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你乘游轮夜游黄浦江,你想用诗句描述所见美景分享到微信“朋友圈”,下列最贴切的一项是( )
A.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B. 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C.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D.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2、下面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意境雄阔,“大江东去”,让人有“逝者如斯夫”的联想,把永不止息的江水与随岁月消逝的英雄相联系,通古今而观之,有悠久深远的历史感。
B.《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上片赞颂孙权、刘裕,旨在表明诗人自己抗金救国的雄图大略;下片借对拓跋焘草率北伐而招致失败史实的讥讽,警戒当权者:切勿急于求成,重蹈“元嘉草草”的覆辙。
C.《声声慢》上片“冷冷清清”是指环境的空寂。寻觅而无所收获,精神上失去了寄托,使得她越发感到环境的空寂,这是通过环境来表现心情。
D.《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语出《诗经·郑风·子衿》,表达了诗人对贤才的渴望和思慕,还写出了他宽广的政治胸怀和求贤之心永无止境。
3、(题文)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太子迟之
A. 群臣怪之
B. 使使以闻大王
C. 既东封郑
D. 若不阙秦
4、下列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子卿尚复谁为乎。
B.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求人可使报秦者。
C. 君何以知燕王?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D. 为降虏于蛮夷。 拜送书于廷。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敕造(chì) 惫懒(bèi) 玷污(zhān) 扪参历井(shēn)。
B.錾银(zàn) 两靥(yàn) 桌帏(wéi) 拗他不过(niù)。
C.蹙缩(cù) 歆享(xīn) 榫头(sǔn) 吮血(shǔn)
D.朱拓(tuò) 盥洗(guàn) 贾人(gǔ) 剽悍(piāo)
6、鸡毛
汪曾祺
她是一个住在西南联大里的校外人,她又的确是西南联大的一个组成部分。
昆明大西门外有片荒地,联大盖新校舍,出几个钱,零星的几户人家便搬迁了。文嫂也是这里的住户,她不搬。可她的两间破草屋戳在宿舍旁,不成样子。联大主事的以为人家不愿搬,不能逼人家走。跟她商量,把两间草房拆了,就近给她盖一间,质料比原来的好。她同意了,只要求再给她盖个鸡窝。
宿舍旁住着这样一户人家,学生们没觉得奇怪,都叫她文嫂。她管这些学生叫“先生”。时间长了,分得出张先生、李先生……但没有一个先生知道文嫂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个寡妇,有一个女儿。人老实,没文化,却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
她的屋门是敞开着的。她的所作所为,都在天日之下,人人可以看到。她靠给学生洗衣物、缝被窝维持生活,每天大盆大盆地洗。她在门前两棵半大的榆树之间拴了两根棕绳,拧成了麻花。洗得的衣服夹紧在两绳间,风把这些衣服吹得来回摆动。大太阳的天气,常见她坐在草地上(昆明的草多丰茸齐整而极干净)缝被窝,一针一针,专心致志。为避嫌疑,她从不送衣物到学生宿舍里去,让女儿隔着窗户喊:“张先生,取衣服!”“李先生,取被窝!”
