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自古以来,人们所创造的文艺就不是单调的、生硬的、而是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的。
B.在传染病暴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到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
C.您培养的莘莘学子,或纵横商海,或潜心学界……在各行各业的建设中,总是首当其冲。
D.北京的小吃,多种多样,风味独特,耐人寻味,令很多外地游客赞不绝口。
2、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赵的论文缺乏独到见解,他的导师给他写评语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B.沈教授为人诚挚,默默奉献数十年,深受爱戴,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C.老吴七十学绘画,今天开画展,朋友发来短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D.王老师备课总是深入而又全面,她知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盘盘焉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故今具道所以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C.以兴利除弊 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D.不为侵官 为天下理财
4、下列关于汉字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金帝国建立时,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命令完颜希尹和叶鲁创造文字,他们“依仿汉人楷书字,因契丹字制度,合本族语”创造了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金文。
B.小篆是春秋战国晚期秦国使用的文字,秦统一中国后,小篆成为通行全国的文字。
C.汉字是方块字,有独体字和合体字之分,汉字的“六书” 即六种构成方法,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一般认为前四种是构字方法,后两种是用字方法。
D.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它是汉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汉字各种书体的代表性作品大多是靠碑帖保存下来的。
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阙秦以利晋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B.刑于寡妻 范增数目项王
C.项伯杀人,臣活之 吾得兄事之
D.小固不可以敌大 良庖岁更刀,割也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政治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关系”的概念是广义的,既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指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关系) 。人是社会性的存在,而不 是孤立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既需相互依靠,又有利害冲突。协调诸如此类的问题,便是政治的任务。既然中国文化不相信神而只相信人,那么在中国文化中头等重要的大事,便自然是 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天人之际的人神关系了。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文化更重视政治的原因,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产生并盛行儒家思想的原因。
中国文化这种重视政治、薄于宗教的特征,当然会给中国文学以很大影响。在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中,诗歌是最早被要求与政治发生密切关系的文体。根据传统的文学观点,诗歌虽然就其本质而言是抒发个人感情的,但因为个人是生活于群体之中的,而政治的作用也无非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因而诗歌与政治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毛诗大序》之所以一下子从诗歌的抒情功用谈到政治功用,便是因为作者的意识深处存在着上述思路之故。
类似中国诗歌与政治的这种密切关系,在其他诗歌传统中是非常罕见的,可以说是中国诗歌的基本特征之一;正如松浦友久指出的:“在比较诗学上,一般认为,‘诗与政治’的课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始于近代。但在中国诗史上,这却是自古以来诗学上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并且其中表现的‘诗与政治’的关联,综合包括理念与实践两个层次,而其传统又一直延续到今天——这都是无与类比的特殊情况。”
(摘编自邵毅平《诗歌:智慧的水珠》)
材料二:
唐代诗歌与政治的关系,体现出某种带规律性的表征。中国诗史上的一些高潮期,也莫不有它独特的政治背景。战国时,楚面临强秦的威胁,进步爱国力量与腐朽卖国势力的斗争,推动屈原的创作,而屈原所经历的高层政治体验,则赋予他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献身精神。建安时期曹操政治集团以其进步的政治路线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式,把因党锢之祸被压抑冷落的士人,重新推向政治舞台,激起强烈的功业思想和英雄意识。“雅好慷慨”的建安诗歌,正是得力于这种正面推动。继唐诗而起的宋诗,发展到北宋中叶,又出现一个繁荣的局面。而其时从仁宗朝庆历新政,一直到神宗朝王安石变法前后,王朝内部政治斗争的焦点,是要克服“累世因循末俗之弊”,挽救长期和平发展中潜伏的危机。诗歌界欧、王、苏、黄等大家,都是在一连串起伏动荡的政治变革中卷入得很深的人物。
