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加点的成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一批头角峥嵘的年轻人,认真思考民族的命运,勇敢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②在树德中学“恰同学少年,诵生命华章”高一诗文朗诵比赛中,短小精悍的甄汉鹏同学一鸣惊人。
③伴随着整个社会传统文化的升温,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喜欢穿汉服,披发左衽日渐成为一种时髦。
④在公共网络空间形成公序良俗,需要每个人对自己的网上言行负责,涵养激浊扬清的社会正能量。
⑤作为私人讲学的开创者,孔子一生好为人师,特别注重因材施教,培育出了众多贤能有为 的弟子。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脱贫攻坚到了关键时刻,只要我们勠力同心,真干实干,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攻坚战,兑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
②当年他的大女儿和小儿子哭着抱住他的腿不让他走,儿女情长,令他心如刀割,但为了事业,他咬咬牙,还是毅然登上西去的列车。
③支教老师梁俊和山区孩子们演唱的《苔》,质朴无华,却如天籁:他们让观众用“歌的形式”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无与伦比的魅力。
④林教授讲课时,喜欢从现实生活具体案例中寻找切入点,呈现事实真相:然后避实就虚,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寻求规律,直指本质。
⑤美国出现贸易逆差的根源是其国内经济失衡,不解决财政赤字问题,不增加居民储蓄,单靠保护主义来解决问题,这无异于缘木求鱼。
⑥画家借李白的形象抒发胸臆,以笔墨挥洒豪情,飘逸飞动的墨线与李白浪漫清俊的诗章并驾齐驱,将诗仙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比赛结束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B.这几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似乎放弃了纯粹的诗学考量,开始把目光从修辞转向情怀,对作家中的“少数”乃至“例外”青眼有加。
C.教育部明确提出,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以及犯而不校的学生,应登记在案并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就读。
D.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湖南文化产业却呈现盎然生机。来自各地的客户不绝如缕,文化产业部门一片繁荣景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代送,车费减倍。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倍收费。
B.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气候科学家早前宣布,因厄尔尼诺事件再次来临,2015年气候可能成为有气候记录以来最炎热的一年。
C. 从全国来看,市、县级不动产登记职责和机构整合工作严重滞后,已成为当前制约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推进《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的最大难题和障碍。
D. 今年将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指导下,启动“江苏读书节”“书香荆楚”“书香八闽”“书香岭南”“三湘读书月”“南国书香节”等一系列全民阅读活动。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你尽管放心,今后无论是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还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一定会鼎力相助。
B. 寄呈的大作收悉,拜读再三,我冒昧地作了一点雅正,仅供参考。
C. 兹有我校黎明同学,拟参加贵校自主招生考试,望该生能得到贵校垂青。
D. 大家看,像刘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尽绵薄之力,难道我们可以对学习不负责任?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史记》中的法治思想,主要以两种方式体现:一种是司马迁在篇末以论赞的形式直接发表观点和评论;另一种则体现在对人物和事件的描写与叙述中,正所谓“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在作《史记》时,司马迁参考了当时众多的典籍而加以剪裁,在对材料的取舍轻重中无疑蕴含着撰者的主张。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用战争手段统一中国,并强制性地把秦国的法律推行到新征服的地区,造成这些地区人民的激烈反抗。秦始皇死后不久,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空前强大的秦帝国随之轰然倒塌。
