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雅安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广受好评的电影《我不是药神》中徐峥所扮演角色的______就是无锡的企业家——陆勇。

    (2)近日,因《延禧攻略》而走红的女演员吴谨言在______《优家画报》时表示,多年的芭蕾基本功训练,让自己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辛苦的工作。

    (3)为了尽早实现载人飞天的梦想,科学家们______地工作着,他们研究了许多防热材料,做了许多大型试验,甚至连航天员在太空中吃的食品都做了出来。

    (4)尽管有的地方“政绩工程”看来规模庞大,但是由于脱离了现实,弄得劳民伤财,

    ______没有给群众带来收益,______加重了群众负担。

    A. 原型  做客  废寝忘食  不仅/反而   B. 原型  作客  宵衣旰食  不仅/而且

    C. 原形  做客  宵衣旰食  不仅/而且   D. 原形  作客  废寝忘食  不仅/反而

  • 2、为“时雨点红桃千树”选配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春风吹绿柳万枝

    B. 秋草藏青风万里

    C. 有闲春色燕双飞

    D. 悲风吹乱绿杨丝

     

  • 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现实生活的美,经过艺术家的反映、加工、创作这个环节,生产出艺术作品,这才为满足社会的审美需要提供了实在的具体对象。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艺术作品是艺术欣赏活动得以开始和展开的基础,又是艺术创作活动的结果。

    B.艺术作品是艺术创作活动的结果,又是艺术欣赏活动得以开始和展开的基础。

    C.文学作品是文学创作的结果,又是文学欣赏活动得以开始和展开的基础。

    D.文学作品既是文学欣赏活动得以展开的基础,又是文学创作活动的结果。

  • 4、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然,籍何以至此。

    A. 大王来何操   B.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C. 多于南亩之农夫   D. 予羁縻不得还

  • 5、下列句子中有语句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A.匪我愆期 于嗟鸠兮   忳郁邑余侘傺兮

    B.进不入以离尤兮 芳菲菲其弥章   箱帘六七十

    C.摧藏马悲哀 悟言一室之内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D.举匏樽以相属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长乐王回深父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苏步青的立体人生

    吴志菲

    1931 年,苏步青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研究生院,亲友、同学、老师纷纷来挽留他:“中国军阀混战,政局动荡,回去后吃苦不说,学术上的辉煌前程也要被断送。”苏步青却坚定地说:“我的祖国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不能袖手旁观。”苏步青毅然回国,投身于浙江大学数学系的创办。

    正当浙大数学系开始出现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时,抗日战争爆发了。为了浙大师生的安全,为了浙大学子能在战乱中继续学习,不致荒废学业,浙江大学在竺可桢校长的率领下举校西迁。苏步青一家住在遵义湄潭朝贺寺的一间破庙里,过着jié据的生活。由于生活条件恶劣,苏步青的一个儿子出世不久,因营养不良而夭折。作为数学系主任的苏步青教授,上课也没有一件完好的衣服,经常穿着一件满是补丁的衣服上讲台。当他在黑板上画几何图形时,学生们对着他的背指指点点说:“看,苏先生衣服上的三角形、梯形、正方形,样样俱全,还有螺旋曲线!”为了生存,苏步青上街买了锄头、粪桶等工具,在朝贺寺前开出半亩荒地,种上蔬菜、红苕。每天下班,忙着浇水、施肥、灭虫,俨然一位菜农。由于他的精心管理,蔬菜长势良好,弥补了家庭粮食之不足。他在一篇回忆录中写道:“一谈到菜根香,我就想起了抗战时期随浙江大学‘流亡’到遵义附近的湄潭的情景来。那时一家八口在破庙安身,生活困难,吃地瓜蘸盐巴过日子,总算熬过来了。”

    苏步青是世界级大数学家,一生专攻几何。他从国外回来后首创微分几何这门学科,填补了我国高校学科的一个空白,随后几十年,他在这个领域不断开拓创新,使这门学科走在了世界前沿,苏步青也因为“苏氏定理”“苏氏曲线”“苏氏锥面”等成就被誉为“东方第一几何学家”。

