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纵一苇之所如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B.亦犹今之视昔 不知东方之既白
C.独其为文犹可识 其孰能讥之乎
D.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金就砺则利 砺:磨砺
B.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易:轻视
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岂,难道
D.夺其军,可四千余人 可:大约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得知火箭队以三连胜的战绩挺进季后赛,一向沉稳的父亲拍案而起,兴奋得大叫起来。
B. “假货风波”平息后,四海公司向消费者郑重承诺:诚信为本,返璞归真,杜绝假货。
C. 农村学校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和书费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了京郊大地每个村落。
D. 在参观“鸟巢”、“水立方”等在建奥运场馆时,各国记者惊叹不已,溢美之词脱口而出。
4、下列各组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由于这次事故,北京西路宛平路地段的交通为此封闭了近三个小时。
B. 从大量观察事实中告诉我们,要真正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离不开持久的定时观测和长年的资料积累。
C. 历史和文明的遗迹,仿佛是一个向导,把我们带进悠远的历史空间。
D. 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据中医师施孝文介绍,梅雨季节还未结束,不少市民已经 前往医疗机构咨询关于冬病夏治的事情了。
②过去五年间,中国快递市场的规模经历了一场疯狂增长,而国外快递巨头纷纷涌入中国市场后,国内快递业的转型已 。
③官兵们一直冒着酷暑坚持在消防车旁为群众取水,及时缓解了当地群众用水的 ,保证了居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用水。
A. 迫在眉睫 迫不及待 燃眉之急 B. 燃眉之急 迫在眉睫 迫不及待
C. 迫不及待 迫在眉睫 燃眉之急 D. 迫不及待 燃眉之急 迫在眉睫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广播
李世袭
老家有个广播员,姓周,名祥云。六十多岁的年纪,眼倒不大花,说话也还利索。在村里干广播已经有十几年了,人称老广播。
说起祥云伯为啥干广播,还有段故事。有一年冬天,两个小孩在刚结冰的河面上玩,不小心掉进了冰冷的河里。祥云伯恰好路过,便下水去救,费了不少气力才把孩子救上来。两个孩子的家长给祥云伯提来了烟酒和点心,他让人家都拿回去,“都是自家孩子,谁见了不救啊?”这事过去不久,祥云伯不知何故得了个不小的病,康复后落下个手抖的后遗症,干不了重活了。偏赶上村里广播台要换人,村长想起祥云伯的好来,就让他做起了广播员。
老广播除了广播如大队门口有人卖菜,某某快回家有人找,某家的猪丢了主家说不让白捡的杂事外,还管喊信。几百户的人家,一千多口子人,每天的信怎么也有十封八封的。老广播就一封一封地喊,每封连喊两遍,从头到尾喊完;再由尾至头喊回来,还是连喊两遍。要是有个汇款单什么的,他还多念叨几遍。老广播喊了十多年,从没喊落过一封信。
这一天,老广播喊完信,多了一段话:“从明天开始,咱们广播添了个点歌的节目,中午从12点到12点半,下午6点到6点半,一首歌两块钱,祝福的话不超过50个字。欢迎大家为爷爷奶奶、父母妻儿、亲朋好友点歌。”
村里人听了,纷纷猜测,有说“祥云伯老了老了倒接受起新事物来了”的。还有的说:“莫不是想借村里的广播自己发点财吧?咱都不去点,看他怎么办。”
说归说,总有那好事的主儿,想花两块钱图个乐和,总比县电视台50元一首歌便宜得多。于是第二天12点,老广播的声音便响了起来:“今天五队周二虎的女人过生日,二虎特意给孩子他娘点一首《三百六十五个祝福》,祝老婆生日快乐。”老广播刚念究,全村人都乐了,“点歌”成了人们的新话题。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头开了,后面的也就不难了。于是老广播的点歌栏目几乎天天爆满。今天是张家娶媳妇点歌,明天李家孩子考了双百要点,有时一点就是好几首。“逼”得老广播不得不加了一条规定:每人点歌不能超过三首。
点歌进行了多半年之后,老广播要站最后一班岗了,岁月不饶人啊,眼也花了,说话也不如从前了。老广播卸任的时候,在喇叭筒里嚷了一句:“从明天起,有人换我广播了,我该歇歇了。”接着放了三首歌,《心情不错》《祝你平安》《你的明天会很美》,像是送给自己,又像是点给新任的“小广播”,亦或是给全村人,还是特别送给某个人,某个特殊的家庭。
老广播自始至终不提点歌的钱哪去了。他不说不等于村人不议论,多数人认为老广播拿这笔钱来养老,有几个常看报纸的说弄不好老广播把钱捐给山里的孩子哩!只有一个孩子说:“祥云爷把钱都给俺爹了。”说这话的孩子叫玉锁,她的爹一年前得了恶病,至今仍未痊愈。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项是( )
A.多年前的冬天样云伯救了两个掉到水里的孩子,因此得病落下手抖的后遗症,村长让他在广播台当起了广播员。
B.老广播除了广播和村民生活相关的杂事之外,还负责喊信,每封信都要喊上四遍,汇款单的话,他还多念叨几遍。
C.小说中两次写到了村人的议论,不单单是为了衬托老广播感人的光辉形象,还有制造悬念。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
D.小说语言明白如话,作者叙述较为克制,如小说结尾玉锁的话,口气平淡却富有内蕴,交代了点歌钱的真正去向。
【2】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3】老广播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志在归隐,他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了自己归隐的主观原因。
(2)李白“举杯消愁愁更愁”,李清照则在《声声慢》中直接以酒为意象表现凄凉晚年的凄凉心境,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音乐会上,乐声一会儿粗犷浑厚,似急雨敲窗,一会儿又变得细密低微,似恋人低低交谈,小刚不禁想起了白居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表现女子早起晚睡勤劳持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诉说许多小人嫉妒他的德行而且诽谤他淫荡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
