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大理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沛公欲关中   先破秦入咸阳者

    B. 卮酒安足     大礼不小让

    C. 刑人如恐不   沛公不杯杓

    D. 君安与项伯有     今事有急,幸来告良

     

  • 2、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所守匪亲   或:倘若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长句:指七言诗

    B. 计议之 孰:仔细   以手抚膺长叹     坐:徒,空

    C. 珍器重宝 爱:爱惜   非异也   生:资质、禀赋

    D. 君子不齿 齿:并列   赵奢之伦其兵   制:统领、统率

  • 3、下列与“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 B.焉用亡郑以陪邻

    C.厥秦以利晋 D.以乱易整,不武

  • 4、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A.徐明是一名中学生,在一次宴会上叔叔要和他喝酒,他拒绝道:“谢谢叔叔抬爱,只是我年龄还小,不能喝酒。”

    B.陆华去某公司面试,他对面试官说:“贵公司发展潜力很大,文化氛围也很浓郁,我非常希望能加入您的团队。”

    C.公开课后,评课时一位老师对另一位老师说:“我只是畅所欲言罢了,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D.小王到乔迁新居的同事家里做客,他送给同事一幅画,并对同事说:“家里挂这幅画,你的新居就能蓬荜生辉。”

  • 5、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六七十,如五六十  其破荆州,下江陵

    B.庖月更刀,折也    士大夫之,曰师曰弟子云者

    C.之以饥馑           其固然

    D.乃《经首》之会    木直绳,?以为轮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妇联会主任

    丁玲

    就在这闷热的中午,趁着歇晌的空闲,顾涌的儿媳妇跑回娘家找她嫂嫂董桂花去了。嫂嫂住在村西头的一间土房里,用高粱秆隔了一个院子出来,院里还有一株葡萄,房小院窄,可是倒收拾得干干净净,明明亮亮。董桂花也刚送饭回来,正在灶头洗碗筷。小姑站在她旁边喘气,用神秘的眼光望着窗子外边。

    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么?董桂花一手拉着她姑娘,两人便都踅过身来挤着靠在门边。唉,我劝过你哥,你看他拉下了十石粮食的窟窿去买了五亩葡萄园子,唉,早知道就不该买那些地。因为消息来得太突然,她心里不知想哪一头的好,好像这消息可以使她得着什么似的,同时又怕失去了什么。她在铅丝上拉下了一条破毛巾,揩了揩脸上的汗,坐在一张矮凳上,打算再从头来仔细思索。

    她不知一时从哪里想起,她姑娘也没有时间和她研究,匆忙的又赶回去了。她关心她的兄嫂,他们除了这所小院和新买的五亩地以外,就只剩一屁股的债。而嫂嫂又成了村干部,他们把她拉出来当了妇联会主任,这在她看来,也很倒霉。

    姑娘走了后,她仍旧坐在矮的小凳上,望着院子里的天空。天空上一丝云彩也没有,是一块干净的蓝色。她感觉到也许有风暴要来,终有一天暖水屯又要闹腾起来,人们又像发了疯一样。她回忆着去年,今年春上,那个时候她是多么辛苦啊!她一家一家的去找,男人们都在骂妇女落后,可是妇女呢,总说咱知不道嘛!咱听不精密。开会的时候,谁也不张口,不出拳头。她也不懂什么,可是不得不站在台阶上喊,叫。现在呢,现在又要闹起来了——她正要仔细的再去想一想的时候,妇女识字班的上课钟当当的响了起来。她立即站起,梳了一下头发,用夹子牢牢夹住,把身上穿的那破蓝布衫也脱了,换了一件新做的白洋布衫,锅里的碗也顾不上再洗,带关了门,扣上一把锁,匆匆的便朝识字班走去了。

    识字班设在许有武家里的大厅上,人越来越多,到处都叽叽喳喳。吃奶的孩子也抱着来了,她们又要哄孩子。后来黑妮也来了,黑妮是她们的教员。她一到识字班,于是她们就开始识字了。也有人在后边悄悄的谈些别的。董桂花呢,她孤独的坐在一旁,她要告诉她们一些什么的欲望消失了。她一个一个的去找寻,她才发现还留在班上识字的,坚持下来了的一半都是家里比较富裕的人,那些穷的根本就无法来,即使硬动员来了,敷衍几天便又留在家里,或者到地里去了,并且说这才像户人家。只有这些无忧无愁的年轻的媳妇们和姑娘们,欢喜识字班,她们一天来两三个钟头,识三四个字,她们脱出了家庭的羁绊和沉闷,到这热闹地方来,她们彼此交换着一些邻舍的新闻,彼此戏谑,轻松的度过一个春天,而夏天又快完了。这时只有董桂花这妇联会主任一人是显然的同她的群众有了区别,她第一次吃惊自己是如何的不相宜的坐在这里。她虽然还不算苍老,不算憔悴,却很粗糙枯干,她虽然也很会应付,可是却多么的缺乏兴致呵!

