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对文章的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荆轲有勇有谋:秦军攻破赵国,继续向北进兵,到燕国南界,太子丹找到荆轲商议对策,荆轲提出用樊於期人头和督亢地图骗取秦王信任,进而刺杀秦王的计划。
B. 太子丹仁义善良:荆轲提出用樊於期人头换取秦王信任,太子丹没有同意,因为他觉得樊於期在自己走投无路、处境困窘之时来投靠,不能因为个人的私利而伤了长者的心意。
C. 荆轲处事有方:荆轲私下会见樊於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樊於期交出人头,樊答应的原因是秦国对待樊十分刻毒,把樊的父母宗族的人全部杀害,如果献出人头,即可报自己的仇又可解燕国之患。
D. 荆轲性格刚毅:出发时荆轲等一个人,太子丹嫌他动身迟缓,荆轲怒叱太子丹,然后易水诀别,上车离去,终不回头。
2、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百舸(gě) 佝偻(gōu1óu) 荡漾(yàng) 橘子洲(jú)
B.笑涡(wō) 纤绳(xiān) 深邃(suì) 岁月稠(chóu)
C.屏息(bǐng) 眷属(juàn) 青荇(xìng) 怅寥廓(liáo)
D.漪沦(yī) 火钵(bō) 竞自由(jìng)
3、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何厌之有
A.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 而又何羡乎
C. 客有吹洞箫者
D.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4、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
B. 《孟子》是记载西周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 由孟子及其弟子编成,全书共7篇。内容涉及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 韩愈,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D. 贾谊,西汉洛阳人,文学家。著有《过秦论》、《治安策》、《论积贮疏》等文章。
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B. 抱明月而长终 侣鱼虾而友麋鹿
C. 于是余有叹焉 而人之所罕至焉
D. 不知东方之既白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6、阅读下面的文字( 9分 每小题3分)
每年农历7月初7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即中国传统的情人节。媒体给予了相当热情的关注,商家也借此推出种种“情侣消费”,回归传统的热潮似乎在传统节日上找到了“灵魂附体”的感觉,人们也似乎感到了传统复苏的力量。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兴盛?事情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和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一样,过传统节日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存、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尤其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找离不开回归传统。虽然,在近代以来的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既被当作封建社会的“余孽”而遭排斥,也被认作旧时代的“象征”而受清算。但是,传统文化作为人们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并不会轻易消散。因而,当下对传统节日的倡导,重点不在于恢复一些旧有的仪式,而在于发现其中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可以塑造思维、行为模式和确定身份的“基因”。正如人们所言,通过具体的传统文化形式去宣扬其内在精神,这是文化上的自信和自觉。
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都内含有一种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这不仅意味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而且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然而,现实中很多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作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行谋利之实,破坏性极大。这几年,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怪象:一方面,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产权”,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涂”;另一方面,历史文化遗产却频遭破坏,悲剧一次次上演。一边是煞有其事的“保护”,一边是毫无顾忌的破坏,传统文化在利益图谋和责任缺失的夹击下,处境并不令人乐观。此外,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也可能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秀,成为商家包装的“文化快餐”,非但不能起到滋养的作用,反而坏了人们的胃口。因而,传统文化由冷到热,固然有可喜之处,但里面的陷阱也着实不少。如果没有纯正的尊重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度,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通过“七夕”之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转化历史文化传统,使之适合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这个过程不是一味呼吁回归传统或者抵御外来影响就能实现的,而恰恰是考验人们智慧和耐心的地方。
【1】下列表述属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一项是 ( )
A. 很多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作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行谋利之实,破坏性极大。
B. 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产权”,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涂”。
C. 应有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人们对传统文化不仅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还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D. 传统文化可图谋利益,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秀,成为商家包装的“文化快餐”。
【2】(小题2)以下不属于“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原因的一项是 ( )
A. 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找离不开回归传统。
B. 传统文化作为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其生命力和影响力不会轻易消散。
