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聆听如此优秀的演讲,同学们都像朝圣者一般,屏息以待,唯恐遗漏一词一句。
B.他数学基础很好,做这个项目游刃有余,毫不费力!
C.各行各业的人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就“中国梦”添枝加叶。
D.看到女排姑娘们获胜,她情不自禁地哭了。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留守儿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留守儿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的工作重点。
B.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紧紧围绕以刺激经济发展为中心,并将重点放在产品结构调整和民生工程上,使中国经济逐步复苏。
C.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D.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信息流通形式形成了巨大刺激,产生了网络互动这个平台,而这一平台开拓了民意表达的公共空间,增强了政府和人民的良性互动。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①火尚足以明也 ②泣孤舟之嫠妇 ③扣舷而歌之 ④顺流而东也
⑤侣鱼虾而友麋鹿 ⑥道芷阳间行 ⑦箕踞以骂曰 ⑧其人居远未来
A. ①⑦⑧ B. ②⑤⑥ C. ③④⑥ D. ③⑤⑦
4、下面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斧斤以时入山林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B. 吾尝跂而望矣 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C. 填然鼓之 士大夫之族
D. 不拘于时 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5、下列对《沁园春·长沙》中运用的典故,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同学少年”出自杜甫的诗句“同学少年都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意思是当年的同窗好友,现在都成了富贵人家,作者借此反衬自己的落魄。
B.“挥斥方道”出自《庄子·田子方》 “夫至人者……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一句,作者化用原文语句,既符合韵律,又有新意。
C.“粪土当年万户侯”一句借用西汉飞将军李广的故事,但作者反用其意,表明自己与同学不仅不为功名利禄所惑,反而将之视为粪土。
D.“中流击水”化用东晋名将祖逖北伐“中流击楫”的典故,既表达了革新中国复兴民族的远大志向,又兼用夸张抒发了作者的豪迈气概。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访草
陈冠学
我很少访人,却常访草。朋友们都有工作,各忙各的,而草则永远安详地在那儿。我自己便像一株草,总在家里,朋友们来,很少找不到我。
这个世界若没有了草,人便无法活下去。一个地方若望不见草,对于我来说就成了牢狱。此时我活在草种多到让我有选择的地方,就像食品多到让我只选取佳肴珍馐一般,故我感到十分幸福——虽然对于我自身以外的世界我感到十分不幸。
我的围墙门,就像陶渊明所说的“虽设而常关”,门闩经常蒙着一层锈,偶尔开门时(有客来时,到村子里去买吃食时,上城市买书时,出去访草时),就粘满了手。
单是庭面上便有三四十种草,其中如碎米知风草、小画眉草、线叶飘忽草,便可爱得有如小天使,又如天真稚气的小女孩。有了这些草,我实在可以不必再去拉动那生了锈的门闩到田野去。可是一如家里虽有几橱架的书,时而忍不住还是要出去买几本,这庭面边的草就好像是我的另一橱架的书,每日阅读着、摩挲着,给了我无上的快乐与安慰,然而既已知道外边还有些橱架上没有的,就忍不住要出去。
各个角落有各个角落的草。有时我不出门,就在屋角边访草,或者反过来说,草到家来访我了。一连下过一二十日的雨之后,那大树底下的屋基或后墙上,就不期然有一片新绿吸引住我的目光,苔藓和小冷水花不知几时来家了。
萧、艾、蒿是草原三姊妹。艾、蒿庭下就有,萧则已随童少年时光一起消失了,于是它成了我的童少年时光的象征,每怀念起童少年时光就想起萧,怀念起萧就想起童少年时光。那一年我在近山脚的荒地上发现了一小片萧,仿佛见着童少年时光返转。不久再去,已了无踪迹。一个小学生在那里放羊,问我何所寻。我说寻萧。小学生笑着说:“搬家了。”我问:“搬哪里去了?”小学生说:“搬到无人的地方去了。”的确,这个时代有人的地方万物就不好存活。最近我在绝对无人到的山脚溪床沙地上发现了一大片萧。啊,但愿这个地方永远不会有人到,好让我的童少年时光跟萧草群落一起长驻!