考察诗歌高潮来自政治的推动力,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文学繁荣发展所需的社会条件。作为中国封建时代正统文学样式的诗歌,它注定要与封建政治发生密切联系。政治影响于诗人创作,可以有四种情况;(一)挤占了诗人创作的时间和精力;(二)给诗人以正面鼓舞或推动;(三)打击压抑,导致怨悱;(四)诗人被迫害致死,或彻底沉默。(一)和(四)两种情况只能使创作受损。(二)和(三)两种情况虽有分别,但对于某些诗人,又常常集于一身。如李白、杜甫之入宫廷,便是始而受激励,继而遭压抑。
一般说来,封建时代的士人,总是先由政治给予某种参与的机会,在参与中有所不遂,才会引起怨悱。导致“长吟哦”的“起且僵”(崛起而后困顿),“起”往往在先,由政治直接给予拨动;“僵”伴随于后。“起”与“僵”或是单纯从某一侧面作用于诗歌创作,或是交糅在一起,产生更复杂的影响;或是比较直接地表现为正值,或是要经过创作活动的一番消化转换,才表现为积极有益的效应。能够给诗歌创作以强大推动的政治,不在于它有多么清明或稳定,而在于它要能强烈地牵动人心,让人不断地感奋起来,发之于吟咏。封建王朝初期,一般号称盛世,而文学人才可能尚未积累到最丰沛的程度。同时稳定和繁荣不免缓解了士人要求干政的迫切感,诗歌颂美居多,缺乏对政治的深刻介入,艺术上也缺乏由深广内容带来的要求变革创新的推动力量。封建王朝末世,往往陷入大动乱。斗争残酷,兵祸连结,文教停顿,人才短缺,士人对世乱恐惧回避,诗歌也相应衰敝。东汉末(灵帝朝)、隋末、唐末的情况大体如此。一般性地排除了王朝开国期和衰乱期,再结合诗歌史上几个兴盛阶段看,中国诗歌高潮总是出现在社会政治比较有活力,能够吸引人才,并多方面推动士人为较高理想积极追求的时期,而盛唐则是演出了中国历史上这种时期的最为辉煌的一幕。
(摘编自余恕诚《唐诗风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文化只相信人而不相信神,使得协调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成了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大事。
B.建安时期,因曹操政治集团的推动,受党锢之祸打击的士人得以重新走上政治舞台,他们满怀功业思想和英雄意识。
C.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意在克服各种弊端、挽救潜在危机,当时的几位诗坛大家都深深卷入激烈的政治变革之中。
D.文学人才在封建王朝初期一般未积累到最充足程度,士人参与政治的愿望非常强烈。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政治的本质在于协调人际关系,因此应尽最大可能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
B.诗歌与政治有密切的关系,不可以用来抒发个人情感。
C.战国时期出现了屈原这样的大诗人,与楚国当时复杂的政治形势有很大关系。
D.封建王朝末世往往天下大乱,这不只是对诗歌发展不利,对文化事业也是灾难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C.司空图主张:“诗中有虑犹须戒,莫想诗中着不平。”
D.王国维认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4】白居易《策林 •采诗》中建议:“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这一观点在古代诗人中很有代表性。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观点加以分析。
【5】“诗与政治”相关联是中国诗歌的传统之一,政治与李白诗歌创作存在哪些关联?请结合你所了解的李白生平,根据材料内容简要概括。
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爱莲说》中,集中表现莲高洁的品质,现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作者爱国热情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郦道元的《三峡》中从侧面表现三峡山势高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篇名句默
(1)屈原在《离骚》中批评惯于投机取巧、随意改变规矩的社会风气的两句是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曹军在攻破荆州之后,战船连绵,旗帜遮天的景象。
(3)《氓》中以河水和洼地比兴,喻指所受的苦痛也该有尽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4)《短歌行》中借用《诗经》中姑娘思慕情人的诗句,表达作者对人才的渴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归园田居》中用白描手法静态描写房屋周围树木茂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
9、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我有嘉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5)《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为打消弟子在谈论个人志向时的疑虑,说“_____,_____”。
(2)《侍坐》中,子路想要治理一个千乘之国,这个国家不仅夹在大国之间,还面临其他的困境“_____,____”。
(3)《侍坐》中的曾皙在谈自己的志向时,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暮春时节,穿着春服,五六个成人,六七个童子,“___,___”,唱着歌回去。
(4)《庖丁解牛》中写庖丁不是靠感官去感觉牛,而是凭内在精神去接触牛体的两句是“_____,____”。
(5)“____,____”(杜甫《登岳阳楼》)一句描绘出了洞庭湖分断吴楚、吐纳日月的极其恢宏的气象。
