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鸡西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幢清寒的小屋,远离通衢,______________于田野之间,隐蔽在花园的密林深处,恰恰是在这贵族府邸简陋的侧屋里_______________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天才之一——肖邦。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____________组成部分。

    A. 茕茕孑立   诞生 不容置疑

    B. 阒无一人   诞生 不容置喙

    C. 阒无一人   产生 不容置疑

    D. 茕茕孑立   产生 不容置喙

  • 2、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诗经》里的《国风》与《楚辞》中的《离骚》并称为“风骚”,分别代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传统。《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B.“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与“人生常离别,动如参与商”中的“参”“商”相同,都是星宿的名称,前者是“斗宿”和“牛宿”;后者是“参星”和“商星”,因为此出彼没不同时出现,常用来比喻亲友难以相见。

    C.古代称呼人物的形式有多种,可以称字,称号,称谥号,称官名,称爵名,称籍贯等,比如王介甫,王右军,王荆公都是对王安石的称呼。“庐陵萧君圭君玉”则是兼称了籍贯和字。

    D.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人纪年的一种方式,它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两两相配而成,六十年周而复始,故称“六十甲子”。例如《赤壁赋》中的“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和《兰亭集序》中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等句中的“壬戌”“癸丑”即是干支纪年法。

  •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您送给我的这张非常珍贵的照片,唤起了我对童年的记忆,我将好好惠存!

    B. 学校公告栏有某学生写的失物启事:我在餐厅吃饭时不小心遗失了《高中数学题典》,如有拾到者,请速还我!

    C. 张经理,您家父今天来公司找您,您不在,我负责接待的;他叮嘱说您回公司后,一定要给他回个电话。

    D. 犬子将于国庆结婚,婚宴地点在朝阳街友谊大酒店,恭请老同学届时光临!

  •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305篇,古时也称“诗三百”,赋、比、兴是其最主要的表现手法。

    B. “楚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另一个是指刘向辑录的屈原作品集。

    C. 古代男子成人,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有的“名”与“字”词义相近,如屈平,字原;有的意思相反,如韩愈,字退之。

    D. 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如“壬戌之秋”“岁在癸丑”。

  •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与所给例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以陛下盛德攻匈奴,臣窃

    A.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

    B. 夫匈奴,聚而鸟散

    C. 阶下有巨池,野藕已

    D. 宁大之,因起问之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平凡的世界》(节选),回答小题。

      每天,只要学校没什么事,孙少平就一个人出去在城里的各种地方转:大街小巷,城里城外,角角落落,反正没去过的地方都去。除过几个令人敬畏的机关——如县革委会、县武装部和县公安局外,他差不多在许多机关的院子里都转过了——大多是假装上厕所而哄过门房老头进去的。由于人生地不熟,他也不感到这身破衣服在公众场所中的寒酸,自由自在地在这个城市的四面八方逛荡。他在这期间获得了无数新奇的印象,甚至觉得弥漫在城市上空的炭烟味闻起来都是别具一格的。当然,许许多多新的所见所识他都还不能全部理解,但所有的一切无疑都在他的精神上产生了影响。透过城市生活的镜面,他似乎更清楚地看见了他已经生活过十几年的村庄——在那个他所熟悉的古老的世界里,原来许多有意义的东西,现在看起来似乎有点平淡无奇了。而那里许多本来重要的事物过去他却并没有留心,现在倒突然如此鲜活地来到了他的心间。

      除过这种漫无目的的转悠,他现在还养成了一种看课外书的习惯。这习惯还是在上初中的最后一年开始的。有一次他去润生家,发现他们家的箱盖上有一本他妈夹鞋样的厚书,名字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起先他没在意——一本炼钢的书有什么意思呢?他随便翻了翻,又觉得不对劲。明明是一本炼钢的书,可里面却不说炼钢炼铁,说的全是一个叫保尔·柯察金的苏联人的长长短短。他突然对这本奇怪的书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他想看看这本书倒究是怎么回事。润生说这书是他姐的——润生他姐在县城教书,很少回家来;这书是润生他妈从城里拿回来夹鞋样的。

      润生妈同意后,他就拿着这本书匆匆地回到家里,立刻看起来。

      他一下子就被这书迷住了。记得第二天是星期天,本来往常他都要出山给家里砍一捆柴;可是这天他哪里也没去,一个人躲在村子打麦场的麦秸垛后面,贪婪地赶天黑前看完了这书。保尔·柯察金,、这个普通外国人的故事,强烈地震撼了他幼小的心灵。

      天黑严以后,他还没有回家。他一个人呆呆地坐在禾场边上,望着满天的星星,听着小河朗朗的流水声,陷入了一种说不清楚的思绪之中。这思绪是散乱而飘浮的,又是幽深而莫测的。他突然感觉到,在他们这群山包围的双水村外面,有一个辽阔的大世界。而更重要的是,他现在朦胧地意识到,不管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不管人在什么样的境况下,都可以活得多么好啊!在那一瞬间,生活的诗情充满了他十六岁的胸膛。他的眼前不时浮现出保尔瘦削的脸颊和他生机勃勃的身姿。他那双眼睛并没有失明,永远蓝莹莹地在遥远的地方兄弟般地望着他。

