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黔东南州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外宣称钓鱼岛国有化,此种危言危行严重伤害中日两国的正常的外交关系。

    B. 玖月奇迹将新颖独特的双排键表演与各种风格的跨界演唱完美融合,开创了舞台上的全新表演模式,在中国乐坛上革故鼎新

    C. 钓鱼岛事件还没有平息,菲律宾又开枪射杀我台湾渔民,面对这些石破天惊的事件,中国人民义愤填膺。

    D. 湖南靖州发生的特大火灾已造成248户村民房屋被毁,相关部门应对此事件进行全面调查,务求釜底抽薪,避免悲剧重演。

     

  • 2、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以我的能力,承担此任务实在是绠短汲深,但既然大家那么信任我,我只能勉力而为, 争取把事情办好,不奉负大家的期望。

    ②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佛教厅内,各种美轮美奂的展品,诉说着曾经的辉煌,让参观者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的宗教气息。

    ③西南联大时期,刘文典鄙薄写小说的沈从文,甚至蓄意挖苦对方薪水稀少,沈从文从不计较,这种犯而不校的修养堪称一流。

    ④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并不鲜见:家庭本来和睦温馨,但因一笔钱财家庭成员反目甚至对簿公堂,亲情在金钱面前缴械投降。

    ⑤如今电销产业发达,顺带而起的快递业务也风生水起,但手机等半大不小的物件在配送过程中却常有遗失,监管是个大问题。

    ⑥2018 年世界杯南美区预选赛第18 轮,阿根廷队因梅西连入3球,客场击败厄瓜多尔,不言而喻地证明了梅西仍是球队灵魂。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②⑤⑥

  •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约翰逊的学术方法虽比较新颖,但其学术成果得到学术界公认的却不是很多,再加上其追随者大都等而下之,以致他的学术地位一直不高。

    B.小庄从小就对机器人玩具特别感兴趣,上学后喜欢收集机器人模型,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模型已经汗牛充栋,整整一间屋都摆满了。

    C.近年来,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虚假广告的监管,使得滥竽充数的广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D.丹·罗斯嘉德发明的“雾霾塔”是一种利用静电吸附尘粒原理的环保装置,脏空气滔滔不绝地从塔顶进入后,能在塔中间得到净化。

  • 4、按要求选择。

    (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王同学竞选高一(1)班班长,提及班风班纪不如人意,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慨叹。

    B.某跨国企业招聘高层领导时,引用“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表达期盼众多优秀人才加盟的意愿。

    C.李阿姨经常回想起她童年时代“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乡间生活氛围,既安宁又不失生机。

    D.刘同学非常珍惜她那支看着很普通的黑色钢笔,知道内情者都说她这是“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偶成

    戴望舒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1945年5月31日

    对下列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通过抒写“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的“梦”,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深情呼唤和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

    B.第一节中“古旧的凝冰”喻指中华民族因历史悠久和专制暴政而被冰结、窒息的生命力。

    C.诗歌第一节写想象中的美好情境,第二节再给出其中的道理,这种结构使传达的信念更富说服力和感染力。

    D.诗歌多次出现“重到”“再看见”“再听见”“重开”等字眼,隐含着生命循环的悲观意味。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腊八粥

    裘山山

    赵清雅走进营业厅,取了一个号,就坐到大厅的长椅上等候。她靠在椅背上,闭上眼。年过40后,她本就没有好脸色了,长期失眠,还连续遭遇打击:母亲去世,鲁可失踪。真是雪上加霜啊!可是她已经哭不出来了,这反而让她很不自在。

    忽然有人轻轻拍她,她睁开眼,是一张凑得很近的年迈老婆婆的脸。那张脸与她只有几公分的距离。老婆婆轻声说:小妹儿,麻烦你帮我个忙嘛。赵清雅愣在那里,半天没应出话来。老婆婆费力地解开自己上衣的第二颗扣子,指着怀里说:你帮我把里面口袋里的存折拿出来,好吗?赵清雅伸手进去,在别针别住的那个口袋里,掏出了一个老旧的存折。老婆婆宝贝似的接过来,颤巍巍地朝柜台走去。

    赵清雅取完钱,起身回头,发现刚才那个老婆婆竟然还没走,赵清雅下了两级台阶,回头看她还站着,就说:婆婆,要不我送你回去呀?我有车。老婆婆喜出望外:哦哟!我今天运气好好哦,简直有菩萨保佑哦!

