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英国《金融时报》指出,中国经济增速超过了预定目标,中国经济在主观调控的背景下取得了增长,这样的成绩可圈可点。
②风骨不仅是文艺批评的一个标准,也代表着文艺作品的品质,但遗憾的是,近些年来,风骨不再成为多数作家的自觉追求,风骨之说颇有些大音希声。
③唐太宗李世民尽心国事,宵衣旰食,励精图治,重视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减少赋税,发展生产,于是有了被史家称道的“贞观之治”。
④正因为李老师对学生的挚诚与关爱,学生才更愿意与她推心置腹地交谈,在遇到困难时也主动向她寻求帮助。
⑤莫言的小说首先征服你的是语言,那一个个平淡的汉字背后深藏着穿云裂石的哀痛和精彩斑斓的怜爱。
⑥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食品加工企业和监管部门应加强合作,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参与,双管齐下,把食品安全风险降至最低。
A. ①③④
B. ②④⑥
C. ②③⑤
D. ①④⑥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槁暴(pù)輮使之然(ròu)舟楫(jì) 舆马(yú)
B. 蛟龙(jiāo)跬步(kuǐ) 骐骥(jì) 爪牙(zhǎo)
C. 镂金(lòu) 驽马(nǔ) 生非异(xìng) 洞穴(xué)
D. 跂而望(qì) 锲而不舍(qì)螯(áo) 省乎己(xǐng)
3、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
A.漫江碧透 漫:漫过
B.枉用相存 存:问候
C.暖暖远人村 暖暖:温暖宁谨的样子
D.山不厌高 厌:厌恶
4、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比较
B. 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文饰
C.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衡量
D.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互相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戏剧文学,指的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剧本。
B. 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
C. 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当代剧作家。代表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剧本。曹禺擅长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
D. 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项链》等。他的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大气物理研究的奠基人——叶笃正
1945年,叶笃正,放弃了自己喜爱的物理专业,选择了对国家更为实用的气象学,前往美国,师从世界著名气象和海洋学家罗斯贝。叶笃正的弟子黄刚说:“叶老最受益的就是罗斯贝的治学精神,在中国,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但是在国外,老师讲的同时学生会经常打断老师,提出疑问。罗斯贝重视事实,一切都从事实出发。他总是朝前看,视野开阔,不是就事论事来讨论一个具体的问题。”这种治学方式后来也延续到了叶笃正身上。1949年,叶笃正结束了在美国的学业,虽有高额的年薪,但是叶笃正选择了离开,他对导师罗斯贝说:“我觉得新中国是有希望的,我想为自己的国家做点事。”20世纪50年代中期,叶笃正在研究中发现,在青藏高原以南和以北有两股强西风向东吹,青藏高原像一个巨大的屏障使它们的位置比较稳定,越往东走,两股气流的距离越近,最后合成一股,到了日本风力最强。
过去,人们研究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始终只把它当作一个动力学因素,只考虑它的隆起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叶笃正开创性地提出,青藏高原在夏天是一个热源,在冬天是一个冷源,其影响几乎波及半个地球。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是叶笃正的最大发现。从此,让叶笃正享誉世界的青藏高原气象学建立了起来。在20世纪50年代,气象学中的一个重要的领域是大气环流。为了改进和提高我国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叶笃正和他的合作者从观察事实和理论分析出发,系统地开展了对东亚大气环流演变的研究。在研究中,叶笃正提出了北半球冬季西风带阻塞形势演变的机理和预报这些演变过程的关键指标。这个研究不仅大大提高了我国冬季寒潮爆发的预报准确率,而且为研究冬季西风带大气环流演变提供了理论基础。
叶笃正和他的合作者撰写了《大气环流的若干基本问题》一书,书中指出,大气环流的所有基本要素都不是独立的,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是一个内在的整体。并且,在形成这个整体的过程中,除了像太阳辐射和地球旋转这些外部因子外,大尺度扰动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该书被公认为国际上大气环流动力学最早的著作。1958年,叶笃正等科学家比国际上早20多年提出了东亚大气环流季节转换的突变性;他最早注意到阻塞高压与东亚天气的关系,是对阻塞高压形成做出满意解释的第一位气象学家,而国外在15年后的1976年才注意到阻塞高压与北美异常天气的联系。
我们都知道,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全球变暖的元凶。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某国的一位科学家提出,二氧化碳的问题各国要同样对待。叶笃正提醒大家,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在这一百年以来,到底是发达国家排放多还是发展中国家排放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各国不能均摊。参加这次会议的各国科学家都对这种说法表示赞同。在很多方面,叶笃正都表现出了他对科学前沿问题的敏感。1981年他在美国著名的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实验室(GFDL)与美国科学院院士真锅淑郎进行合作研究时,提出了地球表面由于水分平衡造成的湿度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产生影响的理论,这是最早的有关大气圈和地球其他圈层相互作用的理论。
叶笃正善于从别人不经意的发言中捕捉到重要的科学问题。在一个讨论会上,当讨论到人类活动如何使气候恶化时,一位科学家提出,不要只看到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有序”的人类活动也可以使气候向良性方向变化,甚至可以起到改造局部气候变化的作用。叶笃正立即抓住“有序”这两个字说,这是研究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重要命题,并立即组织发表了有关有序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可能起到良性效果的论文。对此,有科学家表示,叶笃正的观点是具有潜在的科学生命力的。人类应该如何从宏观尺度上布局生产活动和城市化等,这是具有生命力的陆—气相互作用研究。相信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将会如叶笃正预期的那样,诞生出“气候环境变化控制论”的新学科分支。
(选自王学健《叶笃正:风起云飞展浩荡》有删改)
【链接材料】
材料一回国后,叶笃正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工作站主任,在北京西直门内北魏胡同一座破旧的房子里开始了艰苦的创业。
——百度百科
材料二“叶老喜欢野外科考,总要亲自到实地察看。”叶笃正的学生黄荣辉院士回忆说,直到87岁高龄时,他还不顾条件艰苦,亲自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察看新建的气象观测站。
——新华网
材料三叶笃正曾说:“我喜欢敢于和我对话的学生。他应该有自己的见解,敢和我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我的学生超过我,我才有成功的感受。”“学生超不过老师,那就没有发展了。”
