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长治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禺的处女作《雷雨》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代表作还有《日出》《北京人》《原野》等。

    B.苏轼开创豪放先河,突破词为艳科的传统束缚。他把词从娱宾遣兴的天地里解放出来,使词跳出花间月下而有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辛弃疾更是将爱国情怀填入词作,成为时代最强音。

    C.《后汉书》,“二十四史”之一,是一部记载汉朝东汉时期历史的编年体断代史,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D.《水龙吟》为词牌名。建康,即今天的江苏南京市,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座亭台。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有人多次为芦山灾民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②在许多人眼里,美术馆一直是阳春白雪的代名词,是少数有艺术造诣的人出入的地方,里面陈列的通常是看不太懂的作品。

    ③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 振振有词 ,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弹棉花、补锅钉碗等许多曾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老行业正逐渐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

    ⑤荆山之巅的大禹雕像头戴栉风沐雨的斗笠,手握开山挖河的神锸,脚踏兴风作浪的蛟龙,再现了他与洪水搏斗的雄姿。

    ⑥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望而却步,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②⑤⑥

  •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先生,您贵姓?府上哪里人氏?”王强笑问。对方笑着回答:“免贵姓张,榆林人氏。”

    B. 由于今天参加学习经验交流会,你写的那首诗我还没来得及斧正,明天给你斧正好吗?

    C. 爱护草坪提示语:呵护草坪,人人有责,谁践踏这些小草,就会患上脚病,久治不愈。

    D. 学生家长座谈会会场标语:严管厚爱,顽儿亦成有用才;娇生惯养,纵子变为蠢笨猪。

  •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为弘扬传统文化,丰富职工业余生活,恒大集团工会举办首届职工书画展,公司职工舞文弄墨,共度国庆佳节。

    ②薛刚和李明明认识也有十八年了,但除了见面点点头,寒暄几句,就没有别的,他们之间至今还是白头如新

    ③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用户对于WIFI的需求与日俱增,甚至超过了对电视等的需求,已经高居第二位。

    ④经常适量运动,能使我们体内淤积的废气得以排散,血脉得以流通,人体就不会生病,这个户枢不蠹是一个道理。

    ⑤时下很多年轻人崇洋媚外,对中国茶有偏见,认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宁愿成天抱着咖啡,也不愿意喝茶一口。

    ⑥联想集团以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先进的经营理念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电子产业发展潮流,创下了骄人的业绩。

    A. ②③④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③④⑥

     

  •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没有浑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   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青年毛泽东把指点江山的激情与豪气    在他的诗词里,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

    ③鉴赏诗歌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    诗的意象。

    A.品位 灌注 揣摩

    B.品位 贯注 揣测

    C.品味 灌注 揣摩

    D.品味 贯注 揣测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些遥远的读书人

    洪烛

    ①坐飞机去长沙,然后乘车去湖南大学,在校门口,我让出租车停下;明明知道离岳麓书院尚有一段距离,但还是选择了步行。我下意识地联想到那些古老的先行者,他们是搭乘怎样的交通工具,带着怎样的心情,投奔这座藏在深山里的学府。是乘着牛车还是骑马?至于出身贫寒的,远足而来时,恐怕还要亲自挑着装书卷和铺盖卷的扁担。据说南宋的朱熹千里迢迢自福建崇安来此讲学,从四面八方赶来听课的人不计其数,马匹将大门外池塘里的水都喝光了,留下了“饮马池”的典故。是什么,在吸引着那些遥远的读书人,像扑火的灯蛾一样云集而来?……应该是梦想。是梦想在吸引着他们,来自世俗而又超越世俗。岳麓书院,一个凝聚了读书人梦想的地方。

    ②当我敲响岳麓书院的门环,尽可能地想象自己是一千年前的读书人……一千年来,从这里走出过王夫之、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蔡锷、陈天华……他们从这里直接走进了史册。

    ③我在后花园里选择一副石桌石凳坐下,观望着周围的风景,并陷入无序的遐想:若干年前,肯定有一拨又一拨读书人,在这石凳上坐过,要么各自背诵经史典籍,要么意气风发地谈论家事、国事……于是我不仅听见了风声、雨声,还听见了若隐若现的读书声。如果说这是幻听,也是最真实的幻听了。读书声,毫无疑问是岳麓书院的主旋律。况且,岳麓书院的读书声,绝不仅仅是个体的嗓音,而是一个集体共同发出的可以超越时空的声音。

    ④在这里,我从花香里闻到了书香,从风声里听见了读书声。我尽可能地沉浸于这在别处寻觅不到的儒雅氛围里,呼吸着那些读书人遗留下的空气……即使是一个人坐着,我似乎也并不孤独。那些遥远的读书人,离我并不遥远。他们的理想、信仰,说不定正遗传在你我的身上。没准我就是他们的影子……

    ⑤以前想起古代读书人,头脑中总出现《 》里落魄书生的形象:神情忧郁,身世漂泊,形单影只,离群索居。寄宿于一灯如豆的野店荒庙,只能靠梦见狐仙来慰藉一番走投无路的寂寥。蒲松龄本人就是如此。他屡试不中,被现实所拒绝,才拒绝现实,在空中楼阁里想入非非,以弥补或掩饰精神上的失落。

