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巴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政务大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原本冗杂的手续变得简单清晰。

    B.今天的讲座让人印象深刻,这振聋发聩的声音一直萦绕于我的耳际。

    C.运动会即将开幕,校护旗队作为第一个方阵首当其冲迎接全校师生的检阅。

    D.重庆是一个魔幻之都,穿梭的轻轨与山城的地貌风光相得益彰

  • 2、下列词语,读音、字形全都准确无误的一组是( )

    A.xià)隙  忸niézhòu)褶  蓊wěng)郁郁

    B.bié)脚  脑suǐjuē)断 窸窸窣

    C.lǐn)  xiān)稻 liào)下  造)高深

    D.yùn)贴 裙shàn)讪  礼shàng)往来

  •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写的是什么景色?

    A.春色

    B.梨花

    C.雪景

    D.雨景

  • 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笄礼是古代女子到了成年时举行的盘发插笄(即簪子)的礼仪,举行笄礼的年龄一般在15岁,表示年届成人,可以结婚。

    B. 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

    C. 侍郎,中国古代官名,明清时代是中央政府各部的副部长,地位次于尚书。

    D. 弱息,原指年幼弱小的子女,后多指幼弱的儿子。

  • 5、下列有关作家的表述,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操 汉末文学家 建安风骨 以乐府写时事

    B.白居易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讽喻诗 平易通俗

    C.杨万里 宋代诗人 中兴四大家 诚斋体

    D.闻一多 诗人、民主战士 创造社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落日

    朱启平

    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上午九时十分,我在日本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离日本签降代表约两三丈的地方,目睹他们代表日本签字,向联合国投降。

    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七十年来的奇耻大辱。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

    天刚破晓,大家便开始准备。我是在七点多钟随同记者团从另一艘军舰乘小艇登上密苏里号的。密苏里号舰的主甲板有两三个足球场大,但这时也显得小了,走动不开。到处都是密密簇簇排列着身穿卡叽制服、持枪肃立的陆战队士兵,军衣洁白、折痕犹在、满脸笑容的水兵,往来互相招呼的军官以及二百多名各国记者。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这天天阴,灰云四罩,海风轻拂。海面上舰船如林,飘扬着美国国旗。舱面上人影密集,都在向密苏里号舰注视着。小艇往来疾驶如奔马,艇后白浪如练,摩托声如猛兽怒吼,几乎都是载着各国官兵来密苏里号舰参加典礼的。陆地看不清楚,躺在远远的早雾中。

    仪式开始

    九时整,麦克阿瑟和尼米兹、海尔赛走出将领指挥室。麦克阿瑟走到扩音机前,尼米兹则站到徐永昌将军的右面,立于第一名代表的位置。海尔赛列入海军将领组,站在首位。麦克阿瑟执讲稿在手,极清晰、极庄严、一个字一个字对着扩音机宣读。日本代表团肃立静听。麦克阿瑟读到最后,昂首向日本代表团说:我现在命令日本皇帝和日本政府的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的代表,在投降书上指定的地方签字。他说完后,一个日本人走到桌前,审视那两份像大书夹一样白纸黑字的投降书,证明无误,然后又折回入队。重光葵挣扎上前行近签字桌,除帽放在桌上,斜身入椅,倚杖椅边,除手套,执投降书看了约一分钟,才从衣袋里取出一支自来水笔,在两份投降书上分别签了字。梅津美治郎随即也签了字。他签字时没有入座,右手除手套,立着欠身执笔签字。

    麦克阿瑟继续宣布:盟国最高统帅现在代表和日本作战各国签字。签完字后,回到扩音器前说:美利坚合众国代表现在签字。这时,尼米兹步出行列,他请海尔赛将军和西门将军陪同签字。这两人是他的左右手。海、西两人出列后,尼米兹入座签字,签完字,就各归原位。麦克阿瑟接着又宣布:中华民国代表现在签字。徐永昌步至桌前,由王之陪同签字。这时我转眼看看日本代表,他们像木头人一样站立在那里。之后,英、苏、澳、加、法、荷等国代表在麦克阿瑟宣布到自己时,先后出列向麦克阿瑟敬礼后,请人陪同签字。各国代表在签字时的态度以美国最安闲,中国最严肃,英国最欢愉,苏联最威武。荷兰代表在签字前,曾和麦克阿瑟商量过。全体签字毕,麦克阿瑟和各国首席代表离场,退入将领指挥室,看表是九点十八分。我猛然一震,九、一八!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一九三三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九点十八分。现在十四年过去了。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天网恢恢,天理昭彰,其此之谓欤!

    投降书

    按预定程序,日本代表应该随即取了他们那一份投降书(另一份由盟国保存)离场,但是他们还是站在那里。麦克阿瑟的参谋长苏赛兰将军本来是负责把那份投降书交给日方的,这时他却站在签字桌旁,板着脸和日本人说话,似乎在商量什么。大家都不知道出了什么事,记者们议论纷纷。后来看见苏赛兰在投降书上拿笔写了半晌,日本人才点头把那份投降书取去。事后得知,原来是加拿大代表在日本那份投降书上签字时签低了一格,占了法国签字的位置,法国代表顺着签错了地方,随后的各国代表跟着也都签错了,荷兰代表首先发现这错误,所以才和麦克阿瑟商量。苏赛兰后来用笔依着规定的签字地方予以更正,旁边附上自己的签字作为证明。倒霉的日本人,连份投降书也不是干干净净的。

    日本代表团顺着来路下舰,上小艇离去。在他们还没有离舰时,十一架超级堡垒排列成整齐的队形,飞到密苏里号上空,随着又是几批超级堡垒飞过。

    机声中,我正在数架数时,只见后面黑影簇簇,蔽空而来,那都是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一批接一批,密密麻麻,不知有多少架,顷刻间都到了上空,然后向东京方向飞去。大战中空军将士厥功甚伟,理应有此荣誉,以这样浩浩荡荡的阵势,参加敌人的投降典礼。

    我听见临近甲板上一个不到二十岁满脸孩子气的水手,郑重其事地对他的同伴说:今天这一幕,我将来可以讲给孙子孙女听。

    (有删改)

    【1】开头第三段海面上舰船如林,飘扬着美国国旗句有什么含意?

