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古代最高爵位名,也用来尊称长辈男子或年老的人。
B.“都尉”,最早出现在战国后期,秦汉时是重要的中高级武官。
C.“骑”,一人一马的合称,也泛指骑马的人。
D.“再拜”,古代的一种礼节,多次叩拜,表示感谢的意思。
2、下列句子中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秦王还柱而走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 ④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⑤偭规矩而改错 ⑥暖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⑦箱帘六七十 ⑧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A.①②③⑥ B.②④⑤⑦ C.①③⑦⑧ D.④⑤⑥⑧
3、下列各组句子中,不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①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②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B. ① 因泣下霑衿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余君
C. ①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②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罪
D. ①公子与侯生决 ②帝每欲官,妃辄沮之
4、下面对相关诗句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画龙点睛,明确主题;运用了比喻、典故,突出表现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情。
B.诗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以动写静,绘声绘色,情景交融,构成了一幅淳朴宁静而又充满情趣的村居图,寄寓了诗人的美好情操和快慰心情。
C.诗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凝固了琵琶曲的强大感染力,起到了正面突出和侧面烘托的作用——既突出了琵琶女弹奏完精妙的乐曲后,江夜环境的清静,也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D.诗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以“穿”字,化静为动,写乱石陡峭;以“惊”“拍”“卷”字及“千堆雪”写浪涛,点出了江流湍急的气势。几种物象作用于视觉、听觉,引发想象,呈现出一个有声有色富有动感的画面。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江西实现加快发展的终南捷径,不二法门。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的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③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叙述,表现了他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我父亲曾在茶余饭后褒贬过:“你曹叔喜欢古诗词,有点艺术家的作派,但未免胶柱鼓瑟,给女儿取名字选字过于生僻拗口了!”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A. ①②④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③④⑤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有关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一支数量庞大的新就业群体迅速兴起。很多人认为“快递小哥”收入高,其实并非如此,调研报告指出,2017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月均薪资3813.4元,快递员为4859元,高出27.4%。从表面上看这个行业收入水平不低,但高工资来自高强度超时加班,如果以小时工资为标准,则平均为23.9元,人社部公布的32个城市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北京为24元,其他地方基本在15至20元之间。
对快递配送员的调查显示,绝大部分从业人员为18至35岁的青年。近一半人每天工作10至12小时,48.9%的表示每周只能休息一天,每天派件量在50至100件的占38.4%,在“双十一”等高峰期,配送量更是呈爆发式增长。另外,69.8%的认为快递业门槛低、上手快,46.8%的认为这是能找到的不需要高学历且收入较高的职业。从业不足一年占39%,一至两年者占31.2%,两至三年者占12.1%,五至六年者占5.9%。
(摘编自《快递小哥长啥样》)
材料二:
调查中,“快递小哥”的劳动合同的总体签约率为78.7%。依托互联网经营的新业态,“劳务”呈现出新模式。直营快递公司采用较为传统的招工用人模式,但更多的企业都是采用加盟制运营,与平台不产生法律意义上的直接劳动关系。