文嫂养了二十来只鸡。青草里有虫儿种种活食,这些鸡都长得极肥大,肯下蛋。隔多半个月,文嫂就挎了半篮鸡蛋,领着女儿集市去卖。蛋大,红润好看,卖得也快。回来时,带了盐巴、辣子,有时还用马兰草提着一小块肉。
文嫂的女儿长大了,经人介绍,嫁了一个司机。她觉得这女婿人好。他跑贵州、重庆,每趟回来看老丈母,会带点曲靖韭菜花、贵州盐酸菜,甚至宣威火腿。女婿答应养她一辈子。文嫂胖了。
文嫂生活在大学环境里,她不知道大学是什么,却隐约知道,这些先生们将来都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尽管先生们现在并没有赚大钱、做大事、好像还越来越穷。
有个先生叫金昌焕,经济系的,算是例外。他独占宿舍北边一个凹字形单元。他怪异处有三点:一是他所有的东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块肉。他的床上拉了几根铁丝,什么都挂在铁丝上,领带、鞋袜、墨水瓶……每天就睡在这些丁丁当当东西的下面。再穷的学生也得买纸。金先生从不花这个钱。纸有的是!联大大门两侧墙上贴了许多壁报、学术演讲的通告、寻找失物的启事,形形色色。这些通告、启事总有空白处。他每天晚上带一把剪刀,把这些空白处剪下来,并把这些纸片,按纸质大小、颜色,分门别类,裁剪整齐,留作不同用处。也不顾文告是否过期。他每晚都开夜班,这伤神,需要补一补,就如期买了肉,切成大小相等的块,借了文嫂的鼎罐(他用过鼎罐,洗都不洗就还给人家了),在学校茶炉上炖熟,密封在一个有盖的瓷坛里。每夜用完功,打开坛盖,用一支一头削尖了的筷子,瞅准了,扎出一块,闭目而食之。然后,躺在丁丁当当的什物之下,酣然睡去。
到了四年级,他在聚兴诚银行里兼了职。晚上仍是开夜班,搜罗纸片,吃肉。自从当上了会计,他添了一样毛病,每天穿好衬衫,打好领带;又加一件衬衫,再打一条领带。同屋的人送给他一个外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金先生不在乎,他要毕业了,在重庆找好了差事,就要离开西南联大,上任去了。
这时,文嫂丢了三只鸡,一只笋壳鸡,一只黑母鸡,一只芦花鸡。这三只鸡不是一次丢的,隔一个星期丢一只。文嫂到处找过,找不着。她又不能像王婆骂鸡那样坐在门口骂。她知道这种泼辣做法在大学里不合适,便一个人叨叨:“我的鸡呢?我的鸡呢?”
文嫂出嫁的女儿回来了。她吓了一跳:女儿戴得一头重孝。女婿从重庆回来,车过贵州十八盘,翻到山沟里了。母女俩顾不上抱头痛哭,女儿还得赶紧搭便车到十八盘去收尸。
女儿走了,文嫂有点傻了。但她和女儿还得活下去,还得过日子。有很多先生毕业,要离开昆明,临走总得干净干净,来找文嫂洗衣服、拆被子的就多了。有的先生临走收拾好行李,总有一些带不了的破旧衣物,叫来文嫂,随她挑拣。然后她就替他们把宿舍打扫一下。
金昌焕不声不响地走了。同屋的朱先生叫文嫂过来看看,这位“怪现状”是不是也留下点值得一拣的东西。金先生把一根布丝都带走了,他的王国空空如也,只留下一个跟文嫂借用的鼎罐。文嫂照样替金先生打扫,她的笤帚扫到床下,失声惊叫了起来:床底下三堆鸡毛,一堆笋壳色的,一堆黑的,一堆芦花的!
文嫂把三堆鸡毛抱出来,一屁股坐在地下,大哭起来。“啊呀天哪,我寡妇无业几十年,风里来雨里去,你咋个要偷我的鸡呀!……你先生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你咋个要偷我的鸡呀!……我女婿死在贵州十八盘,连尸都还没有收,你咋个要偷我的鸡呀!”
