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有人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 ① 枯萎的心灵也会因之复苏。爱的师魂,无处不在, ② 有爱方能育良才。不时也会听到有些教师感叹“现在的孩子不好教”, ③ 也不尽然。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 ④ 更便于因材施教。时代在变, ⑤ 只要爱的师魂不变,教师就不会墨守成规, ⑥ 与时俱进,帮助每一个孩子把人生过得出彩。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虽然 | 所以 | / | 并且 | 然而 | 相反 |
B | 即使 | / | 其实 | 反而 | 但 | 而是 |
C | / | 只要 | 不过 | 则 | 可是 | 因而 |
D | 无论 | 以为 | 却 | 而且 | / | 而 |
A. A B. B C. C D. D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期发热病人增多,我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
B.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赛场上,球迷们的疯狂表现,令人不得不否认足球的魅力。
C.前两天,随着“宠物会染上新型冠状病毒”的信息传开,导致一些社区开始捕杀流浪猫狗,甚至被隔离者家养的猫。
D.能否制订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期末考试能否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没有人愿意和他做朋友,因为他这种人,哪怕是极小的一点矛盾也会记在心里找机会打击报复,如此的锱铢必较,谁愿意和他做朋友呢?
②有些领导干部在作决策时仅仅考虑“红头文件”,这种做法是值得斟酌的,因为“红头文件”不足为法,在我国,宪法才是至高无上的法律。
③民间文化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受社会文化风尚、群众文化素养的影响,往往存在精芜相杂、瑕瑜互见的现象。
④互联网+时代,社会快速发展,创客辈出,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要登高自卑,脚踏实地。
⑤在中国古代,底层农民过着一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终年胼手胝足,创造着他们所属时代的绝大部分物质财富。
⑥今年大庆的冬天似乎来得很突然,刚刚还只是凉风习习,刹那间寒流狼奔豕突,气温一下子降了好几度。
A.①⑤⑥
B.①②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①小剧场正上演昆曲《游园惊梦》,云台上那青衣眼神流转,碎步生莲,才一开腔便先声夺人,楼上楼下的看客皆轰然叫好。
②饶宗颐,这位被称为当代“最后的通儒”的国学大师,与季羡林先生并称“北季南饶”,他拥有百科全书式的深厚学养,令后辈学者难以望其项背。
③自安倍上台以来,日本经济就一直处于悬崖的边缘,目前已是如履薄冰,尤其是今年6月23日的英国脱欧事件,更是给了日本经济当头一棒。
④两人的矛盾本来可以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他却铤而走险,实施打击报复行为,最终害人害己,锒铛入狱。
⑤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在大众创业蔚然成风的今天,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⑥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A. ②⑤⑥ B. ①③⑤ C. ①②④ D. ③④⑥
5、下面有关对联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
B. 对联讲究对仗,对仗的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
C. 对联的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
D. 对联张贴要按照传统习惯,上联在左边,下联在右边,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分别。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打米糖
三石
费干部对老槐说,老槐,过年给我打两锅米糖吧。
老槐莫名其妙地盯着费干部看,“切”了一声说,满大街都有得卖,谁还自己打?
