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巴中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谦卑是一种睿智。许多人对牛顿晚年的一段话不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有称得上大师的人,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谦卑。

    ①爱因斯坦正是发现了牛顿古典力学的谬误后,才开创了相对论

    ②这一点,牛顿即使活着也不会惊讶

    ③他说,在科学面前,我只是一个在岸边拣石子的小孩

    ④牛顿穷毕生之力,终于看到了宇宙的浩瀚以及自己的局限性

    ⑤因为他从不为创立了足称不朽的定律而狂妄

    ⑥这并非伪逊,实为感叹

    A.⑥①③②⑤④ B.⑥③①②⑤④ C.③⑥⑤①④② D.③⑥④①②⑤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科学工作者,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异想开天,这才有助于事业的发展。

    B北京的申奥理念、场馆条件、接待能力和公众支持率等都是加分项目,但北京也不是尽善尽美,雾霾问题就着实让人担忧。

    C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孙老师总是循循善诱,不胜其烦地做耐心的思想工作,帮助分析犯错的原因,指出努力的方向,从不呵斥挖苦。

    D公元1613年5月19日,徐霞客从浙江宁海西门出发,开始了他一生驰骛数万里,踯躅三十年的行程,并完成鸿篇巨制《徐霞客游记》。

     

  •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体诗分为四、五、七言和杂言,没有平仄限制,也不讲求是否对偶。

    B.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高峰时期,此时的诗坛,群星璀璨,出现了李白、白居易、王维、孟浩然等众多诗人。

    C.最能反映盛唐精神、代表盛唐诗歌成就的是李白。他的诗常常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反映着他鲜明的个性。

    D.“蜀道难”原本是古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李白之前的古辞,也多咏蜀地山川之险。

  •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记者小王采访心理学家张教授时说:“抱歉,打扰您了!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尽 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

    B. 张小明来到银行营业厅,正要选择到哪个窗口办业务时,银行营业厅服务员对张小明说: “你想干什么?”

    C. 政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解决地区间矛盾问题时,发表自己的意见说:“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

    D. 某大学工会讨论高龄退休干部活动方案时,75岁高龄的前院长刘伟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

  • 5、下列各项中,和例句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都是鲜活的教材,都折射着革命先辈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情操的光芒。

    A.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牧羊犬楞虎

    许培龙

    初春,一弯月牙儿像白色的镰刀悬在西边天际,大漠中的胡杨湾显得无比宁谧。

    叮当叮当,胡杨林东端一阵杂乱的驼铃声刺破了空气。一峰骆驼在那里又蹦又跳。噗!一团东西由骆驼背上甩落到黄沙中。

    腾格礼醉眼朦胧地从三十步开外的帐篷里钻出来,连跑带颠地到了骆驼跟前。这是他的坐骑——骟驼。“跳什么!”他的大巴掌“啪”地掴在骟驼身上。骟驼很快就不跳了。这时,腾格礼的弟弟别立格带着五六个弟兄从帐篷那边走过来。“大哥,出了什么事?”“没什么,这畜生贪吃树叶,缰绳套在了树上。你几个都回帐篷睡去吧,明天还要起早赶路。”腾格礼把骟驼牵回驼群中安顿好,回到帐篷内,他放倒身躯,重重地喷出几口酒气,加入了呼噜大作的行列。

    这是一支皮货商驼队,此行八人,有十二峰骆驼。领头的是人称皮货王的腾格礼。他自幼随父南来北往地跑生意;习刀舞棍、踢打摔拿,样样精到;他耍霸王鞭更是出手快准狠。他曾凭这条鞭勇斗豹子,还曾一口气抽死过两条闯入羊圈的狼。

    腾格礼每年这个时节都率皮货队南下。他们带足皮货和路上的吃用,由居延海旁出发,穿戈壁闯大漠,到大都城换取所需物品和金银珠宝。一个来回要长途跋涉一个多月。回程到家前最后一站就是胡杨湾。

    清晨,十二峰骆驼离开胡杨湾。

    背后不远处传来了牧羊犬楞虎的吠声。它六岁大,体型高大,皮毛黑油油,威风凛凛,十分有灵性,是腾格礼最宠爱的牧羊犬。“楞虎咋没跟上来?”腾格礼问。“它光叫唤,不肯跟咱们走,回去叫一叫它?”别立格征求道。“用不着,过一阵子,它肯定会追过来,咱们快赶路,早点儿跨过狼道。”大家都了解腾格礼着急赶路的心情。

