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发言者各抒己见,二三其德,讨论得甚是热烈。
B. 三年来,他夙兴夜寐,笔耕不辍,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的初稿。
C. 敬老院里的老人们说,在这样好的地方安度晚年,我们一定要白头偕老。
D. 在这场球赛中,啦啦队员们在旁边不停地呐喊助威,信誓旦旦,场面十分热闹。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那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魂。
B.企业应该完善、健全职工高温津贴制度,通过工会协助劳动者与企业平等协商,把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写进劳动合同。
C.小说《三体》被不少人热捧的原因,是它打破了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界限,其中呈现的“中华形象”和宏大视野使它走出了纯文学的局限空间造成的。
D.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再加上家庭小型化、人口流动性增强等因素,使得城乡“空巢”家庭大幅增长。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与苏洵、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还有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和曾巩。
B.“越陌度阡”,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陌,东西向的田间小路。阡,南北向的田间小路。
C.左迁是降低官职,即“降官”。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D.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揭示词的内容。作者用旧体诗的形式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这类诗歌仍属古典诗歌。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②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蜀军为诸葛武侯举哀时响起的那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③他最终为自己的腐败堕落付出代价,等待他的将是20年的狱中峥嵘岁月。
④历来人们都称颂荆轲“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我认为如果单从这个角度理解“刺秦”的行为是远远不够的。
⑤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商家如果头脑迟钝、麻木的话,不知不觉就会使自己陷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
⑥如果秦少游想步入仕途,为国出力,有的是机会与条件,因为远的不说,十分欣赏少游诗词的清正廉洁的王安石就曾数度为相,广有羽翼,政治人脉极旺。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③④⑥
5、依次填入下列文段中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我走到村路上,发现一所房子的台阶上 ,幼稚的我当她也是因为没有吃到鸡蛋而伤心呢,就把身上的一个鸡蛋递给了她。
(2)《再别康桥》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 ,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 ,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清潭等等。
①坐着一个呆呆地望着远方的小孩 ②坐着一个小孩,呆呆地望着远方
③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美的享受 ④人们视觉上的美的享受靠它给带来
⑤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 ⑥康河里的倒影是河畔的金柳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和父亲
万方
①这几天温度上升得很快,今天的最高温度到了十四度。一个用得很多很俗的句子在脑子里浮现而出: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语言是人的创造,所以不管形容什么,我们都会想当然地拟人化,其实春天怎么是走来的呢?春天是风,是气流,是站在万物间的种种诞生。灰褐色的土地上露出星星点点的绿光屏,光秃秃的树木鼓出小小的蕊,空中出现了小飞虫一闪而过的影子……不记得在哪儿看到过四个字:猛如春天,说得真好。现在背阴处水面的冰还没有完全融化,但是快得很,迎春花玉兰花梨花桃花海棠花会在眨眼间盛开,在阵风中,互相碰撞,春光如炸弹一般四处爆炸开来,随后又在你不留意的瞬间消逝。
②“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四季轮回,周而复始,然而生命的春天走了就不再来了。
③北京医院的午饭时间,爸爸趴在桌子上吃饭,我坐在旁边看着他吃,他一边吃一边漏,我抓起纸巾给他擦了擦嘴。他想到了什么,说:“小孩儿也让人累,可是他可爱呀,怎么看怎么可爱。老人就不同了,丑,没有一点点可爱的表演。人老了,就该死了,该走了。”我爸爸从不忌讳说死,我完全习惯,就对他说,你也可爱呀,他看着我笑了笑,叹口气。
④他平躺在病床上,枕着一个薄薄的枕头,使肚子显得比原本要大,那样子说不出为什么像一个孩子。空间在一点点缩小,但他好奇心仍在,“给我说点什么呀?”他要求道,看着我的脸,我就说了儿子考试得了多少分,表现如何,或者说说朋友间的来往。很多时候他离得很近,看着我的脸,却已经不再听了。在我们说话的时候,他可以随意出入,经历了漫长的人生岁月,在衰老的帮助下,他渐渐的抵达了一种自由境界。
