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交管部门首次在长安街上使用了交通疏导流动提示牌,以缓解“两会”期间会务交通对社会交通造成的巨大压力。
B. 由于“神舟”无人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
C. 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D. 生长在野外的长尾鸡的尾羽,每年能增长一米左右,而长尾鸡的寿命能活八至十年,所以最长的尾羽能够超过七米。
2、对于《论语》中的句子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话强调了作为君子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B.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这句话包含了孔子极为重要的“为政”思想,其中就有:率先垂范和推举贤才。
C.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在强调不能为了追求富贵而抛弃仁义。
D.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孔子在这里强调识人要亲自考察,而不要轻信旁人之言。
3、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选项的是
例句:而今安在哉?
A.客有吹洞箫者 B.大王来何操 C.羡长江之无穷 D.死生亦大矣
4、选出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夫晋,何厌之有
B. 我之谓也
C. 大王来何操
D. 虽董之以严刑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窗外,细雨纷飞,那落在雨搭上的嘀嗒声,在江南的小镇上,我曾经看到过,滴滴都在幽幽的心事上。
B.中职生实践水平有所提高,而与之相关的理论学习和逻辑思维的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C.为了加快学校“一流”学科和特色专业的建设,我们必须全面改善中职生动手的实践水平。
D.国家统计局发布11月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数据显示,近5年来,厦门二手房销售价格指数上涨了47.7%,位居70个城市第8位。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伏击
海明威
罗伯特·乔丹在公路和桥上方的山坡上,伏在一棵松树后面,看着天色亮起来。他这时看到那哨兵正站在岗亭里,他望望手表,心想,只要我们能把他们牵制在这里,就能围住这些法西斯。瞧,那儿有什么人来了。
两个身穿毯子式披风、头戴钢盔的哨兵在公路上转了个弯,朝桥头走来,肩上挎着步枪。一个在桥的那一端停下来,走进岗亭不见了。另一个踏着缓慢而沉重的步子跨过桥来。他慢吞吞地走到桥的这一端,这边的哨兵跟他说了些话,就返身从桥上走回去。
刚上岗的哨兵走进岗亭坐下了。他的上了刺刀的步枪斜靠在墙上。罗伯特·乔丹掏出望远镜,对准了岗亭。
哨兵背靠墙坐着。他的头盔挂在一只木钉上,脸庞清晰可辨。他戴着那顶圆锥形绒线帽。而且他没有刮过脸。他脸颊凹陷,颧骨突出。他长着毛茸茸的眉毛,眉宇间连在一起。他显得很困乏,打着呵欠。他接着掏出烟荷包和一张卷烟纸,卷了一支烟。他用打火机打了几下,没打上,结果把它放进衣袋,走到火盆边,弯下腰,从火盆里取出一块炭,在一只手中挥挥,一边往上而吹气,接着点燃了卷烟,把炭扔回火。
罗伯特·乔丹收起望远镜,伏在那儿望着公路,什么也不想考虑。一只松鼠在他下面一棵松树上吱吱地叫,顺着树干往下爬,半路上停了一下,扭头朝有人在张望着的地方看看。松鼠的眼睛又小又亮,它那尾巴激动地抖动着。接着这松鼠用小小的爪子和过大的尾巴在地上一大跳一大跳地跳上另一棵树。它在树干上回头望望他,然后在树干上绕了一圈。这松鼠在松树的一根高枝上吱吱地叫,它在那里平伏在树枝上,尾巴抖动着。
罗伯特·乔丹透过棵棵松树又向下面的岗亭望去。他很想把这只松鼠放在衣袋里随身带着。他很想有件什么东西可以触摸一下。他用胳膊肘擦擦松针地,但那是另一回事。谁也不知道在干这种事时你会有多孤独。
他这时伏在那里,不再望公路和岗亭,转而望着对面的远山。他静静地伏在那里,注视着早晨来临。他闻到了松树的香味,听到水流的声响,这时桥在晨曦中显得清楚而美丽。他伏在一棵松树后面,手提机枪横放在左前臂上,不再对那岗亭望了,以为这次攻势绝不会发生了,在这么一个可爱的五月底的早晨不可能出事。直到过了很久,才听到突如其来的密集的炸弹的砰砰声。
罗伯特·乔丹一听到炸弹声,那第一阵砰砰的爆炸声,不等山间传来隆隆的回声,就深长地吸了口气,就地提起手提机枪。
岗亭里的哨兵听到炸弹声就站起身来。罗伯特·乔丹看到他伸手去拿了步枪,从岗亭里走出来倾听。他站在公路上,阳光照在他身上,他头上斜戴着绒线帽,他抬头朝天空中飞机正在投弹的方向望着,阳光照射在他那没刮过的脸上。公路上这时没有雾,罗伯特·乔丹清楚而鲜明地看到哨兵站在公路上仰望着天空。阳光透过树丛照亮了他的身子。
罗伯特·乔丹这时觉得自己呼吸紧迫,仿佛有一圈铁丝捆住了他的胸脯,他稳住了胳膊肘,觉得有糟纹的前枪把紧顶着他的手指,就把这时已落入表尺缺口内的长方形准星对准那哨兵的胸腔中央,轻轻一扣扳机。
他感到枪托迅速、滑溜、痉挛地撞在自己的肩上,公路上那哨兵显得吃惊而痛苦,双膝一软身子向前溜,前额弯向路面。他的目光从这弯着头躺在公路上的哨兵身上转向桥和另一端的岗亭。他看不到另外的那个哨兵,就顺着右下方的山坡望去,知道安塞尔莫就埋伏在那里。接着他听到安塞尔莫开枪了,枪声砰的一响,在河谷里激起回声。接着他听到安塞尔莫又开了一枪。
