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括号内的缩句,与原句的基本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他们回避孤独。)
B.仇恨带给人类的灾难太深重了。(灾难深重。)
C.人类征服沙漠的远大理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会更快地成为现实。(理想会成为现实。)
D.透过大衣的缝隙,我模模糊糊地看到了一个高大的背影。(我看到了背影。)
2、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自牧: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B.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三驱:田猎有度,不过分捕杀
C.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 膏泽:施加恩惠
D.文武争驰,君臣无事 争驰:争着奔跑
3、根据文体对语言的要求,下列各项中语言表达不够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A. 紫藤,别名藤萝、朱藤、黄环,属豆科、紫藤属。干皮深灰色,不裂;春季开花,青紫色蝶形花冠,花紫色或深紫色。紫色以高贵性、神秘性吸引着世人。紫藤为暖带及温带植物,产于河北以南黄河长江流域及陕西、河南、广西、贵州、云南。(《植物百科词典》)
B. 踏上跑道,是一种选择。离开起点,是一种勇气。驰骋赛场,是一种胜利。运动健儿们,用你的实力、你的精神,去开拓一片属于你的长跑天地。(某校运动会广播稿)
C. 有历史才有现在,唯遗产才知兴衰。(“保护文化遗产”公益广告词)
D. 根据考勤记录,发现以下学生出现旷课现象。为严肃学风,进一步规范学生行为,根据有关规定,对以下无故旷课的学生给予通报批评。希望受到通报批评的学生能够认真反省,积极改正错误,自觉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其他学生要以此为戒。(学校通告)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纷至沓来 没精打彩 巨幅 拌脚石
B.满腹经纶 矫揉造作 噩梦 发源地
C.意兴斓珊 博闻强记 编缉 出洋相
D.直刺九宵 人才倍出 蝉联 惊惧万分
5、下列古代文化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介于楷书与行书之间的简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书和通信。草书使用连笔,书写快捷,但是难于辨认。
B.对联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它是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演变而成,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C.《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充分反映了儒家的治国理念。如果说《论语》有什么思想能够统率全书的话,那就是“仁”。
D.夏、商、周三代,姓氏一分为二,贵族男子称氏,妇人称姓。称氏是为了区别贵贱,称姓是为了区别婚姻。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炫 车
盐 夫
我曾在4S店做过汽车销售员。
草原上老牧民巴音的越野车就是那时买的。从前草原上沙尘暴多,现在退耕还林、以经济林拉动治沙工程,生态与植被得到好转,出现了大片沙柳、沙棘林与草场,沙尘暴已不多见了。即便这样,老牧民巴音还是要选择一个阳光更灿烂、风儿像丝绸一样轻柔的好日子,与老伴高娃坐上马车一起来到城里。
那一日,天气的确很好,但老牧民巴音的运气一点也不好,进了城就被警察罚了款,内心很窝火。他一路上嘀咕不休——啥时撞红灯了?红灯在电杆顶上,跳起来还差好几米远呢!有人听到巴音的嘀咕就噗噗笑,巴音就更生气了,啪,甩了一响鞭,马就得得跑开了。巴音与马车到达4S店时,已是后晌的事了。他把马儿系在店旗杆上, 从车厢里甩下一只旧麻袋。巴音的马儿不习惯城里生活方式,笼头套子还没卸下,尿液就哗啦啦湿了一片地。保安哈尔巴拉挥着电棍上来了,吼叫着把马儿牵走。草原上牧民都是硬汉子,狼群都不怕,还怕什么电棍,巴音与哈尔巴拉就他一言你一语斗起嘴来了。
我从没见过胡须花白的巴音,但一眼就知道巴音不同一般的牧民,巴音的麻袋里一定不是地瓜或者收来的旧酒瓶。我出来了,先给保安哈尔巴拉敬烟,谎称巴音是远房表叔,然后把水泥地面拖洗得干干净净。这样,我就取得了巴音的信任,巴音指指麻袋说,就买你店里车子。麻袋里,果然都是人民币。老牧民巴音的生意可是个大生意,他一次就买下两辆越野车。巴音买车也不讲究,就是要动力强,前后驱动,适合在草原上开的那种车就行,但有一个附加条件,4S店得有人把车送到草原上——骑马、打猎、放牧,巴音是好把式,种沙柳、沙棘也是能手,但不懂驾驶,他的两个儿子会开车却又都不在草原。
巴音的蒙古包在草原深处。草原上的落日很迟,到了他家时,天边一丝晚霞也没有了,我与司机忙着要回鄂尔多斯,但好客的巴音与他老伴死活不让走,杀了羊,还请来三个好邻居一起喝酒,酒一直喝到月亮西斜,次日太阳升老高了,这才摇晃着离开巴音的蒙古包。之后,巴音一直没再与我联系。但我还是与巴音通了一次电话,询问一些车况方面的问题。巴音似乎对两辆车相当满意,在电话那一头,一个劲夸说,好着呢,好着呢!
