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虞常果引张胜 引:招供 B. 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白 候:拜访
C. 而收系张胜 收:速捕 D.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氏归汉 阴:阴谋
2、下列诗词都是描述秋天景致的,与《登高》一诗意境最为相似的一项是( )
A.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B.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C.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D.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听完同学们的发言后,校刊编辑说:“感谢大家抛砖引玉,我相信在大家的支持下,本刊会越办越好!”
B. 为了让读书的儿子熟悉社会,妈妈特地带他到市场买菜。到市场后儿子问摊主:“叔叔,买1千克白菜要多少人民币?”
C. 同事的给自己的送来字画,我说:“恭敬不如从命,你的墨宝我就全都收下了。”
D. 老师放在讲台上的书不见了,问小明看到没有,小明回答说:“你的书在哪儿我怎么知道呢?你问别人吧。”
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摈弃(bìng) 遒劲(jìng) 蜡炬(jù) 百舸(gě)争流
B.忸怩(niǔ nī) 铆钉(mǎo) 慰藉(jí) 峥嵘(zhēng)岁月
C.寥廓(liáo) 脊髓(jǐ suí) 包扎(zā) 虫咬鼠啮(niè)
D.掂量(liang) 间歇(jiàn) 辟谣(pì) 磕磕绊绊(bàn)
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煣以为轮
B.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国家专项规划,都将中医药重大工程项目纳入其中,目前一些重大工程项目已经启动实施。
与以往相比,“十四五”中医药重大工程项目有三方面著特点。
一是范围广。项目覆盖了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对外交流合作等各个方面,同时涵盖了国家、省、地市、县各个层级。
二是力度大。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对重大工程项目的投入会比“十三五”翻一番。“十三五”时期,为支持中医中药类项目建设,中央投资超过300亿元。
三是起步早。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目前中国已经启动实施了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等重大工程项目,同时还启动实施了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康复服务能力提升、治未病等健康工程,还有中医药文化传播等有关项目。
(摘编自熊建 王美华《用中医药的规律发展中医药解读“十四五”健康蓝图)》,《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04月06日)
材料二:
2015年12月,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中医科学院教屠呦呦发表了题为《青蒿素——传统中医给世界的一份礼物》的演讲她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藏,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藏中发掘出来的。”
12月18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召开第一次学部会议。屠呦呦等93名一流专家受聘担任首批学部委员。中国中医药界有了顶级“智囊团”。
“首批学部委员代表着中医药行业及相关领域最高学术水平,”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书记查德忠说,“学部将为做大做强中国中医科学院提供战略咨询、学术指导,并对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点领域、重大措施开展研究、提供决策依据。”
“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传承发展好中医中药,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德培认为,“学部是知识界特有的一种组织形式,代表着该领域最高层次人才群体。成立学部,是影响未来中医药发展的一件大事。中国科学家要有推动中医药发展的使命担当。”
(摘编自罗旭《让“中国处方”造福人类》,《光明日报》2020年12月23日)
材料三:
春节前后,“绘本草精华 扬中医国粹——《清肺排毒汤组画》董希源创作展”在这里举行,让人们在欣赏国画的同时,对抗击新冠肺炎情立下大功的国医国药精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董希源是享有盛誉的中国画艺术家,同时也是中医药爱好者。去年2月4日,在新冠肺炎情初期,董希源就向全国政协提出建议,希望各地中医药管理机构尽快出台中医药防治方案,并尽早组织熬制药汤,作为返岗工作人员、公共场所服务和流动人员的预防药品。2月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发出通知,推荐在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汤”。在此后的抗疫战中,该药方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系列事实打动了艺术家的心灵,董希源由此产生灵感:把这一药方中的重要药材,用手中的画笔艺术地呈现出来,实现中医和国画两种国粹的融合,用艺术的方式弘扬中医药文化。
于是,董希源毅然拿起手中的笔,以“清肺排毒汤”为题材,历时半年,精心创作出42件国画作品,分别描绘了该剂药方中21味中药材的原生状态与成药状态。这也是中国首次由知名画家将在抗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传统中医药搬上画卷,以国画艺术的形式为传统中医药画像立传。去年国庆前夕,《清肺排毒汤组画》展览首次亮相北京中国政协文史馆,引起社会各界热烈反响。
(摘编自高建进《让传统书画与中医药碰撞出夺目光亮》,《光明日报》2021年03月03日)
【1】下列对中医药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医药曾长期受到冷落,现在获得了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医药重大工程项目被“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国家专项规划纳入其。
B.“十四五”中医药重大工程项目,包括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建设、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中医药文化传播等项目,涉及中医药的软硬件建设,覆盖范围广。
C.中医药对现代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屠呦呦利用中医药学研制出青蒿素,并凭此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D.中医药不仅可以治病救人,也可以作为绘画的素材,中国画艺术家董希源将在抗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传统中医药搬上画卷,丰富了绘画的表现内容。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四五”期间,中医药重大工程项目覆盖了中医药领域的各个方面,国家对中医药重大项目的投资将超过600亿元,这将极大促进中医药业的发展。