十一月起,小金英(兔儿菜)遍地都是,随着朝日的升起,满田野绽开千千万万黄金似的小花,灿烂地闪烁着千千万万点的金光,仿佛随着季节来到,那土层中含蕴着的金质就凝聚着开成了花,要来增饰南台湾美丽的冬春二季一般。这个季节一到,我就频频拉动门闩,门闩再也不生锈了--而且雨季也过去了。小金英随着日出展蕊,直开到晌午便一齐闭合萎谢,第二天晨光到来它又随之而开。这半年花期的田野,上下午截然是两样世界。下午在田野间走着,会觉得上午直似幻境。但是这一两年来遭村人当药材无保留地采拔,景观已经衰残。
春天一到,满路满阡陌的黄蝴蝶,一忽儿停在草尖上,一忽儿飞起,千点万点,明明灭灭,起起落落,停下时是蝴蝶花,飞起时是花蝴蝶--我一直将它看成是世上唯一会飞舞的花,是异常珍贵的景观,而它却也已随着童少年时光消逝了。今年年初,我在一处已枯的豆田看见了约五十只的小景观,谛视良久,看到惨淡而且褪了色的童少年时光,不由感到一阵凄然。
村里每个人都记得全村人的名字,在村道上遇见,不单是点点头或挥挥手,而且还唤名。田野里的草,对于我,就跟村里人一样,在路旁田畔遇见,我总要唤唤它的名字;有的,我甚至会站在一旁告诉它,你晓得吗?你有许多名字,也唤这个,也唤那个。比如萧,也叫香蒿,又叫青蒿,又叫茵陈蒿,台湾农人还叫它蚊子香--农家大量用它来为牛熏蚊,这使得萧很快趋于绝灭;而现在农村没牛了,萧看着可能复苏了。
英国伟大散文家乔治吉辛喜欢遇见不认识的植物,借着书本的帮助,下一次看见它在路旁闪耀时叫出它的名字。能够叫出原是不认识的草的名字固然快乐,但熟悉的草,唤着它熟悉的名字更加亲切。
我不是食草的动物,但我没有草便跟食草动物一样活不下去。我固然喜爱孤独,但若不是天上有千万点星星,地上有亿兆根青草,我一刻也无法孤独下去。其实我有这么多的伴,我并不曾孤独过。我所谓孤独,只是求脱出世尘的熏染而已。(有删改)
【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本文第一段,在结构上,直接点题引出下文要写的内容;在内容上,写“我”常访草,且运用比喻,把自己比喻成一株草,表达了对草的喜爱。
B. “萧、艾、是草原三姊妹”,以拟人手法来写三种草。形成今昔对比,从而突出“我”童少年对艾草的深厚情感,因失去而痛苦,又因见到而快乐。
C. 小金英随日出展蕊,晌午闭合萎谢。这半年花期的田野,上下午截然是两样世界。这让作者联想到人生有黑夜白昼,应该珍惜生命好好利用。
D. 结尾部分美国伟大散文家乔治·吉辛认为作者喜欢叫出不认识的植物名字固然快乐,但不如唤熟悉的名字亲切。看似闲笔,实则是点题“访”。
【2】如何理解“但若不是天上有千万点星星,地上有亿兆根青草,我一刻也无法孤独下去”这句话的含意?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侍坐章》中,冉求对自己治国能力中的不足的态度是“______,______”,这里也侧面看出他的谦逊。
(2)关汉卿在《窦娥冤》中借窦娥之口直指现实善恶错位“______,______”,与应有的天道公理形成鲜明对比。
(3)《游园(皂罗袍)》开头两句“______,______”写园中景色,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情波澜,蕴含着无限的感叹和惋惜。
(4)杜甫《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浩瀚无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德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杜牧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后,借古讽今,画龙点晴地表明写作动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宋荣子能做到明辨内外、荣辱之境,因此宋荣子才会 “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____________。(《诗经.氓》)
(2)旧余若将不及兮,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3)____________, 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4)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5)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6)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描写曾皙神态从容,又表现其回答老师问题时态度恭敬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铿尔,_______________。”
(2)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杜甫的《登岳阳楼》中最能体现作者这种关心国家大事,心系黎民百姓的胸怀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古人常借水抒情明志,《桂枝香·金陵怀古》中有对江水这样描写:“_______________,翠峰如簇。”《念奴娇·过洞庭》中对于洞庭湖的水面也有这样的描述:“_______________,着我扁舟一叶。”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新旧更替、生机勃勃的景象。
