语,皆臣子所不忍闻。”时即火其书,曰:“臣子不忍闻,而令君父闻乎?”
召为工部尚书,改礼部,兼辟雍司业。大观兴算学,议以黄帝为先师。时言:“今祠孔子,但列中祀。数学,六艺之一耳,当以何礼事之?”乃止。迁太仆少卿。
张商英罢相,言者指时为党,出知耀州,又降通判鼎州;未赴,提举河东常平。岁饥,发公粟以振民。童贯经略北方,每访以边事,辄不答。还为大晟典乐,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内侍何谪监衡州酒,犹领节度使,时奏夺之。
进对论及取燕事,曰:“祖宗歃盟之血未干,渝之必速乱。”蔡攸闻之,以告王黼,黼怒,斥为腐儒。时求去,以徽猷阁待制兼侍读,俄提举上清太平宫。西归,遇其里人赵雍,为言:“取燕必召祸。吾老,得不遭其变,幸矣。”累岁而卒,年七十八。
时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就,两学①目之曰:“立地书厨。”
(节选自《宋史·吴时传》)
(注)两学:指京师的国子监与太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章楶欲以御史荐/力辞之/徽宗求言/远臣上章封识/多不能如式有司/悉却之/时建言/乃得达/
B. 章楶欲以御史荐力/辞之/徽宗求言/远臣上章/封识多不能如式/有司悉却之/时建言/乃得达/
C. 章楶欲以御史荐力/辞之/徽宗求言/远臣上章封识/多不能如式/有司悉却之/时建言/乃得达/
D. 章楶欲以御史荐/力辞之/徽宗求言/远臣上章/封识多不能如式/有司悉却之/时建言/乃得达/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明经,本为选举官员的科目,后成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 斛,原本是古代量器,后指容量单位。南宋以前,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作五斗为一斛。
C. 工部,官署名,为古代六部之一,主要掌管工程、赋税、军械等事务,长官为工部尚书。
D. 六艺,指周朝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后亦可指“六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吴时办事灵活,体恤百姓。他进士及第后任职华州郑县,接到运送粮食到长安的指示,他建议“移兵于华”以节省民力,转运使听从了他的建议。
B. 吴时宽宏大量,能够宽以待人。他在掌管永兴军路学府事务时,华州有学生触犯了忌讳,吴时立即将华州学生所写的文章烧毁,平息了这件事。
C. 吴时狷介耿直,不惧结怨权贵。童贯经略北方时常以边防事务问他,他总是不回答;宦官何谪监衡州酒税仍兼任节度使,吴时上奏取消了他节度使之职。
D. 吴时学识渊博,撰写文章倚马可待。他写文章很敏捷,从来不打草稿,下笔就能写成,京师两个学府里的人称呼他为“立地书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者用师则赢粮以养兵,无事则移兵以就食,诚能移兵于华,则前费可免。
(2)进对论及取燕事,曰:“祖宗歃盟之血未干,渝之必速乱。”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往往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多少总要给自己或给他人留下一些遗憾。其实人生就是一部遗憾的大书,遗憾每时每刻都会有。有些人把遗憾作为动力、不断进取,努力拼搏;有些人却把遗憾当作资本,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请以“遗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入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