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每个赛季开始前,各家俱乐部都需经过预算审核,确保球员的工资不超出球会承受能力,以保证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寅吃卯粮的情况基本杜绝。
B. 他挥舞着手臂,一边走向教练席,一边口中振振有词,接着气哄哄地坐在了板凳上。这一刻,我们看见了一个暴怒的穆里尼奥。
C. 我是做西餐的,英文还可以,但和身边的全球顶尖人才和总部的美国人比还是差太多了,每次和总部沟通写邮件时我都胆战心惊,生怕言不及义。
D. 中国从来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既然川普给面子,那中国也会投桃报李。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B. 而今安在哉 侣鱼虾而友麋鹿
C.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固一世之雄也
D.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欲呼张良与具去
3、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狡狯(kuài) 迤(yí)逦 弱冠(guān) 前合后偃(yǎn)
B.嫉(jì)恨 罪愆(qiān) 剽(piáo)窃 刀俎(zǔ)鱼肉
C.庠(xiáng)序 接榫(sǔn) 福祉(zhǐ) 高低冥(míng)迷
D.银锭(diàn) 言筌(quán) 疏浚(jùn) 谬(miào)赏滥罚
4、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翻样子吧。
B.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C. 我开始了解度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
D. 可见当时嘻戏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危乎高哉:高 所守或匪亲:有的
一去紫台连朔漠:离开 梦啼妆泪红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
B. 却坐促弦弦转急:退 此情可待成追忆:可以
直不百步耳:只是,不过 申之以孝悌之义:敬爱兄长
C. 可以横绝峨眉巅:越过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在这里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喜欢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举
D. 士大夫之族:类 君子不齿:并列、排列
追亡逐北:溃败的(军队) 而闻者彰:清楚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①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②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③记念刘和珍君。
【1】文段中①②③处的“此”分别指的是什么?
【2】文中的“中国人”“苟活者”和“真的猛士”分别指代的是什么人?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表达了诗人无限深沉悲秋的情感。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表达了对权贵的蔑视之情。
(3)韩愈的《师说》中,作者认为选择老师不应该考虑地位的贵贱,年龄的长幼,而应该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赤壁赋》中写出诗人仿佛要远离人世,飞入仙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诗经·氓》中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作者用比喻手法说自己因才能出众而招致小人嫉妒诽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通过夸张、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的凄切婉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深刻地揭示出饱经磨难对于一个人成才的意义。
(2)《登高》中,作者从视听结合、由高到低角度,描写诗人登高时的所见所闻,写出夔州秋天的典型景物特征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
(4)屈原在《离骚》中将自己与众小人政见的不同比喻成“方圜”,从而表明与那些小人没有调和余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6)李白《蜀道难》“___________”一句,描绘了诗人在高峻的山峰上,用手抚胸,对天长叹的情状。
(7)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并时常反省自己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琵琶声暂停,但此时的无声比有声效果更美妙的特点。
(9)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用比喻修辞描写初春小雨的一句是“___________”。
10、(1)《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注重加强自身修养的诗句:_________, __________。