秦朝的快速灭亡,使汉初知识阶层深刻反思秦代统治教训,形成了一股“非秦”的思潮,而秦朝的严刑峻法是广受批评的内容。贾谊的《过秦论》即是“非秦”思潮的代表作品,贾谊认为秦王“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但继位的秦二世如能“攻守异术”,对政策进行一些调整,秦朝也不至于骤然覆灭。按照贾谊的主张,秦二世应该“虚囹圄而免刑,除去收孥污秽之罪”,约法省禁,让天下的人能够自新,以威德统治天下,那样就会避免“暴乱之奸”。司马迁非常推崇贾谊对秦政的分析与批评,将其言论附在《秦始皇本纪》的篇末,也对秦始皇的政策进行批评,认为他“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于是急法,久者不赦。”
与对秦始皇的批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司马迁对汉文帝的赞扬,在他的笔下,汉文帝是一位贤明君主。在汉文帝时期,中国的法治有几项重大的变革,废除“收孥”是其中之一。“收孥”是由秦代开始的一种残酷制度:如果一人犯罪,其父母妻子等家属都要遭受处罚。汉文帝即位第一年就废除了这一制度,认为法律是政治之本,其作用是禁止暴行,引导民众,如果某人犯罪亲属也连坐,则有悖于法律的根本宗旨,应该予以废除。汉文帝相信“法正则民悫,罪当则民从”,即法律正当民众才会诚实,处罚得当民众才会服从。如果官员不能引导民众遵守秩序,又用不正当的法律处罚,这反而会使民众信奉暴力。
汉文帝时期另一项重大法治变革是废除肉刑,而这是由一位女子的上书所引发的。司马迁叙事以言简意赅而著称,被认为是“文省理幽”,但他在看似普通的这件事上却不惜笔墨,在《孝文本纪》和《扁鹊仓公列传》两处都进行了详细叙述,足以看出他本人对这一举措的赞同。汉文帝时期,齐国的太仓令淳于意犯罪,按法律应该押解到长安受肉刑。他的小女儿缇萦跟随父亲到京城,在皇宫门阙外上书,说“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即便想改过自新也不可能了。缇萦还说我愿意舍身去做官府的女奴,来赎父亲的罪过,让他能改过自新。缇萦的上书感动了汉文帝,文帝认为对犯罪者不进行教育而只是施加刑法,残毁肉体,“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这不是为民父母应有的做法。他随即下令废除肉刑,成为中国古代司法史上的重要事件。
自《史记》问世以来,历朝历代的学者都在不断地研究它,不断地挖掘它的价值。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新审视《史记》这部伟大的作品,汲取其中最为光彩、最有价值的内容,尤其是认真总结《史记》中的法治思想,借鉴上述德主刑辅、礼法合治等积极因素,对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服务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具有极其深刻和长远的重要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的法治思想可以通过研读《史记》的论赞以及对传主事迹的叙述直接获悉。
B.西汉时人们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原因,认为秦始皇施行严刑峻法直接导致农民起义。
C.“收孥”是一种连坐的刑罚,违背了法律的根本宗旨,因此,汉文帝即位后将其废除。
D.缇萦认识到肉刑使受罚之人难以改过自新;积极营救父亲的同时,推动司法改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论述《秦始皇本纪》中的法治思想时,先举贾谊《过秦论》为例,以引出司马迁的观点。
B.文章对比了司马迁对秦始皇和汉文帝的法治措施的不同态度,论证了《史记》反对刑罚的思想。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述研究方法,再分析《史记》对两位皇帝的叙述及评价,最后总结观点。
D.文章论述《史记》中的法治思想,提出要从中挖掘其现代意义,显示了作者古为今用的观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所载的历史内容不是纯客观的记录,而是暗含了司马迁主观意志的叙述。
B.以贾谊为代表的汉初“非秦”知识分子反思秦亡教训,普遍批评秦朝的严刑峻法。
C.偶然因素在历史上可以起到重要作用,缇萦上书本为救父,但促进了肉刑的废除。
D.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离不开《史记》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表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是个有着尊师重道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的作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古代有“路上行车,水上行船”的说法,而船按照大小功能可分为舟、船、舫等,这些名称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曾记否,_______,______?