⑤我该回家了,如果天气好,陪护小白就用轮椅推着他把我送到医院门口。他很愿意送我。接下来,他就留在医院的大门口看人,偶尔他也跃跃欲试:“咱们去公园看看吧,行吗?”小白略有顾虑,但还是会满足他的请求。
⑥隔着一条小马路,医院对面就是东单公园的后门,我也陪他去过。最高兴的是碰上一场交谊舞会。年龄各异的男男女女跳得一个比一个认真,我爸爸看得津津有味,悄悄指给我看一个油头的男人脖子上系着的花围巾。我想起来了,那时他还没有住院,夏天的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马路上投下高楼长长的影子,晚饭后我陪爸爸出门散步,忽然我发觉他不见了,不在身边了,赶紧回头找,他落在后面,我叫了一声:“爸!”他背对着我,没有反应。我朝他走过去,“你看什么哪!”他依然不回答,顺着他的目光有一对年轻情侣正相拥走远。
⑦他能闻到青春的气味,能闻到各色各样的人的气味。对人的兴趣已深入他的骨髓,用他自己的话说:“人这个东西是非常复杂的,人又是非常宝贵的,人是多么需要理解,又多么难以理解。没有一个文学家敢说我把人说清楚了。”
⑧从某种角度看,蘩漪就是他的化身,是那个被层层外壳包裹着的最真实的他,果敢阴鸷。我爸爸,终其一生都有一只鸷鸟在他心中扇动翅膀。他脆弱,胆子小,异常敏感,经常是悲观的,但同时又是凶猛的、热烈的,不达极致不甘休的。
⑨记得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第三版《雷雨》,他不能去看,我去了。第二天去医院看他,一见面他张嘴第一句话就是:“怎么样?”不可能误解,他问的是演出效果。我告诉他很好,剧场里很安静,静得能听得到一根针掉到地上。我绝不是想说好听的让他高兴,现场气氛的确如此。“你觉得还站得住?”他又问,显然是期待一个肯定的答复。可我偏偏不想顺着他说,反问:“你说呢?”
⑩他没有说话。那一刻在病房里,我忽然觉得他像个孩子,而我就是不愿意轻轻松松地安慰他。我劝他不要想了,因为这不是他的事。
⑪“怎么讲?”他问我。
⑫“你写了剧本,尽了你的力以后就由时间去衡量了。”
⑬“那我的戏是不是还算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可爱的老孩子又问,心狠的女儿竟然再次反问:“你说呢?”
⑭他沉默不语,我觉得他是理解我的,爸爸,即使我说了你想听的话,那些话也微不足道,不具有真正的意义。
⑮这样想着,不觉已走出一段距离,我回身向父亲招手再见,可他的注意力已经被街上骑自行车的人吸引,不再看我。我一步步走远,忍不住回头看他,一个身穿病号服的老人,无声无息地坐在轮椅里,被高大的水门洞衬得那么小,孤零零的。
⑯不过我愿意相信那个自信的二十三岁的年轻人还活着。
(选自《你和我》,有删改)
【注】①万方:作家,剧作家曹禺的女儿。曹禺23岁时创作《雷雨》。
【1】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⑧段的作用。
【2】第⑨段、第⑬段中作者明知父亲期待肯定的答复,为什么不直接回答?请加以分析。
7、古诗文默写。
1.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
5. 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8、补写出下写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的学习来提升自己,使自己言行没有过错的句子是:_________。
(2)李商隐的《锦瑟》中用庄子和古蜀国君主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由落叶、江水想到宇宙的永恒、生命的旋律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蜀道难》中,写急流和瀑布发出巨大声响、石块滚滚而下,山间响起雷鸣般的声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5)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借秋天长江与塞上风景为喻,写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暗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琵琶行》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年轻时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廉颇蔺相如列传》中门客见相如引车避匿,愤然道出当年投奔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师说》中陈述教师职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言文默写。
(1)做人不仅要有智谋,还要有仁义,就如同《烛之武退秦师》最后一段晋文公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表现荆轲慷慨赴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鸿门宴》中比喻一个人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另有所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此生无声胜有声。
(3)飞端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以“____________”一句表现了乐声轻细的特点,以“____________”一句表现了乐声流畅的特点。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提出要严明奖惩制度,在评论人物和升降官吏的时候做到一视同仁。
(3)荀子在《劝学》中以行路作比喻,从反面告诫我们不重视积累就不能达到高远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中既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又讲学习方法的语句是:“________ ,__________ 。”