    苏步青,70 余年的春风化雨,桃李满天下,栋梁架人间。他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一天夜里,一名叫熊全志的学生匆匆来到苏步青家里,怕第二天研讨班的报告过不了关特来请教,可他话音未落,苏步青就板起面孔训道:“你怎么不早点来?临时抱佛脚,还能有个好!”熊全志脸涨得通红,一声不吭,回到宿舍,熬了一个通xiāo,第二天论文终于过关了。熊全志后来到美国成了著名教授,40 多年后回国探望苏老,他不无深情地说:“当年多亏先生一顿痛骂,把我给骂醒了,否则我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

    苏步青对自己要求更严。微分几何是他的专长,教了几十年,烂熟于心,但他每教一遍,都要重新备课,一方面把国际研究新成果及时写入教案,另一方面听取学生意见,改进教法。他的板书一笔一画,整齐美观,讲课娓娓动听,饶有风趣,许多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枯燥的数字,一从他嘴里道出就变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1978 年暑假的一天,苏步青当年创立的科学研讨班在停了十多年后在复旦大学开始恢复活动。可是一连几天暴雨不停,大水猛涨,复旦校园内齐膝的积水茫茫一片,到会的青年师生都为此发愁。有人说:“这回苏老不会来了。”有人说:“他即使来恐怕也不会准时了。”正在大伙七嘴八舌、观望焦虑之时,一位老人高挽裤管,脚穿凉鞋,撑着一把雨伞出现在大家面前,四座唏嘘不已。76 岁的苏老抹去额头的雨水,向大家问了个好,看了看表正好8 点,与开会时间不差分毫。

    几何寓真情,人生一卷诗。数学家苏步青,一生与诗结缘。从他的诗词中可以看到,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命运,力求效力于振兴中华民族的事业,是苏先生漫长人生历程中的一个精神支柱。在抗日战争的八年离乱中,苏步青僻处西南小城,但他时时感慨的是:“画角声声催铁血,烽烟处处缺金瓯。”他念念不忘的是:“万里家乡隔战尘,江南烟雨梦归频。”苏步青是感情极为丰富之人,重亲情,重友谊,对周遭世界充满爱心。在他的诗词中,夫妻之爱,兄弟之情,朋友之谊,xuàn  rǎn出一片温馨。

    1根据文章内容,给下面拼音写汉字。

    jié据   通 xiāo xuàn rǎn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在浙大教学期间,作为数学系主任的苏步青,不仅穿着补丁衣服,还擅长田间劳作,表现出他对朴素生活的追求。

    B. 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苏步青放弃了日本的生活以及辉煌的学术前程,不顾亲友的挽留回到中国,创办了浙江大学数学系。

    C. 作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苏步青的感情也极为丰富,在诗歌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从他创作的诗词中我们看到了他重亲情、重友谊的品质。

    D. 由于苏步青的严格要求和严谨教学,他的很多学生成就斐然,成了著名的数学家,熊全志就是其中的一个。

    E. 本文运用朴实自然的语言叙述了苏步青人生的几个片段,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让读者看。

    3苏步青对自己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4本文的标题为“苏步青的立体人生”,为什么说苏步青的人生是立体的? 请简要分析。

    5苏步青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他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请选择你认为最关键的原因谈谈自己的认识。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有能坚持到最后的,

    (2)《答司马谏议书》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论证的立足点,对保守派的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3)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最终决定详细解释自己所作所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房宫赋》中,作者运用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占地之广,建筑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

    (6)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齐国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燕国灭亡的原因则是“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用比喻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小溪逶迤而来的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则形象地描写了小溪边缘高高低低.凹凸不平的状态。

    (2)《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对“学”与“思”二者关系的辩证论述,他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者在人的进步中均不可或缺,是不能被割裂的。

    (3)《荆轲刺秦王》中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用精彩的譬喻感叹人生短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归园田居》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两句通过写“木”“金”的变化,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提出,对于老师的选择,无关年龄长幼和身份贵贱,择师的标准应该是“_____________”。

    (3)李白的诗歌中常以“梦”字入诗,或营造一种梦幻瑰丽的意境,或给人一种恍然若梦的感觉,抑或借梦境写现实的生活,凡此种种,都有一种如梦如幻的审美感受,比如他的诗句“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短歌行》中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只有美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杜北山