(3)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__,______。
(4)余音袅袅,不绝如缕。________,______。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驾一叶之扁舟,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静中有动,生机勃勃场面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与“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意义相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_________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__”,则说明李蟠的儒学素养。
(2)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3)荀子在《劝学》中,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状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诗人由眼前秋景开始回忆往夕生活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
(2)《雨巷》中诗人目送丁香姑娘静默地一点点远去,最终以“___________,_____”写出她消失在那破落衰败之地的结局。
(3)《再别康桥》中,诗人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水草好像在欢迎着诗人到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4)《荆轲刺秦王》中著名的易水送别段落,通过荆轲出发后动作描写来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的精神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国子柳博士喜晴见赠
王禹偁
霖霪为害正忧农,昨日阴云散碧空。
泼剌退滩鱼失水,啁啾高树鸟知风。
洗开霁月婵娟色,放出秋花菡萏红。
劳寄新诗曲相贺,由来灾异系三公。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博士赋诗相赠,作者和诗以答,尾联中“劳”字表达了作者的感念之意。
B.“霖霪”是久雨,“昨日”句写雨停,首联既有直抒胸臆,又有借景抒情。
C.作者见滩头鱼失水而心生怜悯,听鸟在高树上啁啾而无限喜悦,感情复杂。
D.本诗末句是说灾异的发生与高官有莫大关系,这透露出作者为官的责任感。
【2】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颈联对抒发这种感情起了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
文段一: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瑜少精急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建安五年,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其年九月,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将士闻之皆恐。权延见群下,问以计策。议者咸曰:“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瑜曰:“不然,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顷之,烟焰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节选自《三国志·周瑜传》,有删改)
文段二:
疾困与吴主笺
周瑜
瑜以凡才,昔受讨逆①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荣任,统御兵马。规定巴蜀,次取襄阳,凭赖威灵②,谓若在握。至以不谨,道遇暴疾,昨自医疗,日加无损。人生死有命,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方今曹公(曹操)在北,疆场未静,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倘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摘编自《三国志·兽肃传》,有删改)
【注】①讨逆:孙权长兄孙策,受汉封为讨逆将军。②威灵:国家(或帝王、祖先)的神力。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B.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C.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D.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瑜往省之”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中的两个“省”字含义不同。
B.权,这里指孙权;他是孙策的弟弟,也就是辛弃疾《水遇乐》,一词中的“孙仲谋”。
C.“地方数千里”与“今齐地方千里”(《邹总讽齐王纳谏》)中的“地方”含义相同。
D.“为汉家除残去秽”与“因为长句”(《昆琶行并序》)中的两个“为”的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瑜精通音乐,即使在饮酒之后,弹奏者有差错,他也能听出来,每听出来就会回头看看。
B.孙策死后,孙权即位,周瑜来到吴国,受重用,与张昭一起掌管各种事务,后担任前部大督。
C.面对来势汹汹的曹军,东吴朝堂之上君臣议事时,除周瑜一人主战外,其他人都主张投降。
D.周瑜的部将黄盖很有谋略,他审时度势,用心观察,及时提出用火攻的策略,击败了曹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
②顷之,烟焰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
【5】文段二为周瑜病危时写给吴主孙权的信,请概括其中主要表达了哪三点内容。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民网北京2020年2月14日电(记者郝帅)“我们是谁?中国女篮!为了谁?祖国!”中国女篮一句句声嘶力竭的呐喊,似乎为这个特殊时期的全国亿万民众打了一针“强心剂”。
成功“复仇”韩国女篮之后,中国女篮豪取三连胜,昂首进军东京。赛后,中国篮协主席姚明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这泪水包含了太多,疫情当前,我们太需要一场胜利了,中国女篮的胜利让我们的精神为之振奋。正如主帅许利民所说:“在逆境中取得成功,是因为我们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全国人民需要这样坚定的信念,去战胜和克服疫情!”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如果你是中国女篮主帅许利民,要在赛前发布动员令,请以此为题拟写一篇演讲稿。
②如果你是一位武汉疫区的读者,看到这则新闻后,请写一封给中国女篮队员的信。
③如果你是一位中国女篮队员,要在赛后发表感言,请写一篇观点鲜明的议论文。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