——《人民日报》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本文严格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记述了叶笃正在美国留学师从罗斯贝、回国搞大气物理研究并取得卓著的研究成果等事迹,文章脉络十分清晰。
B. 20世纪中叶,叶笃正发现了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一改以往人们在研究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影响时,只看到它热力学因素的状况。
C. 从文中的介绍来看,有的科研成果是叶笃正独创的,有的科研成果是叶笃正与其他科学家合作完成的,表现出作者作传叙事方面实事求是的态度。
D. 地球表面由于水分平衡造成的湿度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产生影响的理论,是叶笃正1981年与美国科学院院士真锅淑郎共同提出的具有开创性的理论。
E. 叶笃正以国家利益为重,舍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他在国内不顾条件艰苦,深入科研第一线,为中国的大气物理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2】叶笃正在科学研究方面体现出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3】当某国科学家提出“二氧化碳的问题各国要同样对待”时,叶笃正的说法为什么能够得到各国科学家的赞同?请简要分析。
【4】叶笃正对科学前沿问题有一种敏感,并且善于捕捉重要的科学问题,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明确表达了诗人对当时军阀的蔑视之情。
(2)《雨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丁香姑娘逐渐远去、消失在雨巷尽头的画面。
(3)《再别康桥》中,诗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中借水草表达了对母校不舍的依恋之情。
(4)荆轲在易水送别时吟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离别的悲壮之情。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用比兴手法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写客再回到眼前所见的长江、月亮,推广开去,把人生与宇宙加以对照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3)《涉江采芙蓉》中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婉的句子:_________, ________。
(4)徐志摩《再别康桥》中康河的流水和水草呈现出的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向往的境界, “________,______”便直接抒发了这种情感。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中,两句悲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荆轲离燕赴秦时凄凉悲壮的场景。
(2)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自己追慕先贤、愿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
(3)《兰亭集序》中作者对人们将生死和寿命的长短等同看待的做法予以否定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 , ,是谁之过与?
2) ,申之以孝悌之义, 。
3) ,老使我怨。淇则有岸, 。
4) ,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5) ,开国何茫然。
6)问君西游何时还, 。
7) ,潦倒新停浊酒怀。
8)此情可待成追忆, 。
9) ,血色罗裙翻酒污。
10) ,只是朱颜改。
11)念去去千里烟波, 。
12) ,斜光到晓穿朱户。
13)大弦嘈嘈如急雨,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表现了诗人以天下为已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革命战斗精神。
(2)徐志摩深受康桥,《再别康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愿意将自己化为座桥的一部分的强烈愿望。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各题。
苏秀道中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1】本诗颈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2】你认为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并结合全诗说出理由。
13、阅读下面甲、乙两段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 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节选自《战国策》)
(乙)
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张仪南见楚王,曰:“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六百里若此齐必弱齐弱则
必为王役矣。”楚王大说。
(节选自《战国策》)
【1】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六百里/若此/齐必弱/齐弱则必为王役矣
B. 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六百里/若此/齐必弱/齐弱则必为王役矣
C. 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六百里/若此/齐必弱/齐弱则必为王役矣
D. 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六百里/若此/齐必弱/齐弱则必为王役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币:文中指礼物。《说文•巾部》:“币,帛也。”“币”本是赠人的纺织品。
B. 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后来成为对帝王的尊称,文中指秦王。
C. 九宾:宾,同“傧”。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
D. 郎中: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常置。
【3】下列对甲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到秦国后,荆轲首先用重金贿赂秦王宠臣,请其在秦王面前代为说好话,可见荆轲富有谋略,并非单纯的匹夫之勇。
B. 秦舞阳久处蛮夷之地,缺少见识,所以面对秦王的威仪而露怯;而荆轲巧做解释,表明荆轲的见识与气度都远在秦舞阳之上。
C. 荆轲独自上殿,展开完地图后,持匕首刺向秦王,而“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表现得相当狼狈。
D. 关键时刻,秦王侍医夏无且用手中捧着的药囊掷向荆轲,虽然未能阻止荆轲行刺,但却为秦王赢得了拔剑的时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⑵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喜爱游泳和排球,还喜欢演奏古典小提琴曲。上大学时,他还是合唱团的成员,《喀秋莎》都是他常唱的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在一个全面发展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身上,体现出力量、能力、热情和需要的完满与和谐。”同时他还强调,这种“完满与和谐应包括诸如道德的、思想的、公民的、智力的、创造的、劳动的、审美的、情感的、身体等的完善。”
请结合材料内容,作为迎接江西省第一届新高考改革的高一学生,请联系生活实际,以“写给18岁的我”为题写一封信,体现你对“成长·时代·理想”的感悟、思考和建议。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