    她陡的有了一种奇怪的感觉,她不懂得她为的是什么?这些年轻女人并不需要她,也不一定瞧得起她,而她却每天耽误三个钟头坐在这里。从前张裕民告诉她说妇女要抱成团体才能翻身,要识字才能讲平等,家才能像户人家,这些道理有什么用呢?她再看看那些人,她们并不需要翻身,也从没有要什么平等。她自己呢,也是一样,她和李之祥是贫贱夫妻,他们也很安于贫贱,尤其是多少次濒于饿死的她,有现在的日子,也就该满意了,当然他们并不能满足,他们还有希望,他们欠了十石粮食的债,他们还需要一点点财富,如今她坐在这里有什么好处呢?唉,张裕民吹得多好,他硬把她拉到这妇联会来,他老说为穷人做事,为穷人做事。

    丰,丰是丰富的丰,丰富就是多,就是有多余的意思。衣,就是咱们穿的衣服。现在衣服没得多,不丰富,将来会多余的……。黑妮用手指着黑板,从她的嘴唇上发出带着银质的声音。

    识字班结束了,董桂花站了起来,走出了院子,走进了巷子。

    巷子里没有什么人来往,一两只狗吐着舌头趴在那里。

    【注】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描写的是1946年华北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初期的情况,通过暖水屯一个普通村庄的土改运动,从发动到取得初步胜利的描写,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农村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揭示出各个不同阶级不同的精神状态,并且展现了中国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已经踏上的光明大道。

    (选自《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的黑妮是识字班的一位教员,识字班的学员都是普通的年轻妇女,她们有的是为了识字,有的是为了摆脱家庭羁绊和沉闷。

    B.小说描写董桂花到识字班去,用“换了一件新做的白洋布衫……”,而不用“新换了一件白洋布衫……”,突出了她对此事的重视。

    C.小说反复写董桂花对现时生活的满意,同时写了要追求一点点财富,这些生动地反映了土改运动初步胜利后暖水屯部分人的面貌。

    D.小说主要讲述了“妇联会主任”董桂花的故事,同时又通过董桂花的眼睛和内心独白写出了一群人中的有信念、会做工作的张裕民。

    【2】小说第四段运用插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多次出现“像户人家”,请结合原文具体说明。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名句默写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描写庙宇下神鸦社鼓的热闹景象,意在指出人们早已忘却战败的耻辱。

    (2)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写凄凉晚年的凄苦心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见词人满心都是愁,自觉酒力压不住心愁,真可谓酒入愁肠愁更愁。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

    (4)姚鼐《登泰山记》中写山顶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这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在《短歌行》中借《诗经》中的句子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描述了屋前屋后绿树成荫、桃李芬芳的美好景色。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大与小的关系,阐述了失掉人心的危害性。

    (2)苏洵认为用割让土地求得安寝的方法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杜牧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2)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3)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5) 春江潮水连海平,____________________。滟滟随波千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作者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侧面描写客人的箫声极具感染力来表达自己此时内心的感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作者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提醒他们不要重蹈秦朝灭亡的历史覆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且代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乐天

    刘禹锡

    一别旧游尽,相逢俱涕零。

    在人虽晚达,于树似冬青。

    痛饮连宵醉,狂吟满坐听。

    终期抛印绶,共占少微星。

    【注】少微星:本事中国古代星官名,诗中喻指处士、隐士。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为一首酬赠诗,标题中的“乐天”即白居易,与作者交情深厚,二人均屈遭贬谪,命运多舛。

    B.首联写作者和白居易久别重逢,潸然泪下,想一同重游旧地,却发现旧地已不复存在,不禁感慨万下。

    C.颈联“痛饮连宵醉”写二人重逢,连宵痛饮,一醉方休,“狂吟”二字写出了醉酒后的狂放之态。

    D.尾联直抒胸臆,写出了作者的理想愿望。“印绶”运用了借代手法,代指仕途功名。

    【2】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兵北地,至燕南界     略:掠夺,夺取

    B. 今行而无,则秦未可亲也  信:诚信,信用

    C. 秦王之金千斤,邑万家  购:重金征求

    D. 秦之遇将军,可谓    深:狠毒,刻毒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丹不忍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②愿得将军之首献秦

    B. 能得樊将军首 ②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C. 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②斯人,吾谁与归

    D. ①伏尸哭,极哀 ②然则将军之仇报,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句子是( )

    A. 进兵略地

    B. 封之

    C. 秦兵旦暮渡易水

    D. 至燕

    4下列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句子是(  )

    A.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B.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 王之蔽甚矣。

    D.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5下列语句全部能表现荆轲义勇精神的一项是(  )

    ①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②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③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

    ④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⑤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

    ⑥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A. ②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写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

    B. 太子丹在大军压境之际,心生恐惧,向荆轲说“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既有意向荆轲说明燕国的处境,也含有催促荆轲行动之意。

    C. 荆轲三问樊於期,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

    D. 荆轲赴秦刺杀秦王就必须先接近秦王,因而信物就成了关键。这段描写表现了荆轲的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而樊於期就显得头脑简单,过于轻信。

    7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芥川龙之介曾说道:“人生好像一盒火柴,严禁使用是愚蠢的,乱用是危险的。”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

    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