    王镃

    倦客萧萧两鬓秋,柳丝无力绊归舟。

    晓风落叶辞高树,夜月行人在别洲。

    千里关河乡国梦,一江烟浪古今愁。

    雁声过尽青天阔,却忆同登望海楼。

    (注)①杜北山,宋代诗人。②王镃(zī),南宋诗人,宋亡后隐居不仕。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颔联,写途中所见,晨风里树叶萧萧而下,夜月中漂泊的游子寄居他乡异地。“晓”“夜”写出了时间的推移。

    B.颈联,“一江烟浪古今愁”化无形之愁思为有形之烟波,极言愁思之浓之广,与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C.“对写法”是指抒情主人公有意撇开自己,从对方着笔,虚写对方思念自己的情形,委婉含蓄表达自己的思念怀想,本诗尾联就采用了这种写法。

    D.全诗既暗示了诗人时光易逝、人生迟暮之感,又传达了诗人国破家亡、思亲念友之愁。

    【2】请赏析诗歌首联。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刘敬者,本名娄敬,齐人也。汉五年,戍陇西,过洛阳,高帝在焉。娄敬衣其羊裘,见齐人虞将军曰:“臣愿见上言便事。”虞将军欲与之鲜衣,娄敬曰:“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终不敢易衣。”于是虞将军入言上,上召入见,赐食。

    已而问娄敬,娄敬说曰:“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上曰:“然。”娄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周之先自后稷,积德累善十有余世。成王即位,乃营洛邑,以此为天下之中也,凡居此者,欲令周务以德致人,不欲依阻险。及周之盛时,天下和洽,不屯一卒,不战一士,八大国之民莫不宾服。今陛下起丰沛,收卒三千人,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而欲比隆于成、康之时,臣窃以为不侔也。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

    高帝问群臣,群臣皆山东人,争言周王数百年,秦二世即亡,不如都周。上疑未能决。及留侯明言入关便,即日车驾西都关中。于是上曰:“本言都秦地者娄敬,‘娄’者乃‘刘’也。赐姓刘氏。”

    七年,韩王信反,高帝自往击之,至晋阳,闻信与匈奴欲共击汉,上大怒,使刘敬复往使匈奴,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是时汉兵已逾句注、二十余万兵已业行。上怒,械系敬广武。匈奴果出奇兵围高帝白登,七日然后得解。高帝至广武,赦敬,曰:“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乃封敬二千户,为关内,号为建信侯。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

    B.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

    C.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

    D.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洛阳,因地处古洛水北岸而得名,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历史上诸多朝代建都于此。

    B.夷,我国古代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后可泛指四方的少数民族,如“莅中国而抚四夷”。

    C.侯,爵位的一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我国古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D.山东,即现在的山东省,也泛指秦以外的东方六国之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敬定都关中的建议遭到群臣的反对,刘邦决定采纳群臣的意见定都洛阳,后留侯张良力陈定都关中的好处,高祖最终定都关中。

    B.刘敬善于把握时机,胆识过人。他出身戍卒,路过洛阳时,通过刘邦身边的将领希望拜谒刘邦,得到召见和赐食。

    C.韩王信与匈奴想联合攻汉,刘邦派刘敬到匈奴窥探虚实。刘敬见匈奴士兵多老弱之人,猜测此乃匈奴营造的假象,建议不可贸然进攻。

    D.汉朝初立、内忧外患之际,刘敬提出的策略对新生政权的存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被赐姓和封爵,体现刘邦对其政治才能的认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终不敢易衣。

    (2)娄敬说曰:“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上曰:“然。”

    【5】刘敬认为关中有哪些有利条件,请简要概括。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阅读,是一种沟通;阅读,是一种享受;阅读,是一种明悟。回首漫漫读书路,受益良多,感慨万千,一个人、一本书、一个故事、一次经历、一种感受……通过文字,变成美丽激扬的诗篇,化作扣人心扉的乐章,给我们留下美好的时光和难忘的追忆。

    请就自己的一次阅读经历,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