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创(chuāng)伤 寥廓(kuò) 慰藉(jiè) 漫溯(shuò)
B.夜缒(zhuì)而出 遒(qiú)劲 遏(è)制 潜(qián)能
C.彳亍(chìchù) 颓圮(tiù pī) 翌(yì)年 火钵(tǐ)
D.巷(xiàng)道 拜谒(yè) 偏袒(tǎn) 菲(fěi)薄
2、下列句子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
例: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A.夫晋,何厌之有 B.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C.以其无礼于晋 D.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3、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须臾成五采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企业产生的业务数据和客户信息早已不是汗牛充栋可以形容的,“大数据时代”应运而生。
②记者日前在对本市一些小户型公寓租赁市场作调查时,发现有一些小户型公寓已经成为明日黄花,难以博得租客的青睐。
③我上高中后家里负担日益加重,父母亲外出打工长年难归,我要率先垂范,给大家做个榜样,不让父母的辛苦白费。
④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打破“亡羊补牢”的思维定式,对待工作既不凑合也不麻痹,恪尽职守,力求做到曲突徙薪。
⑤邵飘萍先生不畏国民党言论钳制,在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发表了许多揭露黑幕、针砭时弊的新闻和社评,显示出国人的勇气和操守。
⑥台独分子吕秀莲数典忘祖,竟公开宣称日本对台湾的侵略乃是台湾人的大幸,台湾和大陆是“远亲”和“近邻”的关系。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
5、下列与“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其无礼于晋 B.焉用亡郑以陪邻
C.厥秦以利晋 D.以乱易整,不武
6、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鼓一张
冯骥才
①天津卫的杨柳青有灵气,家家户户人人善画。老辈起稿,男人刻版,妇人染脸,孩童填色,世代相传,高手如林。每到腊月,家家都把画拿到街上来卖,新稿新样,层出不穷,
照得眼花。可是甭管多少新画稿冒出来,卖来卖去总会有一张“鼓”出来。杨柳青说的这个 “鼓”就是“活”一一谁看谁说喜欢,谁看谁想买,争着抢着买,这张画像着了魔法,一下子能卖疯了。
②镇上有个做年画的叫白小宝,他祖上几代都干这行,传到他身上,勾、刻、印、画样样拿得起,就是没有出新样子,只能用祖传的几块老版印印画画。比方《莲年有余》、《双枪 陆文龙》《俏皮话》,还有一种《金脸财神》。这些老画一直卖得不错,够吃够穿够用。可老画是没法再鼓起来的,鼓不起来就赚不到大钱,他心里憋屈,也没辙。
③同治八年立冬之后,他支上画案,安好老版,卷起袖子开始印画。《莲年有余》,白胖的小子抱条大红鲤鱼,后边衬着绿叶粉莲。这画许多画店都有,大同小异,每年都能卖到两 千张呢。
④这天后晌,白小宝印画累了,去街上小酒馆喝酒,同桌一位大爷也在喝酒。杨柳青地界不算太大,镇上的人谁都认得谁。这大爷姓高,两人边喝边聊。说到了画,说到今年谁的 画会“鼓”,高先生信口说道:“老白,你只吃祖宗饭是鼓不出来的。”这句话像根棍子戳在白小宝的肋骨上。他挂不住面子,起身回家。
⑤一路上越想越气,气自己没能耐.进屋一见画案上祖传的老版,气上来,抓起桌上一把刻刀上去要把老版毁了。老婆赶紧拉住他,他随即迷迷糊糊醉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⑥转天醒来一看,糟了,祖传的老版一一《莲年有余》真叫他毁了,带着版线剜去了一块,再细看还算运气,娃娃的脸没伤着,只是脑袋上一边发辫上的牡丹花给剜去了一一原来 脑袋两边各一条辫,各扎一朵牡丹花,如今不成对儿了。急也没办法,剜去的版像割去的肉,没法补上了。眼瞅着这两天年画就上市了。好在前天已印了一千张,只好将就再印一千张,凑合着去卖了。
⑦待到年画一上市,稀奇的事出现了。买画的人不但不嫌娃娃头上的花儿少一朵,不成对,反而都笑嘻嘻说这胖娃真淘气,把脑袋上的花都给耍掉了,太招人爱啦!这么一说,画上的娃娃动了起来,活了!于是你要一张,我要一张,一千张像一阵风刮走了。白小宝手里没画了,只好把先前印的双辫双花的娃娃拿出来卖。可买画的人问:“昨天那样的卖没了吗?”他傻了:“为嘛人人都瞧上那个脑袋上缺朵花的呢?”