C. 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这和媒体给予的热情关注和商家的包装有关。
D. 在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曾被认作旧时代的“象征”受清算。
【3】(小题3)下列对“灵魂附体”一词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 回归传统的热潮在传统节日上找到了传统复苏的力量,通过具体的传统文化形式去宣扬其内在精神。
B. 发现了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可以塑造思维、行为模式和确定身份的“基因”。
C. 和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一样,实现了在现代社会中保存、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
D. 通过“七夕”之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转化历史文化传统,使之适合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7、补全下面的句子(只选3小题,每小题2分,其中④⑤必选一句)
①__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②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________________,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③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_________。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_,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④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⑤《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曹操军队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时的军容之盛。
8、根据语境,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相应语句。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自信认为在______,______的情况下,他可以用三年时间完成军事强国的目标。
(2)在《庖丁解牛》中,庖丁说自己在最后一阶段解牛时是用心去感受,而不是用眼睛去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两句寓情于景,不仅描写了落木窸窣、长江汹涌之状,也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一个人的言谈是其性格特点的外在流露,《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公西华的谦虚,从他述志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在总结历史规律时指出,统治一个国家,如果光靠严刑和威慑的手段来对待老百姓,老百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不利于国家的稳定。
(3)《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描写曹操饮酒而歌、风流儒雅的英雄形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2)《师说》中,韩愈对一些奇怪现象深有感慨:那些为士大夫所瞧不起的地位低下之人,通过学习反而超过自己,这几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 ”两句,沉痛地写出了女子没有什么过错,而男子行为前后不一致的情形。
(2)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达了只要自己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就不要在乎别是是不了解自己的心志。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12、诗词赏析
咏田家
唐·聂夷中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1】从体裁看,本首诗是一首_________________。
【2】颔联中的“眼前疮”喻指____________,“心头肉”喻指 ____________。
【3】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杨元卿,史失其何所人。少孤,慷慨有术略。客江海上,时时高论,人谓狂生。吴少诚跋扈蔡州,元卿以褐衣见,署剧县,俄召入幕府。又事少阳。每奏事至京师,颇为宰相李吉甫慰纳。元卿还,与少阳言君臣大义以动其心,贼党恶而共构之,判官苏肇保救,乃免。然元卿阴桡少阳事,而输款朝廷。及元济擅袭节度,元卿欲困其财使不振,谬说曰:"先公吝于财,诸将至寒馁。府之有亡,我具知之。君若大赐将士以自固,又卑辞厚礼邀事诸镇,则诸将悦,庶几助我。吾为君持表见天子,安有不从者?"元济许之。既至,则具条贼虚实,请敕诸道执元济诛之。元济觉,乃杀其妻并四子,肇亦被害。
宪宗拜元卿岳王府司马,与李愬议侨置蔡州,以元卿为刺史,优纳降附,坏贼党与。元卿入见,愿假度支钱及它奏请,不合旨;又裴度以诸将讨蔡三年,功且成,若又以州与元卿,恐觖望生事,议格。更授光禄少卿。蔡平,超拜左金吾卫将军。建言:"淮西多怪珍宝带,往取必得。"帝曰:"我讨贼,为人除害。贼平,我求得矣,焉用宝!止勿复言。"出为汾州刺史,复入为金吾。
长庆初,镇、魏易帅,元卿具道所以成败事,穆宗久乃悟,赐白玉带,擢泾原渭节度使。元卿垦发屯田五千顷,屯筑高垣,牢键闭,寇至,耕者保垣以守。居六年,泾人德之。徙节河阳。何进滔乱魏博,元卿请自赍三月粮举军出讨,文宗嘉美,加检校司空。献粟二十万石,助天子经费。进光禄大夫。徙宣武军。太和七年,以疾归东都,授太子太保。卒,赠司徒。然性憸巧,所至聚敛,谐结权近,故累更方任云。
(选自《新唐书 杨元卿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贼党恶而共构之 构:诬陷
B. 又卑辞厚礼邀事诸镇 卑:卑微
C. 蔡平,超拜左金吾卫将军 超:越级
D. 居六年,泾人德之 德:感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褐衣,通常指大麻、兽毛织就的粗布制成的衣物,可代指贫贱的人或官职较小的人。
B. 判官,官职名,唐时,节度使、观察使等均置判官,为地方长官的僚属,辅理政事。
C. 侨置,古代政权在战争状态下,政府对沦陷地区移民进行异地安置的行政管理制度。
D. 淮西,藩镇割据时,区域包括淮南道的西部和河南道一部分,并不仅是淮南道西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平确的一项是 ( )
A. 杨元卿少时丧父,慷慨又有谋略。他寄居在江湖之间,常常发表一些不切实际的议论,所以人们称他为“狂生”。
B. 杨元卿忠于朝廷,阻挠少阳作乱。他给吴少阳谈论君臣大义,想以此感动吴少阳的心,并在暗中阻挠吴少阳的事情。
C. 杨元卿毁家纾难,忠心归附朝廷。他到朝廷后,,将贼人的虚实禀报,请皇帝下诏杀掉吴元济,却被吴元济觉察。
D. 杨元卿镇守一方,百姓感其恩德。任河阳节度使之时,他开垦田地,巩固城防,贼寇来,百姓仗着高墙可以防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公吝于财,诸将至寒馁。府之有亡,我具知之
(2)裴度以诸将讨蔡三年,功且成,若又以州与元卿,恐觖望生事,议格。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论语》中有很多启人心智、引人深思的经典名句,千百年来滋润着人们的心灵。这些闪耀着思想光芒的语句,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带给我们深深的心灵触动。请从《论语》中选取你感触最深的语句写一篇作文,写出它带给你的启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