她哭得很伤心,很悲痛,好像把一辈子所受的委屈、不幸、孤苦和无告全都哭了出来。
一九八一年六月六日
(选自《汪曾祺经典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篇幅虽短小,却对挣扎于社会底层的文嫂、金昌焕的生活,以及他们经历苦难、消解苦难的方式有独到的洞察与理解。
B.汪曾祺晚年写《鸡毛》,所写是他早年就读西南联大的见闻,小说有对青年及其成长的历史性反思又有其深刻的现实性。
C.文嫂尊学生为先生,先生们不知悉文嫂的身世,金昌焕还偷吃她的鸡,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表现出西南联大有冷酷而另类的学生。
D.《鸡毛》通过再现两个人生轨迹并不相同的人物偶有的生活交集,写出了市井百姓生活的原味,并以此探触了真实的人性。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鸡毛》里文嫂是串连全篇的人物,小说先刻画出文嫂勤苦持家且洁身自好的性格特点,再在强烈对比色彩中,引出金昌焕这号人物。
B.《鸡毛》看似并无贯穿小说始终的线索,名为《鸡毛》仅在结尾处写三堆不同色的鸡毛,刚提及便收场,却是刻画人物最重要的一笔。
C.《鸡毛》以笔记散文的格调讲述故事,作者信手拈来日常生活的细节,表现了人物最真实的性情及心理,一如行云流水,全无滞碍。
D.《鸡毛》用透亮笔调写文嫂的善;用暗讽手法写金昌焕的恶,厌憎他的抠门、损人利己,但肯定他的从不花钱买纸,并无揶揄的成分。
【3】小说以“鸡毛”为标题有何作用?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汪曾祺谈到他的创作,说:“文学应该使人获得生活的信心。”悲剧如《鸡毛》同样能“使人获得生活的信心”。请据此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7、名篇名句默写。
(1)杜甫的《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的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感慨人生的短暂,于是会情不自禁地洒酒祭奠。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的《短歌行》中出自《诗经·政风·子衿》,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革命洪流汹涌之时,年轻人要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沁园春·长沙》冲,词人巧妙地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这样的图景。
(3)《插秧歌》中写雨中抢插秧苗的场景,暗示抢插秧苗就像一场战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
(2)《烛之武退秦师》中,指出晋国、秦国联合攻郑国理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鸿门宴》中,樊哙指出秦王有虎狼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了他。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这
一神话的句子是 , 。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慨叹昔日的显赫人物都在历史风尘中化为乌有的两句名句是: ’ 。
(3)《师说》中体现士大夫之族因为贵贱尊卑观念而耻于学师的句子是: , 。
11、根据理解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短歌行》中,作者借用《诗经》中姑娘思念情人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干的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其一)中表现诗人固守节操,不随波逐流,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
12、满江红•赤壁怀古
【南宋】戴复古①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②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③,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①戴复古,南宋词人,时南宋偏安,抗金鲜有胜利。②貔虎:貔和虎。亦泛指猛兽。③曹操小名阿瞒。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阙一个“想”字领起对赤壁之战的描述,与“怀”字相照应。