B.中国中医科学院将聘任93名一流专家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这些专家将组成中国中医药界顶级“智囊团”,促进中国中医科学院做大做强。
C.刘德培院士认为学部的成立对中医药发展意义重大,有利于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传承发展好中医中药,进而有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
D.董希源作为中医药爱好者,关心中医药的发展,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即建议出台中医药的防治方案,后来创作《清肺排毒汤组画来》宣传中医药。
【3】中医药如何才能发展壮大?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7、(1)《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引用周任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批评冉有、季路推卸责任的态度。
(2)在《蜀道难》中,李白用“______________” 夸饰山峰之高,用“______________” 衬托绝壁之险。
(3)在《琵琶行并序》中白居易将自己贬谪江州和琵琶女流落江头的悲惨遭遇联系在一起,酝酿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后世饱经沧桑的人邂逅时的共同感受。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两句,把秋天之景和疾病缠身的悲愁紧密结合,概括了诗人漂泊流离的人生境遇。
(2)荀子在《劝学》中认为,“_______,_______”,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以此论证学习要善于凭借外物。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是对前面所描写的赤壁景物的总结,而“_______”则引出对历史人物周瑜的描写。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诗人借《诗经·小雅》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比兴手法表达了如果贤才能来投奔,自己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的想法。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人生无常之伤感,但意志并不消沉。
(3)中国古典诗词中,诗人常通过“鸟”和“鱼”意象来寄寓心志,表达追求,其中尤以二者并举来书写情志最为出色,比如诗句“_______,_____”等。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询问弟子的治国志向,他首先从自己谈起,“______,______”,以消除弟子顾虑。
(2)《登岳阳楼》中写孤舟飘泊,老弱多病,消息也听不到的可悲处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游园(皂罗袍)》中“______,______!”两句,化用谢灵运的“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句意,写出杜丽娘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以后,从胸中涌出无限哀怨。
11、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填写课文中的原句。
我国古代文人笔下的自然风景,会让我们的内心产生不同的感受。王羲之笔下的崇山峻岭、清溪潺潺:“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映带左右”,给人带来几许澄澈宁静;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炊烟:“_________________,桃李罗堂前。_________________, 依依墟里烟”,使人内心安乐祥和;苏轼笔下的月光普照、江雾弥漫:“月出于东山之上, ____。白露横江,____”,令人产生清朗抑或迷茫之感。不管怎样,要真正享受自然之趣,还需懂得王安石所言之理——“有志与力,______, ________,亦不能至也”。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踏莎行·初春
徐灿①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
【注】①徐灿:明末清初女词人。②金衣:指黄莺。
【1】词的上片有哪些意象?有何作用?
【2】词末尾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薄,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了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后为镇军、建成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使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洲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洲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着之。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
(选自萧统《陶渊明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
B.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
C.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
D.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即表字,古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
B.弦歌,含义丰富,有出任邑令,礼乐教化等义项。文中指出任邑令。
C.斗,是容量单位,十石为一斗,十斗为一升。不同时期一斗的量不同。
D.卒,死亡。古代对不同地位人的死亡称谓不同,对大夫的死亡称卒。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曾经创作了《五柳先生传》来自况。
B.陶渊明虽然志在隐居,但也与官员有交往,甚至有官场好友,如颜延之就与他交情深厚,但他从不接受他们的馈赠。
C.陶渊明亲老家贫,不得已出仕,但是没几天就辞职了,后来又陆续作了一些小官,但最终解绶去职,并赋《归去来》。
D.陶渊明喜欢喝酒,友人庞通在半路上邀请他喝酒,他欣然赴约,颜延之在浔阳时经常跟他一起喝酒,且一定要畅饮喝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2)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
【5】陶渊明为什么要辞任彭泽令?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7年,经过权威部门评选,最终当选的年度国内字词为“享”和“初心”。共享单车的普及,共享经济的发展,带给人看得见的实惠,阐释了共同富裕的含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前进的路上,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初心”既是原点,又是目标,回望的是过去,指向的是未来。
2018年已近岁末,你的年度字词是什么?请以这个字词为标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特征明显,不少于800字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