加盟制公司为了节约成本、减轻负担而不缴纳社会保险成为潜规则,与外卖平台合作的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一般也仅是购买意外险,其他险种基本缺失。调查发现,28.6%的“快递小哥”遇到过侵犯劳动权益问题。
目前,快递行业明确由邮政管理部门监管,能够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和投诉,但也存在监管对象多、联合执法难协调的困难。外卖行业的监管部门目前还没有明确,产品生产企业、外卖平台、配送员雇佣公司可能分属不同部门甚至不同地域,事实上处于监管缺位的状态。
公众对配送员的负面情绪较为强烈,投诉过的占78.95%,在调查访谈中,48.5%的“快递小哥”感觉自己不属于城市,46.6%的感觉在城市中是低人一等。
公共事务参与度低是“快递小哥”的另一个“痛点”。超时工作背景下快递员参与各类社会组织或团体的比例都不高。经常关注网络热点事件者只有37.8%,半数以上(52.4%)偶尔关注,9.8%的从不关注。
(摘编自《促进快递配送从业青年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融人调查报告》)
材料三:
如何帮助“快递小哥”解决问题?强化劳动权益保障是关键一环。调查报告建议,相关部门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完善就业、劳动权益保护机制,规范快递员的工资标准、合同条款、商业保险、纠纷解决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报告指出,国家和企业要完善培训机制、畅通晋升通道,引导快递员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提高专业技能,增强职业认同感。另外,相关部门发动媒体多方位展示快递员群体风采,选树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行业典型,尊重、理解、关心这一群体,提高从业青年的社会融入感和职业自信心。
(摘编自《给快递小哥一份保障》)
【1】下列对“快递从业人员的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表面看,快递小哥的收入水平不低,但如果以单位工作小时计算薪水,仅相当于2017年北京的最低工资标准。
B.调查显示,目前快递小哥普遍存在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社保险种不全、劳动保障程度不高等现象。
C.很多快递员认为快递业门槛低、上手快,不需要高学历且收入较高,因此长期从业特征较为明显。
D.由于超时工作以及高强度工作压力,快递小哥对公众事务的参与度较低,对社会热点事件缺乏关注热情。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依托互联网经营的新业态下的加盟制公司中,快递小哥难以依据现有的劳动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益。
B.社会对快递小哥的总体评价不高,很多快递小哥觉得自己社会地位不高,难以融入所在城市,对当地的心理归属感较弱。
C.快递行业作为当代新兴行业,发展迅速,从业人数庞大,与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应该得到公众的理解和尊重。
D.目前,快递行业虽然明确由邮政部门监管,能够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和投诉,但依然存在监管真空、监管缺位的现象。
【3】请根据材料三,就如何促进快递配送从业青年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融入提出建议。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3)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4)__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________,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金就砺则利。(《劝学》)
(2)可堪回首,_________,一片神鸦社鼓。(《京口北固亭怀古》)
(3)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5)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6)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歩壁赋》)
(7)__________,人生无处不青山!(毛泽东《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8)_________,从恶如崩。(《国语·周语下》)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在《沁园春·长沙》中起过渡作用,描写词人旧地重游,引发了往昔生活的回忆。
(2)插秧歌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用比喻的手法写全副武装、雨中抢插秧苗的奋战情形;从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可见,为了抢插秧苗,一家人极为辛苦,早早下田,早饭也顾不上吃。
