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黄山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李清照属婉约派词人,但也不乏豪放派之作,下列诗句属于豪放风格的一项是(  

    A.暗淡轻花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鹧鸪天·桂花》)

    B.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渔家傲》)

    C.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永遇乐》)

    D.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菩萨蛮》)

  • 2、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A. 用“千古”修饰“江山”,表现出深沉的古今兴亡之感,蕴涵着对南宋国势日益衰微的深切忧虑。

    B.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既赞美历史上的孙权,更为现实中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而深表遗憾。

    C.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一句,以韩侂胄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的历史教训,警告刘义隆切勿草率出兵。

    D.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廉颇的故事,含蓄地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陶渊明的诗大部分取材于田园生活,诗歌淳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直接影响了唐代诗坛,他被称为田园诗派的鼻祖。

    B.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六艺“风雅颂赋比兴”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C.姚鼐是清代著名散文流派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了“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的文论,创作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D.白居易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作了一大批浪漫主义风格的新乐府诗。

  • 4、下列各项中加横线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今之众人   B.弟子不必不如师

    C.学不可以 D.古之学者必有师

     

  • 5、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舆马者   假:凭借、利用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用心:居心

    C.而不舍 锲:用刀雕刻

    D.作《师说》以之   贻:赠送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4月23日,2020年中国数字阅读云上大会正式上线开幕。截至23日22点,超过580万人次“涌入”会场,云逛展、VR逛书店买书、体验5G富媒书、看大咖直播……作为数字阅读领域具有年度“风向标”意义的国家级年度行业盛会,中国数字阅读大会携手中国移动咪咕数媒在5G+领域探索先行,创新拓展阅读方式,大力推动全民E阅读。内容丰富、体验新奇的云上数字阅读大会,在为全民提供了如临现场参会的体验之外,也让行业看到了市场消费的新趋势。自2015年起,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已成功举办了五届。2019年,大会首次设置5G智能展区、5G+阅读展台,并融合5G直播技术,为参会嘉宾和广大用户展示5G+阅读、5G边缘计算、5G数字家庭等5G核心能力,为参会者带来沉浸式的5G体验。2020年,在5G按下“加速键”后,主办方不仅将大会活动搬到云端,其中5G的体验也覆盖了更多内容板块,提供了更丰富的玩法,包括云上VR书店、云博物馆、5G体验馆等。其中,由移动云VR提供技术支持的咪咕中信云上VR书店,突破了线下书店物理空间限制,360°实景还原线下场景,打造了风格多元的虚拟书店空间。参会者可在云端实景“漫游”,随时停留在感兴趣的区域,点击翻阅图书,通过VR导购选书一键下单。更融合了3D动画、视频音频、环绕图文等多种富媒体形式,让传统的纸书从平面变得立体,大大丰富了用户的阅读体验。

    大会发布了《2019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数字阅读市场整体规模达288.8亿,用户总量达到4.7亿,人均电子书年接触率近15本。稳步增长的市场中,90后用户占比达55.6%,年轻化趋势明显,其中18-25岁的大学生付费意愿最为强烈。白皮书指出,技术创新方面,除传统渠道外,数字阅读借助直播、短视频、社群讨论等多种新兴流量平台乃至跨界形式进行营销,使优质内容的传播拥有了更加多样的选择。有声书、AR/VR阅读、智能耳机、音箱、电子阅读器等技术、硬件的推陈出新,让万物皆可为读书媒介,全场景阅读已经成为趋势。

    图一                                                                 图二

    “随着5G+技术的成熟与应用,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将是数字阅读行业的必然趋势。“咪咕数媒”相关负责人认为,依托5G特性,更多细分及垂直的阅读领域得以萌发、进步。可以预见,作为国家大力推动的新文化消费产业之一,数字阅读行业将在5G提速之下迎来更多新机遇。中国移动咪咕数媒是5G+数字阅读的先行者,旗下咪咕阅读平台已汇聚了超60万册精品正版内容,全场景月活用户数超7000万。近年来,咪咕数媒持续发力数字阅读领域的内容生产与聚合, 推动信息消费在整个数字阅读产业的扩展。依托中 国移动先进的5G技术,咪咕数媒聚焦智能语音、VR、AR阅读、超高清无损音质、情境智能TTS等板块,推出了包括5G富媒书、至臻听书、至境听书以及5G融媒体手机报等产品及服务,全方位打造沉浸阅读体验,深耕数字化服务的价值。

    (摘编白《新基建提速之下5G+ 如何改变数字阅读行业》,中国青年网2020.4.27)

    材料二:

    5G+阅读,将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读者可以线上逛全景图书馆,赏镇馆之宝,看馆藏图书……这些5G赋予图书馆的想象力,将在不久后成为现实。8月6日,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华为公司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推进5G时代新阅读。不久后,国家图书馆将设立5G新阅读体验中心。

    “身临 其境、浸在眼前”,在中图集团的“5G新阅读体验区”,工作人员演示了未来的5G新阅读场景:使用手机应用就可以全景进入国家典籍博物馆参观“甲骨文记忆展”;可以线上360°全景“走进”红楼公共藏书楼,从书架上点开一本《陆游诗选》即可阅读电子版;置身多面屏环绕的全景空间,刘慈欣的科幻漫画书变成动画,可以读、可以看、可以听。5G+阅读,打破了空间和媒介的界限,延伸了知识获取的途径,更新了人们的阅读体验。