费干部说,老槐你还不知道啊,手工打的,那是甜而不腻、脆而不坚,比起店里机器生产的,口感好了去了,更何况是你老槐打的米糖。
费干部这么一说,老槐的脸就笑成一堆裙子。
乡下的年总是来得更早些,过了腊入,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年货,杀猪、打大米果、做扣肉滑肉,好不热闹。自然,还得打米糖。老槐就是打米糖的,早些年十里八村的,米糖打得很有些名气,一直到年边,那是没得一天的歌息。东家打了西家打,倒也能够多少赚些过年的用度。当然,这说的都是从前。如今,厂里什么都能生产,店里什么都有的卖,就说来糖,县里有好几家食品加工厂都加工米糖,这产量不是手工所能比得了的,至于口感嘛,老槐不做评价,只哼哼一声。
但不管服不服气,反正老槐多年的手艺便歇了空。少了这一块儿的收入,虽然他是一人吃饱全家饿不着,但每逢过年,老槐还是有些紧巴。
答应了费干部,老槐就要做些准备了。还好,打米糖用的工具手工栏搭还在,只是布满灰尘,翻出来清洗一番,就可以用了。糯米家里没有,但隔壁邻居今年种了一些,掏些二晚去邻居家兑换,再去弄了些麦芽、芝麻、白糖、豆末,万事俱备了。
老槐先将糯米过水淘洗,满水浸泡三四个钟头,然后磨浆、上锅,用柴火蒸熟,搁麦芽发酵后滤渣,熬制成饴糖,饴糖在逐渐冷却时缓慢成形,就可以上手工栏搭拉糖。这手工栏搭,只是一根去皮的树木,一般为四五十公分租细,底座为青石,树木镶嵌于青石凹糟,上端再嵌两根臂粗木棍,样式与咏春拳练功的木桩有几分相似。老槐将糖坯缠绕于木棍,双臂裸露,将饴糖拉直再反向缠回木棍,像极了咏春练功手法。米糖打得好坏,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如此反复,逐成白色,搁案板搓捏制成圆袋状,灌上配制好的芝麻、豆末和白糖,从一个口上以抽丝的方式做成条形,剪成一寸左右的糖段,一锅米糖大功告成。
老槐打米糖时置于室外空地,引来不少人驻足观赏,大家都啧啧稀奇。还有一中年男子求购。老槐说,不卖,给朋友专门打的。中年男子仍不死心,说卖给我便是,朋友那儿你可再打。老槐想想也是,离过年还早,再说费干部也不见得近日会来。心中细算一下,说了个价钱。中年男子倒也爽快,掏出钱来给了老槐。老槐算了下账,除去糯米、芝麻、白糖成本,小赚几十,心里倒也畅快。
至于费干部那儿,糯米等物品还有,继续打便是,保证不耽误。
接着又是蒸米熬糖打糖,这对老槐算不得什么,虽然费些体力,老槐也不似当年那般有动,但还是能顶得住。说来也怪,一连十数天,每天打两锅米糖,最后都卖了。老槐家地处河埠老街,常有城里人过来游玩,见老槐打米糖觉得新鲜,顺带就买上几斤,甚至还有人慕名上门订货的。白花花的银子,老槐要不挣也是情不由衷。先前准备的糯米、芝麻等早就用尽,老槐已到处采购几次。倒是费干部的米糖一直没有着落,让老槐多少有些不安。两年多来,费干部是老槐的帮扶干部,人不错,经常上门嘘寒问暖,送米送油,还帮着干些体力活计。
眼看就要过年,老槐算着日子,心想最后再打两锅给费干部,谁买也不答应。正在蒸糯米时,费干部来了,一脸笑嘻嘻地说,老槐,听说你最近打了几十锅米糖,生意好得很啊。费干部没提自己米糖的事,但老槐心里有数,便有些尴尬,嘿嘿一笑说,这最后两锅就是给你打的。
就这会儿,一辆小车开到边上,车上下来两个人,其中一个说,喏,就是这儿买的。另一个便对老槐说,师傅,给我打两锅米糖。老槐将脑袋摇得如拨浪鼓,不行不行,这两锅得给费干部,人家早定了。这人仍说,师傅,我可是从县里专门跑来的,就卖给我吧。可老槐仍摇头,不行不行。
费干部说,老槐,你看人家大老远慕名而来,这不扫了人家的兴致吗?你就先给他吧。
老槐说,不行,给了他,你的米糖咋办,过两天就是年了。
费干部微微一笑,附在老槐耳边说,老槐,告诉你一个秘密,我有糖尿病,吃不得糖,一点都吃不得。
说完,费干部拍了拍老槐的肩膀,哈哈大笑而去。
老槐一时没反应过来,摸了摸后脑勺,一脸的呆愣样子…
(选自《小说选刊》2019年第7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扶贫对象,平日得到费干部的关心帮助,老槐想在年前特意为费干部打两锅米糖,以表感谢。
B.老槐原是远近闻名的打米糖的,后因食品加工厂都生产米糖,他的手艺派不上用场而成了贫困户。
C.文中介绍打米糖的工具和制作过程,既充实了小说的内容,开阔了读者视野,又丰富了人物形象。
D.小说贴近时代,语言朴素自然,虽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却能娓娓道来,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小说开头说费干部要打米糖,结尾却说自己吃不得糖,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主人公是谁?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一主人公的?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场景中,通过动作描写体现荆轲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沁园春·长沙》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表现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和追求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再别康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拟人手法,展现康河水草的自由柔美姿态。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世上没有天生的“君子”,荀子在《劝学》中通过比喻分析,总结出普通人成为君子的两个关键因素,一是“______”,二是“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
(3)“银河”又称银汉、星汉、河汉、明河,常常出现在古诗词中,如“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荆轲刺秦王》)
(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___。 (《沁园春·长沙》)
(3)那河畔的金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我心头荡漾。(《再别康桥》)
(4)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念刘和珍君》)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自己难以排遣的身世之苦和国运之恨,表现出沉郁的风格。
(2)荀子《劝学》中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
(3)古人常有在天地面前感慨个人渺小或人生短暂的诗句,比如“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_________,_________”等。
11、在下面横线处填写古诗词原句。
①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________________ 。 《诗经·伐檀》