    腾格礼所言“狼道”在他们前方十多里处,是宽不足二里地、横贯东西二百多里的漠中戈壁地带。每年这个季节,这个地带便成了群狼由东向西大迁徙的必经之地。腾格礼认为驼队应及早跨过戈壁带,否则就会遭遇无法抵御的凶险。

    天已放亮。楞虎的叫声越来越近。“看,追上来了吧。”腾格礼得意地向人们点划着。楞虎一直闯到腾格礼骑的骟驼前面,蹲在沙脊上不停地狂吠。“大哥,太奇怪了,它刚才不肯跟我们走,现在又挡路。”“真是怪,是不是……”弟兄们纷纷说。“要是耽误了赶路,我们统统都会死在狼道上。闪开!”腾格礼面冲楞虎,声音像闷雷。楞虎勾了脑袋顺在一旁。驼铃声又叮叮响在沙海上。

    汪!楞虎一声短促的狂叫,一反常态发疯般地跳到骟驼尾后,一口叼住骟驼的一只后蹄。骟驼一惊,猛地一蹶子,腾格礼四仰八叉地摔在沙丘上。这真是奇耻大辱。二十多年来,他调教过许多调皮的牲口,这还是头一次从坐骑上跌下来。只见他满面酱红,忽地跃起,刷地抽出霸王鞭怒骂:“畜生!”嗖,鞭梢闪电般射向楞虎的额头,着鞭处登时绽开一寸多长的口子,现出白生生的骨头。楞虎嗷地一声叫,甩了甩额头上的血,发出悲戚的叫声向胡杨湾狂奔而去。

    驼队越过狼道不久,人们回头望去,那一带尘头大起。这可不是在过黄羊,而是在过狼群。“真险哪!”人们惊叹。

    天黑时分,驼队弟兄们已和家人团聚在暖烘烘的蒙古包里。忽然,别立格急如风火地闯入腾格礼的蒙古包。他哭丧着脸嚷:“大哥,到处找不到福褡裢!”闻言,腾格礼眼珠子瞪得如红皮子鸡蛋,脸上的肉剧烈地抽搐了几下问:“最后见到福褡裢是什么时间?”“昨天中午还在骟驼背上。”“这可坏了!”他们所说的福褡裢是腾格礼祖上传下来的一件用黑白棕三色线编织成的袋子,两面各绣有一个碗口大的棕色“福”字,福褡裢因此得名。几代人都用它来盛金银等贵重物品。这一回,里面装着卖皮货后一多半所得。“哎……”腾格礼凄惶地长叹一声。福褡裢丢了,楞虎也没有跟回来,他沮丧得脸都发了灰。

    第二年,腾格礼又率队南下。

    要到胡杨湾了。翻上沙梁,远远望去胡杨林东端有堆黑色的东西。走近了,腾格礼让骟驼停下来端详:是一只风干的狗!“哎呀,这不是楞虎吗?”腾格礼忙跳下驼背哈下腰细瞧:它伏着,头部冲着驼队来的方向。两只前爪环抱在脯下。“这条不知死活的狗,不跟上回家,死在这里干什么?”腾格礼愤然抬脚踢过去。扑地一声,狗皮被撩在一边,狗毛四处飞扬,散架的骨头白森森的。突然,腾格礼目射异彩,颤声惊叫:“好一个狗娘养的!”双手应声刷地向那堆白骨下面抢过去。“啊,福褡裢!”众人失声惊呼起来。

    (选自《阳光》2008年第9期,有删改)

    1驼队弟兄们回到家才发现福褡裢丢了,小说前文有哪些暗示?

    2请简要分析小说为什么以“牧羊犬楞虎”为题。

    3牧羊犬的死有没有价值?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虞美人》中李煜感叹故国的宫殿仍在,但主人已经变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草率地讲述自己治理一个内遭灾荒,外有敌军的中等国家,只需三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表示自己的志向与三位同学不同,而略有迟疑,孔子鼓励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___________,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___________,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⑶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⑷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韩愈《师说》)

    ⑸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⑹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⑺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⑻未老莫还乡,___________。(韦庄《菩萨蛮》)

  • 9、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批评男子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集中表达生死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侧面表现箫声感染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内古文默写。

    (1)《阿房宫赋》中,作者在总结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历史教训后,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覆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作者运用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占地之广,建筑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吾一日长乎尔,________________。《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4)然则诸侯之地有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国论》