(5)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刘义隆草率出兵,意图像汉朝大将霍去病那样建立“_________________”功业,最终却落得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后果,词人在对孙权和刘裕进行赞扬的同时也对刘义隆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6)《师说》中韩愈在对比分层论述完社会上“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后,再次用“_______,_____”感叹此风气,表现出了鲜明的批判之意。
12、三.古代诗文阅读
(一)古代诗歌阅读
重过海印庵
宗渭[清]
三年重向虎溪游,石路依然碧水流。
鸟背斜阳微带雨,寺门衰柳渐迎秋。
弟兄谊重难为别,师友情深竟莫酬。
叹息此身闲未得,天涯明日又孤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由诗句可知,诗人是于秋天重游虎溪海印庵的,且只能在此短暂逗留。
B. 首联写故地重游,石路依旧,只是碧水流走了时光,给人以物是人非之感。
C. 颔联拈取归鸟、斜阳、微雨、衰柳等意象,动静结合,描绘出冷落衰败之景。
D. 尾联借景抒情,表达人生劳碌之苦与羁旅情怀,其中也暗含不舍之情。
E. 诗歌前四局重在写景,后四句重在抒情;前四句情景交融,后四句情中带景。
【2】“弟兄谊重难为别,师友情深竟莫酬”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及长,明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易》,善属文,通步历。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
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炀帝召天下儒官集东都,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得免。补太学助教。隋乱,避地虎牢。
太宗平洛,授文学馆学士,迁国子博士。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帝新即位,颖达数以忠言进。帝问:“孔子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对曰:“此圣人教人谦耳。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非特匹夫,君德亦然。故《易》称‘蒙以养正’,‘明夷以莅众’。若其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恃才以肆,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自古灭亡,莫不由此。”帝称善。除国子司业,岁余,以太子右庶子兼司业。与诸儒议历及明堂事,多从其说。以论撰劳,加散骑常侍,爵为子。
皇太子令颖达撰《孝经章句》,因文以尽箴讽。帝知数争太子失,赐黄金一斤、绢百匹。久之,拜祭酒,侍讲东宫。帝幸太学观释菜,命颖达讲经,毕,上《释奠颂》,有诏褒美。后太子稍不法,颖达争不已,乳夫人曰:“太子既长,不宜数面折之。”对曰:“蒙国厚恩,虽死不恨。”剀切愈至。后致仕,卒,陪葬昭陵,赠太常卿,谥曰宪。
初,颖达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受诏撰《五经》义训凡百余篇,号《义赞》,诏改为《正义》云。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B.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C.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D.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子博士,学官名,唐代设国子监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其内设博士、祭酒等职,主管学政。
B.明经,汉朝出现之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C.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乞休、乞骸骨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
D.五经,《诗》《书》《礼》《乐》《春秋》的合称,是我国保存至今的较为古老的文献,也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颖达学问精湛,早年成名。他八岁从师学习,博学多才,在与国子秘书学士辩论中,表现突出,而且年龄最小,引起一些人的嫉妒,被人刺探行踪。
B.孔颖达熟悉典籍,善于劝谏。他在回答太宗的询问时,不只讲清楚了经典的内容,而且借题发挥,把道理引入执政之国之道上。
C.孔颖达尽忠职守,不为身谋。作为太子的侍讲官,他见到太子不遵法度的行为,就直言其过,面对劝阻,也不改初衷。
D.孔颖达一心为国,颇得恩遇。生前,他多次得到加官晋爵的赏赐,死后也得到赠官赠谥的恩赏,甚至还享有陪葬太宗的殊荣。
【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
(2)若其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恃才以肆,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艺术大师在米粒上展现“赤壁大战”的壮阔场面,在头发上刻出《清明上河图》的盛世风情,刻画逼真,气象恢弘。大师们做的是“小器件”,呈现的却是“大格局”。
创作如此,生活亦然。
请结合材料,以“小器件与大格局”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