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葫芦岛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2009年上半年,我们的股市涨了,楼市也涨了。一年多之后,忧心忡忡的广大股民再也坐不住了,决定重返股票市场。

    B. 几年前,他们在清华园里相识;今天,他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

    C. 就先请李校长发言,借以抛砖引玉,然后大家畅所欲言吧。

    D. 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备受感动和鼓舞。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中国在宣布建立防空识别区后,澳大利亚跳出来反对,这让人惊讶。不过中国也让澳大利亚吃了一惊,中国外长在澳外长访华时当面予以斥责。

    B. 中国的古典诗词,千百年来代代相传,许多篇章为人们熟读成诵,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语音和谐优美,读来琅琅上口,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C. 安倍清楚地知道,参拜靖国神社必然引起中韩和亚洲各国人民的反对,但他还是一意孤行,挑战历史正义,这终将受到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唾弃。

    D. 近年来,商家的各种销售传单成了西方国家年终的主旋律,圣诞节的宗教意义已经悄然式微,过半数的受访民众认为“圣诞节被商家绑架了”。

     

  •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字退之。苏轼,北宋词人,字子瞻。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或相同或相近或相反等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表示礼貌和尊敬。

    B. 朦胧诗派:20世纪80年代大陆诗坛上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派,以舒婷、顾城、北岛、郑愁予等为代表,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

    C. 奥尔多·利奥波德:美国生态学家,科学家,环境保护主义者,被称作美国新保护活动的“先知”“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代表作品《沙乡年鉴》,是作者的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也是土地伦理学的开山之作。

    D. 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它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极少有不分段或分两阕(片)以上的。

  • 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这首诗的作者是(  

    A.李白

    B.谢眺

    C.陶渊明

    D.李贺

  • 5、选出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所以游目骋怀

    B.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及其所既倦,情随事迁 纵一苇所如

    D.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之兴怀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相之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艺术形式越来越呈现出多元、融合、交叉、难以分类的趋势,新艺术形态顺势而生。

    回望人类艺术谱系的发展,留下一长串艺术随技术发展而演化的足迹,艺术因工具变迁更加精彩。每一种新艺术形式的诞生,每一次艺术的重要变革,都离不开新科技文明的推动。如果没有解剖学和透视学的出现,就不可能出现文艺复兴绘画的兴盛;如果没有摄像技术及数字技术的发展,电影将无法诞生,更别提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二维到三维、从真人到CG的演变了;如果没有机械转台、投影设备、多媒体屏等舞台装置,舞台艺术的呈现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艺术创造者的视野与艺术灵感因科技要素刺激不断拓展,新要素的灌注往往也给艺术受众带来崭新的艺术审美体验。画家陈丹青说:艺术跟着工具走……一切取决于那件工具发明了没有,人发明什么,就有什么艺术。艺术发展总是因工具、手段的丰富而变迁成长,从艺术内容到表现形式,从古老传统艺术到新锐实验派,都在融入新技术文明的潮流下获得再生。装置艺术、城市公共艺术、新媒体艺术、数字艺术设计等,都是伴随着生产力催动下的文明变迁脚步而生,借助新艺术的载体和介质,记录下一个时代思想的面貌。

    传统艺术有了新工具的点化,被赋予了新生命并创造出了新鲜艺术体验,其艺术表现力和表达形式也变得更震撼、更强大,新艺术场景营造给予观众前所未有的艺术体验和视觉盛宴。曾经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焰火作品大脚印而家喻户晓的当代艺术家蔡国强,于2019年担任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焰火总导演,他以独具的艺术创意与视觉特效设计,化传统为神奇,借助先进数控技术,用传统烟花神奇地演绎了“70”“人民万岁等字样,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力量把观众带入了火药爆破艺术的震撼空间。同时,借助技术工具和艺术新场景的营造可以突破社会和自然的物理空间局限,二维空间可以变成三维立体空间,静态画面成为加入时间线的真实生活镜像。凤凰卫视、故宫博物院一起打造了动态的清明上河图,让宋代汴梁的市井生活活起来,角色带入感极强。虽历千年犹身临其境,似乎听得见市声攘攘,让人们不知不觉沉浸在了历史回响中。敦煌研究院与腾讯网合作,让千年的壁画动起来,走进大众视野。艺术借了数字技术的一臂之力悄悄带来了一种文化观览方式的变革。

    如今电影艺术实现了从2D到3D的转换,极大地拓展了文化空间及角色环境的立体呈现效果。2009年,全球首部将IMAX和3D技术结合的电影《阿凡达》上映,影片颠覆了人们对电影的认知。新的艺术形式超乎人们的想象,新的科幻电影更加炫目多彩,开拓了人类认识和审美的疆域。艺术形态与艺术观念在科技变革中不断调整更新,丰富着艺术理念和美学选择,不知不觉间也改变了受众的艺术审美心理,艺术表现力也因为技术加持获得了超能动力。

    (摘编自高宏存《艺术因科技发展赋能更精彩》)

    材料二:

    新媒介对创作生产全方位的重塑和影响,使当前文艺呈现许多新特点、新趋势。

    文艺创作新类型、新形式不断涌现。比如网络文学就是新媒介催生的文艺新品类。数以万计的在线作家以日更两亿字的速度,创造出史无前例的小说创作规模和文学传播奇观。有研究者指出,中国网络文学有望成为全球性文化现象。在视频领域,短视频、竖屏剧、互动剧等新鲜形态层出不穷,丰富人们的文艺生活。

    创作者对受众需求把握更为准确,文艺创作更加有的放矢。借助大数据技术,精准定位的信息窄播使传播效率得到全方位提升;由于在线及时互动,创作者得以把握用户心态,了解粉丝需求。因此,无论是视频网站精细的内容分类,还是网络文学的创作类型,都能与其受众精准匹配。跨媒介艺术消费更是强化深度体验,一部优秀的系列作品可以根据不同媒介有针对性地定制和分发内容,有效吸引不同受众群体的支持。

    文艺创作成为跨越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行为。数字技术方便各种艺术门类之间的取长补短与互相借鉴,走向更具综合性的融合创新。媒介间相互依存、彼此帮助的特性,使文化艺术产业链不断延长、愈加完备。比如,一部优秀网络小说,可以延展出影视改编、动漫制作、游戏开发、音频传播等产业链价值。小说《杜拉拉升职记》出版后,各种版本的衍生品纷至沓来,话剧、电影、电视剧风行一时,相关游戏改编和视频混剪数不胜数。新媒介语境下,全产业链开发已成为文艺生产的常规路径,每一个新文本都对整个故事作出独特而有价值的贡献。

    (摘编自陈定家《新媒介赋能文艺创作生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艺术谱系的发展中,艺术随技术发展而演变、因工具变迁更精彩,新科技文明决定了新艺术形式的诞生和艺术的变革方向。

    B.随着科技要素的刺激,艺术创造者不断开阔视野,其艺术灵感被激发,艺术受众的艺术审美体验也常常随着新要素的灌注而得到更新。

    C.传统艺术只要被新工具“点化”了,就能焕发新生命,创造新的艺术体验,增强艺术表现力,丰富表达形式,从而带给观众全新的艺术享受。

    D.信息“窄播”利用大数据技术,使信息定位更精准、信息传播效率得到全面提升,创作者也能由此把握受众需求,使作品更有地针对性。

    【2】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2015年台北小巨蛋体育馆内,早已玉碎珠沉的邓丽君借全息投影“复活”,与费玉清等人同台献艺,观众得以目睹一代佳人的风采。

    B.bi1ibi1i“2019最后的夜”新年晚会上,虚拟偶像洛天伊与著名琵琶演奏家家方锦龙合作了《茉莉花》,打破了虚拟和现实的边界。

    C.我国首部线上戏剧《等待戈多》由广州大剧院与腾讯联手打造,完全以网络为表演空间,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演艺形态。

    D.人工智能已渗透到艺术创作领域,“小冰”可作诗绘画,AI作曲进入商用阶段,人们担心人工智能未来会成为人类职业的替代者。

    【3】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了受众,但提及受众的目的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鱼我所欲也》中体现了孟子“性善论”的主张,认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内外两方面论述了“国恒亡”的道理。

    (3)刘禹锡《陋室铭》中表达了陋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思想情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往事不堪回首,纵回首已是惘然,这是人类共有的情感。李商隐在《锦瑟》中表达这种感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杜甫在《登高》一诗中借景抒情,在形象地描绘了萧萧落木与滚滚江水之后,无限悲戚地感叹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年迈憔悴而孤独的诗人形象呼之欲出。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韩愈在《师说》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伫立橘子洲头,回忆过往,以“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青年人意气风发、劲头正足的状态。

    (2)《荆轲刺秦王》中,“_________”一句通过景物描写渲染了离别的悲怆,并用“_________”一句表现了荆轲登车离去时不曾回头的决绝。

    (3)必修二《氓》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遗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结束上片对眼前壮阔秋景的描写,引出下片对过去学习和战斗岁月回忆的过渡句是 _____________

    (2)《再别康桥》中,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拜伦潭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易水送别”一段,用“_________  ” 的动作描写表现荆轲离去的决绝。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   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2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   《荆轲刺秦王》

    3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徐志摩《再别康桥》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注释]  ①造口: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南六十里。赣江由此流入鄱阳湖。②郁孤台:在今江西赣州市内。③清江:赣江和袁江合流处称清江。④长安:即今西安市,汉唐时的京城。这里借指北宋国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市)。

    【1】下列关于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起笔不凡,词人由眼前的“清江水”联想到“行人泪”,将无限哀痛、满腹幽怨巧妙地传达出来。

    B.三、四句写词人遥望汴京,眼前无数峰峦让他触目伤怀,自感年华巳逝,功名难就,因而心生恨意。

    C.五、六句中“遮不住”三字将青山周匝围堵之感一笔推倒,“毕竟”二字使表达的情感更为深沉复杂。

    D.这首词以眼前景道心上事,寓悲愤之情于宏阔之景,丰厚蕴藉,沉郁顿挫,颇有“老杜”之风。

    【2】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赞此词“结二句号呼痛哭,音节之悲,至今犹隐隐在耳”,请结合全词,简述结尾二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小题。