    (5)《六国论》中论述齐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擅长运用对比手法说理,如文章先说良马跳跃一次,不能超过十步,然后就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与其对比,说明学习需日积月累。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非常赞同曾皙的观点,因为他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的蓝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路唱着歌回家。

    (3)古人经常在诗词歌赋中使用“江”这一意象表情达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怨歌行

    班婕妤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注】①班婕妤:名班姬,少有才学,善辞赋,成帝时选入后宫,不久立为婕妤,后为赵飞燕所谮而失宠,幽居于长信宫。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以团扇自比,托物言志,通过写团扇从“出入君怀袖”到“弃捐箧笥中”的经历,寄托了自己深沉而幽怨的情感。

    B.齐地盛产丝绢,第一、二两联,诗人以新裁齐纨的鲜洁和精美,以及如明月一般的团扇,来喻指女子的品质和容貌。

    C.“常恐秋节至”,表现诗人对时光空逝、人生苦短的隐忧,使诗歌多了一重悲秋的感伤内涵,引发读者的共鸣。

    D.整首诗欲抑先扬的反衬手法和绮丽清简的语言颇值玩味,前三联写纨扇之光彩旖旎,后两联写哀叹衰颓,跌宕起伏。

    【2】这首诗刻画出抒情主人公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召,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时相寇准曰:“殊江外人。”帝曰:“张九龄非江外人耶!”后二日,复试诗、赋、论,殊奏:“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帝爱其不欺,既成,数称善,擢秘书省正字,累官翰林学士,迁左庶子。帝每访以事,率用方寸小纸细书,已答奏,辄并稿封上,帝重其慎密。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权听政,宰相丁谓、枢密曹利用各欲独见奏事,无敢决其议者。殊建言:“群臣奏事太后者,垂帘听之,皆无得见。”议遂定。后拜枢密副使。疏论张耆不可为枢密使,忤太后旨,罢知宣州,改应天府,延范仲淹以教生徒。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

    召拜御史中丞,兼三司使。拜参知政事。陕西方用兵,请罢内臣监兵,不以阵图授诸将,使得应敌为攻守。及募弓箭手教之,以备战斗,又请出宫中长物助边费。凡他司之领财利者,悉罢还度支。悉为施行。康定中,拜同平章事兼枢密使。

    平居好贤,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及为相,益务进贤材。仲淹、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帝亦奋然,欲因群材以更治。徙陈州许州,稍复礼部刑部尚书,以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徙河南府,以疾请归京师访医药。逾年病寝剧乘舆将往视之驰奏曰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已而薨帝虽临奠以不视疾为恨赠司空兼侍中,“元献”。

    殊性刚简,奉养清俭,累典州,吏民颇畏其悁急。善知人,富弼、杨察,皆其婿也。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晚岁笃学不倦。

    (节选自《宋史·晏殊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逾年/病寝剧/乘舆将往视之/驰奏曰/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已/而薨/帝虽临奠/以不视疾为恨/

    B.逾年/病寝剧/乘舆将往视之/驰奏曰/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已而薨/帝虽临奠/以不视疾为恨/

    C.逾年病/寝剧/乘舆将往视之/驰奏曰/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已而薨/帝虽临奠/以不视疾为恨/

    D.逾年病/寝剧/乘舆将往视之/驰奏曰/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已/而薨/帝虽临奠/以不视疾为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景德,宋真宗的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4年;以瓷器闻名的景德镇就是以这个年号命名的。

    B.江南,长江以南地区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先秦时期,江南属百越之地,曾经被中原称为“吴越”。

    C.三司使,古代官名,唐代中期以后,设户部、布政、盐铁等使,分管财政收支、租赋及盐铁专卖。

    D.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殊自幼聪明,受帝赏识。小时被张知白以神童的资格推荐给朝廷,在廷试中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受到皇帝的称赞。

    B.晏殊正直无畏,敢于直谏。在章献太后代理朝政时,他敢于反对权臣单独面见太后的请求。后来上书反对张耆为枢密使,忤逆太后被贬。

    C.晏殊关注时局,积极备战。晏殊被召回京城时,陕西发生战争,他便招募弓箭手训练,并拿宫中多余的物品充实军费。

    D.晏殊结交贤才,举荐贤能。当时名士范仲淹、孔道辅等人都是他的门生,等到做了宰相后,更致力于举荐贤才。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亦奋然,欲因群材以更治。

    (2)尤工诗,闲雅有情思,晚岁笃学不倦。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4)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三毛说:“人生有如三道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若微风。”

    对即将成人的高一级同学来讲,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