(2)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 ,点明了“愁”的一个原因,即对人才的渴望。
(3)_______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1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高超的手法侧面烘托箫声极大的感染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郭纶①
苏轼
河西猛士无人识,日暮津亭阅过船。路人但觉骢马瘦,不知铁槊大如椽。
因言西方久不战,截发愿作万骑先。我当凭轼与寓目②,看君飞矢集蛮毡。
(注)①这是苏轼23岁时的作品。郭纶本为河西弓箭手,屡有战功。仁宗康定元年九月,西贼寇三川寨,郭纶固守,定川堡得不陷。②寓目:过目,观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提到郭纶本是河西勇士,如今却无人认识;这位昔日猛将只是在傍晚时分,闲坐渡口,看经过船只来打发时间。
B.颔联将郭纶今日所骑瘦马和他当年曾经使用过的长矛作对比,以此衬托出他往日之英勇和今日之落魄,形象生动。
C.颈联中郭纶自称边疆久无战事才沦落如此,表现了他对国家的极度失望;但他同时又说一旦有了战事,他仍愿冲锋陷阵。
D.尾联中“看君飞矢集蛮毡”一句是虚写,其中的“蛮毡”,借指来犯的贼寇;作者期待看到这位勇士的飞箭射向敌人阵。
【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彼人臣之公,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门则不言货利,当公法则不阿亲戚,奉公举贤则不避仇雠,忠于事君,仁于利下,推之以恕道、行之以不党,伊、吕是也。
赵宣子言韩献子于晋侯曰:“其为人不党,治众不乱,临死不恐。”晋侯以为中军尉。河曲之役,赵宣子之车干行,韩献子戮其仆。人皆曰:“韩献子必死矣,其主朝升之,而暮戮其仆,谁能待之?”役罢,赵宣子觞大夫,爵三行,曰:“二三子可以贺我。”二三子对曰:“不知所贺。”宣子曰:“我言韩厥于君,言之而不当,必受其刑。今吾车失次而戮之仆,可谓不党矣,是吾言当也。”
晋文公问于咎犯曰:“谁可使为西河守者?”咎犯对曰:“虞子羔可也。”公曰:“非汝之仇也?”对曰:“君问可为守者,非问臣之雠也。”子羔见咎犯而谢之曰:“幸赦臣之过,荐之于君,得为西河守。”咎犯曰:“荐子者,公也;怨子者,私也。吾不以私事害公事,子其去矣,顾吾射子也!”
楚令尹子文之族有干法者,廷理拘之,闻其令尹之族也,而释之。子文召廷理而责之曰:“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能免之于法。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著于国也;执一国之柄,而以私闻,与吾生不以义,不若吾死也。”遂致其族人于廷理,曰:“不是刑也,吾将死。”廷理惧,遂刑其族人。成王闻之,不及履而至于子文之室曰:“寡人幼少,置理失其人,以违夫子之意。”于是黜廷理而尊子文,使及内政。国人闻之曰:“若令尹之公也,吾党何忧乎?”乃相与作歌曰:“子文之族,犯国法程。廷理释之,子文不听。恤顾怨萌,方正公平。”
(节选自《说苑·至公》,有删改)
【1】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需加句读,请把需要停顿处对应的字母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吾A在B上C位D以E率F士G民H士I民J或K怨L而M吾N不0能P免Q之R于S法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吾言当也”与《短歌行》“对酒当歌”中的“当”含义不同。
B.“闻其令尹之族也”与《师说》“士大夫之族”中的“族”含义相同。
C.“遂致其族人于廷理”与“而致千里”(《劝学)两句中“致”字含义不同。
D.“黜”,废掉官职,表示相同或相近意思的还有“罢”“免”“夺”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宣子向晋侯推荐韩献子,认为他不拉帮结派,且御下有法、临危不惧,晋侯就让他做了中军尉。
B.赵宣子的车驾在战斗中冲撞了队伍,韩献子就按律杀了赵宣子的车夫,当时的人们都认为他必死。
C.咎犯向晋文公举荐了仇人虞子羔去做西河守,此举不仅让晋文公惊讶不已,也让虞子羔深受感动。
D.楚令尹子文为正国法不惜将犯法的族人杀了,都城百姓知道此事后都作歌传唱,表达对他的赞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不以私事害公事,子其去矣,顾吾射子也!
(2)执一国之柄,而以私闻,与吾生不以义,不若吾死也。
【5】某地在组织党员学习时有如下发言,请你结合选文,为发言提供两条充分合理的论据。要求句式整齐,语意连贯。
为持续推进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党员干部还应向古人学习:学习韩献子不结私党,诛杀不法的赵宣子车夫;________;_______。党员干部应该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守住党纪法纪底线,守初心,秉公心,做国家、人民的好公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国的皮亚丹博物馆收藏了两幅画,一幅是人体骨骼图,一幅是人体循环图。谁能想到这竟是一个闯了祸的小学生的作品?当年,小学生麦克劳德出于好奇心,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的,就杀了一只狗,谁知道这只狗恰巧是校长的宠物。校长罚他完成上述两幅画。麦克劳德后来成了著名的解剖学家。
在现实生活中,错误总是难免的,但错误也未必就是一件坏事,甚至有人说“错误是美丽的”。
读了上述材料,你一定有所感悟。请以“美丽的错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