      这一天,他忘了吃饭,也没有听见家人呼叫他的声音。他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一直等到回到家里,听见父亲的抱怨声和看见哥哥责备的目光,在锅台上端起一碗冰凉的高梁米稀饭的时候,他才回到了他生活的冷酷现实中……

      从此以后,他就迷恋上了小说,尤其爱读苏联书。在来高中之前,他已经看过了《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现在,他在学校和县文化馆的图书室里千方百计搜寻书籍。眼下出的书他都不爱看,因为他已经读过几本苏联小说,这些中国的新书相比而言,对他来说已经没什么意思了。他只搜寻外国书和文化革命前出的中国书。

    渐渐地,他每天都沉浸在读书中。没事的时候,他就躺在自己的一堆破烂被褥里没完没了地看。就是到学校外面转悠的时候,胳膊窝里也夹着一本——转悠够了,就找个僻静地方看。后来,竟然发展到在班上开会或者政治学习的时候,他也偷偷把书藏在桌子下面看。

      不久,他这种不关心无产阶级政治,光看“反动书”的行为就被人给班主任揭发了。

    告密者就是离他座位不远的跛女子侯玉英。这是一位爱关心别人私事的女同学。生理的缺陷似乎带来某种心理的缺陷:在生活中她最关注的是别人的缺点,好像要竭力证明这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不完整的——你们的腿比我好,但另外的地方也许并不如我!侯玉英讨论时常常第一个发言,像干部们一样头头是道地解释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劳动时尽管腿不好,总是扑着干。当然也爱做一些好人好事,同时又像纪律监察委员会的书记一样监督着班上所有不符合革命要求的行为。

      那天班上学习《人民日报》社论《领导干部带头学好》的文章,班主任主持,班长顾养民念报纸。孙少平一句也没听,低着头悄悄在桌子下面看小说。他根本没有发现跛女子给班主任老师示意他的不轨行为。直等到老师走到他面前,把书从他手里一把夺过之后,他才猛地惊呆了。全班顿时哄堂大笑。顾养民不念报了,他看来似乎是一副局外人的样子,但孙少平觉得班长分明抱着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看老师怎样处置他呀。

      班主任把没收的书放在讲桌上,先没说什么,让顾养民接着往下念。

      学习完了以后,老师把他叫到宿舍,意外地把书又还给了他,并且说:“《红岩》是一本好书,但你以后不要在课堂上看了。去吧……”

      孙少平怀着感激的心情退出了老师的房子。他从老师的眼睛里没有看出一丝的谴责,反而满含着一种亲切和热情。这一件小小的事,使他对书更加珍爱了。是的,他除过一天几个黑高梁面馍以外,再有什么呢?只有这些书,才使他觉得活着还是十分有意义的,他

    的精神也才能得到一些安慰,并且唤起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某种美好的向往——没有这一点,他就无法熬过眼前这艰难而痛苦的每一个日子。

    (节选自《平凡的世界》,有删改)

    1《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等人热爱阅读,请举出一个人物,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阅读对他(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读书笔记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也可以记下自己对读物内容的感受,还可以对读物的内容等提出质疑……请你就《红岩》或《平凡的世界》的阅读,写一则读书笔记,不超过200字。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 ,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______

    (2)廉颇闻之,______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______

    (3)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____________ 。何以伐为?

    (4)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______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______

  • 8、按要求填空。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____________,毋吾以也。居则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侍坐》中面对孔子的提问,个性鲁莽却率真的子路急忙回答道:“千乘之国, ____________,加之以师旅,____________,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____________。”

    (3)《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按要求填空。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通过仰望与俯瞰之景展现浩大之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通过客观物质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本的状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长路漫浩浩。(《涉江采芙蓉》)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_”和“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2)杜甫在《登高》中用“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空间的角度描绘出壮阔萧索的秋景,同时,抒写了自己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情怀。今人常用这两句诗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3)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正面提出“道”是择师的唯一标准,而非身份与年龄。

    (4)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的作品中多有跟曹操的战船有关的句子,《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写出了曹军战船首尾相接、顺江而下的壮阔气势,《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则形象描画出曹军败于赤壁的战争画面。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由自身贫寒推己及人地想到他人的困苦,表现杜甫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3)《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不怕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然而还是不料,也不信竟有如此下劣凶残的事情发生,并进一步反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沉痛之情。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卜算子·席上送王彦猷

    周紫芝

    江北上归舟,再见江南岸。江北江南几度秋,梦里朱颜换。

    人是岭头云,聚散天谁管。君似孤云何处归,我似离群雁。

    【1】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坐》前两句展现了一幅空阔的画面:长空中鸟儿高飞,一片白云越飘越远。