⑧晚上回来赶紧加印缺朵辫花的《莲年有余》。画一摆出来,转眼卖光。——件东西要在市场上火起来,拿水都扑不灭。忽然一个街坊来说:“老白,全镇的人都吵吵着,今年你的画鼓不了!”然后小声问: “这张画你家印了几辈子了,怎么今年就鼓了呢?”
⑨白小宝只笑了笑,没说,他心里明白。可是往深处一琢磨,又不明白了,怎么少一朵花反倒鼓了?
⑩年三十晚,白小宝一数钱,真是发了一笔不小的财。
(11)他盼着转争年这张画还鼓着,谁知转年风水就变了,虽说这张画卖得还行,但真正鼓起来的就不是他这张了,换成一家不起眼的小画店“义和成”的一张新画,画名叫《太平世家》。六个女人在打太平鼓,那张画也是没看出哪儿出奇的好,却卖疯了,天天天没亮,义和成门口买画的人排成队挨着冻候着。
【1】第四段“高先生”的出现有何作用?请结合上下文作简要分析。
【2】赏析第七段文字的语言特色。
【3】白小宝的画“鼓”的原因是什么?
【4】小说结尾转写第二年义和成的画“卖疯了”,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表明当时的人违背准则,把取悦权贵或他人奉为信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从仰视和俯视的角度动态地写出了大好秋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表现出油油的青草多情可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鸿门宴》中樊哙表现出游泳好爽,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他对刘邦所说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在关键时刻不必计较细枝末节,要注重大的行为。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三岁为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2)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易水送别”荆轲和乐而歌,随着音乐声的变换,送行者的情绪也发生下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众人由生离死别的悲凉变为了同仇敌忾的激愤。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认为自己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国家,可以达到“_______,______”的效果。
(2)《登岳阳楼》描写洞庭湖浩瀚无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3)《桂枝香》中“_____,____”,化用杜牧的《台城曲》诗句,以典型化手法,再现当时隋兵已临城下,陈后主居然对国事置若罔闻,在危难之际还在和妃子们寻欢作乐的可悲。
11、名篇名句默写。
(1)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中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清照的《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子是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作者的感情渐渐融入落花中,只能看着菊花一朵朵、一瓣瓣的枯萎凋落,对花自怜,不由又黯然神伤。
(4)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多情自古伤离别”是人之常情,而秦观的《鹊桥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词却将这种常情升华到了一个哲理的高度,即短暂与永恒的辩证法。
(7)《登泰山记》中作者写登顶泰山后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句写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有温柔飘逸之美的特殊风韵。
12、(二)课内诗歌鉴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 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 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 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中郎将袁盎知其贤,乃请徙释之补谒者。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且论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文帝称善。
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薄太后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文帝由是奇释之。其后拜释之为廷尉。
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其后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之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久之,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
上尝召王生居廷中,三公九卿尽会立,王生曰“吾袜解”,顾谓张廷尉:“为我结袜!”释之跪而结之。既已,人或谓王生曰:“独奈何廷辱张廷尉,使跪结袜?”王生曰:“吾老且贱,自度终无益于张廷尉。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诸公闻之,贤王生而重张廷尉。张廷尉为淮南王相。久之,释之卒。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
B.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
C.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
D.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廷尉,古代官职名,秦始置,西汉沿置,掌管军事,为最高军事机构长官。
B.跸,本义是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他人通行,本文指帝王出行的车驾。
C.宗庙,古代帝王、诸侯或大夫、士祭祀祖宗的处所,也用来作王室的代称。
D.三公,官名合称,周代为最高辅政大臣,西汉初年用来称丞相等高级官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释之富有才干,勇于进谏。袁盎知道他的才能,加以举荐;后来张释之进言秦汉之事,果然受到汉文帝的赏识。
B.张释之不惧权贵,刚直不阿。太子和梁王驾车入朝时违反了规定,张释之不顾太后对两人的赦免,坚决予以弹劾。
C.张释之铁面无私,坚守原则。对于冲撞皇帝案和玉环失窃案,张释之都没有逢迎皇帝的心意,而是坚持依法判处。
D.张释之恭谨谦抑,礼贤下士。王生在朝堂上故意让张释之给他系袜带,张释之丝毫不以为意,跪下身子帮他系上。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4、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时至期末,合上必修二的课本,我们和文章的作者们挥手作别,屈原、郁达夫、朱自清、曹操、王羲之、陶渊明、苏轼、王安石、蔡元培、马丁·路德·金、恩格斯,他们的文字流传至今,他们的故事叫人回味,他们的思想和精神令人赞叹,他们留下的迷团亦让人深思。或许有一刻,我们曾渴望走近他们,来到他们身边。
请以“来到 身边”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从以上作者中自选一位,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在一起的故事,写出历史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