随着第二声枪响,桥下另一端公路拐角处传来了砰砰的手榴弹爆炸声。接着这边公路左方远处传来手榴弹爆炸声。接着他听到这边公路上的步枪声,而下边公路上传来巴勃罗那支骑兵用的自动步枪的枪声,哒哒哒哒,穿插在手榴弹的爆炸声中。他看到安塞尔莫正沿着陡峭的通道爬下,朝桥的那一端冲来,就把手提机枪挎上肩,顺着陡峭的山坡奔上公路。
他一边奔跑,一边听到安塞尔莫在叫喊:“干得好,英国人。干得好啊!”他越过躺在地上的哨兵晃着背包奔上桥面。
老头儿一手提着卡宾枪,向他跑来。“平安无事,”他喊着,“没出差错。我不得不补了一枪必须结果他啊。”
罗伯特·乔丹看到泪水从安塞尔莫这位普通老人脸颊上的花白胡子茬上淌下来。
(节选自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小说以青年乔丹参加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为题材)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瞧,那儿有什么人来了”这句话表明乔丹由内心活动转向对远处的观察,引出下文对法西斯哨兵的叙写。
B.小说中详细描写换岗后法西斯哨兵的衣着、神态和动作,说明乔丹观察得仔细,也暗示了法西斯哨兵的警觉状态。
C.活泼灵动的松鼠引起了罗伯特·乔丹的注意,他想把松鼠放在衣袋里随身带着,这表现了乔丹孤独与不安的形象。
D.小说的最后,安塞尔莫说“必须结果他啊”,说明了反法西斯战争是无奈的,但又是必须的,因为这是正义之战。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间对周边环境的描写营造出静谧祥和的氛围,以此反衬之后突如其来的伏击,给读者带来阅读的震撼。
B.小说中,哨兵“走出岗亭”“阳光透过树丛照亮了他的身子”等细节为下文罗伯特·乔丹的成功伏击做铺垫。
C.小说通过动作描写来刻画罗伯特·乔丹击杀法西斯哨兵时的形象,突出他的动作敏捷,从容镇定,毫不紧张。
D.小说写伏击哨兵扣人心弦,通过对交织着的各种武器声音的描写,以及人物简洁的语言,来渲染战争的残酷。
【3】从听到炸弹声到击毙哨兵,罗伯特·乔丹的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文章最后一段蕴含了怎样的内涵?请简要分析。
7、名篇名句默写。
(1)《沁园春·长沙》中回忆同学年少时,意气风发,强劲有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别康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动物侧面烘托诗人害怕打破康桥宁静的这种心情。
(3)《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论语》中孔子认为即使是普通人,也应该有坚定的信念的一句是:“____________。”
8、(1)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人在“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他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把目光投射到江天一色的远景,描写景物动静结合,凸显“画图难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4)《谏逐客书》中作者在正面阐明纳客的好处时,从天道规律方面作了阐释:“是以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故克之。(《曹刿论战》)
(4)乃下令:“ ,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5)吾视其辙乱, ,故逐之。(《曹刿论战》)
(6)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7)陛下亦宜自谋, ,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
(8) ,乞人不屑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孟子《鱼我所欲也》)
(9)人恒过然后能改, ,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子曰:“三人行, 。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登泰山时天气的恶劣以及路途的艰辛。
(2)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使用了顶针手法,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求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在对百姓施以教化方面的谦虚态度。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阿房宫的建筑走向,指出了它的终点所在。
(3)苏洵在《六国论》开头以四个字指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后面又用六国破灭的教训来警醒北宋统治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残花
[唐朝]李商隐
残花啼露莫留春,尖①发谁非怨别人。
若但掩关②劳独梦,宝钗何日不生尘。