    B.《独坐》后两句用拟人手法写出对敬亭山的喜爱:我们相互对视,谁也不讨厌谁。

    C.《席上》上阕叙事,下阕抒情,“梦里朱颜换”一句起到了承转和过渡的作用。

    D.《席上》下阕并未直接抒情,而是用“岭头云”“孤雁”等比喻性意象借景抒情。

    【2】两首诗词中都使用了“孤云”这个意象,借助“孤云”的同一个特点,却表达出了完全不同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薛渊,河东汾阴人也。宋徐州刺史安都从子。本名道渊,避太祖偏讳改。安都以彭城降虏,亲族皆入北。太祖镇淮阴,渊遁来南,委身自结。果干有气力,太祖使领部曲,备卫帐内,从征伐。

    袁梁据石头,豫章王旋夜登西门遥呼渊,渊惊起,率军赴难,先至石头焚门攻战。事平。城门开,渊方得入见太祖,且喜且泣。

    虏遣伪将薛道摽寇寿春,太祖以道操渊之亲近,敕齐郡太守刘怀慰曰:闻道摽分明来其儿妇并在都与诸弟无复同生者凡此类无为不多方误之纵不全信足使豺狼疑惑。令为渊书与道摽,示购之之意,虏得书,果追道摽,遣他将代之

    初,渊南奔,母索氏不得自拔,改嫁长安杨氏。渊私遣购赎,梁州刺史崔慧景报渊云:“索在界首,遣信拘引,已得拔难。”渊表求解职至界上迎之,见许。渊母南归事竟无实。永明元年,渊上表解职送貂蝉。诏曰:“远隔殊方,声问难审。渊忧迫之深,固辞朝列。昔东关旧典,犹通婚宦;况母出有差,音息时至,依附前例,不容申许,便可断表,速还章服。”后虏使至,上为渊致与母书。

    车驾幸安乐寺,渊从驾乘虏桥。先是救羌虏桥不得入仗,为有司所奏,免官,见原。七年,以疾解职。归家,不能乘车,去车脚,使人舆之而去,为有司所纠,见原。八年,为右将军、大司马,领军讨巴东王子响。子响军主刘超之被捕急,以眠褥杂物十余种赂渊自逃,渊匿之军中,为有司所奏,诏原。

    世祖,朝廷虑虏南寇,假渊节,军主、本官如故。延兴元年,进号平北将军,未拜,卒。

    (节选自《南齐书•卷三十•列传第十一》)

    (注)①太祖,此指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②虏,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文中指北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闻道摽分明来/其儿妇并在/都与诸弟无复同生者/凡此类无为不多/方误之/纵不全信/足使豺狼疑惑

    B.闻道摽分明来/其儿妇并在/都与诸弟无复/同生者凡此类/无为不多方误之/纵不全信/足使豺狼疑惑

    C.闻道摽分明来/其儿妇并在都/与诸弟无复同生者/凡此类/无为不多方误之/纵不全信/足使豺狼疑惑

    D.闻道摽分明来/其儿妇并在都/与诸弟无复/同生者凡此类无为不多/方误之/纵不全信/足使豺狼疑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子,旧指伯父、叔父之孙,或血缘更远的子侄辈;唐宋时始称亲兄弟之子为从子。

    B.偏讳,古代遇君主或尊长之名有两个字的,单举其中的一个字,也要避讳,称偏讳。

    C.貂蝉,指貂尾和附蝉,是古代侍中、常侍等贵近之臣的冠饰,后为达官贵人的代称。

    D.崩,周代称诸侯之死为崩,后世有爵位的大官之死亦称;后专用以指称皇帝之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薛渊果断干练,深得重用。薛渊接受招抚,从北方潜逃来到南方,得到齐太祖赏识,受命带领部属在帐内警戒保卫,随同征战。

    B.薛渊骁勇善战,立下军功。袁粲发难,薛渊夜中听到豫章王呼叫,领兵抢先赶至石头城下,焚烧城门,奋力攻战,平定了事态。

    C.薛渊多方寻母,孝心可嘉。南投后,薛渊通过多种渠道想与母亲团聚而不得;后魏使到齐,皇上将他给母亲的信交由魏使带去。

    D.薛渊行为不当,屡犯过错。薛渊随驾过乘虏桥,坏了仪卫不能入的规矩;回家,不能乘车,就去掉车轮,让人用车厢抬着他走。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令为渊书与道摽,示购之之意,虏得书,果追道摽,遣他将代之。

    (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3)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写作。

    曾有记者问著名学者傅国酒:“你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应该是什么样的?”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理想的中学已经不需要虚构,不需要想象,它们曾经存在过了,在不太遥远的历史中,在20世纪前半叶。南开中学、北京师大附中、扬州中学、春晖中学、天津耀华中学……都是我心目中理想的中学。”

    (选自《民国风度》第293页)

    耀华中学已经走过了九十三个春秋,一代代学子在这所理想的中学得到了自己一生的收获;科学家于敏说在耀华中学得到了全新的思维模式,学者资中筠说在耀华中学感受到了文人的风骨,歌唱家蒋大为说在耀华中学塑造了强健的体魄……

    作为新时代耀华学子,你对耀华精神有着怎样的领悟,你在耀华园中收获了什么,对未来又有怎样的憧憬和期许?请你以“在这片校园执著求索”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