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加点实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 )
A.及其所之既倦 之,往,到达。
B.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盖,如果
C.未尝不临文嗟悼 临,面对
D.或因寄所托 或,有的人
2、下列句子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
A.张三有问题向朋友讨教,说:“愚不才,有一事请教。”
B.朋友询问张三妹妹的婚姻状况,张三说:“舍妹尚待字闺中。”
C.朋友问候张三生病的母亲,张三拱手谢曰:“家母身体已无恙。”
D.朋友的父亲七十大寿,张三对朋友说:“祝令堂大人寿比南山!”
3、选择题。对联“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描述的对象是( )。
A.陶渊明 B.白居易 C.李白 D.杜甫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重庆近地层空气湿度大,水汽容易凝结在污染物上,加上冬春季节昼夜温差小、盆地环境特点和气候特色,使重庆很少有大风可以驱散,才导致PM2.5滞留时间变长。
B. 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全面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坚持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谨的标准、最严肃的问责、最严格的监管,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
C. 红旗河沟站在30日下午4点半至晚上7点半期间迎来了返乡客流高峰,这一天全部客流超过17万多人次,而31日则锐减到11万人次。
D. 在特朗普威胁要征收惩罚性关税后,福特取消了斥资16亿美元在墨西哥建厂的计划,并许诺未来要在密歇根州制造电动车和自动驾驶汽车。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知识,还能丰富情感。
B.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现象会得到圆满的解决。
C.能否推行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D.近日,上海博物馆展出了1100年前新出土的唐代文物。
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精英与荣誉
梁文道
在“我爸是李刚”那件事刚传出来时,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很傻很天真的问题。假如那位在河北大学飞车撞死人的年轻男子出事之后,马上下车查看情况,然后说的不是“有本事你告去,我爸是李刚”,而是“大家赶快帮忙救人,一切责任由我承担,我爸是李刚”,整件事的走向会不会有什么不同呢?
我这么问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我想像中的那句“一切责任由我承担,我爸是李刚”其实也很符合“常理”;只不过它和真实情况中的“我爸是李刚”依循的逻辑不一样。
李刚也算社会精英了吧。自古以来,各个社会的精英都享有大小不一的特权;但这种特权不是没有代价的。去过剑桥和牛津的人大概都见过他们纪念二战阵亡校友的碑志,那里有多少年华正茂的青年呀,更不乏父荫广被的权贵之后。本来等着他们的,是美好的人生前景;然而战火一启,他们要率先参军,在长空与怒洋间抵抗纳粹,为国捐躯。
这正是古代贵族传统的最后霞光。那些贵族平日养尊处优,接受平民献税纳贡,战时就得挺身上马,迎敌护国。这种传统没有中西之别,我们的“士”比这些欧洲贵族还要古老。既然你享受了那么多,凭什么你不用付出?
这不只是赤裸的交换,它还演化成了荣誉的一部分。著名伦理学家阿皮亚在其近著《荣誉规条》中定义荣誉为“值得尊敬”,当我们说一个人是“尊贵的”或者称他“有荣誉”的时候,意思就是他具有值得尊敬的品质。这种品质往往具体表现为一套规范、一组规条,凡是享有荣誉的人都应遵从这套规条,并做到最好。那都是些什么样的规条呢?英国绅士阶层一向被认为是有荣誉且值得尊敬的,身为绅士,他就应该诚实不欺、保护弱小、尊重妇女、言行得体……只有完全达到这些标准,他才是一位真正值得尊敬的绅士,不辱家声,也不负他人的尊重。假如有人指控他违犯规条并且全都属实的话,他就应该感到羞愧;要是他人的批评乃无中生有的诽谤,他就得奋力捍卫自己的荣誉,甚至不惜决斗。历史上大部分的绅士决斗都和荣誉受到冒犯相关,而不是通俗剧中常见的感情纠葛。
看似卑之无甚高论,阿皮亚对荣誉的定义却点出了一项关键,那就是荣誉与尊敬的联系。财富、权力甚或直接的暴力都能胁迫他人对你折腰,你应该晓得这个不叫做荣誉。“士可杀不可辱”,中国古人对精英荣誉的讲究甚至更加严苛,哪怕是到了别人根本看不见你在干什么的境地,君子仍要“慎独”。
然而,从“我爸是李刚”到一连串精英后代惹出的祸事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番完全不合理想的景象。这批中国精英不讲究荣誉,却期待尊敬;他们拥有配得上精英身份的财富和权力,却不具备精英引以为荣的品质。
【1】它和真实情况中的‘我爸是李刚’依循的逻辑不一样”。试分析两者依循的逻辑有何不同。
【2】文章以英国权贵之后和绅士为例,并两次提到中国的“士”,有哪些作用?