    【2】文章画波浪线处作者是怎样描写日本代表签字情景的?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3】作者落日为标题有何深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文章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________,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荀子《劝学》)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________。(苏轼《赤壁赋》)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晳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欢歌回家的美丽动人景象:“浴乎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用行路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诗文与“酒”结缘,已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传统。如曹操《短歌行》“_______________”,用酒作为开头,引出诗人对人生苦短的慨叹;又如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一句写诗人因病戒酒。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夜雨寄北》中暗示诗人仕途失意,羁旅他乡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李商隐的《无题》中通过祖籍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⑷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⑸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⑹《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_________________

    ⑺描写真正的革命者不管现实多么残酷,斗争多么艰苦,都决不回避,都要勇敢地面对它、正视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使用用典和夸张手法,以“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词人和战友们改造旧中国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

    (2)《烛之武退秦师》中,“__________________”具体描写了晋国的贪得无厌。

    (3)《氓》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兴手法写出了女子容颜的老去和爱情的消逝。

    (4)曹操在《短歌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__”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徘徊不知何去何从。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怅寥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5)大江东去,_____________,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_____________。师者,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移居(其二)①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②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③,力耕不吾欺。

    [注]①本诗为诗人从园田居迁居至南村不久后创作的作品。②将:岂。③纪:经营。

    1下列对本诗内容的解说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应含一年四季之意,“佳日”则亦兼及农闲之时。“登高赋诗”正是诗人的本色。这两句是诗人半耕半读生活的真实写照。

    B.“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这是一个生活场面,意思是朋友过门,互相招呼,相聚在一起,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

    C.最后四句是诗人对南村生活的感慨和对劳动生活的认识:田园生活是多么愜意,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D.全诗看似平淡无奇,却描绘了一幅诗人移居南村后,和邻居们经营耕作,时时相聚,乐于和他们朝夕共处的图画。

    2本诗是如何表现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情趣?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隐太子引为洗马。徵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阅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徵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太宋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当是时,河北州县素事隐、巢者不自安。徵白太宗曰:“不示至公,祸不可解。”帝曰:“尔行安喻河北。”道遇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传送京师,徵与其副谋曰:“属有诏,宫府旧人普原之,今复执送志安等,谁不自疑者?”即货而后闻。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由是拜尚书右丞,兼谏议大夫。后宴丹霄楼,酒中谓长孙无忌曰:“魏徵事隐太子,巢剌王时,诚可恶,我能弃怨用才,无羞古人。然徵每谏我不从,我发言辄不即应,何哉?”徵曰:“臣以事有不可,故谏,若不从辄应,恐遂行之。”帝曰:“弟即应,须别陈论,顾不得?” 徵曰:“昔舜戒群臣:‘尔无面从,退有后言。’若面从可,方别陈论,此乃后言,非稷所以事舜也。”帝大笑曰:“人言徵举动疏慢,我但见其妩媚耳!”徵亡,帝思不已,登凌烟阁观画像,赋诗悼痛,闻者娼之,毁短百为。徵尝荐杜正伦、侯君集才任宰相,及正伦以罪黜,君集坐逆诛,奸人遂指为阿党;又言徵尝录前后谏争语示史官褚遂良。帝滋不悦,乃停叔玉,而仆所为碑,顾其家衰矣。辽东之役,高丽、鞠羯犯阵,李勋等力战破之。军还,帝怅然曰:“魏徵若在,吾有此行邪!”即召其家到行在,赐劳妻子,以少牢祠其墓,复立碑,恩礼加焉。

    (选自《新唐书·魏徵传》有删改)

    (注)①隐指李建成,巢指李元吉。②稷:舜帝的贤臣。③媚:嫉妒。④叔玉:魏徵之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

    B.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

    C.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

    D.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洗马,亦作“先马”,官名。秦汉时为太子的侍从官,出行时为前导,故名。

    B.县男,“开国县男”省称,官名。从五品,地位在“县子”“县伯”之下。

    C.凌烟阁,唐代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唐太宗常前往怀旧。

    D.昏,通婚,指婚姻,古代姻亲关系中,男方父亲称“姻”,女方父亲称“婚”。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徵年少不幸,但志向高远。他幼年丧父,虽然生活穷困潦倒,但不以经营资产为意,而是胸怀大志,不断学习,通晓诗书术数,后来辅佐太子李建成。

    B.魏徵犯颜极谏,直言不讳。玄武门之变后,太宗责备他为何离间他们兄弟感情,魏徵丝毫不留情面,出言无状,但太宗对他并没有怨恨之意。

    C.魏徵能审时度势,当机立断。隐太子李建成的河北旧部人心不稳,魏徵向太宗建议通过显示公心消除祸患,并在前往安抚的途中释放了两名太子旧部,而后才上奏。

    D.魏徵逝后享尽哀荣,又惨遭不幸。魏徵去世后,太宗痛心思念不已,但因嫉妒者不断诋毁等原因,致使皇帝下令捣毁其墓碑,并取消了魏叔玉的婚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教材中所学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正伦以罪黜,君集坐逆诛,奸人遂指为阿党。

    (2)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苏武传》)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以“面对 ”为题,选择你熟悉的一个方面或角度,恰当运用表达方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请将题目补充完整,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