    据介绍,中图公司和国家图书馆将在5G新阅读、知识服务、中国学研究、数字资源战略保存、按需印刷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利用新技术驱动新阅读、建立多元复合型的知识空间,提供智慧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阅读需求,推动公共文化建设形成新合力。国家图书馆一方面广泛联合各级公共图书馆,建设覆盖全国的数字图书馆服务网络,推动文献信息资源的全网集成共享;另一方面积极拓展与各类互联网知识信息服务机构合作,不断完善多元参与的国家文献信息立体化保障体系,更好实现高质量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的全域覆盖与全民共享。当前,以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快速孕育兴起,以数字化知识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知识信息服务的供需环境急剧变化。无论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或是数字文化产业,在新技术环境下都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打造基于5G、全景视频、全息影像等新技术的沉浸式阅读体验,国家图书馆一直积极探索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

    (摘编自陈雪《5G新阅读体验中心将落地国家图书馆》,《光明日报》2020.8.9)

    【1】下列对5G新阅读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上数字阅读大会,让传统纸质书从平面变成立体,丰富了用户的阅读体验,使全场景阅读成为一种趋势。

    B.5G+技术的成熟与应用,让沉浸式阅读体验成为现实,也使更多细分及垂直的阅读领域得以萌发与进步。

    C.中国数字阅读大会连续五届携手咪咕数媒在5G+领域探索先行,创新拓展阅读方式,大力推动了全民E阅读。

    D.5G新阅读打破了空间和媒介的界限,延伸了知识获取的途径,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2】下 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9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总量达4.7亿,近六成用户是90后,全国人均电子书接触率近15本/年。

    B.据统计,2016—2019全国数字阅读规模及增长率均逐年攀升,在稳步增长的市场中年轻化趋势很明显。

    C.咪咕数媒已经推出了包括5G富媒书及5G融媒体手机报等产品及服务,正全方位打造沉浸阅读体验。

    D.国家图书馆与多家公司合作,共同推进5G时代新阅读,不久将在国家图书馆设立5G新阅读体验中心。

    【3】5G新阅读与疫情防控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等相关知识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认为自己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国家,可以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效果。

    (2)荀子《劝学》中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赫赫战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句是从反面以水为例表达了积累的重要性,而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水为例说明君王应重视接纳人才。

    (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承载万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借明亮的月光和灿烂的银河,说自己“表里俱澄澈”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逝掉,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在横线出填写作品原句。

    (1)鹰击长空,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4)忽魂悸以魄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失向来之烟霞。

    (5)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___, 潦倒新停浊酒杯。

    (6)遥想公瑾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憔悴损,__________________ ?守着窗儿,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构成对仗,表达了诗人厌恶官场、向往自然的感情。

    (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最难将息。_____________,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4)_____________,长路漫浩浩。_____________,忧伤以终老。(《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5)纤云弄巧,飞星传恨,_______________。金风玉露一相逢,____________。(秦观《鹊桥仙》)

  • 11、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2)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_______________。”(《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红楼梦》里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大家玩起了牙牌令,轮到林黛玉行令时她脱口说了一句《牡丹亭》里《游园》的唱词,这句用春天的生机强化了杜丽娘黯然伤感的情怀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间,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①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①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

    1以下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词的第一句点明季节是春天。 “春犹早”是说春天刚到,阳光还比较微弱,但风已经变得柔和,天气已渐渐暖和起来。

    B. 三、四两句直抒胸臆,写昼寝醒后的感受。“觉微寒”,鬓发上插戴的梅花已经残落,营造了一种凄清幽冷的意境。

    C. “故乡何处是”一句不仅是说故乡遥远难归,而且还包含“望乡”的动作,作者白天黑夜不知多少次引领北望,遥望故乡。

    D. “忘了除非醉”承上句而来,由于故乡难归,长年累月没有尽头,作者想用酒醉来忘却,写出了作者麻木而绝望的心理。

    E. 熏香早已经燃尽,香气也早已消散,说明已过了长长的一段时间,但作者的酒还没醒,可见醉得深沉。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促织

    ①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莫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年,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②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1选文选自________,作者蒲松龄,字_____________

    2加点字解释:

    日进宰___________抚军___________

    成  ___________其能 ___________

    3下列“以”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以金笼进上 B.独是成氏子以蠹贫

    C.加以官贪吏虐 D.天将以酬长厚者

    4翻译句子:

    (1)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

    (2)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

    5第①段结尾处写成名的儿子“自言化身促织”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痕迹

    (英)约翰·罗斯金

    把每一个黎明看做生命的开始

    把每一个黄昏看做生命的小结

    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

    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

    和你心灵得到充实的痕迹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留下自己的痕迹。只是这痕迹有的清晰,历经岁月而不蚀;有的模糊,不待日久而消失。回想起来,有的令人愉悦,有的令人怅惘……那么,关于“痕迹”,你有怎样的经历?请以“痕迹”为话题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