(6)张孝祥罢官北归,写下《念奴娇·过洞庭》。在万顷湖面上,他扣舷独啸,但他“____”的胸怀,与洞庭月下“_____”的气象交融,超越了世俗的宠辱得失。
11、(1)_____________________,檐牙高啄。(杜牧《阿房宫赋》)
(2)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_____________________。(苏洵《六国论》)
(3)《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疑问的语气写出了秦在财富搜刮与挥霍上的反差行为。
(4)《六国论》中,苏洵以“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齐国终至灭亡的原因。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梓州李使君①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②,巴人讼芋田③。
文翁④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①本诗为送李使君到梓州赴任而作。梓州:隋唐州名,治所在今四川。②橦布:橦木花织成的布,为梓州特产。③芋田,蜀中产芋,当时为主粮之一。④文翁:汉景帝时为蜀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宫,教育人才,使巴蜀日渐开化。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互文见义,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想象之景雄奇壮阔,令人耳目应接不暇。
B.颔联描绘了深山夜雨及山间飞泉悬空而下的景象,远远望去,远处泉瀑就如同从树梢上倾泻下来似的,境界幽深秀丽。
C.颈联写蜀中民俗民情,“汉女”“巴人”“橦布”“芋田”,紧扣蜀地特点和李使君要掌管的职事,表达了对李使君重任在肩、前路难卜的深深忧虑。
D.全诗没有一般送别诗的感伤气氛,情绪积极,格调明快,境界高远,是唐诗中写送别的名篇之一。
【2】结合全诗,谈谈作者是如何表现丰富的情感的。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任忠,字奉诚,小名蛮奴,汝阴人也。少孤微,不为乡党所齿。及长,谲诡多计略,膂力过人,尤善骑射,州里少年皆附之。侯景之乱,忠率乡党数百人,随晋熙太守梅伯龙讨景将王贵显于寿春,每战却敌。土人胡通聚众寇抄,忠与主帅梅思立并军讨平之。会京城陷,忠坚戍晋熙,旋复京。侯景平,授荡寇将军。
王琳立萧庄,署忠为巴陵太守。华皎之举兵也,忠预其谋。及皎平,高宗以忠先有密启于朝廷,释而不问。五年,陈军北伐,忠将兵出西道,击走齐历阳王高景安于大岘,逐北至东关,克其东西二城。进军蕲、谯,并拔之。径袭合肥,入其郭。进克霍州。以功授员外散骑常侍,封安复县侯,邑五百户。十一年,加北讨前军事,进号平北将军,率众步骑趣淮南路。周遣王延贵率众为援忠大破之生擒延贵后主嗣位进号镇南将军给鼓吹一部入为领军将军,加侍中,改封梁信郡公,邑三千户。出为吴兴内史,加秩中二千石。
及隋兵济江,忠自吴兴入赴,屯军朱雀门。后主召萧摩诃以下于内殿定议,忠执议曰:“兵家称客主异势,客贵速战,主贵持重。宜且益兵坚守宫城,遣水军分向南豫州及京口道,断寇粮运。待春水长,上江周罗殉等众军,必沿流赴援,此良计矣。”众议不同,因遂出战。及败,忠云:“陛下唯当具舟楫,就上流众军,臣以死奉卫。”后主信之,敕忠出部分。忠辞云:“臣处分讫,即当奉迎。”后主令宫人装束以待忠,久望不至。隋将韩擒虎自新林进军,忠乃率数骑往石子岗降之,仍引擒虎军共入南掖门。台城陷,其年入长安。
隋授开府仪同三司。卒,时年七十七。
(选自《陈书·任忠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周遣王延贵/率众为援忠/大破之/生擒延贵/后主嗣位进号镇南将军/给鼓吹一部
B.周遣王延贵率众为援/忠大破之/生擒延贵后/主嗣位进号/镇南将军给鼓吹一部
C.周遣王延贵率众/为援忠/大破之生/擒延贵/后主嗣位/进号镇南将军/给鼓吹一部
D.周遣王延贵率众为援/忠大破之/生擒延贵/后主嗣位/进号镇南将军/给鼓吹一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乡党,指乡里、家乡、乡族朋友;古代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合而称乡党。
B.路,中国古代一种行政区域名,相当于现在的省或地区;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烽火扬州路”的“路”就是这个意思。
C.“邑”和“秩”都是古代帝王对有功的臣子的赏赐,其中“邑”属于赏赐给臣子的禄米粮食,“秩”是分封给臣子的封地。
D.太守,官名,秦置郡守,汉景帝时改名太守,为一郡最高的行政长官,隋初以州刺史为郡长官,宋只用作知府、知州的别称,明清时专指知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侯景作乱,任忠随主帅击败叛军和土匪的攻击,为坚守国土、收复京城立下汗马功劳,被皇帝授予荡寇将军的头衔。
B.陈朝军队北伐,任忠从西路出击,击败历阳王高景安,将其追赶到东关,因为有功被授员外散骑常侍,封安复县侯,邑五百户。
C.隋军渡江南侵,任忠主张坚守,不宜出击,等待敌人粮断援尽,我军后援到达,一定会打败敌军。但众人没有采纳任忠的建议,仓促出战,导致失败。
D.任忠向后主表示出城部署好军队后就立即迎接后主,结果任忠向隋将韩擒虎投降,并带领韩擒虎的军队一起进入南掖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少孤微,不为乡党所齿。及长,谲诡多计略,膂力过人。
1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毛泽东难忘同学情谊,重游橘子洲头,写下了“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慷慨词句;徐志摩难忘母校康桥,重游校园故地,写下了“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的深情话语;2020年,难忘那抗疫期间,一个个让人感动的身影,让人动容的脸庞,他们是最美逆行者。
你有什么难忘的人,难忘的事,难忘的物吗?请补充完整这个题目“难忘______________”,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