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亳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B.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C.《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D.观众普遍认为,新版《雷雨》的演员台词功底深,演戏老到,张弛有度,凸现人性回归的命运主题,他们让经典老戏绽放出了新的光彩。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账篷               畅销书               身心俱疲

    B.秉持               螺丝钉               格物致知

    C.蕴藏               大檐帽               强筋键骨

    D.凛冽               气官炎               鹤立鸡群

  •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隙(xià)          (lán)            阁(guī)            畅淋漓(hān)

    B.鸣(xiāo)        (yànɡ)          膏(zhī)          不事琢(diāo)

    C.入(qì)            钉(mǎo)          吐(qīng)        清辉洋(yì)

    D.虹(lí)            心(zhōng)        (róng)        云蒸(wèi)

  •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诗中写到“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其中,“新娘”的比喻充满新意,写出了诗人对康桥的一见钟情。

    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国别体史书,相传为西汉末年刘向编订,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极具历史价值。

    C. 《战国策》是一部继《国语》之后记载战国时期诸国历史的国别体历史著作。它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和辞说。《荆轲刺秦王》选自其中。

    D.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被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与苏洵、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还有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和曾巩。

    B.“越陌度阡”,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陌,东西向的田间小路。阡,南北向的田间小路。

    C.左迁是降低官职,即“降官”。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D.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揭示词的内容。作者用旧体诗的形式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这类诗歌仍属古典诗歌。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 鹂

    徐志摩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有人说。

    翘着尾尖,它不作声,

    艳异照亮了浓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

    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掠颜色”比喻黄鹂,“一掠”写出黄鹂飞临时速度之快,给人带来视觉冲击。

    B.第二节黄鹂“飞了”与我们“等候它唱”“静着望”形成反差,隐含诗人情绪转变。

    C.“飞了”“不见了”“没了” 用词朴实,平中见奇;语意同中有异,层层加深。

    D.全诗两节末句使用了比喻手法,自然熨帖,两句看似完全一样,但传达的情感不同。

    【2】黄鹂象征着什么?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指出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介意和焦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在,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对事业的执着奉献,表达赞美之情。

    (3)《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同志概述学生时代不平凡岁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锦瑟》中以锦瑟起兴,追忆华年往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阐述师生关系时,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说明学识有早晚、能力各有所长的师生观。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行路反面论述,告诉我们学习积累的重要性。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作者荡漾江中,与水中的生物和岸上的动物为伴。

    (3)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比喻新颖,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深沉感慨。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子路表示,对于一个夹在大国之间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千乘之国”,自己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变勇敢并懂规矩。

    (2)汉乐府民歌《长歌行》诗中“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来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之情。

    (3)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_______________ ”;月亮时圆时缺,“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兴手法写出了女子容颜的老去和爱情的消逝。

    (2)《诗经·氓》中用动物啄食来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龚自珍《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中华民族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曲江二首(其一)

    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注】①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唐军暂时击退叛军收复长安后。杜甫时任左拾遗,因屡次谏言,被皇帝疏远冷落,频遭贬官。曲江:唐代长安城南的一处游览胜地。②翡翠:指翡翠鸟。③麒麟:传说中的仁兽,此处指麒麟状的石雕墓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从花瓣飘飞的景象落笔,“一片花飞减却春”中的“一片”,是指一朵花儿上的一个花瓣,“一片花飞”与成语“一叶知秋”异曲同工,堪称锤炼语言的典范。

    B.颔联写趁花还未落尽,赶快欣赏。句中的“莫厌”是不推辞之意,面对经眼之花,诗人明知身体因伤不宜饮酒,但情不自禁,频频举杯。

    C.颈联具体写人事,小堂翡翠鸟筑巢,石墓旁麒麟倒卧,实写景色,虚写时世,承上启下,为下面抒发情感和寄寓感慨作了铺垫。

    D.整首诗,无论写景,还是抒情,可以说尽得含蓄之妙,仔细探索,就会发现言外有意,弦外有音,景外有景,情外有情。

    【2】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曰”与“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两句中的“君子”含义相同。

    B.“学不可以已”与“如是而已”(《师说》)两句中的“已”字含义不同。

    C.“而绝江河”与“河内凶”(《寡人之于国也》)两句中的“河”字含义相同。

    D.“用心一也”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一”字含义不同。

    【2】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舆,原指造车的工匠,后多指车厢,并泛指车,又引申为“众人之论”。

    B.“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是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强调政治地位的崇高。后孔子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如本课“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中的“君子”即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C.“骐骥”是千里马的别称。千里马的别称还有“赤兔”“的卢”等。

    D.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引申为举步、迈步,也被用于形容极近的距离、数量极少等。

    【3】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B.文章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推导出通过学习和“参省乎己”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

    C.文章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种生活体验阐明“善假于物”的重要性。

    D.文章通过比喻和正反对比论述了只有积累、持之以恒和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这是李大钊在《晨钟报》创刊号上写下的话。人之伟大,正在于能够省悟人生价值与意义,时常审视自己的生命状态。

    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人生状态和人生感悟。同学们,本学期你们从初中阶段跨入了高中阶段,经历了一个学期,对自己当下学习和生活的状态有何反思,对下一阶段有何期待?

    请谈谈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