    一路上老婆婆自说自笑,赵清雅只是嗯嗯地应着,任老婆婆的絮叨在车里盘旋。赵清雅早已与谈笑风生绝缘了,这十几年来,她的日子一直是黯淡的。父母在她1岁时离婚了,她没有兄弟姐妹。33岁时,准备结婚了,手续都办好了,请柬都发了,丈夫却在婚礼前猝死。

    赵清雅的车子绕过几座很摩登的高楼,拐进了一个狭小的巷子。老婆婆忽然说:到了,就是巷子最里头杂货铺旁边的那个院子。她开车进去,这是一个极狭窄的院子。停车开门,扶老婆婆下车,赵清雅需要侧着身子走。这样的场景立即引来一些人的目光。有人说:周婆婆,你今天耍洋盘了嗖?老婆婆笑眯眯地说:就是,人家小妹儿送我回来的,人家小妹儿多好!老婆婆回身拉住她说:到我屋里坐一哈儿嘛。赵清雅不想去,正迟疑着,忽见一只脏乎乎的小狗奔跑而来,冲到老婆婆跟前兴奋地扑腾,跟鲁可真像啊。赵清雅伸手去摸它的头,它却一下子闪开了。

    赵清雅进了屋子,有些发傻,她从来不知道城市里还有这样的住房。整个屋子只有她家厨房那么大。靠门摆了一张床,床上挂着发黄的蚊帐,床对面是一张现在很少见到的木桌,桌子下面堆满了乱七八糟的旧纸箱。赵清雅觉得这哪里像住人的地方啊,就是个破仓库嘛。

    赵清雅问:你一个人吗?老婆婆说:我和乖乖两个。赵清雅说:乖乖是哪个?老婆婆笑道:狗狗。哦,赵清雅回头看,狗狗正趴在门口看她。赵清雅顺势坐在床上,感觉屁股下面又凉又硬,用手一摸,床上就铺了一床跟纸板似的旧棉被。赵清雅有些心惊:婆婆,你垫这么少,晚上不冷吗?老婆婆说:不冷不冷,我在上面搭了棉衣的。赵清雅顿时有些辛酸,说婆婆你床上太单薄了,我去给你买一床铺盖吧。老婆婆说:不消不消,那蚊帐顶板里面全是我的新被子,有街道上送的,还有老头子原来的单位上送的。赵清雅说:那你为什么不拿来用?老婆婆笑眯眯地说:你说得也对哈,那就用嘛。你帮我拿一下嘛。

    赵清雅踩到长凳上,连拉带拽,弄下两个编织袋来。打开一看,可不是,一床棉花被,一床太空棉被,还有被套枕套,都簇新簇新的。她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把床上那些烂棉絮、脏被子卷起来扔到外面。再打开包装袋,把厚点儿的棉花被铺到床上当褥子,又把软和些的两床套上被套当铺盖,就是没枕头。她想了想,把一床毛巾被叠好塞进枕套,再铺上新床单,一张床顿时焕然一新了。

    一切忙完了,赵清雅觉得很累,就一屁股坐在了床上,一眼看见乖乖趴在她扔出去的旧棉絮上愣愣地看着她。她拍拍床,示意它过来。它没动。若是鲁可,早就闹翻了。她忽然起了个念头,自己可以再养一只狗狗的。一个哈欠不期而至,赵清雅一歪身子靠到被子上。新被子的味道进入她的鼻孔,她又连连打了几个哈欠,一头倒在床上,睡着了。

    她睡啊睡啊,好像睡了一辈子那么长,起初她还隐约听见有人在聊天,有人在说笑,鸟儿叽喳,溪水流过,后来她听见有人在唱歌: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些都是母亲爱唱的歌。她终于在歌声里放松下来,渐渐沉入海底,变成了一粒细沙……

    醒来时,赵清雅不知身在何处。睁开眼,老婆婆正凑得很近很近,笑眯眯地看她:你醒了哇小妹儿?你睡了好久哦。赵清雅已经太久没有这样睡过觉了。她坐起来,发现门缝里有阳光泻入,自己身上盖着新被子,鞋也脱了,接着,她看到了乖乖,趴在她的脚跟旁边,比她睡得还香。而老婆婆却如昨天一样穿着那件紫色的防寒服,手里端了碗热腾腾的稀饭,递到赵清雅的手上:你晓得不,今天是腊八,我早上起来就熬了腊八粥,香得很,你赶快吃一碗。