三个月后车辆保养期到了,我又去了一趟草原。
在草原上,远远地,看到有两匹马拉着一辆越野车在慢慢行进。赶到前面一看,牵马的正是老牧民巴音。我停下车与巴音打招呼,出故障了?巴音摇摇头。没故障咋用马拉啊?我又问。巴音不吭声,依然牵马前行。一个看热闹的大孩子笑开了,他说出了一个秘密。越野车买回来之后,巴音从没有把车开出去一次,早晨太阳出来时,他会把车从车库里推出来,晚上太阳落山时,他与老伴又会把车推进车库,天天如此,一天不落。就在前半晌,从来没发生过的事情发生了,越野车被巴音推着启动了,呼地冲出了车库,在草地上飞驰而去。巴音忙跨上马背,在后面紧紧追赶,手里甩着套马绳,套了好几次也没套中,最后车轮陷在沙坑里,这才熄火停下来……听到这里,我笑了,巴音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有车为什么不开呢?我问巴音。巴音没有直接回答问题。在蒙古包里,他一边喝着马奶茶,一边讲述草原上的故事。从前的草原没有现在这样翠绿、富裕,草地沙化,风暴三天两头刮,治沙、恶化、再治沙、再恶化,最多一年沙尘暴就刮了七十多次,死了大批牲畜。就是那一年,很多牧民都离开草原出外谋生了。老牧民巴音不走,他坚定地留下来了,但他的两个儿子却都离开草原了,这一去就是六年多。临走时,父子还吵了一架,两个儿子发誓再也不回草原上了。巴音喝一口马奶茶继续说,草原是有灵性的,你对她好,她也会对你好的,草原其实满地都是黄金。他的两个儿子至今没回来,但巴音十二分相信,他们一定会回来的,越来越美丽的大草原还引不回这两只小雏鹰?
蒙古包外,有摩托车的马达声,由远及近。不一会工夫,蒙古包里进来了两条汉子——巴音的大儿子博日格德与二儿子哈日查盖。
巴音向门外瞟了一眼破旧的摩托车,回来了?回来了!不走了?不走了!
这么多年你们过得还好么?
两个蒙古汉子不吭声了。
巴音沉默 了一刻,突然又哈哈大笑起来,好了,不提从前的事了,但一定要记住,草原的天,才是雄鹰飞翔的天!
老牧民巴音走出蒙古包。外面的阳光很灿烂,蓝天很开阔。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2年第12期,有删改)
【1】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老牧民巴音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2】“外面的阳光很灿烂,蓝天很开阔。”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深刻含意。
【3】小说写巴音的两个儿子,对刻画老牧民巴音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4】老牧民巴音不会开车,却又买车,又炫车。小说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意图?试作探究。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自然景观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8、(1)《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这一场景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并表现荆轲愿为国捐躯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鸿门宴》中,樊哙对刘邦表达大丈夫应不拘小节之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大礼不辞小让。
(3)《纪念刘和珍君》中对“真的猛士”的评论: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白处。
(1)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3)《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也是游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内心的写照。(《赤壁赋》)
(2)“ _________________,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______________”强调了“志”的重要性。(《游褒禅山记》)
(3)表现兰亭集会时气候宜人的句子是:“_____,____。”(《兰亭集序》)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劝学》)
(2) ,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其可怪也欤!。(《师说》)
(4)春江潮水连海平, 。(《春江花月夜》)
(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6)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孔子语录》)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感遇① 感遇②
陈子昂 张九龄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岁华尽摇落,芳意竞何成。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释】①本诗为陈子昂被解职归隐田园后所作。②本诗为张九龄被贬荆州后所作。
【1】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这两首诗继承了《楚辞》借香草比拟高洁情怀的手法,以兰草、杜若、桂花象征诗人的美德与才华。
B. 陈诗第三四句中,“空”突出了树林的空阔幽寂,“冒”写出了花草的纷披繁盛,遣词用字非常巧妙。
C. 张诗前四句咏物,第五句用“谁知”发问,引出了以兰桂为同调的隐逸之士,诗情因之而起波澜。
D. 这两首诗都善用叠字摹写事物、表达情感,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也使诗歌音调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2】这两首同题诗歌,借花草树木表达了不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①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②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頮③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注]①兴圣皇帝:即西凉武昭王李暠,唐玄宗二年追溢。②有道:唐时选举科目之一。③頮:洒。
【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吴筠善 善:交好 B.因以命之 命:命令
C.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 益:更加 D.会赦,还寻阳 会:恰逢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璘起兵/逃还彭泽/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
B.璘起兵逃/还彭泽/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
C.璘起兵/逃还彭泽/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
D.璘起兵逃/还彭泽/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受到赞赏。苏颋为益州长史时,看到李白,认为他是不同一般的人;李白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感叹说:“您是天上被贬下人间的仙人啊。”
B.李白慷慨豪爽。他爱好纵横术数,学击剑,想当个游侠之士,轻视财产而乐于施舍;客居任城时,同孔巢父等五人居于徂徕山,整天酣饮,当时号称“竹溪六逸”。
C.李白才华横溢。李白与玄宗在沉香亭饮酒,玄宗心中突然有些感慨,想要李白替他写歌词,李白酒醉稍醒后,下笔成文,词章婉转华丽,意精旨切,不留余思。
D.李白放荡不羁。他陪玄宗饮酒,喝醉了,让高力士替他脱鞋;他曾借着月色与崔宗之乘船从采石至金陵,身上穿着皇帝所赐宫锦袍,坐在船中,旁若无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2)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激杨责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某知名作家针对网上种种“跷大拇指”(表情包)现象表示了自己的不满和不屑。他发文评论说:“你转载一篇文章,随之而来,不是献花,就是跷大拇指,或同时出现。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下次他转文,你也跷跷大拇指,过去叫呼应,现在叫“互粉’,也是线上的人情世故……事实上,线上拇指完美无瑕,就像线上献花,一钿不值。”
你赞同这位作家的说法吗?请结合自己的认识写一篇发言稿,在学校举办的社团活动上进行交流。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