B.“万骑”“千艘”两句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表现出当时军队的高昂士气。
C.“今如许”三字反问,将思绪由历史转入现实,引发感慨。
D.词人感时伤世,直接抒发自己面对“春风杨柳万千条”的美景也无心观赏的感慨。
【2】周郎即周瑜,是古诗中常常出现的意象,杜牧有诗《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首诗中对周郎的评价是否一致?请结合诗词内容稍作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傅昭,字茂远,北地灵州人。父淡,善《三礼》,知名宋世,事宋竟陵王刘诞,诞反,淡坐诛。昭六岁而孤,十一,随外祖于朱雀航卖历日。为雍州刺史袁顗客,顗尝来昭所,昭读书自若,神色不改。顗叹曰:“此儿神情不凡,必成佳器。”司徒建安王休仁闻而悦之,因欲致昭。昭以宋氏多故,遂不往。太原王延秀荐昭于丹阳尹袁粲,深见礼,辟为郡主簿,使诸子从昭受学。会明帝崩,粲造哀策文,乃引昭定其所制。每经昭户,辄叹曰:“经其户寂若无人,披其帷,其人斯在,岂非名贤?”寻为总明学士、奉朝请。
永明初,以昭为南郡王侍读。王嗣帝位,故时臣隶争求权宠,唯昭及南阳宗夬保身守正,无所参入,竟不罹其祸。明帝践阼,引昭为中书通事舍人。时居此职者,皆权倾天下,昭独廉静,无所干豫,器服率陋,身安粗粝。常插烛板床,明帝闻之,赐漆合烛盘,敕曰:“卿有古人之风,故赐卿古人之物。”天监十一年,出为信武将军、安成内史。安成自宋已来兵乱郡舍号凶及昭为郡郡内人夜梦见兵马铠甲甚盛又闻有人云当避善人军众相与腾虚而逝梦者惊起。俄而疾风暴雨,倏忽便至,数间屋俱倒,即梦者所见军马践蹈之所也。自后郡舍遂安,咸以昭正直所致。昭所莅官,常以清静为政,不尚严肃。居朝廷,无所请谒,不畜私门生,不交私利。终日端居,以书记为乐,虽老不衰,性尤笃慎。子妇尝得家饷牛肉以进,昭召其子曰:“食之则犯法,告之则不可,取而埋之。”其居身行己,不负于暗室,类皆如此。京师后进,宗其学,重其道,人人自以为不逮。大通二年九月,卒,时年七十五。诏赐钱三万,布五十匹,即日举哀,谥曰贞子。
(节选自《梁书•傅昭传》)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明帝践阼 阼:帝位
B. 身安粗粝 粗粝:粗劣的食物
C. 昭所莅官 莅:来到
D. 王嗣帝位 嗣:继承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安成自宋已来兵乱/郡舍号凶/及昭为郡/郡内人夜梦见兵马铠甲/甚盛/又闻有人云/当避善人/军众相与腾虚/而逝梦者惊起
B. 安成自宋已来兵乱/郡舍号凶/及昭为郡/郡内人夜梦见兵马铠甲甚盛/又闻有人云/当避善人/军众相与腾虚而逝/梦者惊起
C. 安成自宋已来/兵乱郡舍号凶/及昭为郡/郡内人夜梦见兵马铠甲/甚盛/又闻有人/云当避善人/军众相与腾虚/而逝梦者惊起
D. 安成自宋已来/兵乱郡舍/号凶及昭为郡/郡内人夜梦见兵马铠甲甚盛/又闻有人云/当避善人/军众相与腾虚而逝/梦者惊起
【3】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卿”是对他人的敬称,“陛下”是对皇上的敬称;“愚”是对自己的谦称,“臣”也是谦称。
B. 谥,即谥号,古代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而给予的一个带有褒扬意义的称号。
C. 舍人,随侍身边亲近属官的统称,但是战国和汉初王公贵族没有舍人。
D. “大通”属于年号,“大通二年”指该帝王即位第二年。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开始封建王朝保留纪年的一种名号。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傅昭做事专注,很受欣赏。他做雍州刺史袁顗的门客时,袁顗认为他读书时神情不一般,必定成为人才;袁粲也称其有名人贤士之风。
B. 傅昭为官廉洁,没有贪念。在任中书通事舍人时,他廉洁清静,不干预别人的事;生活简朴,明帝赞他有古人的风范,赠送给他漆盒烛盘。
C. 傅昭笃厚谨慎,严于律己。儿媳妇从娘家带来别人馈赠的牛肉,他认为吃了犯法,又不好报官,就不顾家人的反对,让儿子把牛肉埋掉了。
D. 傅昭为人守正,备受仰慕。他时常以清静施政,不因私利与人交往;京城的后辈很崇尚他的学问,尊重他的道义,都认为自己比不上他。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司徒建安王休仁闻而悦之,因欲致昭。昭以宋氏多故,遂不往。
②终日端居,以书记为乐,虽老不衰,性尤笃慎。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有一次,记者询问国际教学大师陈省身当初为什么选择了数学,陈省身回答:别的不会,只好做数学。另一个记者采访著名画家黄永玉,问他为什么学画,他的回答也是:别的什么也不会,只好作画。俩位大师不谋而合,回答如出一辙。这难道只是偶然,只是出于谦虚?大师是如何造就的?
要求:选好角度,写议论文,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