【3】本文围绕“精英与荣誉”展开论述,作者对此表明了哪些主要观点?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2)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3)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4)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荆轲刺秦王》)
8、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_________, _________,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秦论》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_________;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_________。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假舟楫者,非能水也,________。 《劝学》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_____________;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__________;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__________;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
(4) 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 《蜀道难》
(5)___________, 孤舟一系故园心。_________ ,白帝城高急暮砧 。
《秋兴八首(其一)》
(6)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公爱屋及乌,直接表达对女子的喜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3)《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写出了游子从眼前想到此后生涯,想到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游子的情绪更加黯然销魂。
(4)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5)在《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出了日观峰以西诸山在晨曦的映照下红白错杂,都显得矮小。
10、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开篇点明老师的职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2)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
(2)《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12、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小题。
慈姥矶①
〔南朝梁〕何逊
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
一同心赏夕,暂解去乡忧。
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客②悲不自已,江上望归舟。
【注】诗歌写作者离乡远游,友人到江边送别,随即驾舟归去。①慈姥矶:地名,在今安徽省当涂县北四十里,突出于长江中。矶,突出于水边的山石。②客:作者自谓。
【1】这首诗最有可能被编入以下哪本诗集( )
A.《古诗选编》
B.《乐府诗集》
C.《诗余集萃》
D.《近体诗选》
【2】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两句写斜阳夕照,炊烟袅袅,充满诗情画意。
B.三四句借景抒情,写与友人同赏美景,暂忘忧愁。
C.五六句写漫漫沙滩沉沉暮霭峭壁层峦,景中含情。
D.整首诗写景细腻,音韵和谐,诵读起来朗朗上口。
【3】结合全诗分析划线句中作者因何而“悲”。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孙 文
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碚①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记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矣!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余。时余方以讨贼督师桂林。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②之象,视清季有加;而余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则余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余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选自《梦想与路径:1911—2011百年文萃》,有删改)
【注】①踬碚:遭受挫折。②杌陧:(局势、局面、心情等)不安定。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
B.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
C.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
D.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亥,即辛亥年,属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其中,“辛”为十天干之一,“亥”为十二地支之一。
B.碣,刻石中的一类形制。汉代以前的刻石没有固定形制,大抵刻于山崖的平整面或独立的自然石块上,后人将刻有文字的独立天然石块称作“碣”。
C.史迁,即司马迁。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作者情况的文章。序只能写在文章的前面。
【3】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运用对偶、比喻、排比、夸张等手法高度评价黄花岗起义,认为它与武昌起义一样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革命进程。
B.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事迹十年之后才有烈士事迹的编辑,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国内政局动荡。
C.作者有感于当时形势,奋笔直书,痛斥黑暗势力气焰嚣张,呼吁后来人继承先烈遗志。
D.鉴于黄花岗起义失败,作者深感必须发动民众,说明了作者思想的转变和进步。
14、请以“尊师重道”为话题写一段文字,强调新时期“尊师重道”的意义。要求:观点明确,语言简洁,不超过3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