(2))《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悲愤之情。
(3)《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被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菊(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注】《咏菊》是《红楼梦》第38回林黛玉所作菊花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深受诗魔影响,黄昏时分,漫步菊篱,独自倚石沉思吟诵。
B.颔联紧扣“咏菊”,写出秋霜、菊香的情境及主人公对月吟咏的形象。
C.颈联转入抒情,“自怜”“素怨”“秋心”写出了诗人寄寓菊中的愁情。
D.尾联写到陶渊明品评菊花,以“千古高风”提升了整首诗的抒情格调。
【2】大观园诗社活动中,《咏菊》公评第一,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其佳处。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樊毅,字智烈,南阳湖阳人也。毅累叶将门,少习武善射。侯景之乱,毅率部曲随叔父文皎援台。文皎于青溪战殁,毅将宗族子弟赴江陵,仍隶王僧辩,讨河东王萧誉,以功除假节、威戎将军、右中郎将。代兄俊为梁兴太守,领三州游军,随宜丰侯萧循讨陆纳于湘州。军次巴陵,营顿未立,纳潜军夜至,薄营大噪,营中将士皆惊扰,毅独与左右数十人,当营门力战,斩十馀级,击鼓申命,众乃定焉。以功授持节、通直散骑常侍、贞威将军,封夷道县伯,食邑三百户。寻除天门太守,进爵为侯,增邑并前一千户。及西魏围江陵,毅率兵赴援,会江陵陷,为岳阳王所执,久之遁归。
高祖受禅,毅与弟樊猛举兵应王琳,琳败奔齐,太尉侯瑱遣使招毅,毅率子弟部曲还朝。天嘉二年,授通直散骑常侍,仍随侯瑱进讨巴、湘。累迁武州刺史。太建初,转丰州刺史,封高昌县侯,邑一千户。入为左卫将军。五年,众军北伐,毅率众攻广陵楚子城,拔之,击走齐军于颍口,齐援沧陵,又破之。七年,进克潼州、下邳、高栅等六城。及吕梁丧师,诏以毅为大都督,进号平北将军,率众渡淮,对清口筑城,与周人相抗,霖雨城坏,毅全军自拔。寻迁中领军。十一年,周将梁士彦将兵围寿阳,诏以毅为都督北讨前军事,率水军入焦湖。寻授镇西将军、都督荆、郢、巴、武四州水陆诸军事。十二年,进督沔、汉诸军事,以公事免。十三年,征授中护军。寻迁护军将军、荆州刺史。
后主即位进号征西将军改封逍遥郡公邑三千户馀并如故入为侍中护军将军。及隋兵济江,毅谓仆射袁宪曰:“京口、采石,俱是要所,各须锐卒数千,金翅二百,都下江中,上下防捍。如其不然,大事去矣。”诸将咸从其议。会施文庆等寝隋兵消息,毅计不行。京城陷,随例入关,顷之卒。
(节选自《陈书·列传二十五》)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后主即位/进号征西将军/改封逍遥郡公/邑三千户/馀并如故/入为侍中/护军将军
B. 后主即位/进号征西将军/改封逍遥郡公/邑三千/户馀并如故/入为侍中/护军将军
C. 后主即位/进号征西将军/改封逍遥郡公/邑三千/户馀并如故入/为侍中/护军将军
D. 后主即位/进号征西将军/改封逍遥郡公/邑三千户/馀并如故入/为侍中/护军将军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古人成年取字,和名使用有别。一般晚辈或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呼其名。
B. 假节,假以符节,持节,皇帝将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用后会被收回。
C. 爵,又称爵位,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赏,旧说周代有王、侯、伯、子、男五种。
D. 部曲,本为军队编制及私兵之称,后又为家仆之称。身份高于奴婢,有私财,无独立户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樊毅出身显贵,年少多才。他家世代将门,年少就习武射箭。侯景叛乱时,随叔父樊文皎支援台城。
B. 樊毅胆识过人,勇毅无比。陆纳夜间偷袭,军营混乱,樊毅与左右数十人,竭力奋战,力阻外敌。
C. 樊毅身经百战,功劳赫赫。樊毅与弟弟率兵响应侯瑱,也曾随侯瑱进军巴、湘,还曾击败齐军。
D. 樊毅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在隋朝军队进逼时,樊毅分析了当时形势,力主重兵护卫京口、采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西魏围江陵,毅率兵赴援,会江陵陷,为岳阳王所执,久之遁归。
(2)会施文庆等寝隋兵消息,毅计不行。京城陷,随例入关,顷之卒。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诗人闻一多在《红烛》中借助红烛表达了对理想的困惑和追求。其中以下两个诗句颇耐人寻味:
(1)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
(2)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联想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