    赵清雅端着热腾腾的腊八粥,任热气一阵阵飘拂在脸上,半天也没动口。她忽然放下碗,一把抱住了老婆婆。她流泪了。她把她的眼泪,蹭在老婆婆那件油乎乎的防寒服上,眼泪越蹭越多,让她抬不起头来。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共有两条狗,一条是赵清雅喂养的鲁可,它的失踪是赵清雅变得消沉麻木的原因之一;另一条狗是和老婆婆相依为命的乖乖,对陌生的赵清雅,乖乖从警惕疏远到温顺陪伴,治愈了赵清雅内心的失落、伤痛。

    B.赵清雅遭遇连续的打击,但并没有变得冷漠,仍能帮助老婆婆,老婆婆也以温柔和善意回赠她。

    C.通过赵清雅和老婆婆对话可知,老婆婆和名叫“乖乖”的狗一起生活,可见老婆婆生活孤单,少与人来往。

    D.小说通过讲述赵清雅与老婆婆间的故事,展示了赵清雅的精神世界由麻木到被救赎的转变。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叙述方式灵活多变,运用顺叙、插叙和补叙的手法,交代了人物的经历际遇,进而让读者深入了解人物的精神世界。

    B.文中作者用温和舒缓的笔调讲述了社会中普通人的故事,通过一波三折的强烈矛盾冲突,让读者融入作品,感知小说关注弱势群体的的主旨。

    C.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通过语言、肖像、心理和动作描写,展现人物形象特点,使人物更加丰满,更加生动可感。

    D.赵清雅和老婆婆两个人面对生活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赵清雅面对苦难、挫折时非常沮丧,而老婆婆面对生活苦难却很乐观。

    【3】结合全文,分析赵清雅的形象。

    【4】有人评价说:“文章主体内容与腊八粥并无关联,结尾处写腊八粥的情节显得突兀,完全可以删去。”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阐明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写天空和水里的具体景象表现了秋天的盎然生机。

    (3)《荆轲刺秦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 8、背诵默写:

    (1)于是舍人相与谏曰:“__________

    (2)作者____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两句,写刘裕故居的景况,给人苍凉之感。

    (3)人生如梦,_____《念奴娇 赤壁怀古》

    (4)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定风波》

    (5)满地黄花堆积,_____,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

  • 9、名篇名句默写。

    (1)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抒发作者思君主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侧面描写箫声悲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游褒禅山记》中表达“峰险景无限,有志方可达”之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故不积跬步,

    (2)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3)   ,知来者之可追。 

    (4)   ,泉涓涓而始流。

    (5)   ,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烛之武退秦师》中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一个人如果反过来去伤害曾经帮助过他的人,这是不仁道的;表明晋国国君背信弃义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一文中易水送别场景中,宾客开始时垂泪哭泣,而后听到慷慨羽声时则变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反复咏叹后用选择复句,召唤人民起来反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 风

    李世民

    萧条起关塞,摇飏下蓬瀛。

    拂林花乱彩,响谷鸟分声。

    披云罗影散,泛水织文生。

    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

    (注释):①飏,[yáng],同“扬”,飞扬,飘扬。②“大风曲”即《大风歌》。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击败反叛的淮南王黥布)班师回京,回归途中,经过沛县,他邀集家乡旧友和父老兄弟饮酒,席间由120人歌唱助兴。在宴席上他百感交集,即兴唱起这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写风从关塞刮起,“萧条”二点明风起自西北,风的气势迅疾万物萧索。

    B.颔联写风的吹动使树木上花的色彩也纷乱不清,使山谷中鸟的啼叫声也隐约难辨。

    C.三四两句写大风吹得“花乱彩”“鸟分声”,在表达上绘声绘色,极为逼真生动。

    D.五六两句由高到低通过对比刻画出浮云的散去、水波的泛起两种景物的运动变化。

    2结尾点明题意,由风而联想到刘邦所唱的《大风歌》,同样是写风,两首诗的思想感情却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乎!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后秦击赵者   再:两次

    B.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向使:以前假使

    C. 则胜负之,存亡之理   数:次数

    D. 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当:通“倘”,如果

    2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不赂者赂者丧 洎牧谗诛

    B.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于其身也,耻师焉

    C. 斯用兵效也 蚓无爪牙

    D. 惜其用武不终也 攀援登,箕踞而遨

    3翻译下面句子。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无论校内还是校外,我们都会有很多阅读活动。比如在班上开展读书竞赛,自己去图书馆阅读,在家里和爸妈同读一本书,在公园独自捧书默念。有的同学喜欢网上阅读,有的喜欢纸质阅读;有的爱读小说、散文、诗歌,有的好读哲学、历史等社会科学著作,有的读新闻、时评等。在阅读中会发生这样那样的故事,会有这样那样的感受,从而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请以“生活因阅读而精彩” 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