    ⑥然而在岳麓书院,我看见了另一种和现实合拍的读书人。他们胸怀远志,充满自信,对待自己和对待社会都非常清醒,一开始就抱准了“学以致用”的信条……脚下呈现着一条金光大道。

    ⑦我说不清自己更欣赏哪种读书人……

    ⑧应该说,读书人都是怀着种种理想的。理想不能实现,就会痛苦与失落。而书院不仅使这些敏感脆弱的心灵找到新的家,还为他们提供了实现人生理想的捷径。“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荆楚之地之所以英才荟萃,湖湘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不能不说有岳麓书院的功。

    ⑨自唐宋以来,岳麓书院的院长都叫做山长。这浪漫的称谓,使书院带有山林的意味。北宋时,岳麓书院就因当时的山长周式治学有方而声名遐迩,真宗皇帝特意召见了周式,拜为国子监主簿,把他留在京城讲学做官;而周式坚辞不受,执意要回岳麓山跟学生们在一起……他真是一位很纯粹的教书先生。

    ⑩岳麓书院里的白泉轩,还曾记载着两位大学者的友谊。那一年 ,应岳麓主教张栻的盛情相邀,朱熹远道而来,两人在此朝夕相处,促膝谈心达三昼夜。他们谈论的具体话题肯定多是一些做学问方面的事。那次朱熹在长沙停留了两个月,与张栻会讲岳麓,吸引了一千多位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听众,连讲堂外面的院落都挤满了人。至今在讲堂正中高约l米的长方形讲坛,还供奉着两把空空的椅子,作为对著名的“朱张会讲”的纪念。

    ⑾我绕着这神圣的讲坛转了一圈,仿佛又看见那些消失了的读书人。他们都从哪里来,又去了哪里?他们朗读或辩论的声音,又重新演变成窗外的风声与雨声。哦,讲堂很大,世界很小!那些面貌相仿、神情专注的读书人,也许仅仅是世界的过客,可他们永远都是岳麓书院里的主人。

    ⑿作为一个当代的读书人,我虽然是第一次拜访岳麓书院,仍然有回家的感觉。是的,这里是读书人的家啊。没有家的读书人是孤独的。

    1根据上下文内容,第⑤自然段横线上应该填 《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作者离岳麓书院尚有一段距离,却让出租车停下“选择了步行”的原因是:

    3第④段,“我从花香里闻到了书香,从风声里听见了读书声”,这一句既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景,又描述________________之景。

    4第④段,“那些遥远的读书人,离我并不遥远。”。请品味这句话的含义。

    5下列各项,分析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中运用“饮马池”的典故,表现了朱熹的道德文章,为当时读书人所敬仰。

    B.这篇文章以“书”贯穿全文,作者的记叙、议论、抒情都围绕着“书”展开。

    C.这是一篇典型的游记,作者记叙了自己拜访岳麓书院的经过,游踪十分清楚。

    D.全文以第一人称叙事、抒情,语言华丽,节奏明快,多处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E.全文赞扬了古代先贤胸怀远志,充满自信,学以致用的读书态度和精神风貌。

    6文末写道“我虽然是第一次拜访岳麓书院,仍然有回家的感觉”。请你分析“回家的感觉”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上片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秋景图,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表现了词人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敢于改造旧世界的战斗精神。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安乐和宁的世界,其中“鸡犬相闻”的画面在《归园田居》(其一)也有描绘“________________”。

    (2)猿,因啼叫声特别,经常被诗人写入诗歌,抒发情感。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到“________”,杜甫在《登高》中写到“________”。

    (3)李煜的《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表达出物是人非的无奈。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用比喻手法刻画江水和山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开阔,景色宏伟奇丽。

    (4)《念奴娇·过洞庭》中,描写词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道出古时多少怀才不遇之人的心声。

    (3)《短歌行》中借用《诗经》中的姑娘思念情人来比喻渴望得到人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登高》中,以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沁园春•长沙》中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水喻愁,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江上水汽弥漫,无边无际的江水和远方天际相接。

    (3)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山亭柳·赠歌者

    晏殊

    家住西秦,赌①博艺随身,花柳②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销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注:本词作者写作时年已衰老,政治失意。①赌,与人竞赛。②花柳,借指欢场上的歌舞技艺。

    概括下阕诗人借歌者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文言文阅读

    白居易传

    (元)辛文房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本文有删节)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 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 ③鸡林

    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会昌初 致仕 致仕:做官。

    B. 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 农桑 课:谈论。

    C. 与胡杲……李文爽 集 燕:通“宴”,宴饮。

    D. 不尚 艰难 艰难:艰涩。

    2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B. 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C. 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D. 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 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C. 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 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

    (2)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题目:这件事___________我

    要求:(1)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词,如影响了、教育了、改变了、感动了等,将题目补充完整。(2)写一篇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3)卷面整洁,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