②诚既勇兮又以武,___________________。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③_____________,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⑤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____________,俯身散马蹄。 曹植《白马篇》
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⑦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⑧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⑨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_________,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⑩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_______,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①
陶渊明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
时来苟冥会②,宛辔③憩通衢④。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
眇眇⑤孤舟逝,绵绵归思纡。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
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⑥凭化迁,终返班生庐⑦。
注释:①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年),40岁的陶渊明为生活所迫,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赴京口上任,行经曲阿(今江苏丹阳)途中,作此诗。②冥会:暗合。③宛辔:放松缰绳。④通衢,喻仕途。⑤眇眇:渺小。⑥聊且,姑且。⑦班生庐,指隐者居住的地方。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或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诗人年少钟爱琴书,寄心事外;虽衣食贫乏却怡然自得;表现了清高自守的品格,为后面写自己暂时出仕终将归隐的志趣做了铺垫。
B.“时来苟冥会”四句写诗人把此次出仕看作命运的巧合和人生旅途中的小憩,于是命人准备行装,暂时告别田园,这体现了他顺应自然的天性。
C.后四句叙写诗人今后立身行事的打算:坚守本性,不被现实约束,顺随自然,终将返回田园。这种儒家的处事原则,既有理智,又流露真情。
D.陶诗的语言于平易中见精彩。如“目倦川途异”,一个“异”字便突显了江南山水之胜;对此美景,著一“倦”字,反映了对出仕的厌倦。
【2】从“眇眇孤舟逝”到“临水愧游鱼”,描述旅途所见所感。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条概括这几句诗抒发的情感。
13、文言文阅读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疲转饷。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①之涧而语。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②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③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
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羽解而东归。汉王欲引而西归,用留侯、陈平计,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④号葬项羽毂城。
[注]①广武,城名,故址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北广武山上。山上有东西广武二城,中隔广武涧。②卿子冠军,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宋义。③新安,秦县,故地在今河南渑池东。④鲁公:项羽曾被楚怀王封为鲁公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汉王数项羽曰 数:列举罪状
B. 丁壮苦军旅 苦:以……为苦
C. 王其将,罪六 王:封王
D. 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 略:大致,差不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杀已降,为政不平 为击破沛公军
B. 夫为人臣而弑其主 夜缒而出
C. 汉王伤胸,乃扪足曰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 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毂城 常以身翼蔽沛公
【3】给文中画横线文字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毂城
B. 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毂城
C. 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毂城
D. 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毂城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相持很久,使士兵产生了厌战的情绪,于是刘邦和项羽约定在广武涧谈判。
B. 汉王历数项羽暴虐、弑主、杀降王、坑秦卒等罪行,以便使刑余罪人能击杀项羽。
C. 汉王被弩箭射中了胸部。却摸着脚谎称只是脚趾受伤,其主要意图在于稳定军心。
D. 项羽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后,马上罢兵撤走了,而刘邦却没有遵守约定,继续进兵追击项羽,还联合其他诸侯军队共同进击楚军。
【5】把课内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鸿门宴》)
(2)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忽略可以是一种爱护,可以是一种伤害;忽略可以是一种策略,可以是一种过错;忽略可以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可以是一种卑微的态度。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⑵文体不限。⑶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