    曹操在许,谋迎天子。众以为:山东未定,韩暹、杨奉,负功恣睢,未可卒制。荀彧曰: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今銮驾旋轸,东京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兆民怀感旧之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四方虽有逆节,其何能为?韩暹、杨奉,安足恤哉!若不时定,使豪杰生心,后虽为虑,亦无及矣。操乃遣扬武中郎将曹洪将兵西迎天子,董承等据险拒之,洪不得进。

    议郎董昭,以杨奉兵马最强而少党援,作操书与奉曰:吾与将军闻名慕义,便推赤心。今将军拔万乘之艰难,反之旧都,翼佐之功,超世无畴,何其休哉!方今群凶猾夏,四海未宁,神器至重,事在维辅;必须众贤,以清王轨,诚非一人所能独建,心腹四支,实相恃赖,一物不备,则有阙焉。将军当为内主,吾为外援,今吾有粮,将军有兵,有无相通,足以相济,死生契阔,相与共之。奉得书喜悦,语诸将军曰:兖州诸军近在许耳,有兵有粮,国家所当依仰也。遂共表操为镇东将军,袭父爵费亭侯。

    操引董昭并坐,问曰:今孤来此,当施何计?昭曰:将军兴义兵以诛暴乱,入朝天子,辅翼王室,此五霸之功也。此下诸将,人殊意异,未必服从。今留匡弼,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然朝廷播越新还旧京远近跂望冀一朝获安今复徙驾不厌众心。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愿将军算其多者。操曰:此孤本志也。杨奉近在梁耳,闻其兵精,得无为孤累乎?昭曰:奉少党援,心相凭结,镇东、费亭之事,皆奉所定,宜时遣使厚遗答谢,以安其意。说‘京都无粮,欲车驾暂幸鲁阳,鲁阳近许,转运稍易,可无县乏之忧。’奉为人勇而寡虑,必不见疑,比使往来,足以定计,奉何能为累!操曰:善!即遣使诣奉。庚申,车驾出辕而东,遂迁都许。已巳,幸曹操营,以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

    (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二》,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然/朝廷播越新还/旧京远近跂望/冀一朝获安/今复徙驾/不厌众心

    B.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然朝廷播越/新还旧京/远近跂望/冀一朝获安/今复徙驾/不厌众心

    C.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然/朝廷播越/新还旧京/远近跂望/冀一朝获安/今复徙驾/不厌众心

    D.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然朝廷播越新还/旧京远近跂望/冀一朝获安/今复徙驾/不厌众心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东:指崤山以东的地区,如“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中的“山东”指的就是这个地区。

    B.万乘:万辆兵车;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兵车万辆,因以“万乘”称天子或大国。

    C.缟素:“缟”与“素”都是白色的生绢,“缟素”指白色的丧服,也比喻质朴。在本文中是“质朴”的意思。

    D.庚申:属于干支纪年,“干支”指“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如“六合正相应”中“六合”指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都相适合。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子将返回旧京,荀彧认为,借此时机奉迎天子以顺从民心是非常合乎时势的事,秉承极为公正的态度使天下人顺从是非常正确的谋略。

    B.议郎董昭认为杨奉的兵马最强,但缺少同党助己的人,就让曹操给杨奉写信,杨奉接到信后极为高兴,与诸将联名上表推荐曹操担任镇东将军。

    C.曹操邀请董昭与自己坐在一起,向他问计,董昭提出只有做不同寻常的事情,才能建立不同寻常的功业,希望曹操作出利多弊少的选择。

    D.曹操听从了董昭的建议,派使者给杨奉送去重礼,天子迁都许县,天子抵达曹操军营后,任命曹操为大将军,封他为武平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不时定,使豪杰生心,后虽为虑,亦无及矣。

    (2)奉为人勇而寡虑,必不见疑,比使往来,足以定计,奉何能为累!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北京时间10月1日下午,2022年女篮世界杯决赛在悉尼举行;当天正是国庆,现场国人和侨胞共唱国歌,共同欢呼,忍不住泪流。时隔28年,中国女篮再次获得世界大赛亚军。对这场虽败犹荣的球赛,有诸多的评价:

    当需要一个人站出来时,那叫勇敢;当一个团队挺身而出时,那叫担当;当一个国家身处逆境、呼唤一种精神时,那比赛就是使命,就是信念,就是一往无前。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能量传递,我们要敢打硬仗,遇强则更强,这就是中国女篮的精神。

    ———新华社评论

    成长是青年的必修课。对运动员来说,成长就要刻苦训练、提高实力;成长就要走向大赛、历经成败;成长就要心怀梦想,永远向着更高的目标冲击。对广大中国青年来说,成长就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成长就是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踔厉奋发,志气、骨气、底气,一个不能少!

    ———大众网评论

    女篮姑娘们的表现给正在成长的你以什么启发?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