【注】①尖:在前或先行的。另有一解:尖即“簪”。②掩关:掩门。
【1】从题材上看,下面这首诗最不可能属于的一项是( )
A.山水诗
B.送别诗
C.伤春诗
D.闺怨诗
【2】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
A.清新流畅
B.深沉蕴藉
C.阔大悠远
D.绚丽飘逸
【3】在《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为宝玉过生日,群芳开夜宴。行酒令射覆游戏中,香菱引李商隐《残花》的诗句“宝钗无日不生尘”笑说宝钗名字的出处原在唐诗上。分析曹雪芹这样写有怎样的作用?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何尚之,字彦德,庐江灊人也。曾祖准,高尚不应征辟。祖恢,南康太守。父叔度,恭谨有行业。尚之少时颇轻薄,好摴蒱①,既长折节蹈道,以操立见称。十三年,彭城王义康欲以司徒左长史刘斌为丹阳尹,上不许。乃以尚之为尹,立宅南郭外,置玄学,聚生徒。东海徐秀、庐江何昙、黄回、颍川荀子华、太原孙宗昌、王延秀、鲁郡孔惠宣,并慕道来游,谓之南学。时左卫将军范晔任参机密,尚之察其意趣异常,白太祖宜出为广州,若在内衅成,不得不加以铁钺,屡诛大臣,有亏皇化。上曰:“晔事迹未彰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但使共知如此不忧致大变也。”晔后谋反伏诛,上嘉其先见。国子学建,领国子祭酒。二十三年,迁尚书右仆射,加散骑常侍。是岁造玄武湖,上欲于湖中立方丈、蓬莱、瀛洲三神山,尚之固谏乃止。时又造华林园,并盛暑役人工,尚之又谏,宜加休息,上不许,曰:“小人常自暴背,此不足为劳。”时上行幸,还多侵夕,尚之又表谏曰:“万乘宜重,尊不可轻,此圣心所鉴,岂假臣启。舆驾比出,还多冒夜,群情倾侧,实有未宁。清道而动,帝王成则,古今深诫,安不忘危。若值汲黯、辛毗,必将犯颜切谏,但臣等碌碌,每存顺默耳。伏愿少采愚诚,思垂省察,不以人废,适可以慰四海之望。”亦优诏纳之。大明二年,以为左光禄、开府仪同三司。四年,疾笃,诏遣侍中沈怀文、黄门侍郎王钊问疾。薨于位,时年七十九。
(选自《宋书·列传二十六》,有删改)
【注】摴蒱(chūpú):古代一种赌博的游戏。汲黯:西汉名臣,为人耿直,好直谏廷诤。辛毗: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刚亮公直,正谏匪躬。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晔事迹未彰/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但使共知如此/不忧致大变也
B. 晔事迹未彰/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但使共知如此/不忧致大变也
C. 晔事迹未彰/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但使共知如此/不忧致大变也
D. 晔事迹未彰/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但使共知如此/不忧致大变也
【2】(原创)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 国子祭酒,古代五礼中吉礼的一种,学校建成后学子要以酒祭天神、人鬼、地祗。
B. 方丈、蓬莱、瀛洲,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海外仙山,秦始皇曾派徐福入海寻找仙山。
C. 万乘,古时一车四马叫“乘”,“万乘”即万辆兵车,也可指拥有兵车万乘的大国。
D. 大明,南朝宋孝武帝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方式,汉武帝首创。
【3】(原创)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何尚之声名远扬。在何尚之担任丹阳尹后,南城外立宅办学,各地的学子慕名而来。
B. 何尚之洞悉先机。何尚之察觉范晔图谋不轨,并在范晔谋反前制裁了他,得到皇帝嘉奖。
C. 何尚之爱惜民力。皇帝在建造华林园的过程中过分役使百姓,何尚之竭力劝谏。
D. 何尚之深得帝心。何尚之的进言,虽未全得皇帝认同,但何尚之仍受皇帝重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尚之少时颇轻薄,好摴蒱,既长折节蹈道,以操立见称。
14、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①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②我们和时代共成长,奋斗者正青春。——易烊千玺《青春的可能》
③清澈的爱,只为祖国。——陈祥榕
④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习近平
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100年,共青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等口号,也大有成为年度主旋律流行语之势。作为当代青年,生逢盛世,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什么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青春的力量”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