(3)《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
(4)《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狗吠、鸡鸣,衬托出乡村和谐、安宁的氛围。
(5)《涉江采芙蓉》中“ 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兴手法描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并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会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文章一开篇,魏征就用生活中的木与水作类比,其目的是为了向唐太宗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与司马光虽无缘见面,但对司马光充满了仰慕之情。在结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聊表敬意。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寓教于乐的思想。
(2)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现“同学少年”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则直接表达了,“同学少年”对权贵的蔑视。
(3)徐志摩《再别康桥》中节奏上的韵律和反复顶真等修辞都增添了音乐美,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成功地运用顶真修辞。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年轻的同学们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2)《荆轲刺秦王》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十则》中提出“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春次韵
戴复古
酒醒愁难醒,春归客未归
莺啼花雨歇,燕立柳风微。
世路多殊辙,人生贵识机,
低头饱一粟,仰首愧云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点明了诗人从醉酒中醒来但仍陷入深深的愁绪之中,“难”字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B.颔联视听结合,从听觉、视觉等感官角度来描写景物,烘托了人物的悲伤之情。
C.颈联转入议论,用“殊辙”喻人世间道路有多条,再指出人生的关键在于辩识清楚。
D.尾联将“饱一粟”与“愧云飞”进行对比,从而表达了诗人因才能被埋没的愤懑之情。
【2】本诗“春归客未归”意蕴深厚,请简要赏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①,幽阒辽夐②,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落星③,高则高矣;井干、丽谯④,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郑燮《题画》
[注]①濑(lài)):沙滩上的流水。②幽阒(qù)辽夐(xiònɡ):幽静辽阔。③齐云、落星:均为古代名楼。④井干、丽谯:亦为古代名楼。
【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屋皆然 然,与“使之然也”中的“然”都解释为“这样”。
B.雉堞圮毁 圮,意为“毁坏,倒塌”,常见组词有“坍圮”“颓圮”。
C.公退之暇 暇,与“奔走不暇”“目不暇接”中的“暇”皆为“空闲”之意。
D.磨墨展纸 展,与“展颜一笑”“一筹莫展”中的“展”皆为“展开”之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易》,又名《易经》,六艺之一,相传系周武王所作,包括《经》《传》两部分。
B.骚人,屈原创作《离骚》,因被称为骚人,后泛指文人雅士,尤指忧愁失意的文人。
C.翰林,我国古代官名,其由来可追溯至唐朝,历代沿袭,但职能范围却不尽相同。
D.除日,旧指黄道吉日中的一个日子,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此日晚上称为“除夕”。
【3】下列对《黄冈竹楼记》一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竹建屋乃黄冈特色。黄冈当地多竹,且大者粗如椽子,竹工处理之后以代陶瓦;黄冈家家建竹屋,因竹瓦价格便宜又省工。
B.作者深得竹楼之妙。竹楼观景,别有洞天;竹楼听雨听雪,似瀑布像碎玉;竹楼鼓琴、咏诗、围棋、投壶皆有不同寻常之妙。
C.作者享受竹楼生活。竹楼里“焚香默坐”“送夕阳,迎素月”的清闲雅致的生活,让作者在谪居岁月中体味到了生活之乐。
D.作者不忧竹楼易朽。竹瓦建屋,虽然最多只可用二十年,但作者四年五地为官,早已乐天安命,所以并不担忧竹楼容易朽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2)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5】两篇小文虽皆关乎“竹”,但似乎又皆意不在竹,请概述两篇小文各自的主旨。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芊芊芦苇,触动了文人的心灵;巍巍“神舟”,触动了国人的心灵;眷眷亲情,触动了游子的心灵;殷殷师恩,触动了学子的心灵……同学们,相信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也会有许多触动你心灵的人或事。
请以“________,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自己所写文章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抒写真情实感;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