(3)《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
10、(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女子登上倒塌的墙,对着心上人的家乡远远地痴望,形象鲜明,情意动人。
(2)苏轼在《赤壁赋》中感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_________ ”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各题。
书陆放翁诗卷后(节选)
林景熙①
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碗建溪茶。
承平麾节半海宇,归来镜曲②盟鸥沙③。
诗墨淋漓不负酒,但恨未饮月氏④首。
青山一发⑤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
[注]①林景熙是南宋的遗民。②镜曲:镜湖边。镜湖在陆游家乡绍兴。③盟鸥沙:与鸥鸟为友,指过隐居生活。④月氏(ròu zhī);古西域国名。《汉书.张骞传》载匈奴破月氏国,把国王的头做饮器。此以月氏代指金国。⑤青山一发,源于苏轼“青山一发是中原”(《澄迈驿通潮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成都赏花,建溪饮茶.让人感受到陆游宦游生活的自在和心情的舒畅。
B.陆游在太平时代担任官员,未能战场建功,晚年隐居,令人叹惋不已。
C.“蒙蒙” 情景交融,远处青山蒙蒙,引发哀愁,借此表达了陆游的情感。
D.本诗抒发了读陆诗的感触,林景熙借陆放翁的经历,抒发自己亡国之痛。
【2】诗中的陆游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乙)
椒丘诉者,东海上人也。为齐王使于吴,过淮津,欲饮马于津。津吏曰:“水中有神,见马即出,以害其马。君勿饮也。”诉曰:“壮士所当,何神敢干?”乃使从者饮马于津,水神果取其马,马没。椒丘诉大怒,袒裼持剑入水,求神决战。连日乃出,眇其一目。
遂之吴,会于友人之丧。诉恃其与水神战之勇也,于友人之丧席而轻傲于士大夫,言辞不逊,有陵人之气。要离①与之对坐。合坐不忍其溢于力也,时要离乃挫诉曰:“吾闻勇士之斗也,与日战不移表,与神鬼战者不旋踵,与人战者不达声。生往死还,不受其辱。今子与神斗于水,亡马失御,又受眇目之病。形残名勇,勇士所耻。不即丧命于敌而恋其生,犹傲色于我哉!”于是椒丘诉卒于诘责,恨怒并发,暝即往攻要离。
于是要离席阑至舍诫其妻曰我辱勇士椒丘诉于大家之丧余恨蔚恚暝必来也慎无闭吾门。至夜椒丘诉果往。见其门不闭,登其堂不关,入其室不守,放发僵卧,无所惧。诉乃手剑而捽要离,曰:“子有当死之过者三,子知之乎?”离曰:“不知。”诉曰:“子辱我于大家之众,一死也;归不关闭,二死也;卧不守御,三死也。子有三死之过,欲无得怨。”要离曰:“吾无三死之过,子有三不肖之愧,子知之乎?”诉曰:“不知。”要离曰:“吾辱子于千人之众,子无敢报,一不肖也;入门不咳,登堂无声,二不肖也;前拔子剑,手挫摔吾头,乃敢大言,三不肖也。子有三不肖而威于我,岂不鄙哉?”于是椒丘诉投剑而叹曰:“吾之勇也,人莫敢眥占者,离乃加吾之上,此天下壮士也。”臣闻要离若斯,诚以闻矣。
(节选自《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第四》)
注①:要离(yào li),春秋时期吴国人,为春秋时期著名刺客。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要离席阑至舍诫/其妻曰/我辱勇士椒丘诉于大家之丧/余恨蔚/恚暝必来也/慎无闭吾门/
B.于是要离席阑至舍/诫其妻曰/我辱勇士椒丘诉于大家之丧/余恨蔚恚/暝必来也/慎无闭吾门/
C.于是要离席阑至舍/诫其妻曰/我辱勇士椒丘诉于大家之丧/余恨蔚/恚暝必来也/慎无闭吾门/
D.于是要离席阑至舍诫/其妻曰/我辱勇士椒丘诉于大家之丧/余恨蔚恚/暝必来也/慎无闭吾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跽,指盘腿而坐,上身挺直,显示出项羽的傲慢无礼。
B.参乘,也作骖乘,古时站在车右陪乘或担任警卫的人。
C.津,渡口,文中的“过淮津”,即“过淮河渡口”。
D.堂,正屋厅堂,为待客之处;室,内室,家人寝卧之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庄在范增的授意下,为防患于未然而刺杀刘邦;椒丘诉认为要离在大庭广众羞辱他、回家不关门、睡觉不做提防而该杀。
B.甲文简笔勾勒了一个不顾项羽集团利益、拔剑翼蔽沛公的项伯;乙文浓墨描绘了一个勇武傲慢、知错就改的椒丘诉。
C.甲文范增、张良、樊哙等各有性格,是群体形象塑造;乙文椒丘诉与水神作战,伤了水神一只眼睛,写他是为了衬托要离。
D.两篇选文叙述与描写并用,在事件的叙述与言语交锋的描写里,将刘邦、要离生死危机的生成与解决表现得引人入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诉恃其与水神战之勇也,于友人之丧席而轻傲于士大夫,言辞不逊,有陵人之气。
【5】在矛盾冲突中刻画鲜明形象是史传文的艺术特点之一。两篇选文,作者分别为“樊哙”“要离”设置了怎样的矛盾冲突?反映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项阅读调查显示,有相当比例的成年人倾向于传统纸质图书阅读,也有不少成年人则倾向于电子阅读。对此,有人认为“读屏”意味着碎片化的浅阅读,有人则不以为然,认为两种阅读方式可以共存融合,相得益彰。请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